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培养初中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ndy323199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兴趣是一个人倾向于认识、研究获得某种知识的心理特征,是可以推动人们求知的一种内在力量。学生对某一学科有兴趣,就会持续地专心致志地钻研它,从而提高学习效果。从对学习的促进来说,兴趣可以成为学习的原因;从由于学习产生新的兴趣和提高原有兴趣来看,兴趣又是在学习活动中产生的,可以作为学习的结果。所以,学习兴趣既是学习的原因,又是学习的结果。
  【关键词】化学教学认真备课激发兴趣培养
  
   一位教育家曾经说过:“如果人们吃饭没有食欲,勉强地把食物吞到胃里去,其结果只能引起恶心和呕吐,至少是消化不良,健康不佳。反之,即他乐意接受,并且很好地消化它。”吃饭如此,学习化学亦是如此。如果学生对化学学习提不起兴趣,学习就会缺乏主动性、积极性,只是被动地接受老师的枯燥无味的灌输,那势必会造成知识接受困难、易忘、上课不专心学习分心。 所以在化学教学中激发并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享受学习的乐趣,是中学化学教学的任务之一,也是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正所谓“乐学之下无负担”。那么怎样激发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呢?
  中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指他们力求接近、探索某种事物和从事某种活动的态度和倾向。初三学生正处于兴趣广泛、求知欲旺盛的时期。教师如果从化学课的起始年级就注意激发和培养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并因势利导,使学生把兴趣转化成乐趣,进而转化成志趣,就能保持学生对化学学习经久不衰的求知欲。下面是我带初三化学毕业班5年来在这方面的做法。
  一、上好绪言课,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初中生学习化学兴趣形成和发展的前提。有趣即化学教学富有趣味性,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化学知识以特殊的方式变得富有魅力;二是传授和学习化学知识的过程生动活泼,引人入胜。有趣并不等于兴趣,因为有趣不属于人的个性心理品质,而仅属于对形成兴趣起作用的对象和动作的品质。鉴于有趣对初中生学习化学兴趣形成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在化学教学中应努力挖掘化学教材,尤其是化学知识中现有的和潜在的趣味性,力求采用趣味性强的、易引起警觉的、激发情绪的启发式教学,使学生产生愉悦的学习情绪,为他们学习兴趣的形成和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由生动活泼的绪言课揭开学习化学的序幕,正如俗话所说,“好的开始就等于成功的一半”。经验告诉我们,第一堂化学课是尤为重要的。因此,把第一堂化学课上得生动、有趣,学生学习的兴趣就会大增。要想上好绪言课,首先要精心设计,认真准备。在教案设计过程中,要把绪言课的教学难点定在激发兴趣和树立信念上。
  二、重视化学实验教学
  (一)、实验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倾向,是动机产生的重要主观原因,良好的学习兴趣,是求知欲的源泉,是思维的动力。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具有千变万化的现象,是唤起初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学生刚接触化学,用千变万化的实验现象来吸引学生。例如在第一节化学科增添一系列趣味性实验。如:(1)自制“饮料”;(2)“巧点蜡烛”等,使学生觉得新奇,随着向学生提出一系列日常生活实例的设问,使学生觉得现有的知识不够,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从而产生学习的兴趣,树立学好化学学科的决心。
  (二)、化学实验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走出学习困境重视实验,培养学习兴趣
  中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较强,对于变幻莫测的化学实验现象,往往有浓厚的兴趣。因此教师要认真做好每一个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学到化学知识。例如,讲到“缓慢氧化和自燃”时,教师可不先讲概念,而是设计一个非常有趣的演示实验:将滤纸浸到溶有白磷的二硫化碳溶液中,然后把滤纸挂起晾干,不到半分钟,就会看到滤纸先冒白烟,最后发火燃烧。不用火点燃,滤纸为什么能够燃烧呢?这个实验引起同学们浓厚的兴趣,很想知道这是为什么?此时水到渠成,要解开这个谜,答案就在课本的某页里。同学们争先恐后地打开课本,比平时百倍认真地看着,之后加上老师的适当点拨,最终找到了答案。通过这样的教学,一种强烈的印象在学生的脑海里是一辈子也不会忘记的。比起教师硬性要学生枯燥无味地死背概念要省事很多。另外,在教学中,除了做好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外,还应设计一些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实验。粉笔炸弹、彩色焰火、冰块着火检验尿糖、吸附法分离——红糖制白糖、从花中提取酸碱指示剂 等趣味实验。
