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基督宗教包括天主教和新教(即狭义的基督教),在徐州地区有较长的传播历史,在当前新形势下其传播发展出现了新的特点,如信徒人数剧增、私设非法宗教活动场所和自封传道人、家庭教会增多等,带来了较为严重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对此,江苏省社科基金“区域宗教问题与对策研究”(编号13ZXB006)课题组展开调查研究,并提出了有效的应对策略,如:加强宗教团体建设、加强宗教干部队伍建设、规范宗教教职人员队伍、推行宗教改革以促进基督教中国化、依法整顿私设点宗教活动场所等,使之走上良性发展道路,为社会建设服务。
关键词:宗教;调查分析;活动场所
江苏位于沿海经济发达地带,是连接南北沿海经济走廊的重要纽带。从全国和江苏省基督宗教国情和统计数据来看,无论从信徒人数和地理位置上讲,江苏都是基督宗教发展较快的省份。而徐州位于四省交界,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汇集了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五大宗教,宗教形势极其复杂。现有宗教团体26个,其中市级宗教团体6个、省级宗教团体1个(天主教徐州教区)、县级宗教团体19个,宗教活动场所607处,宗教教职员464人。所以,“中国基督宗教看江苏,而江苏宗教看徐州。”掌握了江苏基督宗教的发展规律和状况,就有助于把握中国基督宗教的全局。徐州作为重要的宗教传播之地,历来受到传教团体和个人的青睐。在新形势下,该地区宗教传播发展出现了新的特点,也带来了各种各样新的社会问题,尤其是基督宗教(包括新教和天主教)表现突出,应引起我国各级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现就课题组进行的调查研究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行之有效的应对策略和措施。
1徐州基督宗教发展传播中的问题
1.1信徒人数剧增
信徒大量增加的主要原因包括:发展的历史基础;宗教政策和民众观念的开放;社会转型因素的影响。
(1)基督宗教发展的历史基础。基督教从传入徐州伊始,就注重基督教的“本土化”,进行改革以适应中国的具体国情。培养中国本土的传教人员,让中国人负责一线工作;创办神学院,出版各种刊物,翻译书籍;创办医院,进行一些慈善救灾活动,笼络民心,一时教徒人数大增。
(2)宗教政策和民众观念的开放。信徒人数快速发展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90年代中后期达到高峰。宗教与政治的关系非常密切。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是中国政府的一项基本的宗教政策,信仰宗教在中国不再受到歧视和排挤,为基督教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随着对外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人们思想观念也有了很大的变化,新的思想观念不断地涌入并为人们所接受,对外来文化、外来宗教逐渐理解和接纳。
(3)社会转型因素的影响。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加速了企业体制改革,长期处在计划经济模式中的人们在社会中很难找到自己的定位,迫于精神与环境的压力转而进入到宗教领域。另外,一部分人是迫于生活压力,带有功利色彩的心态而寻求宗教的“庇护”。还有一些中老年群体,在日常生活中他们从心理上感到集体关怀的失落,社会关怀的缺乏。离开了群体的关怀人就会感到孤独和无助,而宗教能给他们带来群体的感觉,从而减轻他们的孤独感。
1.2非法宗教活动场所和自封传道人问题严峻
未登记的非法宗教活动场所(私设点)的类型主要有:海外渗透的直控点,异端活动的流窜点,反三自的家庭点,自封传道人的私设点,因教会内部不同意见而设立的山头点,个别传道义工设立的灵修点等。未登记场所形成的原因众多,如信徒自身的原因、教会的原因、布局不合理的原因、境外渗透的原因等。据统计,目前徐州市区有私设点150处,信徒七千人多,而且徐州市区的基督宗教信徒每年仍以近千人的速度增加,整个徐州地区每年增加万人以上。
