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对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针对目前高校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工商管理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对策。
【关键词】互联网+;工商管理;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
1 高校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
当前,国内外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都是在提出培养人才目标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的课程体系、灵活的教学方法、多样的实践教学、优秀的教师队伍的创新型和实践型的本科院校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一系列大同小异的培养体系,并提出以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两条实施路径,构建了以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教学体系。
2 现有的高校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不足
2.1 人才培养目标不能满足“互联网+”时代的要求
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清,并且脱离“互联网+”的时代特色。很多院校工商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都提到培养学生具备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但对于这些能力的培养的方式和方法在培养方案中并没有有效的得以规划。“互联网+”时代对于创新创业人才的能力要求更多的是具备团队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和执行能力。团队的合作能力培养不是在正常的理论教学过程中通过授课形式进行培养的,更多的是需要在项目执行中,利用项目本身作为载体,在项目运行过程中对目标的设立调整及团队冲突的沟通解决来加以训练培养,这是很难在传统的理论教学中完成的。而创新能力的培养则是在具有广博的知识领域基础上,通过水平思维的运用,将不同领域的元素进行融合从而形成的创新创造能力,这往往要求学生具有学习自主性、知识理论的跨界连接性和思维的创新性,而这些也很难通过传统的理论教学体系完成的。执行能力的培养是需要在具体事务的操作过程中,通过对具体决策的操作与执行来加以训练的,这个在现有的培养体系中是可以通过实践教学来加以训练的。
2.2 培养能力跟不上“互联网+”时代的要求
多数院校的培养目标中都提到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计算机和外语技能,掌握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的技能,掌握企业管理的基本技能,具有经济、管理、财务以及营销类知识。而这些实际上都是把培养目标定位在通用性上,缺少很强的针对性和时代性。表现在具体的课程设置上,学校在培养方案中开设了大量的通修课、通选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这些课程所占的比重占到学分的50%左右,即使在选修课的设置上也偏少,并且没有集成规划,学生选课随意且多数没有引导,甚至教师强行选课,结果导致学生在接受整个培养体系教育结束后,很难深入到具体的知识实践领域。并且,学生对于“互联网+”的理解也很狭隘,多数学生理解为网络营销和电子商务,很难体会到“互联网+”的精髓。
2.3 模块化设置过于简单
模块的划分是以专业与非专业相区别,基础课与专业课相区别,缺少了细致的区分与界定。同时也过分的割裂了模块与模块之间、课程与课程之间的区别。现在多数院校的工商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采用“模块式”的课程体系,一般包括通识课程模块、专业基础课程模块、专业核心课程模块和实验课程模块。
通识课程模块。通识课程模块包括必须课和公共选修课两个部分。必修课有思想品德、法律基础、计算机和外语等。公共选修课有自然科学、信息技术和职业发展方面的课程。根据对毕业生的调查统计显示,毕业即就业的学生中近70%的学生认为,高等数学、马列等政治课程对于就业和职业发展影响很小,近40%的学生认为,大学外语也作用不大,而近80%的学生认为在大学期间应该多了解一些时事政治和相关科技发展、工业发展等知识,这对于了解社会和认知时代发展更有好处。
专业基础课程模块。此类课程为以后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为学生综合利用各类知识做铺垫,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该类课程包括经济学、管理学和营销课程等。多数院校设置的问题在于课程体系的建立不足,多数院校忽视课程间的知识衔接与系统化,每一门课程割裂,学生在知识学习方面不能做到相互结合,在认知方面难以形成一整套知识体系。
