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桥梁转动体系的施工对于施工的精细程度要求较高,项目实施过程中,各个工序均需严格按照图纸及相关规范要求进行实施。因此,跨铁路转体桥梁的施工前期则需要从设计方案制定、专家审核、结构荷载等进行验算,施工过程的各个工艺加强把控,确保施工过程以及行车的安全。
[关键词]高速铁路;桥梁转体;施工工艺;控制要点
中图分类号:U44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37-0197-01
1施工工艺
1.1下承台施工
按设计要求对桩基础及下承台进行施工,施工过程中应注意测量放样的精确度,综合接地应符合设计要求且电阻值不超过1Ω,接地筋宜从外圈助推墩顶面引出,并用红漆做好标记。下承台顶部应预留下球铰及滑道安装槽口,槽口呈圆形状,大小应以环形滑道及支架尺寸来控制,并满足支架安装的要求,槽口底部预埋4根临时固结工钢和下球铰及滑道的支架定位筋。工钢埋深应大于1m,外露高度应能伸入上转盘使上下转盘连成一个整体,起到临时锁定的作用。定位筋应以下承台中心为基准点,根据支架尺寸和与基准点的相对距离定位准确。
1.2下转盘球铰安装
①在下承台施工完成后,对槽口进行清理,槽口内混凝土进行凿毛处理。②球铰安装中心点放样,在槽口底测出球铰安装中心点、并以此点为中心引出形成正方形的4个顶点,以正方形对角线交点为球铰安装中心控制点,并做好标记。③根据设计图纸提供的轨顶标高以及几何构造尺寸,反推出下球铰、滑道、支架顶面设计标高。④下球铰及滑道调平支架安装,采用吊车吊装就位,利用螺旋千斤顶或搭设脚手架,通过倒链、撬棍等调整支架标高及中心位置,要求调平支架中心与设计中心偏差控制在±1mm范围以内,支架角钢顶面标高与设计标高偏差控制在±5mm范围以内。支架标高调整使用电子水准仪及铟钢尺多点复测。⑤支架调整到位后,对支架与支架之间以及支架与预埋筋之间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牢固,下球铰支架底部还应采用角钢进行支撑加固,以免在下球铰的重力作用下发生变形。⑥支架安装到位后进行下球铰安装,安装过程中应注意螺栓孔的准确对位,通过调节螺栓将下球铰初步定位在支架上。利用全站仪定位,调整下球铰中心位置,通过旋转调节螺母高度来调整下球铰顶面标高。中心位置以及标高全部调整到位后,按要求拧紧调节螺母,对下球铰中心位置及顶面标高进行复核,防止因拧紧螺栓影响下球铰位置和标高。要求下球铰中心位置与设计位置偏差控制在±1mm范围内;下球铰顶面标高与设计标高变差控制在±0.5mm范围内。⑦按设计图纸要求对槽口内钢筋和内圈助推墩钢筋进行绑扎预埋,注意钢筋绑扎过程中应采取一定措施,避免对下球铰及滑道支架产生扰动。⑧滑道组件安装,滑道组件由16块滑道板组成,通过调节螺栓将每块滑道板初步定位在支架上,利用水准仪及铟钢尺通过旋转调节螺母高度对每块滑道板4个角的标高进行复核调整,要求滑道板表面在任意3m弧长内高差以及平衡滑道径向对称点高差均控制为0~1mm内,滑道板之间间距控制为10~20mm内。⑨下球铰混凝土浇筑,在混凝土浇筑前须再次复核下球铰及滑道的中心位置和顶面标高,混凝土应采用补偿收缩混凝土,浇筑过程應振捣密实,并且确保下球铰及滑道不受扰动。为预防混凝土空洞,可采取在下球铰底部预埋压浆管的措施。下球铰浇筑期间,应将螺钉拧入螺钉孔,防止混凝土堵塞螺钉孔。下球铰底部混凝土应从中心向四周缓慢浇筑,盘四周的混凝土高于下球铰表面,利用盘底和盘四周混凝土的重力差确保盘底混凝土的密实度,同时利用下球铰表面的排气孔和振捣孔振捣混凝土,当所有排气孔和振捣孔溢出砂浆时,表明球铰底混凝土已振捣密实。