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美国学者高居翰认为:“张彦远开始触及到艺术家与其作品的关系。”在艺术家与其作品的关系项中,首要的是艺术家。换句话说我们大家首先注意到的应该是这样一个问题,即“什么是艺术家?”或“什么是真正的艺术家?”只有真正的画家才能创作出真正的绘画,绘画作品的好与坏与创作它的画家具有什么样的修养和才能有巨大的关系。
关键词:修养;画家
中国分类号:J2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5-20-1
引言
张彦远认为:“真正的绘画可以‘与六籍同功’,即可以揭示宇宙之道、担当教化功能。这样的绘画,他认为不是‘闾阎鄙贱’所能创造出来的”正是基于这样一种认识,我们应该明白画家修养的重要意义。
一、艺术家为何要有良好的修养?
在物质水平大发展的同时,艺术市场暗箱操作、艺术评论家虚假吹捧、恶意炒作随之而来,严重影响了艺术家对艺术好坏的评判标准。现在各式各样的假艺术、假评论家迷惑着我们,与其在浮躁的环境下人云亦云,不如静下心来研究艺术修养与艺术的关系?在中国的历史上,宋代从理论上就开始重视画家的修养,并把画家所具有的修养作为绘画的评画和绘画创作的一种标准。宋人提出的修养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文学造诣,二是生活经历,三是传统的继承。正是在这种理论的引导下才有了宋代绘画的繁荣昌盛。在当代中国画走向世界的发展问题上,我们的步伐太小了,是中外文化差距太大吗?我们众多绘画作品在形式上太古板、太千人一面了。也有众多有创新意识者,但大多流于表面形式的新意,忽视作品是发自内心个性因素的自然流露。而艺术创作无论是在内涵上还是在形式上的创新,都应该是从绘画的本质出发加深绘画者自身的修养。绘画者的修养提高了,作品格调与感染力自然也就提高了。艺术的一个发展规律是从无法到有法,再从有法到无法这个过程的实现,绘画者惟一的途径就是不断地加深自身的艺术修养。
二、关于艺术家如何提高修养的看法
其一,重视与绘画形象的塑造及绘画作品的欣赏相关的知识修养。首先,这指的是关于所画之物的知识。也就是说,无论作画还是看画,都必须对所画之物的历史和特点有深入的了解。其次,是关于绘画本身的知识,张彦远说:“若不知师资传授,则未可议乎画。……所宜详辨南北之妙迹,古今之明踪,然后可以议乎画。……若知画有疏密二体,方可议乎画。”这也就是说,一个真正的画家和鉴赏家,必须对绘画的历史有深入的了解。要培养自己的审美趣味,扩大自己的欣赏视野,从而提高艺术修养水平。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审美趣味,加强审美感受,从而有益于身心健康。要提高鉴赏能力,就要正确提高自身的审美趣味。
其二,熟练的绘画技巧。熟练掌握绘画技巧是一个优秀画家的必备专业修养。说技法的重要性是因为画家是用熟练、老辣的技法来完成绘画语言,表达思想感情的。在中国绘画史上为熟练技法下功夫,如十年一剑等等的例子比比皆是。罗丹说过:“轻视技法的艺术家,是永远不会达到目的、体现思想感情的————这样的艺术家就像一个忘记给马喂料的骑马人。”每个画种都有其独特的技法技巧,必须深入其中,熟练掌握里面的技术活,这需要扎实训练方能用笔如神。书法家“池水尽墨”是说刻苦用功磨练技法,“笔冢”的故事更见一斑。德拉克罗瓦说:“必须研究一切画法,而且要不偏不倚地研究;只有这样,你才能保持自己的独创性,因为你将不会只跟某一个艺术家跑。应该做一切人的学生,而同时才能不是任何人的学生,应该把一切学到的功课,化为自己的财产。”因此技法的熟练也应是一个画家的必备修养之一。
其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一个好的画家的作品之所以动人,是因为它潜移默化地给人以精神享受。一件优秀的绘画作品不仅重视它的审美因素,也重视它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因素。因而绘画作品的艺术美不仅仅是形式美更重要的是它的内容美,这就要求画家必须坚守艺术良知,发扬社会的责任感。
其四,是生活修养。生活是艺术的源泉,中国画家历来重视生活修养。邓椿《画继》记载:“宋代宗室赵大年是一个山水画家,每出一图必有新意。人戏之曰:‘此彼朝陵一番回矣’。讥其不能远适,所见止京洛间景,不出五百里内故也。”可见生活局限也给赵大年带来艺术上的局限。所以赵希鹄的“车辙马迹半天下”,董其昌的“行万里路”,都是要求画家必须具有广阔的生活基础。当然,对一个画家来说,生活不仅要“广”,更重要的是“深”,不能走马观花,而要苦苦追求。山水画大家黄宾虹曾说:“吾人唯有看山入骨髓,才能写山之真,心手相印,益臻化境。”对社会生活的其他方面也是如此。只有把它认识得深入骨髓,才能创造出具有典型意义的形象。
三、结语
对当代的中国画家而言,中国画的创作对画家主体的要求从来都是高标准的。不但需要精湛的技艺、正确的世界观,也需要具有高尚的品格。当然也要具备深厚的学养,只有品学兼优才能赢得人们的赞赏。这是我们中国画的无比宝贵之所在,也是它与世界其他国家和民族绘画的显著不同。一门艺术的格调和境界,往往总是与创作者的品味和水准是息息相关的。因此全面提高自身的修养,开拓进取,这既是画家自身的需求,更是时代赋予画家的义不容辞的责任。
参考文献:
[1]高名潞.外国学者论中国画[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86.
