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探讨以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DSA)为参照,观察64层螺旋CTA在颈内动脉检出方面的价值。方法 对148例怀疑前循环缺血发作的患者施行64层螺旋CTA检查,其中79例同时行DSA检查,并将CTA与DSA结果相对照,比较两者之间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行CTA检查的148例患者中有119例患者颈内动脉有不同程度的狭窄,79例行DSA检查的患者颈内动脉有不同狭窄,CTA与DSA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为100%。结论 64层螺旋CTA对颈内动脉系统病变的检出,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且操作简单、方便、安全,具有微创伤性,能用于颈内动脉的诊断,并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 颈内动脉狭窄; 前循环缺血; 64层螺旋CTA;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颅颈部血管疾病起病突然,发展迅速,致残、致死率高,给人类的健康造成很大危害。由于颈内动脉狭窄、闭塞导致的缺血性卒中的病死率、致残率均很高,快速、准确地诊断狭窄部位及狭窄程度对指导临床治疗有十分重要的意义。64层螺旋CT的问世,给颈内动脉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检查手段,它作为一种经济、快速、无创性检查,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DSA则是诊断颅内外血管狭窄的金标准。本文以DSA为参照,探讨64层螺旋CTA在颈内动脉狭窄检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收集笔者所在医院2009年4月~2011年4月临床拟诊为前循环缺血发作而接受颈部CTA的患者148例,其中男82例,女66例,年龄51~80岁,平均年龄63岁。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一过性偏侧肢体无力或感觉异常、言语障碍等。
1.2 检查方法 CTA检查采用美国GE公司全真64排容积CT,选择合适参数,造影剂静脉注射,扫描范围:主动脉弓至头顶。根据狭窄的百分比判断:<30%为轻度狭窄,30%~70%为中度狭窄,>70%为重度狭窄。行DSA检查(使用飞利浦公司血管照影机),经股动脉穿刺,应用造影剂行全脑血管造影,判断狭窄程度。
1.3 颈内动脉的狭窄与分级 狭窄程度按NASCET法分级,取管腔最狭窄处的横断位图像测量血管直径,再取血管分叉后生理膨大的远端管腔直径作为对照,计算出狭窄的百分比。如果颈内动脉分叉后全程狭窄,则取对侧颈动脉做比较。评估标准为:(1)正常;(2)轻度狭窄;(3)中度狭窄;(4)重度狭窄;(5)完全闭塞。轻度狭窄≤29%,中度狭窄30%~69%,重度狭窄70%~99%,完全闭塞100%。
1.4 观察指标 至少2名神经、放射科医师共同观察,分别评价不同血管显示的清晰度和病变显示的效果,并分别计算灵敏度,特异度。
1.5 统计学处理 用SPSS 13.0软件包处理结果,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本组全部患者都顺利接受了64层螺旋CTA检查,颈内动脉包括颈动脉分叉都获得了满意的显示。经64层螺旋CTA图像测量评估的颈内动脉狭窄程度分别为正常29例,轻度狭窄61例,中度狭窄49例,重度狭窄7例,完全闭塞2例。所有病例狭窄均发生在分叉处以及颈内动脉起始部。发现单纯钙化斑块者18例,发现单纯软斑块者14例,混合斑块者61例。两者检查的病例具体数目见表1。
2.2 有轻度狭窄、中度狭窄、重度狭窄及完全闭塞共79例患者行颈内动脉造影检查,其与颈动脉CTA检查的对照结果见表2。
3 讨论
有文献报道[1],急性脑梗死的患者中有80%存在颅内或颈部血管狭窄,且颅内动脉的狭窄发生率存在国家和种族差异。发达国家和白种人中,颅外段狭窄多于颅内段,而我国等发展中国家和亚洲人种以颅内段狭窄更为多见。颈内动
表1 64层螺旋CTA与DSA检查对照表
表2 64层螺旋CTA与DSA结果对照表(%)
