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是什么导致儿童感冒频发?现代人总是胃脘胀痛、消化不良?谁能为你排忧解难?谁又是脾胃的好朋友?
韩女士的儿子大帅,今年两岁半。感冒发烧一个星期,韩女士给大帅服用了退烧药、消炎药、甚至抗生素,但是大帅的烧始终不退。韩女士急得没办法,抱着孩子找到中医大夫。
中医药大学郝万山教授说,孩子包得很严实,到诊室里一打开,排气的臭味弥漫在屋子里。我知道这孩子停食了。韩女士说,孩子感冒一个星期,为了给他提高抵抗力,我给他炖了牛肉汤、甲鱼汤,什么药都吃了,发烧就是不退。
于是,郝教授在病历上写下着凉、停食,给孩子开了外散风寒、内化食滞的药,其中有保和丸的主要成分。
过了两个月,韩女士抱着儿子又来了,大帅又发烧了。
韩女士说,上次大夫开了5副药,孩子吃了3副烧就完全退了。过去孩子不怎么爱吃饭,从那以后,特别能吃,他要多少,我就给他吃多少。孩子胖了,体质也壮了。昨天降温,幼儿园其他孩子都没感冒,我的孩子却感冒了。
郝教授又在病历上写下停食、着凉,还是给孩子开的外散风寒、内化食滞的药。其中还有保和丸的主要成分。韩女士拿着处方一看,非常纳闷,两次感冒发烧,为什么开的方子几乎一样?冬天看病,您写的是着凉停食,今天写的停食着凉,开的方子药差不多。这两个有什么不一样?郝教授说,孩子冬天的时候,是先感冒的,感冒以后人体的正气就趋向体表抗风寒,里面的正气就不足,这时候,应当饮食清淡。你当时给孩子吃了很多营养的东西,结果孩子消化不了,导致了食积内停。这时人的正气既顾不了解表,也顾不了消化这些饮食,所以发烧持续不退。
郝教授告诉韩女士,保和丸有消食和胃的作用,可以促进脾胃的消化功能,所以孩子在退烧后,食欲得到改善,胃口好、能吃。看着孩子食欲好,作为家长,总想让孩子多吃,孩子也确实胖了。但他毕竟是小孩子,吃着吃着,饮食就停在体内了。这时正气就聚向体内消化这些饮食,表气就不足了,所以气温一变化,别的孩子没事,你的孩子有事了,这叫停食着凉,我用的药外散风寒,内化食滞,实际上病因不一样,前面是着凉引发的停食,这次停食是表气虚招致的感冒。
小孩两次感冒,起因虽然不同,但是郝教授用的内化食滞的药都一样,就是保和丸。目前保和丸被定为非处方药,有人笑称,保和丸是小儿脾胃的好朋友。
湖南中医药大学彭坚教授说,保和丸,保是保护人的胃气,和是调和的意思。这个方子小孩用得非常多,小孩子消化功能不强,暴饮暴食后,经常出现不想吃饭,大便很臭,舌苔滑腻现象,或者腹泻、大便解不出都是积食导致的。用保和丸能起到消积健胃化食的作用。
中医认为,想让孩子身体健康,要把握一个关键原则,三分寒,七分饱。其实孩子食欲旺盛,并不绝对是一件好事。恰恰相反,很可能是生病前的重要信号。
北京中医药大学副教授杨桢说,食欲强劲,在中医里一般叫作胃强脾弱,东西是吃进去了,脾的升清降浊的能力没有,它不能够工作,吃进去也是白吃。相反,吃进去的东西没有吸收,正气下降,容易生病,这样的小孩除了表现为食欲特别强劲以外,另外大便干干的,像羊粪球一样。另外一个表现就是脸蛋发红,脸色很好看。这个时候,可能就是有饮食积滞在里面,是那种热显现出来的。这时可以喂他一点轻度的消食药,像山楂丸等,基本上就可以解决,还可以预防他的下一次感冒。