[2]范明华.《历代名画记》绘画美学思想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
作者简介:
张琴琴,女,安徽合肥人,景德镇陶瓷学院2012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绘画与陶艺
关键词:修养;画家
中国分类号:J2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5-20-1
引言
张彦远认为:“真正的绘画可以‘与六籍同功’,即可以揭示宇宙之道、担当教化功能。这样的绘画,他认为不是‘闾阎鄙贱’所能创造出来的”正是基于这样一种认识,我们应该明白画家修养的重要意义。
一、艺术家为何要有良好的修养?
在物质水平大发展的同时,艺术市场暗箱操作、艺术评论家虚假吹捧、恶意炒作随之而来,严重影响了艺术家对艺术好坏的评判标准。现在各式各样的假艺术、假评论家迷惑着我们,与其在浮躁的环境下人云亦云,不如静下心来研究艺术修养与艺术的关系?在中国的历史上,宋代从理论上就开始重视画家的修养,并把画家所具有的修养作为绘画的评画和绘画创作的一种标准。宋人提出的修养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文学造诣,二是生活经历,三是传统的继承。正是在这种理论的引导下才有了宋代绘画的繁荣昌盛。在当代中国画走向世界的发展问题上,我们的步伐太小了,是中外文化差距太大吗?我们众多绘画作品在形式上太古板、太千人一面了。也有众多有创新意识者,但大多流于表面形式的新意,忽视作品是发自内心个性因素的自然流露。而艺术创作无论是在内涵上还是在形式上的创新,都应该是从绘画的本质出发加深绘画者自身的修养。绘画者的修养提高了,作品格调与感染力自然也就提高了。艺术的一个发展规律是从无法到有法,再从有法到无法这个过程的实现,绘画者惟一的途径就是不断地加深自身的艺术修养。
二、关于艺术家如何提高修养的看法
其一,重视与绘画形象的塑造及绘画作品的欣赏相关的知识修养。首先,这指的是关于所画之物的知识。也就是说,无论作画还是看画,都必须对所画之物的历史和特点有深入的了解。其次,是关于绘画本身的知识,张彦远说:“若不知师资传授,则未可议乎画。……所宜详辨南北之妙迹,古今之明踪,然后可以议乎画。……若知画有疏密二体,方可议乎画。”这也就是说,一个真正的画家和鉴赏家,必须对绘画的历史有深入的了解。要培养自己的审美趣味,扩大自己的欣赏视野,从而提高艺术修养水平。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审美趣味,加强审美感受,从而有益于身心健康。要提高鉴赏能力,就要正确提高自身的审美趣味。
其二,熟练的绘画技巧。熟练掌握绘画技巧是一个优秀画家的必备专业修养。说技法的重要性是因为画家是用熟练、老辣的技法来完成绘画语言,表达思想感情的。在中国绘画史上为熟练技法下功夫,如十年一剑等等的例子比比皆是。罗丹说过:“轻视技法的艺术家,是永远不会达到目的、体现思想感情的————这样的艺术家就像一个忘记给马喂料的骑马人。”每个画种都有其独特的技法技巧,必须深入其中,熟练掌握里面的技术活,这需要扎实训练方能用笔如神。书法家“池水尽墨”是说刻苦用功磨练技法,“笔冢”的故事更见一斑。德拉克罗瓦说:“必须研究一切画法,而且要不偏不倚地研究;只有这样,你才能保持自己的独创性,因为你将不会只跟某一个艺术家跑。应该做一切人的学生,而同时才能不是任何人的学生,应该把一切学到的功课,化为自己的财产。”因此技法的熟练也应是一个画家的必备修养之一。
其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一个好的画家的作品之所以动人,是因为它潜移默化地给人以精神享受。一件优秀的绘画作品不仅重视它的审美因素,也重视它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因素。因而绘画作品的艺术美不仅仅是形式美更重要的是它的内容美,这就要求画家必须坚守艺术良知,发扬社会的责任感。
其四,是生活修养。生活是艺术的源泉,中国画家历来重视生活修养。邓椿《画继》记载:“宋代宗室赵大年是一个山水画家,每出一图必有新意。人戏之曰:‘此彼朝陵一番回矣’。讥其不能远适,所见止京洛间景,不出五百里内故也。”可见生活局限也给赵大年带来艺术上的局限。所以赵希鹄的“车辙马迹半天下”,董其昌的“行万里路”,都是要求画家必须具有广阔的生活基础。当然,对一个画家来说,生活不仅要“广”,更重要的是“深”,不能走马观花,而要苦苦追求。山水画大家黄宾虹曾说:“吾人唯有看山入骨髓,才能写山之真,心手相印,益臻化境。”对社会生活的其他方面也是如此。只有把它认识得深入骨髓,才能创造出具有典型意义的形象。
三、结语
对当代的中国画家而言,中国画的创作对画家主体的要求从来都是高标准的。不但需要精湛的技艺、正确的世界观,也需要具有高尚的品格。当然也要具备深厚的学养,只有品学兼优才能赢得人们的赞赏。这是我们中国画的无比宝贵之所在,也是它与世界其他国家和民族绘画的显著不同。一门艺术的格调和境界,往往总是与创作者的品味和水准是息息相关的。因此全面提高自身的修养,开拓进取,这既是画家自身的需求,更是时代赋予画家的义不容辞的责任。
参考文献:
[1]高名潞.外国学者论中国画[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86.
[2]范明华.《历代名画记》绘画美学思想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
作者简介:
张琴琴,女,安徽合肥人,景德镇陶瓷学院2012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绘画与陶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