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60年11月的一天,两位操山東口音的中年干部来到云山垦殖场燕山分场办公大楼。他们从挎包里掏出一封山東省某县(记不清县名)县委、县政府的信函,内容是说该县连年大旱,土地龟裂,庄稼颗粒无收,人民生活无着,恳求江西人民伸出援助之手……信函后面还附有江西省政府办公厅、省农业厅、省农垦厅加盖公章的“酌情援助”的意见、建议。
我当时正在办公室,看了他们的信函后,心里嘀咕:我们场今年粮食收成诚然不错,但上调量增加,干部、职工口粮标准已由月人均36斤渐次降至现在的21斤了,哪里还有粮食支援他们呢?两位山東同志见我犹豫难语。抢着说:“我们知道江西同志把自己口里的都掏出来了,我们也不好意思要主粮大米;能不能支援我们一些杂粮、瓜果什么的,只要能吃的就行……”
这话像一把利刃,在我心头猛扎了一下,我不由自主地流下泪来。我拉着他们说:“两位请坐,我去向领导汇报一下。”
我找到分场党委书记李兰、场长李欣荣,将这一情况作了汇报。两人听后,大眼瞪小眼,相对无语,低头沉思。见此情况,我试探地问:“是不是……回绝……”李书记摇了摇手:“不。最近,省委有指示,要动员党员带头,每人每月再节约3斤粮食;如果这样,我们可以支援他们800斤粮食。”听到这话,我不由得高兴起来,当即对两位领导说:“我去回复他们。”
共产党员带头,每人每月从已经一再降低的口粮指标中再节约3斤粮食用以支援别人,现在的年轻人也许认为这不算什么事儿,但在“三年困难”时期,那的确是件大事、难事,我自己就有这样的切身体会——
1961年1月的一天,我与省农垦厅工作组老王去西洲大队了解一个情况。早上,我们在食堂吃了2两稀饭;等到走了七八里路,拉了两泡尿,到了大队部时,两人已是“咕噜”肠鸣了。大队党支部书记刘祈然看着我笑道:“怎么啦?肚子里打鼓呀!”我不好意思地说:“没什么,这两天闹肚子。”老刘紧追不放:“不是吧,是肚子提意见了吧?要不要安抚一下?”接着,他故作神秘地说:“不许外传。大队清仓多出100多斤红薯,要不要来一斤米的红薯?”我高兴地说:“那当然‘吃价’(很好的意思)。不过,我没有粮票。”老刘挥了挥手:“优待,免了吧。不过,没有菜。要嘛,我们上山采了些野芹菜,但味道苦涩些,吃吗?”我急忙说:“吃,吃,那是山珍!”就这样,我和老王吃了7斤2两红薯(折合一斤大米)和两大碗野芹,哼着小调回到了场部。我们当时饥饿难耐的情形可见一斑。
1961年2月,我回了一趟于都县老家。那时,交通不很方便,从南昌到赣州的汽车票难买到,我就买了到宁都的票,想从宁都再转车到于都。谁知在宁都又没买到往于都的票,我只好改乘宁都到瑞金的车,再从瑞金乘车到于都。
宁都到瑞金,沿途山多路窄。我们的班车简直就是“黄花鱼”,一路溜边,像蜗牛一样慢慢爬行。迎面蒙着绿帆布的解放牌大卡车如“过江之鲫”。一辆接一辆风驰电掣般“嗷嗷”叫地开过来。我坐在这老牛破车般的班车内实在有点郁闷,忍不住发几句牢骚:“这是什么破玩意儿!你看人家解放牌神气活现。”我旁边坐着一位长者,看那架势,我分析不是老红军,也是老八路。他对我笑了笑说:“小伙子,别急躁,人家是战略任务。”“战略任务?”我有点莫名其妙。“是的。”长者解释说,“它们装的是粮食,赣南的粮食。它运到南昌去,再由南昌上火车运往上海。”老者看到我还有些茫然,又接着说:“上海全市600多万人,只有一天的存粮:只要一天不运粮进去,立马就断顿。所以,省里从省军区、粮食厅等单位抽调车辆,组成数个汽车团,日夜加班运粮。赣南人紧张操劳的,也就是它——粮食!”