当今社会,食品丰富,大家普遍吃得过多,导致营养过剩、消化不良。同时生活节奏快,饮食没有规律,引发胃胀、胃疼的情况也非常普遍。遇到这种情况,经典名方越鞠丸,就是一个好的选择。
彭坚说,这个方子主要治疗胃病,胃部疼痛,包括治疗胃溃疡。但是一定要表现为火症,就是说疼痛发烧,舌苔厚腻。痛,有时是刺痛,有时是涨痛,打嗝舒服一点,而且饱胀,饮食不消化。这是这个方子的主要指征。
保和丸和越鞠丸都是《丹溪心法》中的经典名方,而创造这两个名方的人正是朱丹溪。朱丹溪倡导滋阴学说,创立丹溪学派,对中医学贡献卓著,被誉为“金元四大医家之一”。由于他医术高明,因此人们又称他为“朱半仙”。(图1)
可是,医术如此高明的朱半仙,却是在40岁的时候才开始学医。
彭坚说,他是一个理学家,他要走科举。他曾经找朱熹的四传弟子许谦,听他讲学。朱丹溪成了理学家之后准备考科举,他的老师打破了他的美梦。老师说,你不要学理学,我得了一个病,关节疼痛,医术不高的人,治不好我这个病,你能不能业余时间学学医学,治好我的病。老师一句话,改变了朱丹溪的人生,他毅然决然把理学的书全部烧掉。
为了学习,朱丹溪遍访名师。为了掌握中医精髓,他拜访名医罗知悌,精诚所至的故事传为佳话。
杨桢说,罗知悌才华横溢,但生性孤傲,与周围的人有些格格不入。朱丹溪前去拜访时,罗知悌不见。一次不行,两次,两次不行3次。《史书》记载,朱丹溪去了10次。无论刮风下雨,去了一站就是一天。(图2)
罗知悌最终被朱丹溪的诚意所打动,收他为弟子。朱丹溪天资聪慧,虽然人到中年才开始学医,但凭借他丰厚的理学功底,领悟力极强,学得很快。朱丹溪创造了很多有名的方子,越鞠丸就最具代表性。
关于越鞠丸的功效,丹朱溪创立了一个新名词六郁证,什么是六郁证呢?原来,朱丹溪观察到多样的食物进入脾胃,天长日久,因为个人的偏好,会引起食物对肠胃的损害。他把这些因素归纳起来,总结伤害脾胃的病因以气郁、血郁、痰郁、火郁、湿郁、食郁为主。(图3)
彭坚说,很多人一焦虑,嘴巴就烂了。有心事时、开夜车时、活动过度时、特别是焦虑时,马上就上火,喉咙痛、舌头烂。这就是朱丹溪说的情志过极容易生火。一旦情绪抑郁,生理就打乱了,导致正常的调节功能失常。一个是气血的运行失常了,气郁、血郁、痰郁、火郁、食郁了、湿郁,本来在流动的过程中很流畅,一旦有心事,不痛快,整个流动就产生一些障碍,郁到身体里面就会产生疾病,越鞠丸就是用5味药治疗这6郁的。
越鞠丸由5味药组成,香附、川芎、苍术、栀子、神曲。香附行气开郁、川芎活血祛瘀、栀子清热泻火、神曲消食导滞、苍术燥湿健脾。
后来的医家发现越鞠丸非常好用,它编制了一张大大的网,把6种原因引起的问题一网打尽。因此,越鞠丸又被人称为傻瓜方、万能方。这就是有的医家评论朱丹溪“圣人之心”的缘由。
杨桢说,病人的胸口窝堵着、疼痛,就用这个方子,多多少少能起到作用。这就是所谓的傻瓜方。万能方是指气、血、痰、火、湿、食这几个病因全都能管,所以叫万能方。
朱丹溪不仅医学理论研究得透彻,医治病人还特别讲究技巧。在他的医案里面,记载了一个非常典型的医案。某富人家的小孩,每顿无肉 不欢,长到10岁,肚子天天疼得嗷嗷叫。最后把朱丹溪请了去。