伴随非法私立宗教活动场所的增加,自封传道人也普遍出现。他们有各种身份背景和目的,女口.带有海外背景,反政府、反三自的活动点的自封传道人,这种现象是宗教旗帜下的政治;带有邪教和异端背景的私设点的自封传道人,这种点带有政治、迷信、社会黑势力的性质;以敛财为目的的自封道人;因合法堂点内闹不团结而分裂出去另立山头的自封道人等等。
教会私设点和自封传道人屡禁不止,干扰了正常的宗教活动,影响了社会的安定。首先,由于私设点大多是在信仰并不很纯正的传道人把持下,容易造成信仰极端,把人引向偏激,脱离生活,脱离社会;其次,私设聚会点是惟利是图者所看好的地方,有许多被私欲充满的势利小人看中了私设点可以成为得利之地,可以从众多的信徒那里得着“爱心”的帮助,作为不劳而获的得利途徑,聚敛钱财,扰乱了社会秩序和人民的安宁;再次,容易成为异端邪说的温床。许多异端邪说分子盯上私设聚会点,因而私设聚会点成为异端萌生发展之地。因为参加私设聚会点活动的多数信徒鉴别认知能力较差,对真理认识不清,极容易相信荒谬的邪说;最后,容易成为海外反华势力渗透的土壤。当今国际形势复杂多变,海外反华势力一直寻求一切机会图谋分化和颠覆中国,不可否认,传教就很有可能成为他们达到的目的的一种重要手段,因此,利用私设聚会点和传道人作为他们培养人才、发展人员的基地。
1.3家庭教会的快速发展及弊端
(1)家庭教会快速发展的原因:首先,精神需求。从社会方面来说,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民众对精神生活的要求也随之提高。同时,由于当前中国社会贫富分化日益严重等社会问题,有些民众精神压力增大,需要寻求宗教的“慰藉”;其次,基督教内在的驱动力。传播福音是基督徒的使命,这种“神圣的”使命感极大地推动了基督教在世界各地的传播发展;最后,教会的社会功能。信徒的团队观念很强,多是邻里亲属或熟知人员。他们时常聚集到到教会,彼此交心、攀谈、查经等,此时教会也时常举办诵经班、音乐班、学习班等活动,这样,教会对于孤寂的人来说具有很大的吸引力。第四,国家宗教政策和管理制度。文革之后,国家恢复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本着共创和谐社会的宗旨,以人为本,对民众的宗教信仰没有严格的限制,管理比较宽松。 (2)家庭教会存在的问题。首先,教会财产纠纷增加。比如一些家庭教会虽然拥有了一些资金,但在购置房产等大型固定资产时,由于不是独立的实体而是以个人名义购买,这种状况就有可能产生财产纠纷;其次,教会活动的地下化和秘密化,不便于监管。现在一些出了问题的教会组织,如“三班仆人教”等案件,均存在一个秘密化的问题;最后,宗教维权的政治化,带来政教关系的紧张。一旦出现宗教事务方面的纠纷,信徒便集体上访,“维权”闹事。由于家庭教会不具有不明确的法律地位,地方政府常常采取措施干预教会的活动,这就使家庭教会与政府形成一种微妙的复杂紧张的关系。
2应对策略
2.1加强宗教团体建设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一方面全党全社会对宗教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需要应对,而且一些老问题在新的形势下显得愈加突出,需要政界、学界、教界共同想辦法。以爱国爱教为主线加强宗教团体的思想建设;以优化机构为导向加强宗教团体组织建设;以强化落实为目标加强宗教团体制度建设;以解决问题为切入点提高宗教团体工作积极性;以促进和谐为方向发挥宗教团体服务社会功能。把加强正面引导和为宗教团体解决实际困难结合起来,不断巩固党和政府同宗教界团结合作的政治局面;把加强宗教团体的人才建设和领导班子的组织建设结合起来,不断提高宗教团体的整体素质;把社会管理创新的要求与健全完善宗教团体的自我管理机制结合起来,不断促进宗教团体的自我完善;引导宗教团体把服务宗教界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全面提升团体功能,彰显自身社会价值。充分发挥其联系党和政府同宗教界人士、信教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促进宗教界加强自我管理、教育与服务,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是团结、凝聚宗教界人士和信群众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的重要途径。
