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湖南具有丰富的乡村景观资源,较为优越的区位交通条件。本文在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湖南休闲农业的现状,找出了湖南休闲农业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湖南休闲农业发展措施。
关键词:休闲农业;发展;湖南
进人21世纪,我国都市农业、观光农业、乡村旅游蓬勃发展,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强调休闲农业是建设现代农业,开发多功能农业,并向农业的广度和深度进军,促进农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有效模式。湖南发展休闲农业方兴未艾,已成为湖南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当中一个崭新的亮点和农村经济的一个新增长点。
一、湖南省发展休闲农业的现状
(一)湖南省发展休闲农业的优势
1.丰富的乡村景观资源
洞庭湖的大水面养殖和捕捞、大面积的粮、棉、桑、麻种植,以及大型农业机械操作等,均体现了鱼米之乡的现代农业色彩;湘西、湘南、湘东的山地立体农业、土地多层次利用,以及筒车吸水、石碾加工粮食等传统农业文化景观,展示了山乡的古、土、特、真、野风情;湘中河谷平原和丘陵盆地,特别是大中城市郊区的精耕细作农业,以多样、优质、高效为特征,使人感受到人类改造自然并与大自然协调和谐的魅力;湘西少数民族村寨、湘东的客家村寨等,均充满着乡村田园情趣。所以这些为湖南省休闲农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2.良好的农业基础
湖南是一个农业大省,在我国粮食安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杂交水稻、超级稻居国际领先地位,优质稻、杂交棉、“双低”油菜、湘研辣椒、湘云娜(鲤)、蚕桑等在全国有明显优势。大宗农产品产量位于全国前列,其中水稻和竺麻全国第一、柑橘和生猪全国第二、烤烟全国第四、淡水产品全国第五、茶叶全国第六、棉花全国第八、油料全国第八、蔬菜全国第九.湘南脐橙和湘西枉柑纳人全国柑橘产业带,有国家粮食生产基地县14个,国家棉花生产基地县4个,国家淡水养殖基地县4个。
3.较为完善的交通网络
全省现已形成覆盖面大、通达性强的立体交通网络,民航、火车、汽车等交通运输条件得到大大改善。省会长沙到其他31个市(州)高速公路已通车,“十一五”期间41个市州全部通高速公路。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为休闲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基础条件。
4.可观的潜在客源市场
湖南国民经济和城市化水平发展迅速。2006年全省城镇总人口达到2691.9万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人为1.1万元,人均消费支出为8619.3元。经济和城市的发展,为休闲农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此外,从省际来看,南面有广州、深圳为核心珠江三角洲的城市群,同时港澳游客也是一个巨大的潜在客源市场;北面有以武汉为核心的城市群;以上海为中心的华东市场和以京、津为中心的华北市场虽然距湖南相对较远,但也不可低估其潜在客源市场。
(二)湖南省休闲农业的成就
1.初步实现休闲农业多样化
湖南省休闲农业的发展始于20世纪90年代,在长沙、益阳两市最初兴起,形成以钓鱼休闲、吃农家菜、住农家房、观农家景、干农家活的“农家乐”为主体形式。发展至今,已具有明显的特色,类型繁多,按区位划分,主要有城市郊区型、景区周边型、民俗风情型和基地兼容型,按功能划分主要有观光观赏型、参加体验型、休闲度假型和民俗节庆型。
2.经济效益比较明显
2007年“五一黄金周”,长沙市休闲农庄接待总人数超过30万,营业收人超过200万元,据省休闲农业协会对19家副会长单位统计,在此期间他们日平均接待休闲者超过40人,营业收人超过3万元。长沙的浩博农庄、金星生态休闲园等年经营收人超过40万元。
3.管理逐步完善
湖南省休闲农业协会于2006年初成立,加强了全省休闲农业的管理,出台了加快湖南休闲农业发展的通知及有关休闲农庄评定标准等管理办法。邵阳市、衡阳市、长沙市开福区、岳阳市君山区等地相继成立了休闲农业协会。邵阳市、衡阳市、益阳市、株洲天元区等先后出台了相关政策和规定。
