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军校硕士研究生人格特征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艾森克人格问卷成人式(EPQA)对某军校271名在校硕士研究生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人格特征与心理健康关系密切,精神质和神经质人格特征对心理健康具有重要影响,而内外向和掩饰性倾向对心理健康无重大影响。结论:完善人格对改善心理健康水平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军校;硕士研究生; 人格特征;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R-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6-0323-02
1引言
军校生是未来的军官,是军队现代化建设的中坚力量,军校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不仅关系到军队院校教育能否培养出高质量的新型军事人才,而且关系到整个军队素质和战斗力的提高。据国内外研究表明,人格特征对于心理健康意义重大,人格特征会影响个体心理健康水平,研究对象涵盖了儿童、中学生、社会公务人员、企业员工。那么,通过调查分析,探讨在军校硕士研究生群众中人格特征是如何影响心理健康的,对健全军校硕士研究生人格、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具有积极意义,
2对象与方法
2.1对象本研究样本为某军校在读的271名硕士研究生,其中男性205人,女性66人。年龄分布在21到30岁之间。
2.2研究工具①症状自评量表(SCL -90)。该量表有90个条目,分为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 其它等10个因子,每个条目采用1~ 5 级(没有、很轻、中等、偏重、严重)评分,用评分结果反映心理健康水平。基于常模结果和研究需要,将得分大于160的定为“心理不健康组”,低于160的定位“心理健康组”。②艾森克人格问卷成人式(EPQA)。EPQ成人式问卷包括4个分量表,共计85道题目。精神质(P)测量负面情绪反应和暴力倾向,高分表现为偏于负面的人格特征;内外向(E)测量性格的内外向,分数越高表示越外向;神经质(N)测量情绪的稳定与否,分数越高表示越不稳定;掩饰性(L)测量掩饰倾向和纯朴性,同时也有测量受试者的社会幼稚水平的作用。每道题目采用“是否”式回答。
2.3研究方法采用无记名方式,借助计算机完成心理测验,结果由计算机自动录入。
2.4统计分析用SPSS 18.0统计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运用相关分析的原理分析SCL-90因子与EPQA四维度相关性,探讨心理特征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3结果
3.1将军校硕士研究生SCL-90十因子得分与EPQA四维度进行相关性分析的结果如表1所示。从中我们发现,内外向(E)、掩饰倾向(L)与个体的心理健康呈不同程度的负相关,神经质(N)与精神质(P)与个体心理健康呈不同程度的正相关,并且都达到了在0.05水平上或0.01水平上的显著相关。
表 1SCL-90十因子得分与EPQA思维度相关性分析
*代表0.05水平上的双侧的相关性显著 **代表0.01水平上双侧的相关性显著
3.2根据心理健康组与不健康组的区分定义,我们得到容量为11人的不健康组,从总得分小于160的群体中采取系统抽样的办法,随机抽样出12人设定为心理健康组,将两组在EPQA上的得分进行显著检验,得出的结论如表2所示。心理不健康组与心理健康组在E、L维度上得分差异性并不大,但在N、P维度差异显著。
表2 心理健康组与心理不健康组在人格特征上的差异性检验
4 讨论
4.1军校硕士研究生人格特征与心理健康存在显著性相关
如同结果3.1描述的那样,对于军校硕士学员来说,个体的人格特征与心理健康程度是密切相关的。如数据显示的一样,个体的内外向与心理健康呈负相关,即个体内向程度越高,所关注的焦点聚集于自身,个体在SCL-90上得分越高,心理健康水平越低,反之,外向倾向性越大,聚焦点在于外部事物,个体在SCL-90上得分越低,心理健康水平越高;掩饰倾向与个体在SCL-90上的表现也呈负相关,即个体掩饰性越强,得分越高;神经质N与个体的心理健康程度表现为正相关,意思即为个体的神经质程度越高,情绪性越强,个体的心理越不健康,在心理健康量表上得分越高,相反,则越低;精神质亦与心理健康水平呈正相关,同样这也表明:如果个体的精神质表现越强烈,个体一系列的不适应症状越明显,个体的心理健康状况越严重,心理健康水平亟需提高。以上的数据均证明了个体在EPQA上表现出的人格特征与在SCL-90上的心理健康水平有显著相关。