杨桢说,这个病很多医家都可以治好,问题是朱丹溪最后交代了一个非常要紧的细节。嘱咐小孩和他的家人说,小孩不要再吃肉了。医生所以不留余地地说,是因为如果说只能吃一点肉,病人的一点是没边的。所以优秀的大夫,在这时会把话说死,他知道病人不会完全照着医嘱去执行,当他偷偷去吃的时候,有一点心理压力,会管住自己的嘴。
这个医案不但反映出朱丹溪的医术高明,更有一点值得我们注意,任何食物吃多了都会伤害身体,尤其是肉类。吃肉多的人,为何总是晕晕乎乎的呢?杨桢老师做了一个非常生动的比喻。
杨桢说,越是优质的汽油,汽车跑起来就越好,主食米和面相当于油,它直接加入人体后,进行非常简单的分解后就是葡萄糖,它能够提供强劲的动力。我们人活着,直接的能源是葡萄糖。
肉就像刚刚从油田里开采出来的原油一样,加进汽车里面之后,不能够直接用。进人体里面所以能用,是因为人体内有一个庞大的化工厂,像肝脏、肠道,把它拆得细细的,重新组合,供人体用,它也可以生成葡萄糖,但这种过程效率极低。
因为吃进去的肉不能马上转化成营养,所以吃肉多的人,总是觉得晕晕乎乎。杨桢老师把这种嗜肉如命、无肉不欢,每一顿饭要吃大量肉的饮食习惯,称之为饕餮之徒综合征。不久前他遇到了一位典型的病人,一位27岁的男性。
杨桢说,病人顽固性地出汗,一动就出汗,晚上睡觉时,身上全是汗。平常出汗和工作完全不匹配,非常苦恼。还头晕脑胀,成天无精打采。
杨老师问这位病人食欲怎么样,病人说食欲极好,尤其喜爱吃肉。但肚子总感觉胀胀的。他妻子插话说,排气多,可臭了,而且内裤不干净。杨老师认为,这是一个鲜明的信号,这样的人排气很多,会有稀溏的大便随着气体排出来。
杨老师判断,病人是体内有长期的积热,解决的办法就是消食。他按照朱丹溪的方法,用越鞠丸、保和丸两个方子结合起来给他吃,吃了两周病人基本痊愈了。
保和丸、越鞠丸虽然都是消食的名方,但在使用上还是有区别的。
杨桢说,越鞠丸和保和丸有层次感,层次感就是先用保和丸。应该说保和丸对于年轻人来说更加适合一些,偶尔吃多了之后,特别是在单位吃工作餐,在外面跟友人聚会狂吃之后,可以吃它。如果这些人的自制力不太强,反复地去吃,管不住嘴,症状可能就会重一些,会腹胀、腹痛,大便稀稀的,这个时候我推荐使用越鞠丸。
虽然保和丸、越鞠丸是家庭必备良药。但需要特别注意,这些消化类的药物不能天天服用。因为消食过程中也会伤及脾胃,要想真正拥有健康,还要从根本上下手,注意饮食均衡。杨桢老师提出两个3碗法则的建议。
杨桢说,放3个碗,两个碗里装主食,米饭、馒头、面条、花卷、仅限于此。另外一个碗里装菜,所有的菜装到这一个碗里面,这是第一个三分之二。第二个三分之二法则,是三分之二的蔬菜,三分之一的肉,你想吃什么肉,就吃什么肉,这一点不严格限制。很多人不吃肉,没法活,所以限制量,不限制种类,这要成为大家日常生活饮食的比例。(图4-1、4-2)
现代人生活水平提高了,再也不用像从前那样饿肚子。可是物极必反,吃得太多、太好也是问题。据统计,我国每年因为胃肠疾病就医的人数有几百万之多,如此庞大的数字,为人们敲响了健康警钟,引发我们思考什么才是真正应该拥有的健康生活。(图5)。
