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相同的雾在不同的时间、空间对个体有着不同的意义,然而一种艺术语言该如何在它已阐述过的意义层面之上去界定出一种新的意义,用一种开放性思维去接纳去创造,形成一种新的机遇,在新的挑战心理作用下去发挥作为独立的人的性格的特点和能力,这恰是我们所要探讨的。
[关键词]现代;雾 ;机制;不界定思维
作为人存在于社会中,很多情况下我们看到的和想到的都有趋同性,特别是在艺术语言上。艺术语言从根本上就决定了作为独立个人的艺术风格和修养的一个基础,趋同性又从另一个层面上影响了艺术风格和修养的独立。就如相同的雾在不同的时间、空间和不同的人眼里有着不同的意义,然而一种艺术语言该如何在它已阐述过的意义层面之上去界定出一种新的意义,即在已有的社会存在模式与现实的矛盾和建立在现实基础之上的自由之中,去寻找一种相对的方式方法,建立属于自己的价值评判标准和艺术风格,表达自己的观念和看法。在现当代绘画语言形成固定思维模式下,如何突破这种形式,让语言变得更加灵活多变,让艺术创作更加自由,显得尤为重要。
格哈德·里希特①的《海景(多云)》和《海景(海-海)》中:海,与被看的海,是象与实体的纠缠、交织,就像英语的‘sea’永远和‘see’同音,英语的“看”和德语的“海”永远同字。海与海里的天,天与天里的海,在雾里没有固定的界限。
上下颠倒、相互映衬的镜像与自我的临界点,便是容纳错觉与感受在存在之中占据的位置。当摄影师借助复制将“象”与实体的距离缩短为零,变成罗兰·巴特②所谓的“知面”的明镜之时,绘画能够将摄影重新归于复制的迷雾。
这复制的二度迷雾,也许只是一场及时雨,我们会从曾经以为一清二楚的图像中发现新的迷局。恰巧的是这场及时雨在提香③原作《报喜的天使》中出现,圣言的到来总是带来不解;在里希特几度复制中,报喜的天使和圣母都一点点归于几近抽象的灰红色,绘画语言在抽离中显得更加神秘。
迷雾中的画与景充满着神秘,没有层次、前后、上下、左右,没有确定的大海、天空和边际。唯一有的只是会让我们沉睡进入“之间”。迷雾中的观者好似在里面游泳,全身得以呼吸,消逝于其中。
这就是雾,一种不确定性,充满神秘和荒诞。
类似于此,马克·罗斯科④大面积色块同样是对不确定性最好的解读。大面积的色域规避了现实事物对思想的束缚,确定的唯一性得到了释放。没有喧嚣和现实的制约,只有对无尽的思考,只从色域上去影响你的心态。而冯友兰⑤说,此为“不可说”,因为对于“无”什么也不能说,如果把它叫做“心”或别的名字,那就立即给了他一个定义,给了一种限制。万事万物为无得之得,顿悟之所得。“如今明得的,在什么处?所以道,向前迷得,便是即今悟的;即今悟的,便是向前迷得。”真像即现象。就像禅宗的一句常用话;“山是山,水是水。”在你迷时,山是山,水是水;在你悟时,山还是山,水还是水。不确定性所形成的迷雾在一定程度上反而更加说明现实的问题,解决现实的问题,放大时间和空间的维度。
但现实永远充满着不确定性。就像一首音乐,基调是确定的,但里面的“偶发性”和“不确定性”却最大程度上给听者以空间所释放。这也是白南准⑥所信奉的。就像他说的,在音乐方面,杂音和声音的组合是很难的,而站在常规化的作曲角度讲,这种声音无法解释和谱成曲子,正如用绘画的特征和美学思想去解释电影中的蒙太奇效果一样,费力不讨好。
在当代艺术极度抽离的语境下,绘画变得尤为困难,常常缺少明确的形态方式,不能表达确定的内容和情感,这是常规艺术思维挖的陷阱,也可以说是大众思维模式陷阱。打破常规思维,开拓多维空间变得尤为重要。就如一只手,常規下,它的皮囊之下只是一个机体,骨和血肉。但非常规下,却有无限的承载力和表现力。至于承载的和表现的是什么,就看需要的是什么,当你需要它时,它就能最大可能的为你所用。最终它只是一只手,只是作为一种实体存在的方式和现象。但现象外有现象,表象内有表象,就像禅师们常说的一句话;“骑驴觅驴。”于现象之外觅真实,于生死之外觅涅槃。
