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网游,制订教学计划

来源 :网络科技时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zhysko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很多人一听到网游就感觉其是洪水猛兽,多少孩子迷上网游不能自拔,网游成瘾,性格缺失,最终酿成悲剧,可我们却没有认真分析过为什么大部分孩子会有网瘾。试想如果学生将这样的劲头用在学习上,那会取得怎样的成就。所谓出世先入世,我玩过几种网游,现试着分析其“引人入胜”之处及与信息教学相通之道。
  网游的目标具体而明确。如你想升一级,自己便能知道要打多少怪,努力多久便能实现。我们的教学目标呢?我们设定的教学目标是不是也应该像这样有明确的时间性和量化性呢?如一个学期的目标是要学会哪几个软件,一个软件要学多久,软件中的菜单项有多少,工具如何应用,每个学习步骤都在什么时间进行,要花多长时间等。这些都应该是教学目标的设定内容,而且这些设定不应只是教师心中的标尺,也要告诉学生,让他们知道自己要付出多少努力、多少时间达到这个目标。并且,目标的制订要越详细越好,这样可使学生对目标有贴近感、触摸感,进而有成就感,建立自信。这样,学生便不再需要每堂课都跟着教师人云亦云,他可以“越级打怪”(预习自学),也可以“提早升级”(提前完成教学目标)。当然,也允许学生在情绪低潮的时候“消极怠工”,因为他们自己知道每一步详细的时间计划,便可以在下次课前找时间补回落下的任务。
  为什么网游枯燥的练级打怪升级(有人形象称之为“泡菜”)让人乐此不疲,我分析原因不外乎两点:一是掉宝,二是PK。掉宝就像是枯燥过程的调剂彩蛋,给人惊喜和刺激。联想到我们的教学也应有这样的彩蛋,比如传授学生软件的一些快捷操作、使用技巧、特别应用等,给学生不断的刺激和惊喜,制造一个又一个的兴奋点。如学生QQ被盗了,我们不应幸灾乐祸,庆幸他从此不聊(那是不可能的),不如同情指导,就此开始讲木马、讲病毒、讲防治。教学内容设计便是要紧跟学生的所看、所听、所想、所用,让学生时时惊喜、时时感叹,用无尽的“宝贝”吸引住他们无限的专注。
  有人说玩网游就为PK,说到底就是获得成就感,希望胜过别人,换取欣羡的目光。我们在教学中也应引入这种竞争机制。这里有必要说明,网游里的竞争和别处有很大不同,在于它的“不公”。我们常说要公平地竞争,一个年级各个班的学生在一起答各科试题,那么某科成绩较差的学生若想追上这科成绩较好的学生,恐怕是非常困难的,这就像游戏中一个80级的人物想打赢100级一样,要付出的努力是巨大的。信息教学中就应引入这种“不对称竞争模式”,就像冯巩在相声里说的那样,你文本处理强,我平面设计棒,你动画制作美,我视频剪辑巧,每个人输的同时也在赢。每个学生在不同方向的天赋不同,要帮他们找到适合自己发挥、表现的舞台,不要指望天下的学生普遍都强,这是违反客观规律的。教学中要想真正实现这种“不对称竞争”,教师便要不断学习新技能、新知识,让学生不断在新的领域发现专长,找到平衡点,维持不断的学习热情,这便是由教及学,教与学的互相支持、互相促进。
  信息技术课程与其他课程相比还有一个很大的不同——教完不算完。其他学科重在知识的教学,教会知识应付考试,应用有限。信息技术课程从设置之初就是为应用而设,所以信息技术教师不应该仅仅教授知识,教授知识只是“师傅领进门”罢了,后面就要靠学生的“修行在个人”了。那是不是教师教完,让学生自己去修行就放手不管了呢?当然不,这时信息技术教师的课后作业布置便尤其重要了。很多教师只怕是把信息技术作为副科不布置作业,但这个道理就像盖房,我们学会了如何打地基、如何砌砖、如何建梁,最后却不建一座房,岂不是镜中花、水中月了吗?因此,为了学生能真正掌握所学知识,熟练应用各种信息技术技巧,教师应精心设计课后任务,涵盖教学内容,实现教学目标,促使学生将所学知识转化为有用技能,终身受益。
  网游就是一个虚拟的社会,一个游戏人物就是这个社会中的一分子,学生处在青春期,心理不成熟而又渴望独立,希望被其他人承认欣赏,而网游正好给了他们这样一个平台。沉迷网游的孩子不是不可救药,而是有强烈的进取意识和好胜心的,只不过他们拼搏的地方不在现实社会而在虚拟社会罢了,那如何将他们的竞争平台转换回日常生活学习中便是我们的目标。我们应向网游学习,制订好我们的教学计划。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只要真正做到以人为本,时刻关注学生的需求和想法,用具体详尽的目标引导,丰富多彩的内容吸引,切实有效的练习强化,便能使我们所教授的信息技术课程“永葆青春”;使我们与学生教学相长,共同进步!