4.2军校硕士研究生心理健康与否在人格特征上存在显著性差异,
根据结果3.2,再结合原始数据,心理不健康组的个体的N、P得分高于心理健康组。我们发现:心理不健康者人格中的内外向E、掩饰倾向L与心理健康者基本无差异;心理不健康个体人格中的精神质N与神经质P较心理健康个体存在差异,神经质N与精神质P有可能导致个体心理健康水平低。
艾森克在人格结构理论中指出:情绪性(神经质)不稳定的人喜怒无常,容易激动;稳定的人反应缓慢而且轻微,并且很容易恢复平静。心理不健康组的个体在SCL-90上焦虑、敌对、恐怖等因子得分较高,显示出了焦虑、担心、常常郁郁不乐、忧心忡忡,有强烈的情绪反应,心理健康水平低,出现各种心理症状。而心理健康组的个体SCL-90在各因子上得分并不高,没有特别明显表现出此类症状。
艾森克同时指出精神质并非暗指精神病,它在所有人身上都存在,只是程度不同。但如果某人表现出明显程度,则容易发展成行为异常。分数高可能是孤独、不关心他人,难以适应外部环境,不近人情,感觉迟钝,与别人不友好,喜欢寻衅搅扰,喜欢干奇特的事情,并且不顾危险。这与心理不健康组在SCL-90的躯体化、人际关系紧张、偏执、精神病性等因子得分高的结果是相一致的。
由以上论述,我们可以判断出军校硕士研究生个体的精神质愈稳定,神经质程度愈低,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愈高,相反,精神质愈不稳定,神经质程度愈高,个体心理健康水平愈低,而个体的内外向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并不是很大,这也一改以往的误论,即认为个体的人格特征中的内向或外向会影响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
4.3以完善人格作为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突破
通过完善个体的人格系统,进而改善心理健康状况是我们今后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新的突破。针对神经质采取心理调适方法教育、合理的系统脱敏、心理辅导等手段帮助稳定个体的神经质特征;针对精神质,我们要认识到精神质的客观存在和重要性,通过采取多样方法缓解神经质症状。
【关键词】军校;硕士研究生; 人格特征;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R-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6-0323-02
1引言
军校生是未来的军官,是军队现代化建设的中坚力量,军校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不仅关系到军队院校教育能否培养出高质量的新型军事人才,而且关系到整个军队素质和战斗力的提高。据国内外研究表明,人格特征对于心理健康意义重大,人格特征会影响个体心理健康水平,研究对象涵盖了儿童、中学生、社会公务人员、企业员工。那么,通过调查分析,探讨在军校硕士研究生群众中人格特征是如何影响心理健康的,对健全军校硕士研究生人格、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具有积极意义,
2对象与方法
2.1对象本研究样本为某军校在读的271名硕士研究生,其中男性205人,女性66人。年龄分布在21到30岁之间。
2.2研究工具①症状自评量表(SCL -90)。该量表有90个条目,分为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 其它等10个因子,每个条目采用1~ 5 级(没有、很轻、中等、偏重、严重)评分,用评分结果反映心理健康水平。基于常模结果和研究需要,将得分大于160的定为“心理不健康组”,低于160的定位“心理健康组”。②艾森克人格问卷成人式(EPQA)。EPQ成人式问卷包括4个分量表,共计85道题目。精神质(P)测量负面情绪反应和暴力倾向,高分表现为偏于负面的人格特征;内外向(E)测量性格的内外向,分数越高表示越外向;神经质(N)测量情绪的稳定与否,分数越高表示越不稳定;掩饰性(L)测量掩饰倾向和纯朴性,同时也有测量受试者的社会幼稚水平的作用。每道题目采用“是否”式回答。
2.3研究方法采用无记名方式,借助计算机完成心理测验,结果由计算机自动录入。
