造血干细胞移植后长期存活患者的生活质量分析

来源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qylz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后长期存活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 以HSCT后长期存活、对汉语语言文字有正确理解能力、年龄在18周岁以上的11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75例,女性39例.使用Karnofsky评分量表(KPS)、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患者的体能状况、精神状态.并增加性功能情况调查.在普通人群中随机选取32名健康成人做为对照.结果 HSCT后长期存活者83例,存活时间为1~8年,总存活率为72.8%(83/114).调查共发出问卷83份,问卷回收率为36.1%(30/83).HSCT后患者的KPS评分为(89.6±12.7)分(60~100分),KPS评分与患者术后恢复时间的相关系数为0.486(P<0.05),两者呈正相关.正常对照组KPS评分为(99.0±3.1)分,与患者的KPS评分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SDS评分为(48.1±11.3)分,SAS评分为(42.3±8.7)分,SDS分值与患者术后恢复时间的相关系数为-0.423(P<0.05).两者呈负相关,SDS、SAS分值与患者目前状态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394和-0.387,二者与患者目前状态呈负相关(P<0.05).对照组SDS评分为(35.3±7.7)分,SAS评分为(35.1±7.3)分,与患者SDS及SAS评分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15例女性有不同程度的性功能异常,15例男性患者中,5例出现性功能异常.结论 HSCT后长期存活患者的体能状况普遍良好.但部分患者有焦虑与抑郁.部分患者有性功能异常,女性较男性更明显。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亲属活体供肾移植中利用受者腹壁下动脉(IEA)重建供肾副肾动脉(ARA)的临床效果.方法 存在ARA的亲属活体供肾16个,其中单支型15个,多支型1个.5个供肾的ARA位于上极,1个位于中部,9个位于下极,1个供肾的中部和下极各有一支ARA,其开口直径为1.5~3.5 mm.供肾热缺血时间为1~6.5 min,冷缺血时间为15 90 min.除多支型1例的中部ARA与肾动脉主干行端侧吻合
目的 观察氯沙坦对肾移植术后受者血红蛋白的影响,探讨其使用的安全性.方法 选取肾移植术后超过3个月,移植肾功能稳定,有高血压的受者66例.随机将受者分为两组.实验组:34例,加用氯沙坦或使用氯沙坦替换原有的降压药物;对照组32例,不使用氯沙坦.分组后对受者进行6个月的观察,分别测定0(基础值)、1、2、3及6个月共5个时间点受者的血红蛋白、血肌酐、肾小球滤过率(GFR)及血压等指标,并观察各指标的
过去的几年中,由于供肝的严重短缺和突发事件发生.致使边缘供肝得以应用,并收到较满意的效果.移植受者科学登记处(SRTR)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06年,边缘供者所占比例增至26.3%.现将边缘供肝在肝移植中的应用作如下综述。
期刊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是血液系统较常见的恶性肿瘤,临床上多采用伊马替尼治疗,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仍是目前根治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惟一方法[1]。
期刊
我们利用胆道镜观察和处理胆道损伤15例,现将我们的体会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患者资料  1.肝移植术后并发胆管损伤:12例,其中男性10例,女性2例.平均年龄为46.1岁.肝移植后肝动脉血流速度正常,吻合口通畅.术后2~4个月开始出现黄疸,T管造影可见肝内外胆管轻度扩张或不扩张.其内呈现片状、条状负影.2.肝移植术后并发肝动脉狭窄、栓塞和胆管损伤:3例,均为男性.平均年龄为47.5岁.肝
期刊
今天,我们在这里欢聚一堂,隆重庆祝<中华器官移植杂志>创刊30周年,这是我们共同的生日!首先请允许我代表<中华器官移植杂志>第八届编辑委员会和杂志编辑部向今天莅临大会的各位领导、各位编委、各位专家以及期刊界的朋友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并对你们多年来支持和关心杂志成长和发展致以崇高的敬意!
期刊
三、研究结果  1.各组退出研究的受者比例:720例受者中,有483例(67%)按照研究方案完成12个月的治疗.A组(控制剂量MMF+低剂量CNI组)、B组(控制剂量MMF+标准剂量CNI组)和C组(固定剂量MMF+标准剂量CNI组)中退出本次研究的受者分别为63例(26%)、87例(37%)和87例(36%),A组显著低于B组和C组(P=0.02).尽管各组大多数终止治疗的受者与药物安全性无关,
期刊
目的 总结活体右半供肝移植中,不含肝中静脉的右半供肝Ⅴ、Ⅷ段静脉回流的重建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55例活体右半供肝移植中,不含肝中静脉的右半供肝Ⅴ、Ⅷ段静脉回流重建的临床资料.所有供者均通过了受者标准肝体积、供肝与受者体重比(GRWR)、供肝与受者标准肝体积比及供肝内血管解剖等指标的综合评估.供肝在切取、灌注及修整后,51例采用尸体髂静脉作为重建材料,其他4例分别采用受者的大隐静脉、曲张的脐静脉、
原位肝移植后,采用有效的免疫抑制剂可降低急性排斥反应率,提高移植物和受者的1年存活率.这些近期结果的改善,使得进一步提高受者长期存活率的相关影响因素变得越来越重要.慢性肾病(CKD)与受者长期存活率的降低相关,同样也是肝移植后的一种常见并发症。
期刊
实体器官移植受者的结核分枝杆菌(TB)感染是一种机会性感染,虽然少见,但它是一个严重的临床问题,威胁着移植器官甚至受者的生命安全.本文回顾性分析了我院实体器官移植术后发生结核病的10例受者的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