回到红军长征第一渡——于都老家。母亲对我仔细端详了好一会儿,欣喜地说:“还好。瘦了点儿,还没饿倒。”接着,母亲指了指楼上,说:“阁楼我已经收拾好了,你就睡那里吧。”“阁楼?”我纳罕:为什么不让我睡原来住的那间房?母亲解释说,“你大表嫂带几个妹子住了。”我以为大表嫂是来走亲戚的,母亲说:”大表嫂她们是来看病的。而今公社卫生院住满了看病的人,还租了很多民房,也住满了病人。“
我与母亲说话期间,大表嫂她们进来了。一阵寒暄、一番问候之后,大表嫂道出了个中原委:原来为了完成粮食上调任务,他们那里和其他地方一样,社员的口粮标准已压至每月10多斤;许多人家都是“瓜菜代”,甚至以野菜充饥。由于营养不良,不少社员得了浮肿病。针对这种状况,公社党委遵照上级的部署,利用农闲季节,分期分批集中病人在公社卫生院治疗,尽快使他们康复起来,以便能集中全力投入即将到来的春耕大生产。
大表嫂是妇女干部,我半开玩笑地说:“口粮标准这么低,是不是减产了,却向上面多报了产量?”
大表嫂一本正经地说:“表弟,你我都是共产党员、国家干部,真人面前不说假话。去年的确增产不多,不到一成,但我们上调的粮食任务却翻了一番。起初,社员们对减口粮想不通,有怨气。公社党委组织人员下去宣讲全国形势,讲清减口粮的道理。‘灯不拨不亮,理不讲不明’,道理讲透,思想通了,社员们都赞成说:‘我们少吃一口,受灾的阶级兄弟少挨一份饿,这是大好事,值!’”
好一个“我们少吃一口,受灾的阶级兄弟少挨一份饿!”这不是豪言壮语,但是,她是那么朴实,又那么大气,那么亲切啊!
我望着这些乡亲们,望着这些熟悉的面孔,内心不由迸发出一句话:好样的苏区人!你们胸中装着全国人民,唯独没有考虑自己。
责编/木艮
我当时正在办公室,看了他们的信函后,心里嘀咕:我们场今年粮食收成诚然不错,但上调量增加,干部、职工口粮标准已由月人均36斤渐次降至现在的21斤了,哪里还有粮食支援他们呢?两位山東同志见我犹豫难语。抢着说:“我们知道江西同志把自己口里的都掏出来了,我们也不好意思要主粮大米;能不能支援我们一些杂粮、瓜果什么的,只要能吃的就行……”
这话像一把利刃,在我心头猛扎了一下,我不由自主地流下泪来。我拉着他们说:“两位请坐,我去向领导汇报一下。”
我找到分场党委书记李兰、场长李欣荣,将这一情况作了汇报。两人听后,大眼瞪小眼,相对无语,低头沉思。见此情况,我试探地问:“是不是……回绝……”李书记摇了摇手:“不。最近,省委有指示,要动员党员带头,每人每月再节约3斤粮食;如果这样,我们可以支援他们800斤粮食。”听到这话,我不由得高兴起来,当即对两位领导说:“我去回复他们。”
共产党员带头,每人每月从已经一再降低的口粮指标中再节约3斤粮食用以支援别人,现在的年轻人也许认为这不算什么事儿,但在“三年困难”时期,那的确是件大事、难事,我自己就有这样的切身体会——
1961年1月的一天,我与省农垦厅工作组老王去西洲大队了解一个情况。早上,我们在食堂吃了2两稀饭;等到走了七八里路,拉了两泡尿,到了大队部时,两人已是“咕噜”肠鸣了。大队党支部书记刘祈然看着我笑道:“怎么啦?肚子里打鼓呀!”我不好意思地说:“没什么,这两天闹肚子。”老刘紧追不放:“不是吧,是肚子提意见了吧?要不要安抚一下?”接着,他故作神秘地说:“不许外传。大队清仓多出100多斤红薯,要不要来一斤米的红薯?”我高兴地说:“那当然‘吃价’(很好的意思)。不过,我没有粮票。”老刘挥了挥手:“优待,免了吧。不过,没有菜。要嘛,我们上山采了些野芹菜,但味道苦涩些,吃吗?”我急忙说:“吃,吃,那是山珍!”就这样,我和老王吃了7斤2两红薯(折合一斤大米)和两大碗野芹,哼着小调回到了场部。我们当时饥饿难耐的情形可见一斑。