(三)湖南休闲农业存在的五个问题
一是缺乏科学规划,项目建设趋同。二是休闲企业规模较小,产业链条残缺。三是基础设施落后,经营管理欠规范。四是休闲农业品牌不强,宣传促销不力。五是文化内涵不深,科技含量不高。
三、湖南休闲农业发展的措施
湖南要以“打造休闲农业为强省”为目标,用发展现代农业的理念指导休闲农业的发展,科学制定湖南休闲农业“十一五”发展规划,规范利用和整合休闲农业资源,谋划湖南省休闲农业良性发展,打响湖南休闲农业品牌。
(一)搞好结合,科学规划
做到“五个结合”,一是和大城市、大市场相结合;二是和大旅游相结合,开辟休闲农业的新空间、新天地;三是和产业结合,形成产业带动;四是和国家政策和对农民投人相结合;五是和新农村建设相结合,调整和优化农村产业结构,促进以休闲农业为中心的农村第三产业,提高农民收人水平。
(二)提高综合效益,促进产业升级
休闲农业是农村三次产业的有机融合,休闲农业要以农业生产为基础,通过休闲者、农事体验者、旅游者等城镇居民建立起农产品供销市场,发展农产品配送,加强品牌建设,要依托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产业化形式,加大农民参与力度和组织化程度,完善市场体系和利益联结机制,完善均衡产业化链,不断提高其综合效益。
(三)以人为本,加强规范管理
发展休闲农业关系到农业生产经营、农村文化开发和农村自然资源环境保护等多方面。所以,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
参考文献:
[1] 毛丽玉、范水生、朱朝枝.福建省观光农业发展研究.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7,(2):15~19
[2] 殷平、葛岳静.我国观光农业的发展研究.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2,(1):31~33
[3] 李继承、朱校奇、邓锡兴.浅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休闲农业的发展.湖南农业科学,2007,(6):8~11
[4] 邓锡兴、朱校奇、李继承.新农村建设背景下休闲农业发展探讨.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21~32
作者简介:
吴爱华,女,硕士研究生,湖南衡阳人,主要从事旅游信息管理研究。
关键词:休闲农业;发展;湖南
进人21世纪,我国都市农业、观光农业、乡村旅游蓬勃发展,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强调休闲农业是建设现代农业,开发多功能农业,并向农业的广度和深度进军,促进农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有效模式。湖南发展休闲农业方兴未艾,已成为湖南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当中一个崭新的亮点和农村经济的一个新增长点。
一、湖南省发展休闲农业的现状
(一)湖南省发展休闲农业的优势
1.丰富的乡村景观资源
洞庭湖的大水面养殖和捕捞、大面积的粮、棉、桑、麻种植,以及大型农业机械操作等,均体现了鱼米之乡的现代农业色彩;湘西、湘南、湘东的山地立体农业、土地多层次利用,以及筒车吸水、石碾加工粮食等传统农业文化景观,展示了山乡的古、土、特、真、野风情;湘中河谷平原和丘陵盆地,特别是大中城市郊区的精耕细作农业,以多样、优质、高效为特征,使人感受到人类改造自然并与大自然协调和谐的魅力;湘西少数民族村寨、湘东的客家村寨等,均充满着乡村田园情趣。所以这些为湖南省休闲农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2.良好的农业基础
湖南是一个农业大省,在我国粮食安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杂交水稻、超级稻居国际领先地位,优质稻、杂交棉、“双低”油菜、湘研辣椒、湘云娜(鲤)、蚕桑等在全国有明显优势。大宗农产品产量位于全国前列,其中水稻和竺麻全国第一、柑橘和生猪全国第二、烤烟全国第四、淡水产品全国第五、茶叶全国第六、棉花全国第八、油料全国第八、蔬菜全国第九.湘南脐橙和湘西枉柑纳人全国柑橘产业带,有国家粮食生产基地县14个,国家棉花生产基地县4个,国家淡水养殖基地县4个。
3.较为完善的交通网络