2.2加强宗教干部队伍建设
根据宗教问题所具有的特殊性、复杂性和长期性,既不能用行政的力量去消灭宗教,也不能用行政的力量去发展宗教。而对徐卅I地区几十万信徒群众的宗教事务部门来说,如何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如何从依靠政策管理民族宗教事务为主转到依法管理的轨道上来,就成为一个迫在眉睫的工作任务。以此为例,并可在全国推而广之,在加强宗教干部队伍建设过程中可以尝试采取如下措施:
首先,加强对宗教管理干部的培训,切实提高其政策水平和依法管理的能力。加强学习,提高本领。要做好工作,必须努力学习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知识,学习历史文化知识、宗教知识,提高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在知识层面上与天主教、基督教人士沟通对话。做工作还要留心身边的国家大事,不能把自己封闭起来。通过加强学习,做一个眼界宽、胸襟宽、思路宽的宗教管理干部;争做一个既解放思想、以人为本,又熟知宗教发展规律、切实履行好职责的宗教管理干部。
其次,依法行政,分清事权。在宗教事务工作中,政府宗教事务管理部门为执法主体,应加大执法力度,可成立统战、民宗、公安、民政等单位的联合执法主体。现在我国宗教工作正处在依靠政策指导向依法管理转变的时期,政务信息透明度不够,工作指导文件涉密多,有些事情处理只能做不能说,因此,掌握政策自由裁量度至关重要。在现有的法律制度下,尽可能把握住依法行政的合法性原则和适当性原则。坚持程序性原则,有些事情的处理不急于划句号,而是要划逗号。当前在社会管理创新的大局要求下,更要分清宗教内部事务和涉及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事务,分清政府部门、宗教团体、场所自我管理的责任。
最后,化解矛盾,服务大局。有些教会人士出于各种目的,不断向政府提出利益诉求,尽管教会内部制度不够规范,不断产生矛盾纷争,但绝大部分是人民内部矛盾。对合理合法的诉求,我们要积极设法解决;在处理天主教、基督教事务的一些矛盾纷争时,应以大局为重,妥善化解矛盾。做工作时要把握好政策,积极管理引导。要有法律观念、政治观念、政策观念、群众观念,对待他们提出的各种利益诉求,要用讲法律、讲道理、讲情理的方法解决化解,使天主教、基督教各界人士和信教群众成为新时期和谐社会建设的助推器、润滑剂、减压阀,成为和谐社会建设的促进者,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
2.3规范宗教教职人员队伍
宗教界人士的政治倾向、言行品德、宗教修养,对信教群众有着重要的影响。切实提高教职人员的政治素质、管理能力是宗教事务部门和宗教团体共同的工作任务,要使宗教界稳定,必须提高这支队伍的素质,坚持依法与保护、尊重与教育并进的原则。做好宗教工作没有过硬的知识本事,将会对工作带来不利。现在宗教教职人员绝大部分是改革开放后入职的,其综合素质也在提高,他们熟知国家的法律法规,对党的宗教政策有很深的理解。一些教职人员还漂洋过海喝过洋墨水,改革开放后各宗教组织对外交流互动也很频繁,很多人见过大场合大世面。由于天主教、基督教的国际性和普世性特点,也有人动不动会“告洋状”,因此,我们现在的宗教工作富有挑战性。
2.4推行宗教改革,促进基督教中国化
根据中国各地的具体情况,因时制宜地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宗教改革,使之成为有利于中国发展建设的宗教。具体落实措施包括:组织演出用中国传统曲调创作的基督教歌曲;组织教会负责人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展学习和实践活动,比如成都市“三自”带人参观了渣滓洞、白公馆等革命圣地;组织“基督教中国化”主题研讨会,劝说教会在丧葬等仪式上采纳某些中国传统实践。在浙江温州基督教会柳市堂(据说是目前中国最大的教堂)举行的“基督教中国化”专题研讨会上,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所长卓新平指出,基督教正面临一个新的十字路口,“基督教中国化”口号的提出,不仅是要在文化上吸收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而且是表达一个政治意向,是教会得以生存的根基。
