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基于群文阅读的特点,借助群文关联点,以主题、体裁等为解构点,引发学生自主建构,做到以点带面,坚持求同存异,培养学生系统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坚持读写结合,实现读写相生。实践证明,群文阅读有效增加了学生的阅读数量,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了学生的阅读效率,促进了读写结合,实现了读写一体化,发展了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小学;群文阅读;策略;作用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0)12-0215-02
群文阅读是指从一定的角度,选择一组有关联性的文章,引导学生开展阅读学习的一种教学方式[1]。群文阅读最显著的特点是以多篇文章阅读为主要方式,打破传统单篇阅读教学思维,引领学生从单篇阅读走向群文阅读。群文阅读对于小学生而言,是一种全新的阅读教学方式,需要教师在阅读教学实践中不断探寻群文阅读策略,更好地发挥群文阅读的作用。
一、群文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通过群文阅读教学实践,笔者发现群文阅读在教学中发挥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积极作用。
(一)增加阅读数量,拓展学生知识面
群文阅读教学时,由于群文组合的方式比较灵活,教师不仅可以进行教材内的文本组合,而且能够将课内外文本有机结合起来。这不仅使学生的阅读量得到大幅度的增加,也拓展了学生的语文阅读面,使学生的阅读空间和时间得到进一步的扩展,有助于拓展学生知识面。
(二)提高阅读效率,阅读速度快速化
群文阅读的教学设计不同于单篇阅读,阅读内容跨度大,需要对多篇文本进行阅读,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提升学生阅读速度。学生在特定时间内的信息获取效率也会得到大幅度的提升,这有助于提高学生信息整合效率。
(三)促进读写结合,实现读写一体化
群文阅读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开展必要的习作训练活动,如读书心得、读书笔记等,有效促进阅读和习作的结合,改变单一化阅读的教学现状。实现读写一体化,在阅读教学中有机穿插习作,以习作反哺学生阅读,从而实现读写相生。
(四)促进思维发展,培养全面化素质
群文阅读教学作为单篇阅读教学和整本书阅读教学之间的中观层次,其综合性和操作性更强,能够有效联结互文性强的文本,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因此,群文阅读能够有效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二、小学语文群文阅读策略
群文阅读需要以多篇文本为基础,因此处理好文本之间的关系、架起阅读教学的框架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也是小学语文群文阅读策略选择的重点。
(一)借助关联点,坚持“以点带面”
群文阅读的特点是遵照一定的角度、关系组建群文。群文阅读需要教师先确立文本主题,为学生提供阅读范围和范本;教师要围绕群体文本涉及的内涵特质,进行整体设计,实现群文横向联系,确定文本阅读宽度;根据文本主题展开进行意识渗透,深度挖掘文本内涵,确定文本阅读深度[2]。这就需要教师借助群文之间的关联点,选择一篇文章进行精讲,以此为辐射点,带动其他语篇的阅读,从而为学生阅读架设支点。
如四年级上册第一组文本,教师可以改变单篇阅读教学方式,将《观潮》单元组建成一个群文,群文阅读的关联点是“写景”,以《观潮》为辐射点,引导学生探索写景类文本的一般阅读方法。基于群文阅读教学视角,《观潮》一课的阅读目标设计主要包括“景物特点”“写景顺序”“思想情感”“结构思路”“写法特点”“语言特点”。以“天下奇观”之奇引领学生解读文本,设计问题:“奇”在哪里?进而将其他阅读目标有机渗透其中。学生以《观潮》为支点,“撬”起群文中其他三篇文本的阅读,起到以点带面的阅读教学效果。
(二)立足多元化,坚持“求同存异”
