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真肺结节定位模型:一种肺结节切除的无创定位新方法

来源 :中华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qing32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一种新型的3D打印仿真肺结节无创定位模型用于肺结节切除手术中指引肺小结节定位切除,并分析其准确性和切除效率。

方法

入选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胸外科采用仿真肺结节定位模型进行胸腔镜手术中肺结节定位,并行肺结节切除手术的66例患者,男13例,女53例,年龄25~79(52.7±11.4)岁。其中单发结节患者24例(36.4%),同时性多发结节42例(63.6%)。使用患者的胸部高分辨CT影像数据进行数字重建,并3D打印制备个体化的1∶1等大仿真肺结节定位模型,用于手术中指引肺结节实时定位。分析手术相关参数、结节定位情况、结节切除情况,以及病理结果等资料。术前计划切除的结节按主要病灶结节和额外结节两种类别分别评估该模型指引定位的准确性和切除效率。

结果

根据术前评估,66例患者计划切除的主要病灶结节71个,中位最大径0.9 cm(0.6~1.3 cm);计划切除的额外结节77个,中位最大径0.5 cm(0.4~0.7 cm)。所有患者均行全胸腔镜手术,单孔52例(78.8%),三孔14例(21.2%);单发结节患者中行肺段切除18例、楔形切除6例;多发结节患者中行肺段切除5例、楔形切除14例,混合术式23例(其中肺叶切除 肺段切除2例、肺叶切除 楔形切除7例、肺段切除 楔形切除14例)。全组中位手术时间93 min(45~240 min),平均每个结节切除中位时间51.4 min(6.7~147.0 min)。主要病灶结节全部成功切除并在手术台上由外科医生在切除标本中全部剖出,额外结节全部成功切除并在切除标本中剖出85.7%(66/77);模型指引的两种结节定位准确率均为100%。所有主要病灶结节均为恶性,剖出的额外结节恶性比例为21.2%(14/66)。

结论

本中心设计的基于3D打印的仿真肺结节定位模型技术是一种无创、准确、便捷的肺小结节定位方法,特别在同时性多发肺结节的定位中更具独特优势。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随着ELISA、流式细胞术、定量PCR及各种组学技术的发展,免疫功能评估的手段逐步完善。现有的免疫功能定义如免疫过度、免疫抑制、免疫麻痹、免疫耐受均停留在描述性的概念,缺乏定量的诊断标准,结合临床表现及生物学指标将是未来最有效的量化方式。多种免疫治疗药物的相关研究仍在进行中,而个体化免疫治疗的成功将依赖于准确的免疫功能评估。
肝细胞癌(HCC)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多数患者初诊时已为中晚期,系统治疗为其主要治疗方法。近年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在中晚期HCC系统治疗中取得突破性进展,打破了分子靶向药物的单一治疗格局。为了更好指导临床合理、有效、安全地应用免疫治疗药物,中国医师协会肝癌专委会组织相关领域专家,根据临床研究以及临床用药经验,经过多次讨论和修改,对HCC免疫治疗形成以下共识,供国内同行参考。
目的探讨≥T1b期肾癌患者实施后腹腔镜下选择性肾动脉分支阻断保留肾单位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2016年7月至2020年9月,在深圳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行后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的≥T1b期的肾癌患者35例,分别采用后腹腔镜下肾动脉全阻断(A组)和选择性肾动脉分支阻断(B组)保留肾单位手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热缺血时间、输血率、切缘阳性率、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及住院时间,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12个月的总肾小球滤过率(GFR)和患肾单侧GFR(sGFR)。结果35例患者中,男19例、女
目的探讨泛素特异性肽酶22(USP22)在结直肠癌多药耐药中的作用以及与多药耐药基因P-糖蛋白(P-gp)和多药耐药相关蛋白1(MRP1)的相关性。方法筛选USP22低表达的结直肠癌细胞系RKO、SW480,转染USP22过表达质粒使USP22表达上调。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检测USP22对结直肠癌细胞奥沙利铂耐药的影响。用相同的奥沙利铂浓度处理细胞,Western印迹检测细胞中凋亡相关蛋白cleaved-caspase3、Bcl-2和耐药蛋白MRP1、P-gp的表达。细胞外排实验检测上调USP2
目的探讨非瓣膜性心房颤动(NVAF)患者左心房血栓的危险因素,及是否可联合D-二聚体、左心房前后径及CHA2DS2-VASc评分排除左心房血栓。方法纳入2015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行经食管超声心动图证实存在左心房血栓的75例NVAF患者为血栓组;2019年1月1日至10月31日检查无左心房血栓的80例NVAF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CHA2DS2-VASc评分、血液学指标和超声指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与左心房血栓相关的因素。用相关因素的评分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住院患者院内死亡的相关因素。方法纳入2017年9月至2021年1月国内7家三甲医院因AECOPD住院的6668例患者,收集病史、实验室检查、治疗、预后等相关临床资料,根据患者住院期间是否死亡分为死亡组和生存组,经单因素分析后,对可能有意义的因素再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患者院内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6668例患者中,128例患者发生院内死亡,死亡率为1.9%。AECOPD院内死亡组患者的年龄为(81±9)岁,明显高于生存组[(72±11)岁,P
目的分析一站式Hybrid技术治疗累及弓部的StanfordA型主动脉夹层的近期治疗结果,比较其与经典的冰冻象鼻技术(FET)的疗效。方法收集2015年10月至2019年10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收治的106例累及弓部的Stanford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全部行一站式Hybrid技术,无深低温循环过程。同时收集2014年1月至2015年9月行FET技术治疗的30例累及弓部的StanfordA型夹层患者,分析比较两种手术方式的治疗效果。结果106例Hybrid组患者年龄[M(Q1,Q3)]为
目的分析慢性肾脏病对行血运重建术左主干病变患者的长期生存影响。方法以2003年1月至2009年7月在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或心外科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或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治疗的无保护左主干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共1040例,其中慢性肾脏病(CKD)组240例,年龄为(68.9±6.5)岁,无CKD组800例,年龄为(61.1±9.7)岁。采用心内科门诊或电话方式对患者进行随访,随访终点为全因死亡、心肌梗死、卒中;分析两组患者生存率,并采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患者生存的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