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根据目前接触网运行的状况,对接触网硬点产生的原因及危害进行分析,提出对接触网硬点查找及防治的一般方法。
[关键词]接触网;硬点;查找;防治
中图分类号:U2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20-0294-01
一.引言
通常我们称引起机车受电弓与接触线的接触力突然变化的地点为接触硬点,统称硬点,由于接触网原因引起接触力突然变化的地点为接触网硬点。硬点的存在容易造成受电弓和接触线的机械损伤和电弧烧伤,严重时可能诱发弓网故障。了解接触网硬点产生的原因并进行防治,是保证良好的弓网关系的重要手段。据此对接触线硬点的产生原因、查找及防治提出一些看法和建议。
二.接触网硬点产生主要原因
⑴人为因素:接触导线在放线过程中没有采用恒张力放线,而采用小张力放线施工方法;在接触网日常维修过程中作业人员登踩接触导线、作业车升降平台直接顶抬接触导线产生硬点;吊弦点布置不规范,导致吊弦受力不均匀或某一吊弦受力较大,形成硬点。
⑵供电环境因素:局部导线坡度变化大,如跨线桥、隧道口等处所接触导线高度变化剧烈引起接触线坡度较大。
⑶接触线材质因素:采用合金接触导线晶粒不均匀,导线内部存在应力,在张力作用下形成波浪弯,接触导线在制造或缠盘过程中形成硬点。
⑷非接触网因素:工务线路路基变化(特别是桥头处、隧道口处、路堑和钢轨接头处)引起接触网参数变化,造成硬点。
三.接触网硬点的查找及排除歩骤
1.接触网硬点排除步骤图(如图一所示)
2.接触网硬点的查找
⑴依据检测车检测出的硬点数据进行复查查找:动车组检测硬点大于45g,高差大于150mm,机车安装的弓网动态检测装置检测超限缺陷数据,接触网参数综合检测车检测的三级缺陷数据。
⑵日常检修中发现的明显硬弯、障碍点。
3.接触网硬点排查步骤
⑴各工班根据检测车提供的硬点数据,现场确定硬点所在的位置范围,即按照检测车测出硬点的公里标前后查找。
⑵采用步行巡视的方法,观看重点区段(硬点)接触网与电力机车的弓网动态配合情况,最少观察三趟电力机车通过,发现拉弧处所做好记录,与检测数据进行对比性和重合性分析,进一步确定硬点的相对准确位置;如步行巡视未确定硬点的相对准确位置,则需按第1步规定的范围进行测量。
⑶静态测量:利用接触网激光参数测量仪测量第2步确定的硬点的相对准确位置一跨内各吊弦点、定位点、线夹集中载荷处(含锚段关节、线岔过渡点)接触线的导高。
⑷数据分析:测量中需按标准记录各被测量点的接触线导高数据,计算出相邻定位点、吊弦点的接触线高差。对数据进行认真分析,找出硬点的准确位置,为下一步的调整提供准确的数据信息。
⑸网上观察:利用天窗时间,在作业车平台上观察硬点范围内接触线是否有明显硬弯或障碍点,导线是否扭面;利用检测工具(游标卡尺、水平仪)测量定位器限位间隙、导线的磨耗、导线平直度等。
四.接触网硬点的防治
就目前的弓网结构和实际运行来看,几乎不可能从根本上消灭硬点,只能将其减小到允许范围内。在日常的设备运营维护中,硬点的防治工作有以下几个方面:
1.提高施工检修质量
初次施工质量不达标,以后经过许多次整治也很难让设备质量有明显的提高,因此在接触线架设应严格按照放线工艺要求进行。施工检修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检修相关标准进行施工维修。对负荷过于集中的点应预留10~20mm的负弛度。
2.对现有的接触网硬点的处理
⑴如是几个跨距形成的波形硬点,则测量该区段定位点、跨中的导高找出波峰,采取定位点调整导高(波形硬点调整后,通过测量吊弦间高度差进行吊弦的调整),消除硬点。
⑵如果是中心锚结绳松弛形成的硬点,首先检查并处理补偿装置是否有坠砣卡滞现象;然后测量接触线中锚导高,调整中锚线夹使其高于定位点0~5mm,并且调整中锚两侧吊弦。调整更换吊弦后,保证中锚两端中锚绳松弛度一致。
⑶加强巡视、取流检查工作,严格执行有关检修实施细则,提高巡检质量,是提前发现接触线硬点并处理的可行方法。其中因接触网维修工作而产生的接触悬挂中的某些质量集中点,通过改变原吊弦布置位置或适当采用增加吊弦的方法,可以改善接触网整体弹性性能,消除接触网硬点;对于某些跨距接触线坡度过大,或是连续多个跨矩坡度呈波浪形变化,通过加强检修人员工作责任心,改进巡检过程中导高测量方法,有效控制不符合标准的接触线坡度的产生,可以避免巡检过程中接触线硬点的产生。
本文重点对接触网硬点产生原因、查找方法及防治措施进行了介绍。随着高速铁路的增多,对接触网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要从接触线材质、接触网施工及检修各个环节减小产生各类硬点的可能性,保证接触网可靠安全运行,只有在日常检查和维护中不断地总结经验,摸索规律,才能逐步提高接触网的运行管理水平,适应铁路新形式下发展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秦永峰.接触网的硬点分析.科技传播.
[2] 王福山.浅谈既有线提速改造中接触网设备硬点的整治[J].电气化铁道.