2.5依法整顿私设点宗教活动场所,规范传道人管理
对私设点应该始终遵循“保护合法,制止非法,抵御渗透,打击犯罪”的要旨精神,进行分类定位。纳入城乡建设规划,坚持“合理布局、以堂代点、政府指定临时活动场所、依法取缔”四个原则。具体措施包括:①由于路远、年龄大、行动不方便而设立的私设点最好能合并,如果够条件的,建议依法进行登记或以堂带点,使之成为登记或附带的活动点。经教育仍不接受管理的,应坚决予以取缔;②对于因布局不合理、周围没有活动点的地方,政府宗教事务部门应对照条例给予登记,使他们从“地下”的聚会转移到“地上”来。这样,既方便了政府的依法管理,又保护了信徒的宗教信仰自由,达到政府、群众、信徒都满意的局面;③各级两会组织要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增强固本强身能力;④加强传道人队伍的建设,积极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神学观点,用正确的神学思想传教,对信徒进行积极引导,使一些因传道人的讲道和分歧而分裂出去的私设点可以通过做工作合并到正常的聚会中来;⑤对于受邪教影响和海外渗透而出现的私设点,政府部门绝不心慈手软、态度暧昧,而应予以严厉打击,并且应该予以彻底取缔。
3结束语
宗教问题是社会政治生活中的一个重要而敏感的问题,是社会发展过程中不可回避的话题。在一定意义上讲,宗教工作对社会的和谐稳定、国家的经济建设、国家政策的实施、国家的繁荣昌盛、民族的和睦团结等休戚相关,更关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梦。在新形势下,我国各个地方的宗教传播与发展出现了各种新的特点,带来了一系列较为严峻的社会问题。就本课题组进行调查研究的徐州地区而言,这些问题尤为突出。这就需要我们各级管理部门针对这些新问题提出新的应对策略措施,有计划、有步骤地落实到位,夯实在新形势下破解这些宗教新问题和迎接新挑战的基础。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唯物主义世界观,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执行党和国家的宗教政策,采取正确恰当的措施,这些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
关键词:宗教;调查分析;活动场所
江苏位于沿海经济发达地带,是连接南北沿海经济走廊的重要纽带。从全国和江苏省基督宗教国情和统计数据来看,无论从信徒人数和地理位置上讲,江苏都是基督宗教发展较快的省份。而徐州位于四省交界,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汇集了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五大宗教,宗教形势极其复杂。现有宗教团体26个,其中市级宗教团体6个、省级宗教团体1个(天主教徐州教区)、县级宗教团体19个,宗教活动场所607处,宗教教职员464人。所以,“中国基督宗教看江苏,而江苏宗教看徐州。”掌握了江苏基督宗教的发展规律和状况,就有助于把握中国基督宗教的全局。徐州作为重要的宗教传播之地,历来受到传教团体和个人的青睐。在新形势下,该地区宗教传播发展出现了新的特点,也带来了各种各样新的社会问题,尤其是基督宗教(包括新教和天主教)表现突出,应引起我国各级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现就课题组进行的调查研究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行之有效的应对策略和措施。
1徐州基督宗教发展传播中的问题
1.1信徒人数剧增
信徒大量增加的主要原因包括:发展的历史基础;宗教政策和民众观念的开放;社会转型因素的影响。
(1)基督宗教发展的历史基础。基督教从传入徐州伊始,就注重基督教的“本土化”,进行改革以适应中国的具体国情。培养中国本土的传教人员,让中国人负责一线工作;创办神学院,出版各种刊物,翻译书籍;创办医院,进行一些慈善救灾活动,笼络民心,一时教徒人数大增。