1961年2月,我回了一趟于都县老家。那时,交通不很方便,从南昌到赣州的汽车票难买到,我就买了到宁都的票,想从宁都再转车到于都。谁知在宁都又没买到往于都的票,我只好改乘宁都到瑞金的车,再从瑞金乘车到于都。
宁都到瑞金,沿途山多路窄。我们的班车简直就是“黄花鱼”,一路溜边,像蜗牛一样慢慢爬行。迎面蒙着绿帆布的解放牌大卡车如“过江之鲫”。一辆接一辆风驰电掣般“嗷嗷”叫地开过来。我坐在这老牛破车般的班车内实在有点郁闷,忍不住发几句牢骚:“这是什么破玩意儿!你看人家解放牌神气活现。”我旁边坐着一位长者,看那架势,我分析不是老红军,也是老八路。他对我笑了笑说:“小伙子,别急躁,人家是战略任务。”“战略任务?”我有点莫名其妙。“是的。”长者解释说,“它们装的是粮食,赣南的粮食。它运到南昌去,再由南昌上火车运往上海。”老者看到我还有些茫然,又接着说:“上海全市600多万人,只有一天的存粮:只要一天不运粮进去,立马就断顿。所以,省里从省军区、粮食厅等单位抽调车辆,组成数个汽车团,日夜加班运粮。赣南人紧张操劳的,也就是它——粮食!”
回到红军长征第一渡——于都老家。母亲对我仔细端详了好一会儿,欣喜地说:“还好。瘦了点儿,还没饿倒。”接着,母亲指了指楼上,说:“阁楼我已经收拾好了,你就睡那里吧。”“阁楼?”我纳罕:为什么不让我睡原来住的那间房?母亲解释说,“你大表嫂带几个妹子住了。”我以为大表嫂是来走亲戚的,母亲说:”大表嫂她们是来看病的。而今公社卫生院住满了看病的人,还租了很多民房,也住满了病人。“
我与母亲说话期间,大表嫂她们进来了。一阵寒暄、一番问候之后,大表嫂道出了个中原委:原来为了完成粮食上调任务,他们那里和其他地方一样,社员的口粮标准已压至每月10多斤;许多人家都是“瓜菜代”,甚至以野菜充饥。由于营养不良,不少社员得了浮肿病。针对这种状况,公社党委遵照上级的部署,利用农闲季节,分期分批集中病人在公社卫生院治疗,尽快使他们康复起来,以便能集中全力投入即将到来的春耕大生产。
大表嫂是妇女干部,我半开玩笑地说:“口粮标准这么低,是不是减产了,却向上面多报了产量?”
大表嫂一本正经地说:“表弟,你我都是共产党员、国家干部,真人面前不说假话。去年的确增产不多,不到一成,但我们上调的粮食任务却翻了一番。起初,社员们对减口粮想不通,有怨气。公社党委组织人员下去宣讲全国形势,讲清减口粮的道理。‘灯不拨不亮,理不讲不明’,道理讲透,思想通了,社员们都赞成说:‘我们少吃一口,受灾的阶级兄弟少挨一份饿,这是大好事,值!’”
好一个“我们少吃一口,受灾的阶级兄弟少挨一份饿!”这不是豪言壮语,但是,她是那么朴实,又那么大气,那么亲切啊!
我望着这些乡亲们,望着这些熟悉的面孔,内心不由迸发出一句话:好样的苏区人!你们胸中装着全国人民,唯独没有考虑自己。
责编/木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