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学校《管理学基础》课程教学模式与方法改革

来源 :科学与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ne_mis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以“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发展方针,为职业学校教学模式与方法的改革明确了方向。《管理学基础》课程的教学模式与方法改革,通过对课程教学目标的分析,确定了以训练职业学校学生岗位通用能力为核心的教学模式与方法改革,在改革实践过程中,达到帮助学生在掌握相关基础知识的同时,实现学生的岗位通用能力建设。
  关键词:教学模式与方法;改革;岗位通用能力
  
  随着我国职业学校教育教学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发展方针对职业教育办学方向的明确,探寻适应我国职业学校发展需求符合职业学校学生学习特点及人才培养模式需要的教学模式与方法已引起许多教育界人士的重视,因为它直接关系到职业学校开展职业教育的成败,影响着职业学校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一、《管理学基础》课程教学模式与方法改革背景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智育工作要转变教育观念,改变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切实提高教学质量。要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重视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的能力。”
  目前一些职业学校的《管理学基础》课程教学,还是注重管理学理论知识的传授,虽然在教学模式中采用了不同的教学手段,仍然缺乏实践环节,学生在接受课程教学的同时,没有同步提升未来岗位需求的能力,使得许多职业学校毕业的学生,很难适应岗位的需要,岗位人员流动较大,造成了极大的人力资源的浪费。因此,进行《管理学基础》教学模式与方法的改革,注重管理学理论知识理解和学生岗位能力的建设的同步训练,是职业学校学生提升岗位职业能力的最好方式。
  二、《管理学基础》课程教学模式与方法改革思路
  《管理学基础》课程是职业学校管理类学科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其课程设置的目的就是希望培养中基层管理者的综合管理技能与素质。因此,管理学基础教学既要注重基本理论的传授,又要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理论密切联系实际,从而达到培养学生作为一个合格的中基层职业管理者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的目标。为此,我们在管理学基础教学模式与方法改革时,确定了以下思路。
  1.确定岗位通用能力为课程的能力目标
  岗位通用能力是人们从事某种职业活动必须具备的能力,是由多种能力叠加并复合而成的,它直接影响职业的效率。岗位通用能力是人们胜任岗位工作必须具备的多种能力的总和,是择业的基本参照和就业的基本条件,也是胜任职业岗位工作的基本要求。
  由此可见,岗位通用能力也是职业学校学生应该具有的“基本能力”,是能胜任在各种情境下岗位工作的一般性能力。岗位通用能力大体包括学习能力、时间管理能力、表达沟通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以及组织管理能力等七个方面,职业学校毕业生具有良好的岗位通用能力是成为用人单位首选的择优条件。因此,在管理学基础课程教学目标的体系中,将岗位通用能力的训练确定为课程的能力目标。
  2.以岗位通用能力训练为核心进行课程设计
  传统的课程设计思路主要是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在这种思路的引导性,教师因循教育思维的惯性,对知识理论教学重视有余,注重管理学基础新旧知识的联系,但教学内容易脱离生产、生活实际;另一方面,重单一的专业技能训练,轻职业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这样就致使目前许职业学校的毕业生在专业知识的实践能力和岗位胜任能力上均显不足。
  以学生的岗位通用能力训练为核心进行课程设计,就要重点解决怎么做的问题。因此课程的设计要先告知同学课程的主要训练目标,要先引起学生的重视和兴趣,学生在解读能力训练能够帮助提升岗位胜任能力以及帮助理解理论知识,才会积极投入到课程中来。因此,基于岗位能力训练的课程设计过程往往是:怎么做—为什么—是什么。
  3.注重知识目标与能力目标的同步实现
  《管理系基础》教学模式与方法的改革主要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在掌握管理学基础知识的同时提升岗位的通用能力。虽然一些职业学校开展了各种各样的管理学实践教学,但效果大多并不理想,究其原因,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1)缺乏企业到实践的机会;学生到企业不能真正顶岗实习,大部分到企业实习的学生只是在企业做普通工人的工作,成为企业急需的临时工(有时是因为订单多、赶货而急需更多的工人),谈不上管理技能的训练。(2)校内实训薄弱;由于管理实训室的建设需要一定的投资,否则实训室发挥不了真正的作用,在利润驱使下,高职院校中,真正能投资模拟管理实训室的学校较少。(3)实训教师极其缺乏。大部分高职院校都缺乏有经验的管理实训教师,很多管理学老师理论教学水平很强,但缺乏实训教学不的经验与方法。
  管理学基础课程教学模式与方法的改革,就是要达到学生学有所用、学以致用的教学效果。
