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人们生态意识的增强以及园林建设的快速发展,园林种植设计逐步受到人们的关注,加强植物种植设计的要求,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园林设计任务书中。植物作为园林中重要的构成要素,不但能够满足园林的空间构成以及艺术构图需要;而且可以为人们提供遮荫、降暑以及防灾等功能需求。植物是园林景观的生命象征。
一、园林植物种植设计的原则
一是遵循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原则。应该从视觉景观、生态环境、大众行为等方面考虑,创造回归自然,融于自然的意境,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二是总体艺术布局要协调。一般规则式园林,植物配植多采用对植、行植等规则式布局,而在自然式园林中,则采用不对称的自然布局,充分体现植物材料的自然姿态。三是植物配置必须主次分明,疏密有致。多树种配植、混植时可以一种或两种为主,切忌平分。常绿树与落叶树互相配置就能弥补各自的缺点而发挥优势。为了使落叶树突出鲜明色调,常绿树要低于或高于落叶树。乔木、灌木组成树丛时,开朗的空间要有封闭的局部。四是植物配置要注意季相的变化。植物的配置要做到“四季常青,三季有花”,又要注意四季景色的变化。每个区域突出一个季节植物,重点地区应使四季皆有景色。在以一季景观为主的地段也应点缀其他季节的内容,否则一季过后,就会显得单调。五是充分考虑植物的观赏特性植物材料本身有各自的观赏特点,充分利用其特点可以增强观赏性。六是植物配置要与建筑物和谐协调。植物配置要按建筑的体型、结构,全面考虑,合理的植物配置不仅可使建筑产生四季的季相变化,还可以衬托和丰富园景。
二、园林植物种植设计的问题
其一,盲目追赶潮流。在我国,近几年的园林植物的种植设计中,多是采取了大草坪的种植模式,这种种植模式不仅在视觉感官上欠佳,而且增加了园林后期管理的成本费用,降低了园林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另一方面,被广泛采用的乔木+灌木+地被的植物园林种植模式,过分地偏重了园林设计的生态效益。每一个地方的园林都应该根据实际的地理情况选择合适的种植方式,综合的考虑到园林的面积、环境等因素,因地制宜,这样才能够最大的发挥出园林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其二,错误的树种挑选。有些园林设计者,在没有实地的考量的情况下,就盲目的种植一些高档次的昂贵树种,这种现象在北方比较的常见。但是,有些高档次的树种还没有完全的驯化完成,非常的容易造成生态入侵,而且不适宜的树种还容易引起病态的现象,对于园林的景观及其视觉享受都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而且还造成了大量的人力、财力的浪费。而杨、柳等一些低档次的树种却有着良好的适应性及其生长性,大大的增加园林的生态效益。
三、园林植物种植设计的方法
首先,选择合格苗木,掌握栽植时间。在遵循因地制宜原则的基础上,应该严格选择高质量的苗木和进行有效的苗木准备。苗木质量的好坏影响着栽植的成活率、养护成本以及绿化效果。高质量的苗木具备根系发达、苗壮通直、冠根比适当、无枝干损伤以及病虫害等条件。栽植前的苗木准备工作主要有枝叶的修剪、对根系的处理等。不同的绿化苗木有不同的生长规律,除生态因素外,还包括栽植地的局部特殊小气候及小群落生态,以及栽植季节和栽植时间的差别。掌握不同苗木的生长规律和最佳栽植时间也是苗木成活的关键。
其次,种植土壤的处理与栽植施工。土壤性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植物的生长,要对其进行理化性质分析判断,如土壤酸碱性、孔隙度、透水透气性以及持水性等,采相应的消毒、施基肥、客土等措施使其达到植物生长的需求。土壤的翻挖深度、客土质量、基肥的腐熟程度及施入量、地形的平整度应符合相关要求。绿化施工是按设计要求种植园林植物,并使其尽早发挥绿化美化的作用。在掌握设计意图的基础上,据设计图纸对现场进行核对,编制施工计划书,认真做好场地平整、定点放线、给排水工程等前期工作。在栽植时,要严格按设计图案放样,定位要准确。单株苗木栽植时,要注意景象的调整。
最后,栽植后的养护管理。包括四方面:一是灌溉及排水。适宜的水分才能使植物生长更好。新建的绿地,应及时灌溉和排水。浇水的原则是“一次浇透,定期浇水”。浇水的时间通常以清晨或傍晚阳光较弱时为宜。为保证大苗大树的成活和生长,应经常灌溉使土壤处于湿润状态。排水同样重要,绿地边缘应挖排水沟,做好排水的管理工作。二是施肥。城市绿化为了美观和卫生,将大量的枯枝落叶被打扫运走,植物不进行树木与土壤间的肥力自然循环。必须定期向绿地土壤中施肥,既补充营养、改良土质,又能长期的维持土壤的生产能力。三是中耕除草。通过中耕,使土壤表层松动,疏松透气、保水、透水和增温,利于植物生长。除草可以减少杂草与树木争夺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特别是新栽植的乔灌木或浅根性树种利于生长。四是防治病虫害。害虫、病菌常常对植物的生长造成危害。树木发生病虫害后,生长不良,降低景观的质量,影响观赏效果和绿化功能。
四、结束语
园林植物的种植设计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需要考虑到园林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经济效益,还需要考虑到园林植物的内涵要求,从而充分的发挥园林的功能,以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参考文献:
[1]赵世伟.园林植物种植设计与应用[M].北京出版社,2006.2
[2]张吉祥.园林植物种植设计[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6
[3]李树华.园林种植设计学:理论篇[M].中国农业出版社,2010.4
[4]刘林荣.园林植物的种植设计[J].轻工设计,2011(4)