专业核心课程模块。专业核心模块分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工商管理的专业必修课一般包括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和物流管理等课程,这些课程的设置同样也存在课程知识内容割裂的问题。而选修课在设置上分为两类:一类是在核心课程的基础上更加精细的研究具体管理方面内容的课程,比如在人力资源管理课的基础上开设薪酬管理等课;另一类则主要提供学生本专业外的其他工商管理类专业课程。
实习实验课程模块。实验实习课程模块包括认识实习、课程实验与实习和毕业实习的环节。总体上来看,实习实验环节设计的结构比较清晰,但深入分析后我们发现,设计本应该从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从认知到具体应用再到综合应用,但在具体操作上,由于就业难的问题,学生毕业实习期更多的是把精力放在找工作和企业的具体岗位适应过程中,很难起到设计的综合作用。同时,由于原有的课程体系倾向于传统的的管理模式,也很难达到“互联网+”时代企业变革方面的要求。
3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工商管理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
3.1 按“互联网+”时代的要求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重新规划
“互联网+”时代实际上是第四次的工业革命,历史上每一次的工业革命都促进了管理理论和方法的革新。因此,不能再以传统的眼光去看待新的时代,“互联网+”时代不仅仅意味着在传统的领域加入了互联网的元素,更重要的是从思想、理念到所有领域的革新。如果只在传统的培养方案中进行调整,是没有办法融入互联网思维的,更不利于学生的思维创造。因此,必須彻底的进行一次培养体系改革。首先,应针对“互联网+”时代下的企业用人需求进行调查,在此基础上,对未来用人单位对人力资源的能力与素质进行预测。然后,根据预测制定人才培養目标,并列明人才应该具备的思维、知识和能力的要求,这里的要求要结合时代的需求,尽量把人才培养方案设计成培养一专多知型的人才。最后,根据一专设计工商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体系,而根据多知设计选修课程体系。 3.2 设计科学的学分总量和课程结构
现在很多院校认为170学分的总学分多了,应该减少学分总量,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进行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对的,原体系下的学分数量不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的原因不是学分总数的问题,而是学分的结构分配上的问题。对于学分总量,本研究认为170学分总量实际上还不足,还应该扩大,但必修课与选修课的比重和形式应该进行重新的定义和改革。必修课的设置应该体现少而精的原则,课程的设计以专业方向所需求的最直接的专业基础课程为主,减少通识课程中的必修学时。选修课程的设置应包括限选和任选两种形式。根据这样的思路,必修课程的学分总数设置在50学分左右,限选课程学分设置在50学分左右,任选课程的总学分设置在70-80學分是比较适宜的,鼓励学生多自修。
3.3 改革教学内容
在必修課中增加思维训练类课程。根据对已经毕业五年以上学生的调查显示,学生在职业过程中的发展和学习成绩的相关性程度不高,而和学生在校期间的思维模式的相关程度极高。因此,应改变大学教育中重知识传授,轻思维训练的传统教育模式,适当在大学期间增加一些思维训练类的课程至关重要。首先,增加跨学科的教学课程。在任选课程中,增加一些学生未来就业企业的相关产品的知识,如商业企业、机械加工企业、化工企业、电器企业、互联网产品企业等的产品知识类课程,让学生在学校就可以更多的了解企业和社会。其次,在现在管理类课程中增加互联网的元素。时代在进步,我们向学生传授的知识也要与时代同步。如管理学的课程中有很多传统的理论和方法,这些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会有新的发展。
3.4 改善教学方法
改变传统教师的“教”而鼓励学生自主的去“学”,“互联网+”时代为人才培养提供了一些全新的方式和方法。在教学方法上采用慕课或微课的方式,还可以采用网络视频媒体等作为学生学习和研究的方式,更有一些教学软件开发商开发了很多基于云平台的创新实践课程。这些新教学方式与方法的改进不仅增加了学生学习知识的渠道,而且也给了学生一种全新的互联网思维体验,更重要的是通过这种方法的运用,让学生更多的体会到了自主学习和相互学习,增加了师生之间互动交流沟通的时间。
参考文献
[1]史慧.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15.
[2]焦健.高校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工商管理专业为例[D].太原:山西财经大学,2013.
[3]张芸芸.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及路径研究——以武汉轻工大学为例[D].武汉:武汉轻工大学,2015.