此时应立刻用振捣孔盖按标记将振捣孔封堵严密,确保混凝土的密实度。下球铰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及时将残留在下球铰表面以及滑道板表面的混凝土清理干净,并按要求对混凝土进行养护。⑩滑道板表面焊接不锈钢板,焊接前应对滑道板表面进行擦拭抛光处理,不得留有任何残渣。焊条应采用专用不锈钢焊条。为避免不锈钢板与滑道板不密贴或其表面产生鼓包现象,在焊接过程中应对不锈钢板采取压重措施。焊接后应对不锈钢板表面所有焊渣进行打磨抛光,确保不锈钢板表面的平整度。要求不锈钢表面在任意3m弧长内高差以及径向对称点高差均应控制为0~2mm。
1.3上转盘球铰安装
①下球铰安装完成后对下球铰表面进行擦拭抛光处理并将球面吹干,然后按照对应编号由下球铰中心向外侧逐层安装耐磨板。安装耐磨板时,应在对应安装位置均匀涂抹一层氯丁胶后再铺设,铺设好后用露丝钉紧固。耐磨板安装尽量选择在当天气温较低时进行,以避免由于高温引起氯丁胶凝固加快,影响耐磨板安装质量。要求耐磨板安装完成后顶面在同一球面上误差要≤0.2mm。②清理下球铰转轴套管内壁及转轴表面并保持表面干燥清洁,现场拌制黄油四氟粉,黄油四氟粉比例为12∶1,拌合均匀后将黄油四氟粉均匀涂抹于下球铰转轴套管内壁及转轴表面,然后将转轴吊放入下球铰转轴套管中。要求转轴轴线相对下球铰水平面垂直度控制为0~0.5mm,同时保证转轴与下球铰转轴套管之间的径向间隙均匀。③将黄油四氟粉均匀涂抹于下球铰表面,并使其充满耐磨板之间的间隙及耐磨板表面的储脂槽。清理上球铰表面并平稳起吊至转轴上方一定高度时,由人工配合扶正上球铰,确保套管正对转轴后下落到位。然后由人工利用撬棍将上球铰转动至少一周,使上下球铰间黄油四氟粉分布更加均匀。④利用螺旋千斤顶调整上球铰中心位置,确保上下球铰转球面同心。要求上球铰正面相对高差控制在±0.5mm范围内。最后用黄油封满上下球铰边缘的缝隙,再用宽胶带缠绕包裹严密,防止杂物进入摩擦面内。
2转体施工
①墩身及梁体结构在非线路方向制作完成后,为保证梁体结构能够安全、平稳地进行平衡转体,在正式转体前应对转动体进行称重试验,测试转动体的不平衡力矩、偏心矩、摩阻力及静摩擦系数。进而对梁体实施不平衡配重,使梁体结构达到平衡转体的目的,同时也为计算旋转牵引力提供依据。称重试验完毕后应注意对转动体的临时锁定,除撑脚底部塞紧钢楔外,还应将上下转盘间的连接工钢重新进行连接牢固,以免转动体在外力作用下发生转动。②牵引反力座外侧搭设连续千斤顶安装平台,平台应结实稳固,高度应根据千斤顶直径以及牵引索预埋高度确定。③连续顶通过安装板联接到牵引反力座上,安装板应当与牵引反力座接触面密贴,否则应对缝隙采取灌浆处理。④钢绞线穿束安装时应保证所有钢绞线在牵引段范围内,任意两根钢绞线之间不得出现交叉、缠绕现象,避免因钢绞线交叉、缠绕导致连续顶不能正常工作的后果,同时将钢绞线均布于工具锚的孔位中。⑤正式转体前应当进行试转体,通过试转体对转动体系以及牵引体系的各项参数进行校核和修正,同时也为正式转体起到演练作用。正式转体前还应当再次检查确认梁端在转动合拢时的干扰因素,提前进行消除。⑥正式转体过程应统一指挥,重点控制好最后点动过程中的转动速度,争取一次性转动到位。⑦转体完毕后应立即对转动体系进行锁定,打好钢楔并焊接牢固。必要时对撑脚底进行灌浆处理,确保转动体的稳定。⑧封铰施工时应当采用补偿收缩混凝土进行浇筑,封铰过程中应注意预埋综合接地筋的连接以及混凝土的密实度。
3结语
我国科学技术发展迅速,桥梁无支架施工工艺不断得到创新。跨铁路桥梁转体施工在就是一种比较先进和通用的技术。
参考文献
[1]傅贤超,张毅,王兴猛,辛军.青南大道跨遂成铁路桥梁转体施工工艺[J].铁道建筑,2013(10):28-30.