[3] 王成利.浅谈接触网产生硬点等缺陷的原因及整治方法初探[J].电气化铁道.
[关键词]接触网;硬点;查找;防治
中图分类号:U2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20-0294-01
一.引言
通常我们称引起机车受电弓与接触线的接触力突然变化的地点为接触硬点,统称硬点,由于接触网原因引起接触力突然变化的地点为接触网硬点。硬点的存在容易造成受电弓和接触线的机械损伤和电弧烧伤,严重时可能诱发弓网故障。了解接触网硬点产生的原因并进行防治,是保证良好的弓网关系的重要手段。据此对接触线硬点的产生原因、查找及防治提出一些看法和建议。
二.接触网硬点产生主要原因
⑴人为因素:接触导线在放线过程中没有采用恒张力放线,而采用小张力放线施工方法;在接触网日常维修过程中作业人员登踩接触导线、作业车升降平台直接顶抬接触导线产生硬点;吊弦点布置不规范,导致吊弦受力不均匀或某一吊弦受力较大,形成硬点。
⑵供电环境因素:局部导线坡度变化大,如跨线桥、隧道口等处所接触导线高度变化剧烈引起接触线坡度较大。
⑶接触线材质因素:采用合金接触导线晶粒不均匀,导线内部存在应力,在张力作用下形成波浪弯,接触导线在制造或缠盘过程中形成硬点。
⑷非接触网因素:工务线路路基变化(特别是桥头处、隧道口处、路堑和钢轨接头处)引起接触网参数变化,造成硬点。
三.接触网硬点的查找及排除歩骤
1.接触网硬点排除步骤图(如图一所示)
2.接触网硬点的查找
⑴依据检测车检测出的硬点数据进行复查查找:动车组检测硬点大于45g,高差大于150mm,机车安装的弓网动态检测装置检测超限缺陷数据,接触网参数综合检测车检测的三级缺陷数据。
⑵日常检修中发现的明显硬弯、障碍点。
3.接触网硬点排查步骤
⑴各工班根据检测车提供的硬点数据,现场确定硬点所在的位置范围,即按照检测车测出硬点的公里标前后查找。
⑵采用步行巡视的方法,观看重点区段(硬点)接触网与电力机车的弓网动态配合情况,最少观察三趟电力机车通过,发现拉弧处所做好记录,与检测数据进行对比性和重合性分析,进一步确定硬点的相对准确位置;如步行巡视未确定硬点的相对准确位置,则需按第1步规定的范围进行测量。
⑶静态测量:利用接触网激光参数测量仪测量第2步确定的硬点的相对准确位置一跨内各吊弦点、定位点、线夹集中载荷处(含锚段关节、线岔过渡点)接触线的导高。
⑷数据分析:测量中需按标准记录各被测量点的接触线导高数据,计算出相邻定位点、吊弦点的接触线高差。对数据进行认真分析,找出硬点的准确位置,为下一步的调整提供准确的数据信息。
⑸网上观察:利用天窗时间,在作业车平台上观察硬点范围内接触线是否有明显硬弯或障碍点,导线是否扭面;利用检测工具(游标卡尺、水平仪)测量定位器限位间隙、导线的磨耗、导线平直度等。
四.接触网硬点的防治
就目前的弓网结构和实际运行来看,几乎不可能从根本上消灭硬点,只能将其减小到允许范围内。在日常的设备运营维护中,硬点的防治工作有以下几个方面:
1.提高施工检修质量
初次施工质量不达标,以后经过许多次整治也很难让设备质量有明显的提高,因此在接触线架设应严格按照放线工艺要求进行。施工检修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检修相关标准进行施工维修。对负荷过于集中的点应预留10~20mm的负弛度。
2.对现有的接触网硬点的处理
⑴如是几个跨距形成的波形硬点,则测量该区段定位点、跨中的导高找出波峰,采取定位点调整导高(波形硬点调整后,通过测量吊弦间高度差进行吊弦的调整),消除硬点。
⑵如果是中心锚结绳松弛形成的硬点,首先检查并处理补偿装置是否有坠砣卡滞现象;然后测量接触线中锚导高,调整中锚线夹使其高于定位点0~5mm,并且调整中锚两侧吊弦。调整更换吊弦后,保证中锚两端中锚绳松弛度一致。
⑶加强巡视、取流检查工作,严格执行有关检修实施细则,提高巡检质量,是提前发现接触线硬点并处理的可行方法。其中因接触网维修工作而产生的接触悬挂中的某些质量集中点,通过改变原吊弦布置位置或适当采用增加吊弦的方法,可以改善接触网整体弹性性能,消除接触网硬点;对于某些跨距接触线坡度过大,或是连续多个跨矩坡度呈波浪形变化,通过加强检修人员工作责任心,改进巡检过程中导高测量方法,有效控制不符合标准的接触线坡度的产生,可以避免巡检过程中接触线硬点的产生。
本文重点对接触网硬点产生原因、查找方法及防治措施进行了介绍。随着高速铁路的增多,对接触网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要从接触线材质、接触网施工及检修各个环节减小产生各类硬点的可能性,保证接触网可靠安全运行,只有在日常检查和维护中不断地总结经验,摸索规律,才能逐步提高接触网的运行管理水平,适应铁路新形式下发展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秦永峰.接触网的硬点分析.科技传播.
[2] 王福山.浅谈既有线提速改造中接触网设备硬点的整治[J].电气化铁道.
[3] 王成利.浅谈接触网产生硬点等缺陷的原因及整治方法初探[J].电气化铁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