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习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表达思想的一种创行的劳动,它需要采集资料,加工,制作,直至修改定稿,它是人们进行社会交往不可缺少的手段。尽管现代化的传递信息方式很多,发展很快,但是学会写作在我们的生活中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那么,如何教会学生写作文呢?我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得出以下几点体会:
一、创设情境,激发写作兴趣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又是作文创新必不可少的素材基地。生活素材的积累要靠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学生最感兴趣的就是参加丰富多彩的活动,教师要多组织一些有意义的活动,有意识地创设场面情境,提高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我每周除了组织学生举行丰富多彩的班队活动外,还定期举行课外活动,如“谈天说地、猜谜语、成语接龙赛、演讲比赛”等,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写“真”氛围。让学生言之有物,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
在指导学生写一次活动时,我特地组织学生进行一次100米短跑接力赛。赛前,运动员们舒活舒活筋骨,做好热身运动。比赛中,他们一个个箭步如飞,争先恐后地跑着。比赛刚一结束,学生们观察入神,写得很有味。 有时,无意的情境更能引起学生的惊奇而产生写作的冲动。一天中午将要放学时,天空忽然下起雨来,或许是久逢干旱的缘故吧,学生一见到久别的秋雨,又惊又喜,兴奋极了。我抓住时机,让学生到走廊上仔细观察,要求他们展开联想把观察到的秋雨写出来,题目可以自拟。这次作文写得很好,不但内容真实,丰富多彩,而且想象力丰富。如《秋雨沙沙》中写道:秋雨沙沙地下着,它在演奏,它奏黄了一片片稻田,奏红了一棵棵枫树,奏出了遍地金黄,奏成了象征着成熟,丰收的秋色……”写出了秋雨的价值。《我爱秋雨》中写道:“秋雨落在苍绿的树叶上,使绿叶更显勃勃生机;秋雨落在快要成熟的果子上,使那一个个快要成熟的果实更加光彩照人……”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秋雨写活了。这次因势利导,学生真真实实地感受,体验到真实作文的乐趣。
二、加强课外阅读,指导写作方法
一篇生动的作文,离不开好的素材。在小学阶段,学生仅靠从课文中获取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只有让学生博览群书,从课内走向课外,拓展知识面,才能为学生写作奠定丰富的材料基础。 苏霍姆林斯基在三十年前就说过:“应该把读书笔记作为作文的重要内容之一。”建立在大量阅读基础上的读书笔记,是学生把自己的所感所思写成各种类型的读书笔记,既是学生对所读读物产生的感受和认识的文字记录,也是一种表达能力的训练。为此,我在班级的墙上设置了“学习园地”,让学生在广阔的知识海洋里遨游。每周安排一节阅读交流课,让学生将自己摘抄的优美语句或精彩片段拿出来与大家共享。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教师在阅读的过程中应指导学生探究写作方法。儿童心理学告诉我们:儿童的天性是模仿。小学生的习作有一个从仿到写的过程,要借助模仿为“阶梯”,吸取模仿对象的相似因素和有用经验,作为自己进步发挥创造性的基础。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经常让学生有针对性地加以模仿写作方法。可以是全文,也可以是片段。如《地震中的父与子》一课讲述了在美国洛杉矶地震中,一位父亲冒着危险,历尽艰辛,经过38小时的挖掘,终于从废墟中救出儿子和儿子同学的事。学生理解课文后,让他们领悟作者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进行描写,表现人物形象的方法,布置学生用上这种方法写一个片段。如《辣椒婶》:我们那栋房子里有一位家喻户晓的“山辣椒”大婶。她的眼睛像会说话似的,乌黑的头发披在肩上,那高高的鼻梁,稍向上翘,像在向人挑战。她脾气不怎么好,嘴巴快,性子急,争抢好胜,所以得了个“山辣椒”的绰号。她却说:“山辣椒就山辣椒呗!你们呀,小心舌头,叫我山辣椒给辣着了,那可是自作自受!你瞧,这个“辣椒婶”真够“辣”的!”学生通过外貌,语言等的描写,塑造了一个“辣椒婶”的鲜活形象。
