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上花开》之敬求学者书——关于求知

来源 :西江文艺·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wddKTV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若过度地追求青春,必将损害自身的价值。许多浮夸虚妄的言行只有在爱的一时间可大行其道,多数场合都是招人轻视的。所以知识的力量在于灌输于每个人心间,教化成低调谦和,用知性的姿态去约束合宜的人生。我尊重知识,尊重每一位为求知而努力的人。
  第一次发现自己提起笔已如此陌生。这些年不是忙于运营公司的各项报表与商业计划书,便是奔波于国内外各种合作会议与项目研讨会。若不是此刻坐在中大校园里一刻清闲,怕是遗忘了好几年前落笔成诗的岁月。今日请让我用破碎的文字,试着传递一份完整的交流。
  身为教师多年,许多学生总是渴求着告诉我进一步深造的梦想,而我习惯性的第一个问题便是,“你为何深造”。最终大部分人还是为了知识,为提升渴求的文化内涵。这个世界上,任何荣辱,成败,获得与失去,都需要具备主客观因素的综合影响,所谓的机遇,总有一些运气的成分。真正的智者,在逆境中淡定思索;困境中沉着应对;失意时坦然乐观;失败时挺拔站立。他们不同于普通人的慌张与凌乱,内心的力量让他们明白人生哲理性的思考皆离不开自身的信心与毅力,而这份力量,便是知识,是他们于不同环境,不同人群中汲取的营养,也是他们一路学习的成果见证。
  我曾行走于青春而左岸洒脱,右岸凝重。我也曾将年少的英姿旦夕化作遗憾的背影。岁月的渐走创造了一定的社会价值,财富地位,事業基础,唯独未能让我满足于知识的沉淀。
  就如同今日香港的街头阵雨,仿佛将我的视线移至好多年前吉隆坡的热带暴雨,韩国首尔的浓密细雨,泰国曼谷的清凉雨落,和新加坡夏日的瓢泼倾盆。我数着青春的印记沉淀在我此刻的心情,所有好的坏的,青春中的失落感伤与挫败成功,幕幕清晰。
  如今我不必感知旅途之维艰,不必徜徉于生命的波折,更不必彷徨于宿命的凄凉。我只想带着求知的眼睛与心灵播种每处行迹的美好,多年后收获一番品格志趣,气质修养,意志毅力的灿烂。
  纵然风雨来之,我都可以流露出自信去迎接下一个起点,用所学所知去博取每一个机遇,用自我认可的态度去坚强行走漫长路程。
  也许你还年轻,你无法深刻领悟到,原来所有成功人士的起落旦夕,不过是一场自我认可的鉴定。
  所以我行至各地,记录着每日所学而自我提炼;历经失败,总结着问题的本质而弥补遗憾;每获成功,感悟成长的进步而稳固素质;事业瓶颈之时,课外学习专业知识以精准数据分析。我们整个团队一起历经公司运营的专业化阶段,网络化阶段,品牌化阶段,如今依然行走于第四个阶段。所有过去的磨砺与创造,所有此刻的成功与拥有,所有未来的希望与光明,都离不开我们整个团队对知识的依存与尊重。
  悲凉中寻找温馨,黑暗中寻找光明,潮涨夕落间感受高昂。我感谢自身有限的知识容量可以磨练出此番心境。
  我们未曾见过我单位的每位学子,纵然你们的名字如此熟悉,出现在日常的会议里,系统的监督里,和成功汇报的名单中。可我们肯定你们每一位的决心与悟性。从你们填报专业的选择中,从你们雅思考试的冲刺中,和你们为读研而放弃安逸的成熟考虑中。可以想象你们相对于同龄人对自己人生的感悟与毅力。
  人生路上,不成功的人求知为了生存;成功的人求知为了发展;而那些无所谓成功与不成功的人,求知为了沉淀灵魂。如今的你为了哪番?未来的你,又为了哪番?
