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在作为言语行动的断言视角下,摩尔悖论是断言悖论.通过对有关断言的预设进行批判,断言的知道规范、真规范以及辩护规范相继被提出,它们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处理摩尔悖论,但都有各自的缺陷.文章提出了一种新的断言规范,即真信念规范,它不仅能消解摩尔悖论而且还能为其他知识论疑难提供指导.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作为言语行动的断言视角下,摩尔悖论是断言悖论.通过对有关断言的预设进行批判,断言的知道规范、真规范以及辩护规范相继被提出,它们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处理摩尔悖论,但都有各自的缺陷.文章提出了一种新的断言规范,即真信念规范,它不仅能消解摩尔悖论而且还能为其他知识论疑难提供指导.
其他文献
Knowledge-how(KH)与knowledge-that(KT)之间的关系是当代知识论研究的重要议题.理智主义认为,KH是一种KT.反理智主义认为,KH和KT是两种不同类型的知识,前者不能还原为后者.支撑两种不同观点的基础是双方对KH的理解不一样.按照日常用法,KH与行动、能力、有意相关.通过分析可以得出,如果一个人持有KH,当且仅当,他拥有有意做相应事情的能力.这一定义不仅能够解释绝大多数KH的归属现象,而且突显了 KH与KT的差异.通过回应潜在反对意见可以发现,在本质上,KH不能等同于有意做相
《中国科学技术史》前四卷主要由李约瑟执笔,体现他的科学史观和编史方法.从第五卷起,李约瑟在世界各地寻找能胜任单独卷册撰写工作的学者,合作者大都未遵循“李约瑟范式”,而是不断借鉴社会学、历史学、心理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不断从根本上挑战他的编辑思想,形成多元化视角研究中国科技史的局面.
在因果的反事实理论中,如何衡量反事实情境的问题受困于主流事件理论的局限而未得到妥善解决.L.A.保罗为事件理论提供的替代方案将有助于解决该问题.保罗用属性实例取代事件作为因果关联项,这带来的一个认识论优势是弥合我们在实际因果中的直觉与相应的反事实情境的含义.这种认识论优势与因果关联项的形而上学问题保持着中立,但却与反事实理论本身的还原性特征保持一致.这意味着保罗的方案有助于在反事实理论内部处理反事实情境这一认识论问题.
泰奥弗拉斯特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博物学家.承袭导师亚里士多德的动物研究理论,他对地中海地区的植物展开了系统探究,完成存世研究著作《植物志》及《植物成因》;是史上公认的“植物学之父”.“部分”的概念来源于亚里士多德的动物研究,也是泰奥弗拉斯特植物研究中的核心内容.通过综合功能、外形、生长位置等各方面差异,他对植物的部分进行划分,并细致地分析了植物部分的物质组成,构建出符合植物自身特性的构造体系.对植物部分的探究是泰奥弗拉斯特全面认识植物本质特征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他的努力,植物开始作为理性研究对象被人类所
克里普克和普特南关于自然类语词的正统解释依赖两个重要假定:自然类语词的严格性与本质主义的形而上学,而这两个假定一直面临着巨大的争议和挑战.最近一种观点主张将自然类语词看作一种范式语词,其外延是被一种等价关系和现实世界中的具体对象所决定.范式语词的语义学一方面符合克里普克和普特南的语义框架,另一方面可以消解自然类语词的严格性问题和本质主义的形而上学要求,进而提供自然类语词的模态和认知特征的更合理解释.但是,范式语词语义学的困难是,等价关系和现实对象对于确定自然类语词的外延既不是充分的也不是必要的,它们也不能
非充分决定性反映的技术人工物结构-功能关系问题是技术人工物的物理属性与人的意向性之间关系的体现.由意向性指向物理属性的多样实现性为技术人工物结构-功能进化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路径.人的意向性为技术人工物结构-功能进化选择了方向.发明问题解决理论(TRIZ)对技术人工物进化过程中存在的普遍逻辑,即功能实现简单化与结构形式复杂化的逆向进化关系给予了较好的说明.
罗素·艾柯夫是20世纪上半叶系统科学发展的先驱人物,在继承和拓展辛格与丘奇曼等理论思想的基础上,将心理学和社会学视角引入对社会系统的理解,提出了“目的性系统”观念,推动了系统科学研究的新发展,形成了系统研究新范式,为之后的系统研究拓展了新的空间.文章梳理了艾柯夫系统思想的理论来源和概念基础,阐释了其系统科学思想的突出特点和实践内涵.在需要不断面对和应对各种复杂与不确定社会系统问题的今天,对艾柯夫系统科学思想进行深入研究和哲学反思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
沃特金斯和戈蒂尔主张,在霍布斯的哲学体系中,暴死作为最大的恶的自然理性人性公设能够从霍布斯的对于意愿行为的机械论解释中引申或演绎出来.文章将对这种主张进行彻底批判.文章的三个部分依次论证和阐述三个命题:一,霍布斯对于意愿行为的机械论解释不可理解.二,即便假定意愿行为的机械论解释中包含特定意义的自我保存观念,从观念起源的角度讲,合理的看法也是,这个自我保存的观念先于意愿行为物理学的构造.三,即便假定意愿行为机械论解释中包含特定意义的自我保存观念,这个观念也和在霍布斯的道德-政治哲学中发挥作用的“自我保存”同
工程伦理教育被包括美国工程与技术认证委员会(ABET)和国际工程联盟(IEA)在内的许多国家和国际认证机构视为工程教育最重要的要素之一.日本工程教育协会工程伦理研究委员会在整体把握全球工程伦理教育发展态势、综合考虑本国实情的基础上于2016年发布了《工程伦理学习和教育目标(2016)》和《工程伦理教育“教学大纲模块”》两份咨政报告,旨在解决“工程伦理教育如何在、怎样在”的难题.两份报告提出包括“2维4类、21个子项”在内的工程伦理教育目标,并借助9大“教学大纲模块”让“规划课程内容、完善教育方法、制定评估
随着技术风险的社会化与社会改革的技术化,技术实验愈发嵌入到真实世界中发生,紧密参与到了社会治理,而基于培根契约的实验室制度却在制造危机,这就有了重塑实验室边界的问题.基于形态发生学的视角,通过考察不同实验室“范型”——容器形态、规训形态——之间的演变机制,在此基础上论证“小生境”形态的实验场景的合理性,并就“技术-社会”实验系统的规范性要求做出说明.以上研究表明,基于实验驱动的新科学社会契约正在形成,但机遇与挑战并重,有待进一步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