  三、联系实际,提高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尽量把较抽象的化学知识变成看得见、用得上的生活实际,让学生能用学到的化学知识去解释生活和生产中的现象,确保学生学习化学兴趣的持续存在和稳步发展。例如,在讲解完净化水的方法后,让学生动手制作简易净水器,并在全班展示他们的作品,学生的兴奋程度难以用语言来描述。另外,对于一些家庭小实验,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都可要求学生在家进行,例如:会跳舞的鸡蛋,制取炭黑、探究金属腐蚀的条件等。由于条件限制,还有一些家庭小实验,教师可在课堂上进行,比如:制作柠檬汽水,研究洗发和护发、制作书签等。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就是在他们不断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慢慢培养起来的。
  总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总结、改进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过程,充分利用实验等手段,精心安排化学活动课,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不断激发、培养、发展和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只有这样,才能让中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健康成长。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乌梅丸对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大鼠的血淋巴细胞转化率(LTR)、结肠粘膜组织中NO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异体(兔)结肠粘膜免疫和局部刺激相结合的方法复制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的模型。随机分为中药治疗组、西药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正常对照组。造模成功后,予中药治疗组大鼠灌胃乌梅丸水煎剂,西药组灌胃柳氮磺胺吡啶(SASP)水溶液,连续15天。各组大鼠在相同条件下正常饲养。研究乌梅丸对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大鼠的
【摘要】实验教学在化学学科中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如何搞好实验教学,是大多数化学教师研究的课题。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以我校学生情况分析,我认为农村学校搞实验教学应有所不同,应因材施教,因地制宜。一、领会新课标精神,充分认识实验教学; 二、克服种种困难,创造条件,保证实验教学的顺利进行;三、增设趣味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四、指导学生实验,培养学生创新实验操作能力;五、尽可能做好分组实验,发挥学生自主操
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化学新课标理念落实的重要手段。在实验教学中注重创设问题情境;于实验中赋予探索性;对实验适当改进或重新设计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地体验探究过程,在知识的形成、联系、应用过程中养成科学的态度,获得科学的方法,在‘做科学’的探究实践中逐步形成终身学习的意思和能力。”  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化学新课标理念落实的重要手段。新课标注重创新能力的
期刊
【摘要】物理是一门历史悠久的自然学科。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物理已渗入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 物理学存在于物理学家的身边;物理学也存在于同学们身边;在学习中,同学们要树立科学意识,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经历观察、思考、实践、创新等活动,逐步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训练科学的思维方式,不久你就会拥有科学家的头脑,为自己今后惊叹不已的发展,为今后美好的生活打下扎实的基础。  【关键词】物理渗入人类生活
【摘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对自己感兴趣的现象、原理、规律等,总是主动、积极地去认识、探究。因此,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创设符合本班级实际的情景,激发情趣,以诱发学生的探究动机和求知欲。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尤为重要。  【关键词】教学法创新教学创新能力培养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作为教师要着重对学生思维能力、创造能力的培养与挖掘。而思维能力的开发与探究能力密切相关。因
【摘要】化学教学要营造和创设一定条件和氛围,启发和引导学生去模拟的实践活动过程、探究科学家的科学的思考过程,通过联想、判断、推理和综合分析,归纳出物质的本质和规律,实现中学化学探究性教学。   【关键词】化学教学探究性教与学    中学化学教学不是即刻去开拓和探索未知的知识和知识体系,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这种教学过程是一种隐含的开拓和探索。化学教学要营造和创设一定条件和氛围,启发和引导学生去模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