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兴趣是人们探索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兴趣能直接影响一个人的工作效率和智力发挥。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对提高学生素质和数学教学质量以及适应新课改都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情感教育,唤起兴趣
列宁曾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是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对真理的追求。”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善于情感交流,把广大学生吸引到教师周围,使学生热爱数学,唤起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可用以下方式:
1.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
人总是希望受到他人的尊重,因此教师必须注意情感输出,时时处处关心、尊重、热爱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做到言传身教,潜移默化,这样可使学生从内心敬仰老师,对老师产生尊敬和信任感,促使学生对该科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这是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基本保证。
2.加强学习目的教育,利用“需要”来激发学习兴趣
在整个数学教学过程中,都需要不断地、反复地用生动的事例阐明数学的重要性,使学生逐步体会到“数学是自然科学之母”,“数学是锻炼思维的体操,它能使人头脑聪明、思维敏捷”。
二、有趣开头,吸引兴趣
所谓“有趣开头”,就是每一节课都要有一个能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开场白,即引人入胜的导语。因为学生本堂课有无兴趣,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心理学告诉我们“积极的兴趣能对人的实践活动产生动力作用。”而初中生正处在心理发展阶段的学龄中期,他们的行为常受兴趣的左右,导入布疑则能诱发他们这种天赋的好奇心,从而形成探反射,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这时,学生的思维处于最佳活动状态,因而必然造成获得最佳教学效果的有利条件。
1.以繁求简,吸引兴趣
如:讲“乘方“时,要求学生写出50个2相乘的式子来,开始学生都很认真写。后来又数又写,搞不清楚了,有的叹息说:“要是有简便的方法就好了”!有的大胆猜想:“肯定有新的记法”!有的学生用文字记了一句话:“50个2相乘”。此时,全班学生情绪达到高潮,教师因势利导地点出新课,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的内容——“乘方”。激起这样浓厚的求知欲,能不为学好新课创造好条件吗?
2.以疑求释,吸引兴趣
如:学习几何“体、面、线、点”时,教师用肯定的语言指出:“平面几何所研究的面是没有厚薄的,线是没有粗细的,点是没有大小的”。这些判断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是矛盾的。因此疑惑,好奇心又吸引他们去看书学习,弄明究竟是怎么会事。
3.以知求进,吸引兴趣
如:负数的引入,大的数减去小的数,我们在小学已经学过了,那么小的数减去大的数该怎么办呢?
4.以神奇吸引兴趣
如:讲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时,教师以未卜先知的语气向学生说道:“我只用一根木尺,就可测出高不可攀的塔高,或操场上旗竿的高度。”此时,学生半信半疑,而兴趣盎然,个个跃跃欲试。接着,教师又提出“为什么老师能很快测出高度呢?这是因为老师掌握了其中的规律,这个规律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内容。”到此,教师成功地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引入了新课。
三、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问题是数学的灵魂”。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目的以及学生的年龄特点向学生提出巧妙、新颖的问题,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产生疑问,造成悬念,唤起强烈的求知欲,激发学习兴趣,使他们以跃跃欲试的姿态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这样能较好地将教学目的转化为学生的学习目标。
1.联系实际需要,激发兴趣
例如:教学“垂线段最短”时,教师先在黑板上画一个蓄水池和一条水渠,然后提出问题:“农民要把水渠的水引到蓄水池里,在水渠的什么地方开沟才能使沟最短呢?”由此引入课题,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通过这些实际问题的提出和解决,可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在现实生产中的重要作用,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几何的兴趣。教学中应发挥教材优势,充分利用教科书的章头图和引言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2.运用趣味问题,激发兴趣
如:在教学方程组时,先引入民间流传的趣味问题,如鸡兔同笼,木马问题等,引导学生列出方程组。这样,很自然地激发了学生探讨方程组解决的欲望。
3.故事引趣,激发兴趣
根据学生爱听故事的心理特点,在讲反证法时,老师给学生讲了一个故事:古希腊有三位哲学家,一天争论问题后在一棵大树下睡着了,有几个淘气的孩子将三个人的脸抹黑,醒来后三人互相指着对方哈哈大笑,可是其中有一个人笑了一下后马上不笑了,你知道为什么吗?接着老师从这个人不笑了说明反证法的步骤,学生从笑声中学会了知识,激发了兴趣。
4.设置悬念,激发兴趣
如:在讲“圆周角”时,课始首先提问:“如何确定一个圆的圆心?”学生即刻便能答出。再问:“在只有直角三角尺的情况下,你如何找到一个圆的圆心呢?”学生思考后,众说纷纭,但却无法肯定,此时学生心理上就产生了“疑而不解,又欲解之”的强烈愿望,迫切知道如何找。这时再引入课题,提出“推论2”的问题,把学生的学习引入了一个新的境界,使学生的学习动机由悬念状态,进入活跃的、有明确方向的探索状态。