  就让年轻的你,与年至三旬的我们,用有限的青春在无限的知识境地去感受生命的鲜活,纯粹与澄澈。生命不止,求知不息。
  敬求知者书。2015年11月。
其他文献
那些早已退却的往事,我自知不该记得,却是在悲伤的时间它自行汹涌而上,彼时才知晓对于流年我一再是它的囚徒。  你伤落之时的微笑让我获知其实哭泣才是一种难以感知的幸福。有些情绪过于压抑了,总想用沉静的疲倦与理性的微笑去掩饰内心深处不安的悸动,直到很多年后才发现,越是努力埋藏的记忆,越是像滋长的莠草密密麻麻的盘绕着每一寸心坎的角落。不如随时光而行,任由今日的苦痛,昨日的不甘,与明日的感怀去丰富心绪的坎坷
期刊
如果有一双眼睛愿意为我流泪,我愿意再一次相信这个悲凉的人生。  我看着天空,夜晚的星星一闪一硕,比世间的人情要温馨许多。星星的故事,是让你走入人海里,却无法走失。所以我宁愿相信世界上最让人动情的陪伴,是夜行时抬望星空,去相信这样一种传说。  自我离家打工以来,已有五年。五年,对任何青春少年而言都是一段成长的岁月,唯独不是我。我匍匐于社会的底层,穿行于人潮人海,在繁华的流浪里典当年华里的春夏秋冬。咖
期刊
忽视,何必作践自己;若不被忽视,又何必苦苦维系。生命应是清淡如水,明媚如花。  此刻笔尖落在淡淡的回眸忧伤中。  我用了十年的时间,记住了一批人,又遗忘了一批人。想来所有的疼痛都是时间的作祟。多少次与人前行,希望步履一致。而最终当别人往前的时候,我却在原地,也就滋生出了一段段缘生缘灭,把脚步的不一和欲望的挥霍,归为缘分的起落。是谁埋下的伏笔?谁落款忧伤的执着?谁安排了谁的故事?百次的离合流转中,我
期刊
夕阳在晚霞的襁褓中渐渐隐去了它迷人的光辉。夜,静悄悄地来了,在悄无声息中,开始了它漫长的旅程。  黑夜  我独自一人站在窗前,远望着天边发呆,寥廓的天空、偌大的宇宙,竟被区区几朵乌云遮挡了恒星的光芒,让人心中倍感凄凉。也许,这就是夜的凄凉吧!  夜色自远而至,淹没了我的屋子。不想开灯。我在狭小的空间里踱来踱去。想想文理分科后的学习,心中满是懊悔,难道我的选择错了?眼看往后的知识越来越复杂,我的心也
期刊
我似乎过早地远离了人群。没考上大学的第二年,没工作可找,没钱,没门路可寻…我只是对着房间的窗口望出去,矮矮的墙墩,裸露的红土,杂草散乱地长在上面。我觉得自己离他很近,仿佛伸出手就可以摸到。  白天,我对着窗外的风景,有时候目光掠过他去看上方的天空;夜晚,月光透过杂草斑驳地投向我脸上,另我睡不着。  当我的同学们在朗朗读书的桃花源里酣睡梦一片繁花似锦的时候,我守着这扇绿绿黄黄的窗口,春来秋去。冬日枯
期刊
阳台上,她握着一把精致的“日美”牌指甲钳精心打理着秀美的指甲,柔和的阳光洒在她瀑布一般垂下的长发上,泛起点点波光晃着我的眼睛,迷幻中,我双腿一软,躺在一个女人怀里,朦朦胧胧......  在我很小很小,小到指甲長了只知道用牙咬的时候,我家里有一把“王麻子”剪刀,是当年父亲兄弟三个分家的时候,奶奶做主分给母亲的。这把剪刀跟着奶奶躲过了“超英赶美大炼钢铁”化为铁水的厄运,剪断了“造反有理”的红卫兵捆绑
期刊
“渐觉一叶惊秋,残蝉燥晚,素商时序。”当柳永游历江南吟出这句“一叶惊秋”时,已不再是那个年少轻狂的柳三变,“忍把浮名,换了浅吟低唱”。一片落叶可以预示了秋天的来临,而仁宗的一句戏言:“此人风前月下,好去浅吟低唱,何要浮名”,也注定了柳永这一生要“奉旨填词”,出入歌楼舞场,一生羁旅行役。  柳永今存词作216首,其中悲秋题材的作品有43首,占到创作总量的近20%。以数量而论,己足以说明,柳永是一位有
期刊
曾听人说,回忆是一座桥,通往寂寞的牢。  彼年豆蔻,谁许谁地老天荒。如果不曾那么用心,便不会离伤心这么近。站在年华的左岸,我看着一路的印证渐行渐远,站在右岸,追逐着心中的沧海沉浮一线。暂停只为此刻一歇,曾經,听过了一段段悲伤的歌,也看过一曲曲幸福的戏,落脚只想片刻思绪的安宁,来理理我的往昔步履中得到失去了几何?  我是你转身就忘的路人,凭什么陪你蹉跎年华到天涯?蝴蝶飞不过沧海,太多认真的表演是为了
期刊
你离我越来越远,我望着你的背影来不及叹息,  那些不曾说出的话,  留在心里吧,  萧萧滋长的花瓣儿,  重重叠叠裹着我的思念,  迟迟不愿意说出再见,  只因明日,又是天涯  一段悲伤的结束,是另一段新生的潜伏。来来往往的岁月,破碎了一段又一段相信过的爱情,也淡漠了一场又一场老去的不甘。在感性与理性中求生,就像日日纠葛在遗忘与想念的抉择中,痛彻心扉,继而冷却。山河花草,人情世故,迎韧出几个不同的
期刊
他叫捷,是二中的一名普通高中生。  他不喜欢枯燥无味的课,他不喜欢上级领导无数次地检查,更不喜欢那沉重的书包,他虽忧郁,但不消极,他虽彷徨,但不会独自感伤。而此时遮天的黑云渐渐地弥漫在那苍白的天空中。  有时傻傻地摆弄着自己的长发,望见对面的自己,仿佛是个陌生人,自己与自己的深切对望,显得有些滑稽,掸去粘在身上的灰尘,跨出单车,骑出家门。  虽是冬天,但执著的青松依然从骨子里透出一种墨绿的气息,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