三、品位全文,改中求佳
“玉不琢,不成器”“诗文不厌改,佳作苦心来”可见修改文章的重要性,然而在目前的作文教学中,能在写作之后有意识地认真修改自己文章的学生却为数不多,甚至对老师的呕心沥血详细批改出来的劳动成果也只是看一眼分数或着最多是糊里糊涂地看一下批语,很少有同学能认真、仔细地去理解,去体会自己作文的好坏之处。这样老师的“苦干”收效甚微。为此,我们要重新审视一下传统评改方法,让学生学会自己修改作文。在习作教学中,指导学生用正确的方法修改作文,养成良好的习惯,是发挥学生习作的积极性,提高其习作水平的有效途径。记得叶圣陶先生讲过:“教师只给些引导和指点,该怎么改,让学生自己去改,学生不就处于主动的地位了吗?培养了自改的能力,这是终身受用的”作文写好之后,我总是要求学生将自己的习作认真读几遍,发现不如意的地方要反复推敲。提倡学生互改习作,形式可以灵活多样:同桌互改,小组互改或着水平相当的同学互改,优生与后进生互改。如有一篇关于写人物的作文,我在指导学生互改时,发现一位优秀生在改一位同学的习作中有一处是这样子的: 原 句:爷爷讲着讲着不由得神采飞扬,头上的皱纹舒展开来。
修改句:爷爷讲着讲着不由得神采飞扬,头上的皱纹里仿佛跳出一个“喜”字来。 这么一改,句子就比原来更生动,更有深度了。学生互改既可以相互启发,又可以开阔视野,培养欣赏能力。一阶段坚持下来,同学们逐渐养成修改作文的习惯。
总之,不论是应试教育的昨天,还是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要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学生本身要发挥主导作用,要积极、主动地多练习、多实。.同时,老师也要起到引领作用,善于提供较好的写作方法,并加强对学生的启发和指导。一句话:习作教学之成败,需要师生之共同努力。
(作者单位:福建省漳浦县霞美中心学校 363214)
一、创设情境,激发写作兴趣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又是作文创新必不可少的素材基地。生活素材的积累要靠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学生最感兴趣的就是参加丰富多彩的活动,教师要多组织一些有意义的活动,有意识地创设场面情境,提高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我每周除了组织学生举行丰富多彩的班队活动外,还定期举行课外活动,如“谈天说地、猜谜语、成语接龙赛、演讲比赛”等,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写“真”氛围。让学生言之有物,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
在指导学生写一次活动时,我特地组织学生进行一次100米短跑接力赛。赛前,运动员们舒活舒活筋骨,做好热身运动。比赛中,他们一个个箭步如飞,争先恐后地跑着。比赛刚一结束,学生们观察入神,写得很有味。 有时,无意的情境更能引起学生的惊奇而产生写作的冲动。一天中午将要放学时,天空忽然下起雨来,或许是久逢干旱的缘故吧,学生一见到久别的秋雨,又惊又喜,兴奋极了。我抓住时机,让学生到走廊上仔细观察,要求他们展开联想把观察到的秋雨写出来,题目可以自拟。这次作文写得很好,不但内容真实,丰富多彩,而且想象力丰富。如《秋雨沙沙》中写道:秋雨沙沙地下着,它在演奏,它奏黄了一片片稻田,奏红了一棵棵枫树,奏出了遍地金黄,奏成了象征着成熟,丰收的秋色……”写出了秋雨的价值。《我爱秋雨》中写道:“秋雨落在苍绿的树叶上,使绿叶更显勃勃生机;秋雨落在快要成熟的果子上,使那一个个快要成熟的果实更加光彩照人……”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秋雨写活了。这次因势利导,学生真真实实地感受,体验到真实作文的乐趣。