  三、《管理学基础》教学模式与方法改革实施途径
  1.做好第一节课程的任务导向分析
  管理学基础课程的教学模式与方法改革,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任务导向分析,即学生在一学期的课程教学过程中,要完成三个能力训练任务,学生要学会“自我管理能力”、“接受他人管理的能力”及“有效管理他人的能力”。在管理学基础的第一节课上,我会和学生一起做学生未来岗位薪酬的分析。在分析的过程中,学生的思想会发生很大的变化,由先前对未来的美好憧憬,转变为理性分析未来岗位胜任能力所带来的生活状态。在这样一种和学生未来生活息息相关的情境下分析学生应该具有的岗位通用能力,同时讲给学生设置任务的动因,学生都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大家积极发言,会较客观地看待自身能力的不足,从而对我提出的能力训练任务产生兴趣与期待,这也就为日后的岗位通用能力训练打下良好的开端。
  2.通过设计课程任务,完成岗位通用能力的训练
  在教学过程中,我会根据确定的能力训练任务,来制定具体的教学任务。我把整学期的教学任务分成三个阶段来完成。
  第一阶段主要训练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在这个阶段的具体训练内容为训练学生的学习能力、资金管理能力和时间管理能力。训练时间为教学第一周至第八周。这一阶段的具体任务如下:学生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二个月的生活费用记录;完成二本指定管理书籍的阅读;完成月初自定计划中的事情。
  第二阶段主要训练学生接受管理的能力。在此阶段主要训练学生的表达沟通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以及组织管理能力等。第二阶段的训练任务以团队合作的形式来完成。我把学生6人分为一组,每组为一小企业,启动资金为120元,其中融资60元,学生每人出资10元。各组在组长领导下,在教学第九周至第十二周的时间内完成运营,要求运营合法,安全。运营结束后,通过评估,资金管理最完善,运营绩效最好的小组获胜。
  第三阶段主要训练学生有效管理他人的能力。即在此阶段进一步加强学生岗位通用能力的训练。即在教学十三周至第十六周完成三分作业。(1)小组同学共同提交运营报告。内容包括具体活动计划、任务分工、运营方案及运营结果分析等四个方面。(2)每位同学提交针对组长管理模式、方法、运营管理理论的分析报告。(3)每位同学提交自我岗位能力分析报告。
  3.改革考试模式,评估学生岗位通用能力
  《管理学基础》教学模式与方法改革改变了传统的考试模式,考试分为理论测试和岗位通用能力测试两部分,即由传统的闭卷笔答改为多角度的课程测试。传统的管理学基础课程考试往往只体现学生记忆的能力,即使加入案例分析也只是间接测试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而在教学过程中真正需要学生提高的能力却无法测试,从而会让更多的老师为取得好的教学成绩而忽视学生的能力训练。这种考试模式的改革,是第一次针对管理学基础的知识目标与能力目标展开测试,也是第一次让学生认真审视自己、评估自己,从自主制定、实施提升岗位通用能力的训练计划。
  四、《管理学基础》教学模式与方法改革成果与反思
  这次《管理学基础》教学模式与方法的改革实验是在我校物流管理专业和报关与国际贸易专业等二个班级开展,在整体教学环节中,学生产生极大的学习兴趣和岗位能力训练热情。此次教学模式与方法改革取得以下几个方面的教学效果。1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增强。在前八周的自我管理能力训练中,大部分同学开始认真分析自己的就业能力,以及未来职业规划,开始学会做计划,认真分析自己的学习能力及时管理能力,学会用客观的眼光看世界,明白了了自己最应该提升学习能力和时间管理能力。2岗位通用能力得到提升。这次小组运营训练共分为九个小组。其中有七个小组实训盈利,同学普遍感受在运营实践的过程中,自己的表达沟通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以及组织管理能力等方面得到迅速提升,自信心也得到极大的提高。3理论知识与岗位通用能力建设同步。在第三阶段的训练中,学生要提交三分报告,学生提交的报告分值要计入能力训练的测试成绩,学生极为重视,为了报告有水平,学生开始重新学习并分析管理学的理论知识,重新制定自己的能力提高方案。4学生主动规划未来职业生涯。职业生涯规划往往对大部分来时说是“未来时”,究其原因是学生普遍只看眼前,存在着只要学科考试及格,其它都不重要的心态。而管理学基础教学模式与方法的改革,让学生开始设计未来的人生,开始思考自己的职业生涯之路,继而更加认同岗位通用能力训练的重要性,并自主配合岗位通用能力的训练。
  在这次教学模式与方法改革实验过程中,也存在着不足之处:1应该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职业学校的学生存在着很大的个体差异,管理学基础课程的教学模式与方法的改革,更应该设计针对性强的训练内容与任务,让每个学生都能充分的融入到岗位通用能力的训练当中。2运营实训应该阶段性的总结。在运营实践过程中,如果能进行阶段行动总结,会为学生指明运营方向,也许会收到更好的实训效果,学生会更大程度的提升岗位的通用能力。3考核方式应该更为灵活。虽然这次教学模式改革实验改变了传统的考试模式,但是还不能准确的考察学生的能力目标,课程成绩的评定应该从课程开始的第一节课同步实施,真正考察学生每节课的知识掌握情况和学生岗位通用能力的建设程度。