韩女士的儿子大帅,今年两岁半。感冒发烧一个星期,韩女士给大帅服用了退烧药、消炎药、甚至抗生素,但是大帅的烧始终不退。韩女士急得没办法,抱着孩子找到中医大夫。
中医药大学郝万山教授说,孩子包得很严实,到诊室里一打开,排气的臭味弥漫在屋子里。我知道这孩子停食了。韩女士说,孩子感冒一个星期,为了给他提高抵抗力,我给他炖了牛肉汤、甲鱼汤,什么药都吃了,发烧就是不退。
于是,郝教授在病历上写下着凉、停食,给孩子开了外散风寒、内化食滞的药,其中有保和丸的主要成分。
过了两个月,韩女士抱着儿子又来了,大帅又发烧了。
韩女士说,上次大夫开了5副药,孩子吃了3副烧就完全退了。过去孩子不怎么爱吃饭,从那以后,特别能吃,他要多少,我就给他吃多少。孩子胖了,体质也壮了。昨天降温,幼儿园其他孩子都没感冒,我的孩子却感冒了。
郝教授又在病历上写下停食、着凉,还是给孩子开的外散风寒、内化食滞的药。其中还有保和丸的主要成分。韩女士拿着处方一看,非常纳闷,两次感冒发烧,为什么开的方子几乎一样?冬天看病,您写的是着凉停食,今天写的停食着凉,开的方子药差不多。这两个有什么不一样?郝教授说,孩子冬天的时候,是先感冒的,感冒以后人体的正气就趋向体表抗风寒,里面的正气就不足,这时候,应当饮食清淡。你当时给孩子吃了很多营养的东西,结果孩子消化不了,导致了食积内停。这时人的正气既顾不了解表,也顾不了消化这些饮食,所以发烧持续不退。
郝教授告诉韩女士,保和丸有消食和胃的作用,可以促进脾胃的消化功能,所以孩子在退烧后,食欲得到改善,胃口好、能吃。看着孩子食欲好,作为家长,总想让孩子多吃,孩子也确实胖了。但他毕竟是小孩子,吃着吃着,饮食就停在体内了。这时正气就聚向体内消化这些饮食,表气就不足了,所以气温一变化,别的孩子没事,你的孩子有事了,这叫停食着凉,我用的药外散风寒,内化食滞,实际上病因不一样,前面是着凉引发的停食,这次停食是表气虚招致的感冒。
小孩两次感冒,起因虽然不同,但是郝教授用的内化食滞的药都一样,就是保和丸。目前保和丸被定为非处方药,有人笑称,保和丸是小儿脾胃的好朋友。
湖南中医药大学彭坚教授说,保和丸,保是保护人的胃气,和是调和的意思。这个方子小孩用得非常多,小孩子消化功能不强,暴饮暴食后,经常出现不想吃饭,大便很臭,舌苔滑腻现象,或者腹泻、大便解不出都是积食导致的。用保和丸能起到消积健胃化食的作用。
中医认为,想让孩子身体健康,要把握一个关键原则,三分寒,七分饱。其实孩子食欲旺盛,并不绝对是一件好事。恰恰相反,很可能是生病前的重要信号。
北京中医药大学副教授杨桢说,食欲强劲,在中医里一般叫作胃强脾弱,东西是吃进去了,脾的升清降浊的能力没有,它不能够工作,吃进去也是白吃。相反,吃进去的东西没有吸收,正气下降,容易生病,这样的小孩除了表现为食欲特别强劲以外,另外大便干干的,像羊粪球一样。另外一个表现就是脸蛋发红,脸色很好看。这个时候,可能就是有饮食积滞在里面,是那种热显现出来的。这时可以喂他一点轻度的消食药,像山楂丸等,基本上就可以解决,还可以预防他的下一次感冒。