作者单位
北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吉林省吉林市 132013
【关键词】互联网+;工商管理;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
1 高校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
当前,国内外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都是在提出培养人才目标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的课程体系、灵活的教学方法、多样的实践教学、优秀的教师队伍的创新型和实践型的本科院校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一系列大同小异的培养体系,并提出以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两条实施路径,构建了以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教学体系。
2 现有的高校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不足
2.1 人才培养目标不能满足“互联网+”时代的要求
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清,并且脱离“互联网+”的时代特色。很多院校工商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都提到培养学生具备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但对于这些能力的培养的方式和方法在培养方案中并没有有效的得以规划。“互联网+”时代对于创新创业人才的能力要求更多的是具备团队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和执行能力。团队的合作能力培养不是在正常的理论教学过程中通过授课形式进行培养的,更多的是需要在项目执行中,利用项目本身作为载体,在项目运行过程中对目标的设立调整及团队冲突的沟通解决来加以训练培养,这是很难在传统的理论教学中完成的。而创新能力的培养则是在具有广博的知识领域基础上,通过水平思维的运用,将不同领域的元素进行融合从而形成的创新创造能力,这往往要求学生具有学习自主性、知识理论的跨界连接性和思维的创新性,而这些也很难通过传统的理论教学体系完成的。执行能力的培养是需要在具体事务的操作过程中,通过对具体决策的操作与执行来加以训练的,这个在现有的培养体系中是可以通过实践教学来加以训练的。
2.2 培养能力跟不上“互联网+”时代的要求
多数院校的培养目标中都提到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计算机和外语技能,掌握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的技能,掌握企业管理的基本技能,具有经济、管理、财务以及营销类知识。而这些实际上都是把培养目标定位在通用性上,缺少很强的针对性和时代性。表现在具体的课程设置上,学校在培养方案中开设了大量的通修课、通选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这些课程所占的比重占到学分的50%左右,即使在选修课的设置上也偏少,并且没有集成规划,学生选课随意且多数没有引导,甚至教师强行选课,结果导致学生在接受整个培养体系教育结束后,很难深入到具体的知识实践领域。并且,学生对于“互联网+”的理解也很狭隘,多数学生理解为网络营销和电子商务,很难体会到“互联网+”的精髓。
2.3 模块化设置过于简单
模块的划分是以专业与非专业相区别,基础课与专业课相区别,缺少了细致的区分与界定。同时也过分的割裂了模块与模块之间、课程与课程之间的区别。现在多数院校的工商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采用“模块式”的课程体系,一般包括通识课程模块、专业基础课程模块、专业核心课程模块和实验课程模块。
通识课程模块。通识课程模块包括必须课和公共选修课两个部分。必修课有思想品德、法律基础、计算机和外语等。公共选修课有自然科学、信息技术和职业发展方面的课程。根据对毕业生的调查统计显示,毕业即就业的学生中近70%的学生认为,高等数学、马列等政治课程对于就业和职业发展影响很小,近40%的学生认为,大学外语也作用不大,而近80%的学生认为在大学期间应该多了解一些时事政治和相关科技发展、工业发展等知识,这对于了解社会和认知时代发展更有好处。
专业基础课程模块。此类课程为以后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为学生综合利用各类知识做铺垫,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该类课程包括经济学、管理学和营销课程等。多数院校设置的问题在于课程体系的建立不足,多数院校忽视课程间的知识衔接与系统化,每一门课程割裂,学生在知识学习方面不能做到相互结合,在认知方面难以形成一整套知识体系。
