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60年代初东南亚地区主义发展受挫原因再思考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jl1234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 60年代初 ,东南亚先后成立了两个地区合作组织——“东南亚联盟”和“马菲印多”,这标志着东南亚地区主义的产生。然而 ,好景不长 ,东南亚地区主义幼苗很快因这两个组织的解体而夭折。本文从国家安全、意识形态、经济利益、领导人行为四个方面对“东南亚联盟”和“马菲印多”解体原因进行了深入探讨 ,从而总结出当时制约东南亚地区主义发展的各种因素
其他文献
“2012年,全省计划营造林40万公顷以上,森林覆盖率稳定在57%以上,森林蓄积量净增长1200万立方米以上,林地保有量稳定在1266.7万公顷以上,湿地保护率达到45%以上,林业产业总产值增长15%
新中国成立后,为最大限度地激发山林活力,促进林农增收,我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前后共经历了五个重要的改革阶段。
“要在林业改革中探索新路子,在造林绿化中创造新成绩,在产业发展中打造新亮点,在资源管护中提升新水平”
近年来,随着建设绿色醴陵目标的近提出,全市林虹作理念由造林为主逐步向造管并重的方向转变。全市森林防火队伍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不断总结经验、努力探索,有力保护了全市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