开放性是现代教育的一个必然趋势,也是一个基本的价值取向[3]。这就需要群文阅读教学立足于多元化,坚持求同存异的设计思想,通过求同,引导学生学会归类,形成系统性的阅读思维;通过求异,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求同培养系统性思维。培养学生语文思维品质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任务之一。在群文阅读教学设计中,教师要寻求文本之间的关联点,通过解构文本之间的关联点,帮助学生进行归纳,从而使学生形成系统性的阅读思维[4]。教师围绕“景物特点”“写景顺序”“思想情感”开展《观潮》的阅读教学设计,就是抓住了这些语篇的“同”,并以此引导学生阅读写景类的文本。
求异培养发散性思维。在求同教学设计的基础上,教师还可以将阅读教学的“触角”延伸至每一篇文本的细微处,即挖掘群文中单篇文本的个性化特点,引导学生开展比较式阅读。针对《观潮》《走月亮》《现代诗二首》《繁星》四篇文本,教师可以从“结构思路”方面引导学生进行细读。《观潮》一文,开头以“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一句总领全文,扣住“奇”字结构全文。以《观潮》为引子,引导学生比较这一篇文章和《走月亮》《繁星》在结构上的异同,并分析文本如此结构的作用是什么。
(三)力行一體化,坚持“读写结合”
在群文阅读学习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养成动笔的习惯。如《观潮》《走月亮》《现代诗二首》《繁星》四篇文本的阅读,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一边阅读,一边做好读书笔记,从而使学生将阅读的感性体验借助动笔进行理性转化,不断提升学生阅读技能。
总之,群文阅读是小学阅读教学的一种有益尝试,教师要结合阅读教学内容,尊重学生阅读认知特点,并利用群文组建的特点,发掘群文内文本之间的关联点,促进学生思维发展,从而不断扩展群文阅读在教学中的作用,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为学生终身语文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玲.小学语文“群文阅读”特色课程建设的探索[J].考试周刊,2014(1).
[2]陈玲.小学语文群文阅读与写作整合的教学个案研究[D].西南大学,2016.
[3]张力婧.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J].小学生作文辅导(读写双赢),2017(9).
[4]赖清.浅谈小学语文群文阅读主题确定策略[J].基础教育论坛,2015(8).
【作者简介】
许玮虹(1989~),男,福建厦门人,二级教师,学历:本科,研究方向或专业:小学语文。
【关键词】小学;群文阅读;策略;作用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0)12-0215-02
群文阅读是指从一定的角度,选择一组有关联性的文章,引导学生开展阅读学习的一种教学方式[1]。群文阅读最显著的特点是以多篇文章阅读为主要方式,打破传统单篇阅读教学思维,引领学生从单篇阅读走向群文阅读。群文阅读对于小学生而言,是一种全新的阅读教学方式,需要教师在阅读教学实践中不断探寻群文阅读策略,更好地发挥群文阅读的作用。
一、群文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通过群文阅读教学实践,笔者发现群文阅读在教学中发挥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积极作用。
(一)增加阅读数量,拓展学生知识面
群文阅读教学时,由于群文组合的方式比较灵活,教师不仅可以进行教材内的文本组合,而且能够将课内外文本有机结合起来。这不仅使学生的阅读量得到大幅度的增加,也拓展了学生的语文阅读面,使学生的阅读空间和时间得到进一步的扩展,有助于拓展学生知识面。
(二)提高阅读效率,阅读速度快速化
群文阅读的教学设计不同于单篇阅读,阅读内容跨度大,需要对多篇文本进行阅读,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提升学生阅读速度。学生在特定时间内的信息获取效率也会得到大幅度的提升,这有助于提高学生信息整合效率。
(三)促进读写结合,实现读写一体化
群文阅读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开展必要的习作训练活动,如读书心得、读书笔记等,有效促进阅读和习作的结合,改变单一化阅读的教学现状。实现读写一体化,在阅读教学中有机穿插习作,以习作反哺学生阅读,从而实现读写相生。
(四)促进思维发展,培养全面化素质