(2)宗教政策和民众观念的开放。信徒人数快速发展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90年代中后期达到高峰。宗教与政治的关系非常密切。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是中国政府的一项基本的宗教政策,信仰宗教在中国不再受到歧视和排挤,为基督教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随着对外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人们思想观念也有了很大的变化,新的思想观念不断地涌入并为人们所接受,对外来文化、外来宗教逐渐理解和接纳。
(3)社会转型因素的影响。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加速了企业体制改革,长期处在计划经济模式中的人们在社会中很难找到自己的定位,迫于精神与环境的压力转而进入到宗教领域。另外,一部分人是迫于生活压力,带有功利色彩的心态而寻求宗教的“庇护”。还有一些中老年群体,在日常生活中他们从心理上感到集体关怀的失落,社会关怀的缺乏。离开了群体的关怀人就会感到孤独和无助,而宗教能给他们带来群体的感觉,从而减轻他们的孤独感。
1.2非法宗教活动场所和自封传道人问题严峻
未登记的非法宗教活动场所(私设点)的类型主要有:海外渗透的直控点,异端活动的流窜点,反三自的家庭点,自封传道人的私设点,因教会内部不同意见而设立的山头点,个别传道义工设立的灵修点等。未登记场所形成的原因众多,如信徒自身的原因、教会的原因、布局不合理的原因、境外渗透的原因等。据统计,目前徐州市区有私设点150处,信徒七千人多,而且徐州市区的基督宗教信徒每年仍以近千人的速度增加,整个徐州地区每年增加万人以上。
伴随非法私立宗教活动场所的增加,自封传道人也普遍出现。他们有各种身份背景和目的,女口.带有海外背景,反政府、反三自的活动点的自封传道人,这种现象是宗教旗帜下的政治;带有邪教和异端背景的私设点的自封传道人,这种点带有政治、迷信、社会黑势力的性质;以敛财为目的的自封道人;因合法堂点内闹不团结而分裂出去另立山头的自封道人等等。
教会私设点和自封传道人屡禁不止,干扰了正常的宗教活动,影响了社会的安定。首先,由于私设点大多是在信仰并不很纯正的传道人把持下,容易造成信仰极端,把人引向偏激,脱离生活,脱离社会;其次,私设聚会点是惟利是图者所看好的地方,有许多被私欲充满的势利小人看中了私设点可以成为得利之地,可以从众多的信徒那里得着“爱心”的帮助,作为不劳而获的得利途徑,聚敛钱财,扰乱了社会秩序和人民的安宁;再次,容易成为异端邪说的温床。许多异端邪说分子盯上私设聚会点,因而私设聚会点成为异端萌生发展之地。因为参加私设聚会点活动的多数信徒鉴别认知能力较差,对真理认识不清,极容易相信荒谬的邪说;最后,容易成为海外反华势力渗透的土壤。当今国际形势复杂多变,海外反华势力一直寻求一切机会图谋分化和颠覆中国,不可否认,传教就很有可能成为他们达到的目的的一种重要手段,因此,利用私设聚会点和传道人作为他们培养人才、发展人员的基地。
1.3家庭教会的快速发展及弊端
(1)家庭教会快速发展的原因:首先,精神需求。从社会方面来说,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民众对精神生活的要求也随之提高。同时,由于当前中国社会贫富分化日益严重等社会问题,有些民众精神压力增大,需要寻求宗教的“慰藉”;其次,基督教内在的驱动力。传播福音是基督徒的使命,这种“神圣的”使命感极大地推动了基督教在世界各地的传播发展;最后,教会的社会功能。信徒的团队观念很强,多是邻里亲属或熟知人员。他们时常聚集到到教会,彼此交心、攀谈、查经等,此时教会也时常举办诵经班、音乐班、学习班等活动,这样,教会对于孤寂的人来说具有很大的吸引力。第四,国家宗教政策和管理制度。文革之后,国家恢复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本着共创和谐社会的宗旨,以人为本,对民众的宗教信仰没有严格的限制,管理比较宽松。 (2)家庭教会存在的问题。首先,教会财产纠纷增加。比如一些家庭教会虽然拥有了一些资金,但在购置房产等大型固定资产时,由于不是独立的实体而是以个人名义购买,这种状况就有可能产生财产纠纷;其次,教会活动的地下化和秘密化,不便于监管。现在一些出了问题的教会组织,如“三班仆人教”等案件,均存在一个秘密化的问题;最后,宗教维权的政治化,带来政教关系的紧张。一旦出现宗教事务方面的纠纷,信徒便集体上访,“维权”闹事。由于家庭教会不具有不明确的法律地位,地方政府常常采取措施干预教会的活动,这就使家庭教会与政府形成一种微妙的复杂紧张的关系。