[2]李鹤林.跨铁路桥梁转体施工工艺控制要点[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11):182.
[关键词]高速铁路;桥梁转体;施工工艺;控制要点
中图分类号:U44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37-0197-01
1施工工艺
1.1下承台施工
按设计要求对桩基础及下承台进行施工,施工过程中应注意测量放样的精确度,综合接地应符合设计要求且电阻值不超过1Ω,接地筋宜从外圈助推墩顶面引出,并用红漆做好标记。下承台顶部应预留下球铰及滑道安装槽口,槽口呈圆形状,大小应以环形滑道及支架尺寸来控制,并满足支架安装的要求,槽口底部预埋4根临时固结工钢和下球铰及滑道的支架定位筋。工钢埋深应大于1m,外露高度应能伸入上转盘使上下转盘连成一个整体,起到临时锁定的作用。定位筋应以下承台中心为基准点,根据支架尺寸和与基准点的相对距离定位准确。
1.2下转盘球铰安装
①在下承台施工完成后,对槽口进行清理,槽口内混凝土进行凿毛处理。②球铰安装中心点放样,在槽口底测出球铰安装中心点、并以此点为中心引出形成正方形的4个顶点,以正方形对角线交点为球铰安装中心控制点,并做好标记。③根据设计图纸提供的轨顶标高以及几何构造尺寸,反推出下球铰、滑道、支架顶面设计标高。④下球铰及滑道调平支架安装,采用吊车吊装就位,利用螺旋千斤顶或搭设脚手架,通过倒链、撬棍等调整支架标高及中心位置,要求调平支架中心与设计中心偏差控制在±1mm范围以内,支架角钢顶面标高与设计标高偏差控制在±5mm范围以内。支架标高调整使用电子水准仪及铟钢尺多点复测。⑤支架调整到位后,对支架与支架之间以及支架与预埋筋之间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牢固,下球铰支架底部还应采用角钢进行支撑加固,以免在下球铰的重力作用下发生变形。⑥支架安装到位后进行下球铰安装,安装过程中应注意螺栓孔的准确对位,通过调节螺栓将下球铰初步定位在支架上。利用全站仪定位,调整下球铰中心位置,通过旋转调节螺母高度来调整下球铰顶面标高。中心位置以及标高全部调整到位后,按要求拧紧调节螺母,对下球铰中心位置及顶面标高进行复核,防止因拧紧螺栓影响下球铰位置和标高。要求下球铰中心位置与设计位置偏差控制在±1mm范围内;下球铰顶面标高与设计标高变差控制在±0.5mm范围内。⑦按设计图纸要求对槽口内钢筋和内圈助推墩钢筋进行绑扎预埋,注意钢筋绑扎过程中应采取一定措施,避免对下球铰及滑道支架产生扰动。⑧滑道组件安装,滑道组件由16块滑道板组成,通过调节螺栓将每块滑道板初步定位在支架上,利用水准仪及铟钢尺通过旋转调节螺母高度对每块滑道板4个角的标高进行复核调整,要求滑道板表面在任意3m弧长内高差以及平衡滑道径向对称点高差均控制为0~1mm内,滑道板之间间距控制为10~20mm内。⑨下球铰混凝土浇筑,在混凝土浇筑前须再次复核下球铰及滑道的中心位置和顶面标高,混凝土应采用补偿收缩混凝土,浇筑过程應振捣密实,并且确保下球铰及滑道不受扰动。为预防混凝土空洞,可采取在下球铰底部预埋压浆管的措施。下球铰浇筑期间,应将螺钉拧入螺钉孔,防止混凝土堵塞螺钉孔。下球铰底部混凝土应从中心向四周缓慢浇筑,盘四周的混凝土高于下球铰表面,利用盘底和盘四周混凝土的重力差确保盘底混凝土的密实度,同时利用下球铰表面的排气孔和振捣孔振捣混凝土,当所有排气孔和振捣孔溢出砂浆时,表明球铰底混凝土已振捣密实。此时应立刻用振捣孔盖按标记将振捣孔封堵严密,确保混凝土的密实度。下球铰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及时将残留在下球铰表面以及滑道板表面的混凝土清理干净,并按要求对混凝土进行养护。⑩滑道板表面焊接不锈钢板,焊接前应对滑道板表面进行擦拭抛光处理,不得留有任何残渣。焊条应采用专用不锈钢焊条。为避免不锈钢板与滑道板不密贴或其表面产生鼓包现象,在焊接过程中应对不锈钢板采取压重措施。焊接后应对不锈钢板表面所有焊渣进行打磨抛光,确保不锈钢板表面的平整度。要求不锈钢表面在任意3m弧长内高差以及径向对称点高差均应控制为0~2mm。