当今社会,食品丰富,大家普遍吃得过多,导致营养过剩、消化不良。同时生活节奏快,饮食没有规律,引发胃胀、胃疼的情况也非常普遍。遇到这种情况,经典名方越鞠丸,就是一个好的选择。
彭坚说,这个方子主要治疗胃病,胃部疼痛,包括治疗胃溃疡。但是一定要表现为火症,就是说疼痛发烧,舌苔厚腻。痛,有时是刺痛,有时是涨痛,打嗝舒服一点,而且饱胀,饮食不消化。这是这个方子的主要指征。
保和丸和越鞠丸都是《丹溪心法》中的经典名方,而创造这两个名方的人正是朱丹溪。朱丹溪倡导滋阴学说,创立丹溪学派,对中医学贡献卓著,被誉为“金元四大医家之一”。由于他医术高明,因此人们又称他为“朱半仙”。(图1)
可是,医术如此高明的朱半仙,却是在40岁的时候才开始学医。
彭坚说,他是一个理学家,他要走科举。他曾经找朱熹的四传弟子许谦,听他讲学。朱丹溪成了理学家之后准备考科举,他的老师打破了他的美梦。老师说,你不要学理学,我得了一个病,关节疼痛,医术不高的人,治不好我这个病,你能不能业余时间学学医学,治好我的病。老师一句话,改变了朱丹溪的人生,他毅然决然把理学的书全部烧掉。
为了学习,朱丹溪遍访名师。为了掌握中医精髓,他拜访名医罗知悌,精诚所至的故事传为佳话。
杨桢说,罗知悌才华横溢,但生性孤傲,与周围的人有些格格不入。朱丹溪前去拜访时,罗知悌不见。一次不行,两次,两次不行3次。《史书》记载,朱丹溪去了10次。无论刮风下雨,去了一站就是一天。(图2)
罗知悌最终被朱丹溪的诚意所打动,收他为弟子。朱丹溪天资聪慧,虽然人到中年才开始学医,但凭借他丰厚的理学功底,领悟力极强,学得很快。朱丹溪创造了很多有名的方子,越鞠丸就最具代表性。
关于越鞠丸的功效,丹朱溪创立了一个新名词六郁证,什么是六郁证呢?原来,朱丹溪观察到多样的食物进入脾胃,天长日久,因为个人的偏好,会引起食物对肠胃的损害。他把这些因素归纳起来,总结伤害脾胃的病因以气郁、血郁、痰郁、火郁、湿郁、食郁为主。(图3)
彭坚说,很多人一焦虑,嘴巴就烂了。有心事时、开夜车时、活动过度时、特别是焦虑时,马上就上火,喉咙痛、舌头烂。这就是朱丹溪说的情志过极容易生火。一旦情绪抑郁,生理就打乱了,导致正常的调节功能失常。一个是气血的运行失常了,气郁、血郁、痰郁、火郁、食郁了、湿郁,本来在流动的过程中很流畅,一旦有心事,不痛快,整个流动就产生一些障碍,郁到身体里面就会产生疾病,越鞠丸就是用5味药治疗这6郁的。
越鞠丸由5味药组成,香附、川芎、苍术、栀子、神曲。香附行气开郁、川芎活血祛瘀、栀子清热泻火、神曲消食导滞、苍术燥湿健脾。
后来的医家发现越鞠丸非常好用,它编制了一张大大的网,把6种原因引起的问题一网打尽。因此,越鞠丸又被人称为傻瓜方、万能方。这就是有的医家评论朱丹溪“圣人之心”的缘由。
杨桢说,病人的胸口窝堵着、疼痛,就用这个方子,多多少少能起到作用。这就是所谓的傻瓜方。万能方是指气、血、痰、火、湿、食这几个病因全都能管,所以叫万能方。
朱丹溪不仅医学理论研究得透彻,医治病人还特别讲究技巧。在他的医案里面,记载了一个非常典型的医案。某富人家的小孩,每顿无肉 不欢,长到10岁,肚子天天疼得嗷嗷叫。最后把朱丹溪请了去。