2应对策略
2.1加强宗教团体建设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一方面全党全社会对宗教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需要应对,而且一些老问题在新的形势下显得愈加突出,需要政界、学界、教界共同想辦法。以爱国爱教为主线加强宗教团体的思想建设;以优化机构为导向加强宗教团体组织建设;以强化落实为目标加强宗教团体制度建设;以解决问题为切入点提高宗教团体工作积极性;以促进和谐为方向发挥宗教团体服务社会功能。把加强正面引导和为宗教团体解决实际困难结合起来,不断巩固党和政府同宗教界团结合作的政治局面;把加强宗教团体的人才建设和领导班子的组织建设结合起来,不断提高宗教团体的整体素质;把社会管理创新的要求与健全完善宗教团体的自我管理机制结合起来,不断促进宗教团体的自我完善;引导宗教团体把服务宗教界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全面提升团体功能,彰显自身社会价值。充分发挥其联系党和政府同宗教界人士、信教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促进宗教界加强自我管理、教育与服务,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是团结、凝聚宗教界人士和信群众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的重要途径。
2.2加强宗教干部队伍建设
根据宗教问题所具有的特殊性、复杂性和长期性,既不能用行政的力量去消灭宗教,也不能用行政的力量去发展宗教。而对徐卅I地区几十万信徒群众的宗教事务部门来说,如何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如何从依靠政策管理民族宗教事务为主转到依法管理的轨道上来,就成为一个迫在眉睫的工作任务。以此为例,并可在全国推而广之,在加强宗教干部队伍建设过程中可以尝试采取如下措施:
首先,加强对宗教管理干部的培训,切实提高其政策水平和依法管理的能力。加强学习,提高本领。要做好工作,必须努力学习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知识,学习历史文化知识、宗教知识,提高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在知识层面上与天主教、基督教人士沟通对话。做工作还要留心身边的国家大事,不能把自己封闭起来。通过加强学习,做一个眼界宽、胸襟宽、思路宽的宗教管理干部;争做一个既解放思想、以人为本,又熟知宗教发展规律、切实履行好职责的宗教管理干部。
其次,依法行政,分清事权。在宗教事务工作中,政府宗教事务管理部门为执法主体,应加大执法力度,可成立统战、民宗、公安、民政等单位的联合执法主体。现在我国宗教工作正处在依靠政策指导向依法管理转变的时期,政务信息透明度不够,工作指导文件涉密多,有些事情处理只能做不能说,因此,掌握政策自由裁量度至关重要。在现有的法律制度下,尽可能把握住依法行政的合法性原则和适当性原则。坚持程序性原则,有些事情的处理不急于划句号,而是要划逗号。当前在社会管理创新的大局要求下,更要分清宗教内部事务和涉及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事务,分清政府部门、宗教团体、场所自我管理的责任。
最后,化解矛盾,服务大局。有些教会人士出于各种目的,不断向政府提出利益诉求,尽管教会内部制度不够规范,不断产生矛盾纷争,但绝大部分是人民内部矛盾。对合理合法的诉求,我们要积极设法解决;在处理天主教、基督教事务的一些矛盾纷争时,应以大局为重,妥善化解矛盾。做工作时要把握好政策,积极管理引导。要有法律观念、政治观念、政策观念、群众观念,对待他们提出的各种利益诉求,要用讲法律、讲道理、讲情理的方法解决化解,使天主教、基督教各界人士和信教群众成为新时期和谐社会建设的助推器、润滑剂、减压阀,成为和谐社会建设的促进者,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