二、加强课外阅读,指导写作方法
一篇生动的作文,离不开好的素材。在小学阶段,学生仅靠从课文中获取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只有让学生博览群书,从课内走向课外,拓展知识面,才能为学生写作奠定丰富的材料基础。 苏霍姆林斯基在三十年前就说过:“应该把读书笔记作为作文的重要内容之一。”建立在大量阅读基础上的读书笔记,是学生把自己的所感所思写成各种类型的读书笔记,既是学生对所读读物产生的感受和认识的文字记录,也是一种表达能力的训练。为此,我在班级的墙上设置了“学习园地”,让学生在广阔的知识海洋里遨游。每周安排一节阅读交流课,让学生将自己摘抄的优美语句或精彩片段拿出来与大家共享。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教师在阅读的过程中应指导学生探究写作方法。儿童心理学告诉我们:儿童的天性是模仿。小学生的习作有一个从仿到写的过程,要借助模仿为“阶梯”,吸取模仿对象的相似因素和有用经验,作为自己进步发挥创造性的基础。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经常让学生有针对性地加以模仿写作方法。可以是全文,也可以是片段。如《地震中的父与子》一课讲述了在美国洛杉矶地震中,一位父亲冒着危险,历尽艰辛,经过38小时的挖掘,终于从废墟中救出儿子和儿子同学的事。学生理解课文后,让他们领悟作者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进行描写,表现人物形象的方法,布置学生用上这种方法写一个片段。如《辣椒婶》:我们那栋房子里有一位家喻户晓的“山辣椒”大婶。她的眼睛像会说话似的,乌黑的头发披在肩上,那高高的鼻梁,稍向上翘,像在向人挑战。她脾气不怎么好,嘴巴快,性子急,争抢好胜,所以得了个“山辣椒”的绰号。她却说:“山辣椒就山辣椒呗!你们呀,小心舌头,叫我山辣椒给辣着了,那可是自作自受!你瞧,这个“辣椒婶”真够“辣”的!”学生通过外貌,语言等的描写,塑造了一个“辣椒婶”的鲜活形象。
三、品位全文,改中求佳
“玉不琢,不成器”“诗文不厌改,佳作苦心来”可见修改文章的重要性,然而在目前的作文教学中,能在写作之后有意识地认真修改自己文章的学生却为数不多,甚至对老师的呕心沥血详细批改出来的劳动成果也只是看一眼分数或着最多是糊里糊涂地看一下批语,很少有同学能认真、仔细地去理解,去体会自己作文的好坏之处。这样老师的“苦干”收效甚微。为此,我们要重新审视一下传统评改方法,让学生学会自己修改作文。在习作教学中,指导学生用正确的方法修改作文,养成良好的习惯,是发挥学生习作的积极性,提高其习作水平的有效途径。记得叶圣陶先生讲过:“教师只给些引导和指点,该怎么改,让学生自己去改,学生不就处于主动的地位了吗?培养了自改的能力,这是终身受用的”作文写好之后,我总是要求学生将自己的习作认真读几遍,发现不如意的地方要反复推敲。提倡学生互改习作,形式可以灵活多样:同桌互改,小组互改或着水平相当的同学互改,优生与后进生互改。如有一篇关于写人物的作文,我在指导学生互改时,发现一位优秀生在改一位同学的习作中有一处是这样子的: 原 句:爷爷讲着讲着不由得神采飞扬,头上的皱纹舒展开来。
修改句:爷爷讲着讲着不由得神采飞扬,头上的皱纹里仿佛跳出一个“喜”字来。 这么一改,句子就比原来更生动,更有深度了。学生互改既可以相互启发,又可以开阔视野,培养欣赏能力。一阶段坚持下来,同学们逐渐养成修改作文的习惯。
总之,不论是应试教育的昨天,还是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要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学生本身要发挥主导作用,要积极、主动地多练习、多实。.同时,老师也要起到引领作用,善于提供较好的写作方法,并加强对学生的启发和指导。一句话:习作教学之成败,需要师生之共同努力。
(作者单位:福建省漳浦县霞美中心学校 363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