作者简介:曾令洲(1991-11—),男,汉族,湖北美术学院16级在读研究生,硕士学位,籍贯:湖北省宜昌市远安县,专业:油画,研究方向:当代艺术研究。
[关键词]现代;雾 ;机制;不界定思维
作为人存在于社会中,很多情况下我们看到的和想到的都有趋同性,特别是在艺术语言上。艺术语言从根本上就决定了作为独立个人的艺术风格和修养的一个基础,趋同性又从另一个层面上影响了艺术风格和修养的独立。就如相同的雾在不同的时间、空间和不同的人眼里有着不同的意义,然而一种艺术语言该如何在它已阐述过的意义层面之上去界定出一种新的意义,即在已有的社会存在模式与现实的矛盾和建立在现实基础之上的自由之中,去寻找一种相对的方式方法,建立属于自己的价值评判标准和艺术风格,表达自己的观念和看法。在现当代绘画语言形成固定思维模式下,如何突破这种形式,让语言变得更加灵活多变,让艺术创作更加自由,显得尤为重要。
格哈德·里希特①的《海景(多云)》和《海景(海-海)》中:海,与被看的海,是象与实体的纠缠、交织,就像英语的‘sea’永远和‘see’同音,英语的“看”和德语的“海”永远同字。海与海里的天,天与天里的海,在雾里没有固定的界限。
上下颠倒、相互映衬的镜像与自我的临界点,便是容纳错觉与感受在存在之中占据的位置。当摄影师借助复制将“象”与实体的距离缩短为零,变成罗兰·巴特②所谓的“知面”的明镜之时,绘画能够将摄影重新归于复制的迷雾。
这复制的二度迷雾,也许只是一场及时雨,我们会从曾经以为一清二楚的图像中发现新的迷局。恰巧的是这场及时雨在提香③原作《报喜的天使》中出现,圣言的到来总是带来不解;在里希特几度复制中,报喜的天使和圣母都一点点归于几近抽象的灰红色,绘画语言在抽离中显得更加神秘。
迷雾中的画与景充满着神秘,没有层次、前后、上下、左右,没有确定的大海、天空和边际。唯一有的只是会让我们沉睡进入“之间”。迷雾中的观者好似在里面游泳,全身得以呼吸,消逝于其中。
这就是雾,一种不确定性,充满神秘和荒诞。
类似于此,马克·罗斯科④大面积色块同样是对不确定性最好的解读。大面积的色域规避了现实事物对思想的束缚,确定的唯一性得到了释放。没有喧嚣和现实的制约,只有对无尽的思考,只从色域上去影响你的心态。而冯友兰⑤说,此为“不可说”,因为对于“无”什么也不能说,如果把它叫做“心”或别的名字,那就立即给了他一个定义,给了一种限制。万事万物为无得之得,顿悟之所得。“如今明得的,在什么处?所以道,向前迷得,便是即今悟的;即今悟的,便是向前迷得。”真像即现象。就像禅宗的一句常用话;“山是山,水是水。”在你迷时,山是山,水是水;在你悟时,山还是山,水还是水。不确定性所形成的迷雾在一定程度上反而更加说明现实的问题,解决现实的问题,放大时间和空间的维度。
但现实永远充满着不确定性。就像一首音乐,基调是确定的,但里面的“偶发性”和“不确定性”却最大程度上给听者以空间所释放。这也是白南准⑥所信奉的。就像他说的,在音乐方面,杂音和声音的组合是很难的,而站在常规化的作曲角度讲,这种声音无法解释和谱成曲子,正如用绘画的特征和美学思想去解释电影中的蒙太奇效果一样,费力不讨好。
在当代艺术极度抽离的语境下,绘画变得尤为困难,常常缺少明确的形态方式,不能表达确定的内容和情感,这是常规艺术思维挖的陷阱,也可以说是大众思维模式陷阱。打破常规思维,开拓多维空间变得尤为重要。就如一只手,常規下,它的皮囊之下只是一个机体,骨和血肉。但非常规下,却有无限的承载力和表现力。至于承载的和表现的是什么,就看需要的是什么,当你需要它时,它就能最大可能的为你所用。最终它只是一只手,只是作为一种实体存在的方式和现象。但现象外有现象,表象内有表象,就像禅师们常说的一句话;“骑驴觅驴。”于现象之外觅真实,于生死之外觅涅槃。
作者简介:曾令洲(1991-11—),男,汉族,湖北美术学院16级在读研究生,硕士学位,籍贯:湖北省宜昌市远安县,专业:油画,研究方向:当代艺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