脉狭窄是引起前循环短暂性缺血发作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诊断脑血管狭窄的手段有经颅多普勒(TCD)、磁共振血管成像(MRA)、CTA、DSA等,它们从不同的角度评价脑血管情况,其中DSA以其高特异性、高敏感性和高准确性仍作为目前公认的脑血管疾病诊断、术前评估和评价其他影像学技术的金标准,但仍有5%~10%假阴性率[2,3]。DSA作为有创检查,受操作者技术因素的影响,其侵袭性及由此产生的并发症是现代医学无法克服的难题。64排CT发展迅速,成像方法和技术日趋完善,临床应用价值日益明显[4~7]。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是螺旋CT问世后产生的一种无创快速的血管检查技术,目前已广泛应用到血管成像领域。CTA检查直接显示增强血流,利用增强的血流、血管壁以及造影剂之间的差别成像,可通过调整视角对血管内部进行观察,较直观地显示狭窄管腔的内部形态,并能结合横断面原始图像评估血管狭窄程度及范围,准确性高。Marks M.P.等[8]曾比较了颈动脉疾病的DSA和三维CTA的总符合率为89%。64排CTA在提供血管形态学资料的同时,能清楚地显示钙化斑块和软斑块[9,10]。DSA检查时钙化斑块不显影,64层螺旋CT却能准确检出钙化斑块,这对于临床干预颈内动脉粥样硬化有重要指导意义。因此,64层螺旋CT对于发现钙化斑块和测量钙化斑块造成的管腔狭窄程度具有明显的优势。本研究中119例颈内动脉狭窄患者有153支血管发现钙化斑块,应用遮盖容积重建、多平面重建以及利用血管探针软件进行颈内动脉分析,可清晰显示血管壁的情况以及钙化斑块在血管中的位置、形态、大小以及累及范围等。64层螺旋CT对于发现软斑块也具有较大的优势[11,12]。软斑块易脱落,容易形成栓塞,造成严重的后果,64层螺旋CT能从整体上观察软斑块的形态和位置。本研究中有软斑块患者14例共22支颈内动脉,均可清晰显示软斑块的长度、形态、范围以及其与邻近管壁的关系。此外,64层螺旋CT还可以观察管腔外组织及骨质的情况,可以对颈内动脉有更全面的评价,这是DSA目前所达不到的。从这一方面来看,CTA具有DSA无法比拟的优越性。本组病例行CTA检查的148例患者中有119例颈内动脉有不同程度的狭窄,79例行DSA检查的患者颈内动脉有不同狭窄,CTA与DSA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为100%,对比分析结果显示颈内动脉狭窄疾病的准确率与DSA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64层螺旋CTA对颈内动脉系统病变的检出,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而且操作简单、方便、安全、微创,能用于颈内动脉系统病变的诊断,并有其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 考 文 献
[1] 邓小霞,刘武,刘锦文,等.磁共振血管成像在缺血性脑血病颅内动脉狭窄或闭塞中的应用.实用医技杂志,2007,14(15):1969.
[2] 亚力坤,依明,夏迎洪.夹层动脉瘤的多层螺旋CT扫描方法及三维重建技术.吉林医学,2009,30(9):795.
[3] 李佩玲,王强,谢秀丽,等.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及三维后处理技术诊断椎动脉型颈椎病.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5,21(5):772.
[4] 詹炯,戴建平,高培毅,等.三维CT血管造影在诊断颅内动脉瘤中的应用.中华放射学杂志,1999,33(4):235-238.
[5] 赵绍宏,宋志巍,蔡祖龙,等.螺旋CT血管造影在主动脉病变中的应用.中华放射学杂志,1999,33(2):97-100.
[6] 关俊宏,赵崇智,徐凤桐,等.三维CT血管造影在脑外科的应用.中华神经外科杂志,1995,11(4):200-202.
[7] Brown JH,Lustrin ES, Lev MH, et al. Characterization of intracranial a neurysms using CT angiography. AJR, 1997,169(3):889-893.
[8] Marks MP, Napel S, Jorn JE, et al. Diagnosis of carotid artery disease: preliminary experience with maximum-intensity-projection spiral CTangiography. AJR, 1993,160(6):1267-1271.
[9] 黄明迂,黄勇,王仪生.颅外颈动脉螺旋CT血管造影的临床意义.中华放射学杂志,1999,33(6):391-394.
[10] 周康荣.螺旋CT CUJ.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8:257-258.
[11] Ertl-Wagner B, Bruning R, Hoffman RT, et al. Diagnostic evaluation of carotid artery stenoses with multislice CT angiography.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and result of a polit study. Radiology, 2004,44(9):967-974.
[12] Josephson SA, Bryant SO, Mak HK, et al. Evaluation of carotidar and TIA. Neurology, 2004,63(11):457-460.
(收稿日期:2011-07-28)
(本文编辑:郎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