  总之,关于《管理学基础》课程教学模式与方法改革,目前还是个新课题。作为专业教师,如何通过课程教学模式与方法改革,帮助学生在掌握管理学理论知识的同时,最大限度的提升学生的岗位通用能力,以及训练到什么程度才是职业学校学生岗位通用能力的理想状态,都需要我们进一步深入探索。不过,可以肯定的是,职业学校《管理学基础》课程教学模式与方法的改革,是发展管理学课程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新尝试,也是培养职业学校学生岗位通用能力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李德显.师生互动分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 5
  [2]卢正芝.学会参与:主体性教育模式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6
  [3] 周济。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实现职业教育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4]陈瑶:《课堂观察指导》。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
其他文献
摘 要:工会是职工的组织,肩负着反映职工需求,解决职工困难的责任。本文从分析当前工会职能发挥面临的挑战入手,而后指出发挥桥梁作用应遵循的原则,最后从三个方面提出了发挥工会桥梁作用应把握的重点工作。  关键词:工会 桥梁作用 发挥  1. 引言  工会是职工自愿结合的群众组织,自诞生之日起就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对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也明确指出,要“支持工会、
沥青路面具有行车舒适、振动小、噪音低、维护方便等优点,使用越来越普及,现阶段,我国公路与城市道路均以沥青路面为主。虽然沥青路面的初期成本比起水泥路面稍高,但是沥青路面所
摘要: 针对错层结构这种复杂高层建筑,规范中的规定比较简略。针对错层结构平面、立面不规则及错层部位受力复杂等特点,提出一些针对性加强措施。并对目前计算软件无法精确分析的部位,提出简化计算方法。  关键词:错层 概念设计 简化计算  近年来建筑形式逐渐多样化,民用高层建筑中的错层结构愈来愈多地呈现出其在使用功能及空间效果等方面的优势。对于结构专业错层建筑存在很多需关注的特点。笔者结合高层错层结构设计
立足企业实践,深度剖析钢中夹杂物存在状态及其对性能的影响。突出技术要求,强化质量在线管理。
随着住宅小区功能配套的逐步完善,新建住宅小区均开始建有全地下室或半地下车库,而地下墙板裂缝问题有增多趋势。阐述地下室墙板结构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并提出控制裂缝产生采取
摘要:近几年我国高职教育发展很快,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使得原有的学生管理模式弊端日益呈现。各高校都肩负着培养人才的首要任务,而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是完成这项任务的保证。  关键词:高职教育;学生管理;管理创新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学生的思想观念、心理问题、价值取向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在新形势下,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都面临着许多新的情况和新的问题。传统学生管理方式已经很难适应当今学生的
结合国道325线九江大桥修复工程重建(100+100)m组合梁斜拉桥施工实践,对组合梁吊装施工过程中的技术特点进行总结,为以后相同类型工程的施工积累宝贵的经验。
摘要:为了进一步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增强电力企业职工安全意识,弘扬“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科学理念,本文主要结合燃料输煤系统的运行实际情况,从煤场管理、设备管理和安全文化建设等几个方面简单分析燃料输煤系统的安全生产管理方法。  关键词:输煤系统 安全生产管理 安全文化  一、前言  安全是电力生产正常经营的基础和前提,电力企业历来十分重视安全生产,并把安全生产作为企业生存、发展、壮大
摘要阐述大学体育教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并提出大学体育教学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具体途径与策略。  关键词大学体育教学;大学生心理健康;作用;措施  中图分类号G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10)042-0161-01    目前,很多高校已在体育教学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取得一些成果,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还不能充分发挥大学体育教学在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作用。因此,
摘要主要探讨扎染艺术在工艺方面、图案设计方面的创新,以及扎染艺术的广泛应用。  关键词扎染艺术;创新;应用  中图分类号TS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10)032-0206-01    传统扎染艺术,经历了长期的历史文化积淀,扎染作为一种具有浓郁的地方民族风情的民间艺术,浸润着我国传统的审美风格,与各种工艺手段一起构成独具特色富有魅力的织染文化。当代扎染设计致力于将古老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