群文阅读教学作为单篇阅读教学和整本书阅读教学之间的中观层次,其综合性和操作性更强,能够有效联结互文性强的文本,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因此,群文阅读能够有效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二、小学语文群文阅读策略
群文阅读需要以多篇文本为基础,因此处理好文本之间的关系、架起阅读教学的框架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也是小学语文群文阅读策略选择的重点。
(一)借助关联点,坚持“以点带面”
群文阅读的特点是遵照一定的角度、关系组建群文。群文阅读需要教师先确立文本主题,为学生提供阅读范围和范本;教师要围绕群体文本涉及的内涵特质,进行整体设计,实现群文横向联系,确定文本阅读宽度;根据文本主题展开进行意识渗透,深度挖掘文本内涵,确定文本阅读深度[2]。这就需要教师借助群文之间的关联点,选择一篇文章进行精讲,以此为辐射点,带动其他语篇的阅读,从而为学生阅读架设支点。
如四年级上册第一组文本,教师可以改变单篇阅读教学方式,将《观潮》单元组建成一个群文,群文阅读的关联点是“写景”,以《观潮》为辐射点,引导学生探索写景类文本的一般阅读方法。基于群文阅读教学视角,《观潮》一课的阅读目标设计主要包括“景物特点”“写景顺序”“思想情感”“结构思路”“写法特点”“语言特点”。以“天下奇观”之奇引领学生解读文本,设计问题:“奇”在哪里?进而将其他阅读目标有机渗透其中。学生以《观潮》为支点,“撬”起群文中其他三篇文本的阅读,起到以点带面的阅读教学效果。
(二)立足多元化,坚持“求同存异”
开放性是现代教育的一个必然趋势,也是一个基本的价值取向[3]。这就需要群文阅读教学立足于多元化,坚持求同存异的设计思想,通过求同,引导学生学会归类,形成系统性的阅读思维;通过求异,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求同培养系统性思维。培养学生语文思维品质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任务之一。在群文阅读教学设计中,教师要寻求文本之间的关联点,通过解构文本之间的关联点,帮助学生进行归纳,从而使学生形成系统性的阅读思维[4]。教师围绕“景物特点”“写景顺序”“思想情感”开展《观潮》的阅读教学设计,就是抓住了这些语篇的“同”,并以此引导学生阅读写景类的文本。
求异培养发散性思维。在求同教学设计的基础上,教师还可以将阅读教学的“触角”延伸至每一篇文本的细微处,即挖掘群文中单篇文本的个性化特点,引导学生开展比较式阅读。针对《观潮》《走月亮》《现代诗二首》《繁星》四篇文本,教师可以从“结构思路”方面引导学生进行细读。《观潮》一文,开头以“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一句总领全文,扣住“奇”字结构全文。以《观潮》为引子,引导学生比较这一篇文章和《走月亮》《繁星》在结构上的异同,并分析文本如此结构的作用是什么。
(三)力行一體化,坚持“读写结合”
在群文阅读学习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养成动笔的习惯。如《观潮》《走月亮》《现代诗二首》《繁星》四篇文本的阅读,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一边阅读,一边做好读书笔记,从而使学生将阅读的感性体验借助动笔进行理性转化,不断提升学生阅读技能。
总之,群文阅读是小学阅读教学的一种有益尝试,教师要结合阅读教学内容,尊重学生阅读认知特点,并利用群文组建的特点,发掘群文内文本之间的关联点,促进学生思维发展,从而不断扩展群文阅读在教学中的作用,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为学生终身语文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玲.小学语文“群文阅读”特色课程建设的探索[J].考试周刊,2014(1).
[2]陈玲.小学语文群文阅读与写作整合的教学个案研究[D].西南大学,2016.
[3]张力婧.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J].小学生作文辅导(读写双赢),2017(9).
[4]赖清.浅谈小学语文群文阅读主题确定策略[J].基础教育论坛,2015(8).
【作者简介】
许玮虹(1989~),男,福建厦门人,二级教师,学历:本科,研究方向或专业:小学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