全省现已形成覆盖面大、通达性强的立体交通网络,民航、火车、汽车等交通运输条件得到大大改善。省会长沙到其他31个市(州)高速公路已通车,“十一五”期间41个市州全部通高速公路。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为休闲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基础条件。
4.可观的潜在客源市场
湖南国民经济和城市化水平发展迅速。2006年全省城镇总人口达到2691.9万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人为1.1万元,人均消费支出为8619.3元。经济和城市的发展,为休闲农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此外,从省际来看,南面有广州、深圳为核心珠江三角洲的城市群,同时港澳游客也是一个巨大的潜在客源市场;北面有以武汉为核心的城市群;以上海为中心的华东市场和以京、津为中心的华北市场虽然距湖南相对较远,但也不可低估其潜在客源市场。
(二)湖南省休闲农业的成就
1.初步实现休闲农业多样化
湖南省休闲农业的发展始于20世纪90年代,在长沙、益阳两市最初兴起,形成以钓鱼休闲、吃农家菜、住农家房、观农家景、干农家活的“农家乐”为主体形式。发展至今,已具有明显的特色,类型繁多,按区位划分,主要有城市郊区型、景区周边型、民俗风情型和基地兼容型,按功能划分主要有观光观赏型、参加体验型、休闲度假型和民俗节庆型。
2.经济效益比较明显
2007年“五一黄金周”,长沙市休闲农庄接待总人数超过30万,营业收人超过200万元,据省休闲农业协会对19家副会长单位统计,在此期间他们日平均接待休闲者超过40人,营业收人超过3万元。长沙的浩博农庄、金星生态休闲园等年经营收人超过40万元。
3.管理逐步完善
湖南省休闲农业协会于2006年初成立,加强了全省休闲农业的管理,出台了加快湖南休闲农业发展的通知及有关休闲农庄评定标准等管理办法。邵阳市、衡阳市、长沙市开福区、岳阳市君山区等地相继成立了休闲农业协会。邵阳市、衡阳市、益阳市、株洲天元区等先后出台了相关政策和规定。
(三)湖南休闲农业存在的五个问题
一是缺乏科学规划,项目建设趋同。二是休闲企业规模较小,产业链条残缺。三是基础设施落后,经营管理欠规范。四是休闲农业品牌不强,宣传促销不力。五是文化内涵不深,科技含量不高。
三、湖南休闲农业发展的措施
湖南要以“打造休闲农业为强省”为目标,用发展现代农业的理念指导休闲农业的发展,科学制定湖南休闲农业“十一五”发展规划,规范利用和整合休闲农业资源,谋划湖南省休闲农业良性发展,打响湖南休闲农业品牌。
(一)搞好结合,科学规划
做到“五个结合”,一是和大城市、大市场相结合;二是和大旅游相结合,开辟休闲农业的新空间、新天地;三是和产业结合,形成产业带动;四是和国家政策和对农民投人相结合;五是和新农村建设相结合,调整和优化农村产业结构,促进以休闲农业为中心的农村第三产业,提高农民收人水平。
(二)提高综合效益,促进产业升级
休闲农业是农村三次产业的有机融合,休闲农业要以农业生产为基础,通过休闲者、农事体验者、旅游者等城镇居民建立起农产品供销市场,发展农产品配送,加强品牌建设,要依托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产业化形式,加大农民参与力度和组织化程度,完善市场体系和利益联结机制,完善均衡产业化链,不断提高其综合效益。
(三)以人为本,加强规范管理
发展休闲农业关系到农业生产经营、农村文化开发和农村自然资源环境保护等多方面。所以,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
参考文献:
[1] 毛丽玉、范水生、朱朝枝.福建省观光农业发展研究.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7,(2):15~19
[2] 殷平、葛岳静.我国观光农业的发展研究.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2,(1):31~33
[3] 李继承、朱校奇、邓锡兴.浅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休闲农业的发展.湖南农业科学,2007,(6):8~11
[4] 邓锡兴、朱校奇、李继承.新农村建设背景下休闲农业发展探讨.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21~32
作者简介:
吴爱华,女,硕士研究生,湖南衡阳人,主要从事旅游信息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