2.4统计分析用SPSS 18.0统计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运用相关分析的原理分析SCL-90因子与EPQA四维度相关性,探讨心理特征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3结果
3.1将军校硕士研究生SCL-90十因子得分与EPQA四维度进行相关性分析的结果如表1所示。从中我们发现,内外向(E)、掩饰倾向(L)与个体的心理健康呈不同程度的负相关,神经质(N)与精神质(P)与个体心理健康呈不同程度的正相关,并且都达到了在0.05水平上或0.01水平上的显著相关。
表 1SCL-90十因子得分与EPQA思维度相关性分析
*代表0.05水平上的双侧的相关性显著 **代表0.01水平上双侧的相关性显著
3.2根据心理健康组与不健康组的区分定义,我们得到容量为11人的不健康组,从总得分小于160的群体中采取系统抽样的办法,随机抽样出12人设定为心理健康组,将两组在EPQA上的得分进行显著检验,得出的结论如表2所示。心理不健康组与心理健康组在E、L维度上得分差异性并不大,但在N、P维度差异显著。
表2 心理健康组与心理不健康组在人格特征上的差异性检验
4 讨论
4.1军校硕士研究生人格特征与心理健康存在显著性相关
如同结果3.1描述的那样,对于军校硕士学员来说,个体的人格特征与心理健康程度是密切相关的。如数据显示的一样,个体的内外向与心理健康呈负相关,即个体内向程度越高,所关注的焦点聚集于自身,个体在SCL-90上得分越高,心理健康水平越低,反之,外向倾向性越大,聚焦点在于外部事物,个体在SCL-90上得分越低,心理健康水平越高;掩饰倾向与个体在SCL-90上的表现也呈负相关,即个体掩饰性越强,得分越高;神经质N与个体的心理健康程度表现为正相关,意思即为个体的神经质程度越高,情绪性越强,个体的心理越不健康,在心理健康量表上得分越高,相反,则越低;精神质亦与心理健康水平呈正相关,同样这也表明:如果个体的精神质表现越强烈,个体一系列的不适应症状越明显,个体的心理健康状况越严重,心理健康水平亟需提高。以上的数据均证明了个体在EPQA上表现出的人格特征与在SCL-90上的心理健康水平有显著相关。
4.2军校硕士研究生心理健康与否在人格特征上存在显著性差异,
根据结果3.2,再结合原始数据,心理不健康组的个体的N、P得分高于心理健康组。我们发现:心理不健康者人格中的内外向E、掩饰倾向L与心理健康者基本无差异;心理不健康个体人格中的精神质N与神经质P较心理健康个体存在差异,神经质N与精神质P有可能导致个体心理健康水平低。
艾森克在人格结构理论中指出:情绪性(神经质)不稳定的人喜怒无常,容易激动;稳定的人反应缓慢而且轻微,并且很容易恢复平静。心理不健康组的个体在SCL-90上焦虑、敌对、恐怖等因子得分较高,显示出了焦虑、担心、常常郁郁不乐、忧心忡忡,有强烈的情绪反应,心理健康水平低,出现各种心理症状。而心理健康组的个体SCL-90在各因子上得分并不高,没有特别明显表现出此类症状。
艾森克同时指出精神质并非暗指精神病,它在所有人身上都存在,只是程度不同。但如果某人表现出明显程度,则容易发展成行为异常。分数高可能是孤独、不关心他人,难以适应外部环境,不近人情,感觉迟钝,与别人不友好,喜欢寻衅搅扰,喜欢干奇特的事情,并且不顾危险。这与心理不健康组在SCL-90的躯体化、人际关系紧张、偏执、精神病性等因子得分高的结果是相一致的。
由以上论述,我们可以判断出军校硕士研究生个体的精神质愈稳定,神经质程度愈低,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愈高,相反,精神质愈不稳定,神经质程度愈高,个体心理健康水平愈低,而个体的内外向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并不是很大,这也一改以往的误论,即认为个体的人格特征中的内向或外向会影响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
4.3以完善人格作为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突破
通过完善个体的人格系统,进而改善心理健康状况是我们今后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新的突破。针对神经质采取心理调适方法教育、合理的系统脱敏、心理辅导等手段帮助稳定个体的神经质特征;针对精神质,我们要认识到精神质的客观存在和重要性,通过采取多样方法缓解神经质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