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节选自《庄子·秋水》
从有科举考试起,语文就是一门至高无上的学科,乃至被人称为“国学”。但如今语文的地位日渐下降,甚至有人认为能写自己名字、能认识几个常用汉字便可。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的我,也日益感到教学的“困难重重”。
困难一:学生语文基础差
具体表现在:拼读、注音、书写正确字形、理解含义这几点上。由于受经济全球化的影响,英语又成为世界公用语言,家长在对孩子幼儿园的选择上就会倾向于双语幼儿园,或者为其报读幼儿英语兴趣班。孩子们连“a、o、e”等汉语韵母还没有接触,就开始了“A、B、C、D”的生活。等到小学开始学习汉语拼音的时候,孩子们早分不清什么是什么了。
困难二:难以掌握并灵活运用语言
语文基础不扎实,必然影响其运用。少则一句话,多则一篇文章,写得好的学生越来越少。他们没有把语言作为抒发自己心灵及情感的有力工具,而是将其看作“包袱”。每次写课堂小练笔或是作文练习,学生第一反应就是“要多少字?要如何将其拼凑完?”
困难三:教师教学模式单一
初中语文教学大致将语文分为现代文及文言文,又将现代文分成现代诗歌、小说、散文、说明文、议论文;小说再细化为写人为主或记事为主;散文细化为写景状物或抒情等。讲授诗歌时,教师一般是播放朗诵录音或视频,吸引学生注意力,然后体会朗诵者的情感,找出朗读的轻、重,划分节奏;其次结合作者的生平和经历,讲解诗歌内涵(其中穿插一些语文小知识,如修辞手法)。接着让学生体会诗人想要表达的情感,通过自己的理解(能在短时间里理解的是学生自己获得的吗?)朗读诗歌,最后再请几位同学上台表演,最好有点掌声,增加课堂气氛。剩下的小说、散文、说明文、议论文全部都是在讲正文之前,普及一下基础知识。比如:记叙文六要素、小说三要素、散文的“形散神聚”、说明方法、论点论据等;文言文的讲授更刻板,直接“照本宣科”,整堂课由始至终都是老师讲、学生记。
鉴于以上三点,生在新时代,长在幸福中深受“快餐文化”影响的一些90后、00后们对语文产生了厌恶。为何当初的“国学”,落得如此田地?这不得不引起我们语文教育工作者的深思。本人对此有一些粗鄙的见解,简单说明一下:要让孩子喜欢语文,打心眼里爱上语文课,除了教师个人魅力以外,还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了兴趣,才能学得进,学得好!为此,我做了以下几点尝试。
尝试一:投其所好,激发兴趣
21世纪是信息爆炸的时代,很多我们以前陌生的、未知的信息在网络上一点击就能找到,而处在少年向青年转化的中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尚不明确,所以他们搜索的目标多会停留在明星八卦上。从刚开学第一堂课,学生们就直接问我:“老师您年方几何?教书几载?”(本人一张娃娃脸,青春无敌!)便可看出:“八卦”是他们的菜。于是,用“八卦”来吸引他们吧!比如讲鲁迅的文章前我会想跟他们先“八卦”: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这是你们都知道的。但他一生有两位妻子,其中一位还是他的学生,你们又知道吗?一个“炸弹”抛出,立马连昏昏欲睡的学生都睁开了眼。
尝试二:角色转化,激发兴趣
有时候“八卦”久了,也觉得对不住咱们的文学老前辈们,于是乎,再另寻出路。记得自己年轻那会,看完什么小说后,总爱幻想自己是其中某个人物,那么现在的小孩呢?试试吧!例如:讲完《我的叔叔于勒》,分析完人物性格之后,为了加深学生的印象,我让学生再为小说续写一个结尾:菲利普一家回到家,看见发大财回来的于勒站在门口迎接他们,而船上所遇到的只是一个酷似于勒的老水手,他们会怎样?(假设你是×××,结合文中分析的此人的性格,用第一人称续写)接着学生就将自己想象成那个人,结合课文反映出的人物性格展开想象的翅膀!
尝试三:剑拔弩张,激发兴趣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太安逸的学习氛围往往会让学生沉溺其中、不思进取。于是我偶尔会制造一些小波折。比如:文言文知识竞赛。以小组的模式参赛,各组指派发言人,其他组员作为智囊团出谋划策,胜出的小组减免当天语文作业,得分最低组增加语文作业。赏罚分明,学生为此有了斗志,在竞赛这种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剑拔弩张,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提高不少。
惠子问过庄子:“子非鱼,安之鱼之乐?”庄子答:“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我也想对世人说:“子非鱼,只有激发起想要成为‘鱼’的兴趣,方知道‘鱼之乐’。”以上只是我对于语文教学的一些小小的探索,我也深知这是个“任重道远”的过程,但是不去尝试永远不知道原来做“鱼”也很快乐,不是吗?