2.3规范宗教教职人员队伍
宗教界人士的政治倾向、言行品德、宗教修养,对信教群众有着重要的影响。切实提高教职人员的政治素质、管理能力是宗教事务部门和宗教团体共同的工作任务,要使宗教界稳定,必须提高这支队伍的素质,坚持依法与保护、尊重与教育并进的原则。做好宗教工作没有过硬的知识本事,将会对工作带来不利。现在宗教教职人员绝大部分是改革开放后入职的,其综合素质也在提高,他们熟知国家的法律法规,对党的宗教政策有很深的理解。一些教职人员还漂洋过海喝过洋墨水,改革开放后各宗教组织对外交流互动也很频繁,很多人见过大场合大世面。由于天主教、基督教的国际性和普世性特点,也有人动不动会“告洋状”,因此,我们现在的宗教工作富有挑战性。
2.4推行宗教改革,促进基督教中国化
根据中国各地的具体情况,因时制宜地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宗教改革,使之成为有利于中国发展建设的宗教。具体落实措施包括:组织演出用中国传统曲调创作的基督教歌曲;组织教会负责人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展学习和实践活动,比如成都市“三自”带人参观了渣滓洞、白公馆等革命圣地;组织“基督教中国化”主题研讨会,劝说教会在丧葬等仪式上采纳某些中国传统实践。在浙江温州基督教会柳市堂(据说是目前中国最大的教堂)举行的“基督教中国化”专题研讨会上,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所长卓新平指出,基督教正面临一个新的十字路口,“基督教中国化”口号的提出,不仅是要在文化上吸收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而且是表达一个政治意向,是教会得以生存的根基。
2.5依法整顿私设点宗教活动场所,规范传道人管理
对私设点应该始终遵循“保护合法,制止非法,抵御渗透,打击犯罪”的要旨精神,进行分类定位。纳入城乡建设规划,坚持“合理布局、以堂代点、政府指定临时活动场所、依法取缔”四个原则。具体措施包括:①由于路远、年龄大、行动不方便而设立的私设点最好能合并,如果够条件的,建议依法进行登记或以堂带点,使之成为登记或附带的活动点。经教育仍不接受管理的,应坚决予以取缔;②对于因布局不合理、周围没有活动点的地方,政府宗教事务部门应对照条例给予登记,使他们从“地下”的聚会转移到“地上”来。这样,既方便了政府的依法管理,又保护了信徒的宗教信仰自由,达到政府、群众、信徒都满意的局面;③各级两会组织要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增强固本强身能力;④加强传道人队伍的建设,积极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神学观点,用正确的神学思想传教,对信徒进行积极引导,使一些因传道人的讲道和分歧而分裂出去的私设点可以通过做工作合并到正常的聚会中来;⑤对于受邪教影响和海外渗透而出现的私设点,政府部门绝不心慈手软、态度暧昧,而应予以严厉打击,并且应该予以彻底取缔。
3结束语
宗教问题是社会政治生活中的一个重要而敏感的问题,是社会发展过程中不可回避的话题。在一定意义上讲,宗教工作对社会的和谐稳定、国家的经济建设、国家政策的实施、国家的繁荣昌盛、民族的和睦团结等休戚相关,更关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梦。在新形势下,我国各个地方的宗教传播与发展出现了各种新的特点,带来了一系列较为严峻的社会问题。就本课题组进行调查研究的徐州地区而言,这些问题尤为突出。这就需要我们各级管理部门针对这些新问题提出新的应对策略措施,有计划、有步骤地落实到位,夯实在新形势下破解这些宗教新问题和迎接新挑战的基础。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唯物主义世界观,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执行党和国家的宗教政策,采取正确恰当的措施,这些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