杨桢说,这个病很多医家都可以治好,问题是朱丹溪最后交代了一个非常要紧的细节。嘱咐小孩和他的家人说,小孩不要再吃肉了。医生所以不留余地地说,是因为如果说只能吃一点肉,病人的一点是没边的。所以优秀的大夫,在这时会把话说死,他知道病人不会完全照着医嘱去执行,当他偷偷去吃的时候,有一点心理压力,会管住自己的嘴。
这个医案不但反映出朱丹溪的医术高明,更有一点值得我们注意,任何食物吃多了都会伤害身体,尤其是肉类。吃肉多的人,为何总是晕晕乎乎的呢?杨桢老师做了一个非常生动的比喻。
杨桢说,越是优质的汽油,汽车跑起来就越好,主食米和面相当于油,它直接加入人体后,进行非常简单的分解后就是葡萄糖,它能够提供强劲的动力。我们人活着,直接的能源是葡萄糖。
肉就像刚刚从油田里开采出来的原油一样,加进汽车里面之后,不能够直接用。进人体里面所以能用,是因为人体内有一个庞大的化工厂,像肝脏、肠道,把它拆得细细的,重新组合,供人体用,它也可以生成葡萄糖,但这种过程效率极低。
因为吃进去的肉不能马上转化成营养,所以吃肉多的人,总是觉得晕晕乎乎。杨桢老师把这种嗜肉如命、无肉不欢,每一顿饭要吃大量肉的饮食习惯,称之为饕餮之徒综合征。不久前他遇到了一位典型的病人,一位27岁的男性。
杨桢说,病人顽固性地出汗,一动就出汗,晚上睡觉时,身上全是汗。平常出汗和工作完全不匹配,非常苦恼。还头晕脑胀,成天无精打采。
杨老师问这位病人食欲怎么样,病人说食欲极好,尤其喜爱吃肉。但肚子总感觉胀胀的。他妻子插话说,排气多,可臭了,而且内裤不干净。杨老师认为,这是一个鲜明的信号,这样的人排气很多,会有稀溏的大便随着气体排出来。
杨老师判断,病人是体内有长期的积热,解决的办法就是消食。他按照朱丹溪的方法,用越鞠丸、保和丸两个方子结合起来给他吃,吃了两周病人基本痊愈了。
保和丸、越鞠丸虽然都是消食的名方,但在使用上还是有区别的。
杨桢说,越鞠丸和保和丸有层次感,层次感就是先用保和丸。应该说保和丸对于年轻人来说更加适合一些,偶尔吃多了之后,特别是在单位吃工作餐,在外面跟友人聚会狂吃之后,可以吃它。如果这些人的自制力不太强,反复地去吃,管不住嘴,症状可能就会重一些,会腹胀、腹痛,大便稀稀的,这个时候我推荐使用越鞠丸。
虽然保和丸、越鞠丸是家庭必备良药。但需要特别注意,这些消化类的药物不能天天服用。因为消食过程中也会伤及脾胃,要想真正拥有健康,还要从根本上下手,注意饮食均衡。杨桢老师提出两个3碗法则的建议。
杨桢说,放3个碗,两个碗里装主食,米饭、馒头、面条、花卷、仅限于此。另外一个碗里装菜,所有的菜装到这一个碗里面,这是第一个三分之二。第二个三分之二法则,是三分之二的蔬菜,三分之一的肉,你想吃什么肉,就吃什么肉,这一点不严格限制。很多人不吃肉,没法活,所以限制量,不限制种类,这要成为大家日常生活饮食的比例。(图4-1、4-2)
现代人生活水平提高了,再也不用像从前那样饿肚子。可是物极必反,吃得太多、太好也是问题。据统计,我国每年因为胃肠疾病就医的人数有几百万之多,如此庞大的数字,为人们敲响了健康警钟,引发我们思考什么才是真正应该拥有的健康生活。(图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