[5]张静.浅谈我国园林植物种植设计现状及发展趋势[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28)
[6]孙一萌,廖洪伟.浅谈园林植物的种植设计[J].林业勘查设计,2009(1)
一、园林植物种植设计的原则
一是遵循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原则。应该从视觉景观、生态环境、大众行为等方面考虑,创造回归自然,融于自然的意境,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二是总体艺术布局要协调。一般规则式园林,植物配植多采用对植、行植等规则式布局,而在自然式园林中,则采用不对称的自然布局,充分体现植物材料的自然姿态。三是植物配置必须主次分明,疏密有致。多树种配植、混植时可以一种或两种为主,切忌平分。常绿树与落叶树互相配置就能弥补各自的缺点而发挥优势。为了使落叶树突出鲜明色调,常绿树要低于或高于落叶树。乔木、灌木组成树丛时,开朗的空间要有封闭的局部。四是植物配置要注意季相的变化。植物的配置要做到“四季常青,三季有花”,又要注意四季景色的变化。每个区域突出一个季节植物,重点地区应使四季皆有景色。在以一季景观为主的地段也应点缀其他季节的内容,否则一季过后,就会显得单调。五是充分考虑植物的观赏特性植物材料本身有各自的观赏特点,充分利用其特点可以增强观赏性。六是植物配置要与建筑物和谐协调。植物配置要按建筑的体型、结构,全面考虑,合理的植物配置不仅可使建筑产生四季的季相变化,还可以衬托和丰富园景。
二、园林植物种植设计的问题
其一,盲目追赶潮流。在我国,近几年的园林植物的种植设计中,多是采取了大草坪的种植模式,这种种植模式不仅在视觉感官上欠佳,而且增加了园林后期管理的成本费用,降低了园林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另一方面,被广泛采用的乔木+灌木+地被的植物园林种植模式,过分地偏重了园林设计的生态效益。每一个地方的园林都应该根据实际的地理情况选择合适的种植方式,综合的考虑到园林的面积、环境等因素,因地制宜,这样才能够最大的发挥出园林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其二,错误的树种挑选。有些园林设计者,在没有实地的考量的情况下,就盲目的种植一些高档次的昂贵树种,这种现象在北方比较的常见。但是,有些高档次的树种还没有完全的驯化完成,非常的容易造成生态入侵,而且不适宜的树种还容易引起病态的现象,对于园林的景观及其视觉享受都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而且还造成了大量的人力、财力的浪费。而杨、柳等一些低档次的树种却有着良好的适应性及其生长性,大大的增加园林的生态效益。
三、园林植物种植设计的方法
首先,选择合格苗木,掌握栽植时间。在遵循因地制宜原则的基础上,应该严格选择高质量的苗木和进行有效的苗木准备。苗木质量的好坏影响着栽植的成活率、养护成本以及绿化效果。高质量的苗木具备根系发达、苗壮通直、冠根比适当、无枝干损伤以及病虫害等条件。栽植前的苗木准备工作主要有枝叶的修剪、对根系的处理等。不同的绿化苗木有不同的生长规律,除生态因素外,还包括栽植地的局部特殊小气候及小群落生态,以及栽植季节和栽植时间的差别。掌握不同苗木的生长规律和最佳栽植时间也是苗木成活的关键。
其次,种植土壤的处理与栽植施工。土壤性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植物的生长,要对其进行理化性质分析判断,如土壤酸碱性、孔隙度、透水透气性以及持水性等,采相应的消毒、施基肥、客土等措施使其达到植物生长的需求。土壤的翻挖深度、客土质量、基肥的腐熟程度及施入量、地形的平整度应符合相关要求。绿化施工是按设计要求种植园林植物,并使其尽早发挥绿化美化的作用。在掌握设计意图的基础上,据设计图纸对现场进行核对,编制施工计划书,认真做好场地平整、定点放线、给排水工程等前期工作。在栽植时,要严格按设计图案放样,定位要准确。单株苗木栽植时,要注意景象的调整。
最后,栽植后的养护管理。包括四方面:一是灌溉及排水。适宜的水分才能使植物生长更好。新建的绿地,应及时灌溉和排水。浇水的原则是“一次浇透,定期浇水”。浇水的时间通常以清晨或傍晚阳光较弱时为宜。为保证大苗大树的成活和生长,应经常灌溉使土壤处于湿润状态。排水同样重要,绿地边缘应挖排水沟,做好排水的管理工作。二是施肥。城市绿化为了美观和卫生,将大量的枯枝落叶被打扫运走,植物不进行树木与土壤间的肥力自然循环。必须定期向绿地土壤中施肥,既补充营养、改良土质,又能长期的维持土壤的生产能力。三是中耕除草。通过中耕,使土壤表层松动,疏松透气、保水、透水和增温,利于植物生长。除草可以减少杂草与树木争夺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特别是新栽植的乔灌木或浅根性树种利于生长。四是防治病虫害。害虫、病菌常常对植物的生长造成危害。树木发生病虫害后,生长不良,降低景观的质量,影响观赏效果和绿化功能。
四、结束语
园林植物的种植设计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需要考虑到园林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经济效益,还需要考虑到园林植物的内涵要求,从而充分的发挥园林的功能,以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参考文献:
[1]赵世伟.园林植物种植设计与应用[M].北京出版社,2006.2
[2]张吉祥.园林植物种植设计[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6
[3]李树华.园林种植设计学:理论篇[M].中国农业出版社,2010.4
[4]刘林荣.园林植物的种植设计[J].轻工设计,2011(4)
[5]张静.浅谈我国园林植物种植设计现状及发展趋势[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28)
[6]孙一萌,廖洪伟.浅谈园林植物的种植设计[J].林业勘查设计,2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