专业核心课程模块。专业核心模块分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工商管理的专业必修课一般包括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和物流管理等课程,这些课程的设置同样也存在课程知识内容割裂的问题。而选修课在设置上分为两类:一类是在核心课程的基础上更加精细的研究具体管理方面内容的课程,比如在人力资源管理课的基础上开设薪酬管理等课;另一类则主要提供学生本专业外的其他工商管理类专业课程。
实习实验课程模块。实验实习课程模块包括认识实习、课程实验与实习和毕业实习的环节。总体上来看,实习实验环节设计的结构比较清晰,但深入分析后我们发现,设计本应该从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从认知到具体应用再到综合应用,但在具体操作上,由于就业难的问题,学生毕业实习期更多的是把精力放在找工作和企业的具体岗位适应过程中,很难起到设计的综合作用。同时,由于原有的课程体系倾向于传统的的管理模式,也很难达到“互联网+”时代企业变革方面的要求。
3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工商管理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
3.1 按“互联网+”时代的要求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重新规划
“互联网+”时代实际上是第四次的工业革命,历史上每一次的工业革命都促进了管理理论和方法的革新。因此,不能再以传统的眼光去看待新的时代,“互联网+”时代不仅仅意味着在传统的领域加入了互联网的元素,更重要的是从思想、理念到所有领域的革新。如果只在传统的培养方案中进行调整,是没有办法融入互联网思维的,更不利于学生的思维创造。因此,必須彻底的进行一次培养体系改革。首先,应针对“互联网+”时代下的企业用人需求进行调查,在此基础上,对未来用人单位对人力资源的能力与素质进行预测。然后,根据预测制定人才培養目标,并列明人才应该具备的思维、知识和能力的要求,这里的要求要结合时代的需求,尽量把人才培养方案设计成培养一专多知型的人才。最后,根据一专设计工商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体系,而根据多知设计选修课程体系。 3.2 设计科学的学分总量和课程结构
现在很多院校认为170学分的总学分多了,应该减少学分总量,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进行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对的,原体系下的学分数量不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的原因不是学分总数的问题,而是学分的结构分配上的问题。对于学分总量,本研究认为170学分总量实际上还不足,还应该扩大,但必修课与选修课的比重和形式应该进行重新的定义和改革。必修课的设置应该体现少而精的原则,课程的设计以专业方向所需求的最直接的专业基础课程为主,减少通识课程中的必修学时。选修课程的设置应包括限选和任选两种形式。根据这样的思路,必修课程的学分总数设置在50学分左右,限选课程学分设置在50学分左右,任选课程的总学分设置在70-80學分是比较适宜的,鼓励学生多自修。
3.3 改革教学内容
在必修課中增加思维训练类课程。根据对已经毕业五年以上学生的调查显示,学生在职业过程中的发展和学习成绩的相关性程度不高,而和学生在校期间的思维模式的相关程度极高。因此,应改变大学教育中重知识传授,轻思维训练的传统教育模式,适当在大学期间增加一些思维训练类的课程至关重要。首先,增加跨学科的教学课程。在任选课程中,增加一些学生未来就业企业的相关产品的知识,如商业企业、机械加工企业、化工企业、电器企业、互联网产品企业等的产品知识类课程,让学生在学校就可以更多的了解企业和社会。其次,在现在管理类课程中增加互联网的元素。时代在进步,我们向学生传授的知识也要与时代同步。如管理学的课程中有很多传统的理论和方法,这些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会有新的发展。
3.4 改善教学方法
改变传统教师的“教”而鼓励学生自主的去“学”,“互联网+”时代为人才培养提供了一些全新的方式和方法。在教学方法上采用慕课或微课的方式,还可以采用网络视频媒体等作为学生学习和研究的方式,更有一些教学软件开发商开发了很多基于云平台的创新实践课程。这些新教学方式与方法的改进不仅增加了学生学习知识的渠道,而且也给了学生一种全新的互联网思维体验,更重要的是通过这种方法的运用,让学生更多的体会到了自主学习和相互学习,增加了师生之间互动交流沟通的时间。
参考文献
[1]史慧.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15.
[2]焦健.高校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工商管理专业为例[D].太原:山西财经大学,2013.
[3]张芸芸.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及路径研究——以武汉轻工大学为例[D].武汉:武汉轻工大学,2015.
作者单位
北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吉林省吉林市 13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