1.3上转盘球铰安装
①下球铰安装完成后对下球铰表面进行擦拭抛光处理并将球面吹干,然后按照对应编号由下球铰中心向外侧逐层安装耐磨板。安装耐磨板时,应在对应安装位置均匀涂抹一层氯丁胶后再铺设,铺设好后用露丝钉紧固。耐磨板安装尽量选择在当天气温较低时进行,以避免由于高温引起氯丁胶凝固加快,影响耐磨板安装质量。要求耐磨板安装完成后顶面在同一球面上误差要≤0.2mm。②清理下球铰转轴套管内壁及转轴表面并保持表面干燥清洁,现场拌制黄油四氟粉,黄油四氟粉比例为12∶1,拌合均匀后将黄油四氟粉均匀涂抹于下球铰转轴套管内壁及转轴表面,然后将转轴吊放入下球铰转轴套管中。要求转轴轴线相对下球铰水平面垂直度控制为0~0.5mm,同时保证转轴与下球铰转轴套管之间的径向间隙均匀。③将黄油四氟粉均匀涂抹于下球铰表面,并使其充满耐磨板之间的间隙及耐磨板表面的储脂槽。清理上球铰表面并平稳起吊至转轴上方一定高度时,由人工配合扶正上球铰,确保套管正对转轴后下落到位。然后由人工利用撬棍将上球铰转动至少一周,使上下球铰间黄油四氟粉分布更加均匀。④利用螺旋千斤顶调整上球铰中心位置,确保上下球铰转球面同心。要求上球铰正面相对高差控制在±0.5mm范围内。最后用黄油封满上下球铰边缘的缝隙,再用宽胶带缠绕包裹严密,防止杂物进入摩擦面内。
2转体施工
①墩身及梁体结构在非线路方向制作完成后,为保证梁体结构能够安全、平稳地进行平衡转体,在正式转体前应对转动体进行称重试验,测试转动体的不平衡力矩、偏心矩、摩阻力及静摩擦系数。进而对梁体实施不平衡配重,使梁体结构达到平衡转体的目的,同时也为计算旋转牵引力提供依据。称重试验完毕后应注意对转动体的临时锁定,除撑脚底部塞紧钢楔外,还应将上下转盘间的连接工钢重新进行连接牢固,以免转动体在外力作用下发生转动。②牵引反力座外侧搭设连续千斤顶安装平台,平台应结实稳固,高度应根据千斤顶直径以及牵引索预埋高度确定。③连续顶通过安装板联接到牵引反力座上,安装板应当与牵引反力座接触面密贴,否则应对缝隙采取灌浆处理。④钢绞线穿束安装时应保证所有钢绞线在牵引段范围内,任意两根钢绞线之间不得出现交叉、缠绕现象,避免因钢绞线交叉、缠绕导致连续顶不能正常工作的后果,同时将钢绞线均布于工具锚的孔位中。⑤正式转体前应当进行试转体,通过试转体对转动体系以及牵引体系的各项参数进行校核和修正,同时也为正式转体起到演练作用。正式转体前还应当再次检查确认梁端在转动合拢时的干扰因素,提前进行消除。⑥正式转体过程应统一指挥,重点控制好最后点动过程中的转动速度,争取一次性转动到位。⑦转体完毕后应立即对转动体系进行锁定,打好钢楔并焊接牢固。必要时对撑脚底进行灌浆处理,确保转动体的稳定。⑧封铰施工时应当采用补偿收缩混凝土进行浇筑,封铰过程中应注意预埋综合接地筋的连接以及混凝土的密实度。
3结语
我国科学技术发展迅速,桥梁无支架施工工艺不断得到创新。跨铁路桥梁转体施工在就是一种比较先进和通用的技术。
参考文献
[1]傅贤超,张毅,王兴猛,辛军.青南大道跨遂成铁路桥梁转体施工工艺[J].铁道建筑,2013(10):28-30.
[2]李鹤林.跨铁路桥梁转体施工工艺控制要点[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11):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