其他文献
“化整为零,分组前进”的新课程实践尝试是我地农村中学语文教学的典型范例,希望它能对偏远山区中学教师开展新课程语文教学乃至其他学科的教学实践工作起到一定的启发、借鉴的作用。    一、实施方案    1.设立活动研究课题  新课程实践子课题:①字词认知探究;②作家作品探究;③文章背景探究;④课文主题探究;⑤写作借鉴探究;⑥朗诵活动探究;⑦不同文体分类探究;⑧写作积累探究。  2.成立探究小组  ①作
期刊
编者按:2000年11月,香港课程发展议会公布了以“学会学习——课程发展路向”为题的课程改革咨询文件,这标志着香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开始,时至今日,业已风雨兼程走过了近七个春秋。  2007年7月,香港回归祖国十周年。在这个值得庆祝的时刻,我们放眼香港的教育,共同聚焦香港的课程改革,希冀两地教育同仁携手,同促教育事业的发展。  “聚焦香港课程改革发展历程”系列报道将从三个层面对香港课改进行诠释,即政
期刊
课堂教学动态资源是指课堂教学活动中所蕴含的有利于实现课堂教学目标,能对教学效果产生直接影响,有一定课程意义的氛围、环境、信息、机会。它是学生在一定情境下的真实体验,是一种稍纵即逝的非常宝贵的资源,具有动态性、待开发性、多样性、人为命定性、难以复制性等特点。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课堂教学发生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改变,自主合作探究的意识增强,使课堂教学中呈现出鲜活的气息,促进了课堂教学动态资源的
期刊
现阶段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存在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情况,一些教师和学生甚至认为政治课是非常枯燥的,这是因为他们没有把握住政治课“知行统一”的精髓。笔者想就这一问题提出几点管见。    一、抓住源头,夯实基础    我们在作思想汇报或工作总结中常常会说一些没有具体、深刻内容的空话。我认为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很简单,就是很多人对思想政治这一概念缺乏正确、全面的认识,认为一提到政治就必然要谈党的方针、政策,
期刊
余文森  福建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教授,教育部福建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教育部新课程教学专业支持项目组组长,全国优秀教师,国家级“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长期从事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主持“新课程与学习方式变革”、“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以校为本教研制度建设”等教育部课程改革项目的研究。    记者:请余教授介绍一下有效教学提出的背景与核心内涵是什么?  余文森:有
期刊
编者按:从古至今,舞弊都是一个令人深恶痛绝的问题。虽然舞弊行为只是少数人所为,但它的影响却非常之大。国家有关部门在杜绝舞弊行为方面已花了不少力气,而杜绝舞弊工作更应从学校中、从学生中扎扎实实地做起,所有的教育工作者都应积极行动起来,担负起教书先要育人的这一重要职责。  刊登本文的初衷是希望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对舞弊现象的关注,并希望大家群策群力,为杜绝舞弊现象献计献策,也希望学生能真正从心里认识到舞
期刊
2002年,广州市首先在东山区进行新课程标准的改革实验。  2003年,广州市全面推行课改。参与课改实验的教师以多种形式进行全员培训。  2005年,广州市中考,东山课改实验区独立命题,一份令人耳目一新的试卷摆在考生面前。  2006年,广州市中考,语文试卷在全体教师、考生意料之中地进行了“变脸”。三大板块——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与表达,重点考查识记、理解、分析综合、表达应用、鉴赏评价五种
期刊
【案例背景】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互联网上丰富的学习资源和便捷的信息传递与浏览方式使学生的学习具有更大的主动性,当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无法获得更多的信息时,网络能够把学生带到更广阔的世界,给学生的学习提供帮助。如何充分利用网络技术,指导学生展开最有效的学习。下面结合开展的综合实践活动“心系奥运”来谈谈我们的探索与思考。    【第一次活动】  
期刊
学导式教学法与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常常是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单独运用的两种方法。但在有些情况下将二者有机组合使用,其教学效果更佳。    一、二者组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学导式教学法  这是上世纪80年代我国教学改革中出现的一种教学方法,当时被列为世界五大教学法之一,现正在我国进行的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不仅重视教师的教法,更重视学生的学法。教师的作用在于启发、引导学生,把教
期刊
十六七岁,由少年走向青年,人生重要的转折期。青春期的躁动,成长的困惑,学业的压力,使得不少学生在这个花季年龄充满了彷徨、苦闷。现在的高中生中,自私、冷漠、偏激、无责任心者,不乏其人。教师(不仅仅是班主任)有责任适时指导他们处理好生活学习中遇到的难题,帮助他们跨过这段充满迷惘的人生之坎。  几年来,我有意识地利用课本内容与学生一起探讨关于人生、理想、做人的话题,收到不错的效果。现从本人教后记中整理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