“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节选自《庄子·秋水》
从有科举考试起,语文就是一门至高无上的学科,乃至被人称为“国学”。但如今语文的地位日渐下降,甚至有人认为能写自己名字、能认识几个常用汉字便可。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的我,也日益感到教学的“困难重重”。
困难一:学生语文基础差
具体表现在:拼读、注音、书写正确字形、理解含义这几点上。由于受经济全球化的影响,英语又成为世界公用语言,家长在对孩子幼儿园的选择上就会倾向于双语幼儿园,或者为其报读幼儿英语兴趣班。孩子们连“a、o、e”等汉语韵母还没有接触,就开始了“A、B、C、D”的生活。等到小学开始学习汉语拼音的时候,孩子们早分不清什么是什么了。
困难二:难以掌握并灵活运用语言
语文基础不扎实,必然影响其运用。少则一句话,多则一篇文章,写得好的学生越来越少。他们没有把语言作为抒发自己心灵及情感的有力工具,而是将其看作“包袱”。每次写课堂小练笔或是作文练习,学生第一反应就是“要多少字?要如何将其拼凑完?”
困难三:教师教学模式单一
初中语文教学大致将语文分为现代文及文言文,又将现代文分成现代诗歌、小说、散文、说明文、议论文;小说再细化为写人为主或记事为主;散文细化为写景状物或抒情等。讲授诗歌时,教师一般是播放朗诵录音或视频,吸引学生注意力,然后体会朗诵者的情感,找出朗读的轻、重,划分节奏;其次结合作者的生平和经历,讲解诗歌内涵(其中穿插一些语文小知识,如修辞手法)。接着让学生体会诗人想要表达的情感,通过自己的理解(能在短时间里理解的是学生自己获得的吗?)朗读诗歌,最后再请几位同学上台表演,最好有点掌声,增加课堂气氛。剩下的小说、散文、说明文、议论文全部都是在讲正文之前,普及一下基础知识。比如:记叙文六要素、小说三要素、散文的“形散神聚”、说明方法、论点论据等;文言文的讲授更刻板,直接“照本宣科”,整堂课由始至终都是老师讲、学生记。
鉴于以上三点,生在新时代,长在幸福中深受“快餐文化”影响的一些90后、00后们对语文产生了厌恶。为何当初的“国学”,落得如此田地?这不得不引起我们语文教育工作者的深思。本人对此有一些粗鄙的见解,简单说明一下:要让孩子喜欢语文,打心眼里爱上语文课,除了教师个人魅力以外,还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了兴趣,才能学得进,学得好!为此,我做了以下几点尝试。
尝试一:投其所好,激发兴趣
21世纪是信息爆炸的时代,很多我们以前陌生的、未知的信息在网络上一点击就能找到,而处在少年向青年转化的中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尚不明确,所以他们搜索的目标多会停留在明星八卦上。从刚开学第一堂课,学生们就直接问我:“老师您年方几何?教书几载?”(本人一张娃娃脸,青春无敌!)便可看出:“八卦”是他们的菜。于是,用“八卦”来吸引他们吧!比如讲鲁迅的文章前我会想跟他们先“八卦”: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这是你们都知道的。但他一生有两位妻子,其中一位还是他的学生,你们又知道吗?一个“炸弹”抛出,立马连昏昏欲睡的学生都睁开了眼。
尝试二:角色转化,激发兴趣
有时候“八卦”久了,也觉得对不住咱们的文学老前辈们,于是乎,再另寻出路。记得自己年轻那会,看完什么小说后,总爱幻想自己是其中某个人物,那么现在的小孩呢?试试吧!例如:讲完《我的叔叔于勒》,分析完人物性格之后,为了加深学生的印象,我让学生再为小说续写一个结尾:菲利普一家回到家,看见发大财回来的于勒站在门口迎接他们,而船上所遇到的只是一个酷似于勒的老水手,他们会怎样?(假设你是×××,结合文中分析的此人的性格,用第一人称续写)接着学生就将自己想象成那个人,结合课文反映出的人物性格展开想象的翅膀!
尝试三:剑拔弩张,激发兴趣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太安逸的学习氛围往往会让学生沉溺其中、不思进取。于是我偶尔会制造一些小波折。比如:文言文知识竞赛。以小组的模式参赛,各组指派发言人,其他组员作为智囊团出谋划策,胜出的小组减免当天语文作业,得分最低组增加语文作业。赏罚分明,学生为此有了斗志,在竞赛这种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剑拔弩张,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提高不少。
惠子问过庄子:“子非鱼,安之鱼之乐?”庄子答:“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我也想对世人说:“子非鱼,只有激发起想要成为‘鱼’的兴趣,方知道‘鱼之乐’。”以上只是我对于语文教学的一些小小的探索,我也深知这是个“任重道远”的过程,但是不去尝试永远不知道原来做“鱼”也很快乐,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