四、操作探索,培養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亲自参与掌握知识的愉悦情感,乃是唤起青少年特有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针对初中生好动的特点,对直观操作教学,可诱导学生变枯燥抽象的数学原理学习为生动活泼的知识探索,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变“苦学”为“乐学”。例如:教学“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时,让学生将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剪下来拼在一起,使三个顶点重合,相邻两角的一边重合,至此,教师问学生:“这三个内角和等于多少度?”由此引入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这样处理,不但激发了学生探索规律的兴趣,而且还可启发学生如何作辅助线探明证题思路。
事实说明,让学生进行简单操作,重视实习作业,可以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变被动听为主动学。在几何教学中,可指导学生制作几何学具,如对顶角量角器,曲尺,全等三角形等。剪裁几何图形,如剪双喜字,蝴蝶,五角星等,这样能极大地增强学生学习几何的兴趣。
总之,千方百计地激发起学生的积极主动的兴趣,必将产生良好的效果,提高学习效率。
(作者单位:621100四川省三台县乐安镇初级中学校)
一、情感教育,唤起兴趣
列宁曾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是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对真理的追求。”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善于情感交流,把广大学生吸引到教师周围,使学生热爱数学,唤起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可用以下方式:
1.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
人总是希望受到他人的尊重,因此教师必须注意情感输出,时时处处关心、尊重、热爱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做到言传身教,潜移默化,这样可使学生从内心敬仰老师,对老师产生尊敬和信任感,促使学生对该科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这是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基本保证。
2.加强学习目的教育,利用“需要”来激发学习兴趣
在整个数学教学过程中,都需要不断地、反复地用生动的事例阐明数学的重要性,使学生逐步体会到“数学是自然科学之母”,“数学是锻炼思维的体操,它能使人头脑聪明、思维敏捷”。
二、有趣开头,吸引兴趣
所谓“有趣开头”,就是每一节课都要有一个能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开场白,即引人入胜的导语。因为学生本堂课有无兴趣,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心理学告诉我们“积极的兴趣能对人的实践活动产生动力作用。”而初中生正处在心理发展阶段的学龄中期,他们的行为常受兴趣的左右,导入布疑则能诱发他们这种天赋的好奇心,从而形成探反射,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这时,学生的思维处于最佳活动状态,因而必然造成获得最佳教学效果的有利条件。
1.以繁求简,吸引兴趣
如:讲“乘方“时,要求学生写出50个2相乘的式子来,开始学生都很认真写。后来又数又写,搞不清楚了,有的叹息说:“要是有简便的方法就好了”!有的大胆猜想:“肯定有新的记法”!有的学生用文字记了一句话:“50个2相乘”。此时,全班学生情绪达到高潮,教师因势利导地点出新课,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的内容——“乘方”。激起这样浓厚的求知欲,能不为学好新课创造好条件吗?
2.以疑求释,吸引兴趣
如:学习几何“体、面、线、点”时,教师用肯定的语言指出:“平面几何所研究的面是没有厚薄的,线是没有粗细的,点是没有大小的”。这些判断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是矛盾的。因此疑惑,好奇心又吸引他们去看书学习,弄明究竟是怎么会事。
3.以知求进,吸引兴趣
如:负数的引入,大的数减去小的数,我们在小学已经学过了,那么小的数减去大的数该怎么办呢?
4.以神奇吸引兴趣
如:讲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时,教师以未卜先知的语气向学生说道:“我只用一根木尺,就可测出高不可攀的塔高,或操场上旗竿的高度。”此时,学生半信半疑,而兴趣盎然,个个跃跃欲试。接着,教师又提出“为什么老师能很快测出高度呢?这是因为老师掌握了其中的规律,这个规律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内容。”到此,教师成功地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引入了新课。
三、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问题是数学的灵魂”。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目的以及学生的年龄特点向学生提出巧妙、新颖的问题,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产生疑问,造成悬念,唤起强烈的求知欲,激发学习兴趣,使他们以跃跃欲试的姿态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这样能较好地将教学目的转化为学生的学习目标。
1.联系实际需要,激发兴趣
例如:教学“垂线段最短”时,教师先在黑板上画一个蓄水池和一条水渠,然后提出问题:“农民要把水渠的水引到蓄水池里,在水渠的什么地方开沟才能使沟最短呢?”由此引入课题,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通过这些实际问题的提出和解决,可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在现实生产中的重要作用,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几何的兴趣。教学中应发挥教材优势,充分利用教科书的章头图和引言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2.运用趣味问题,激发兴趣
如:在教学方程组时,先引入民间流传的趣味问题,如鸡兔同笼,木马问题等,引导学生列出方程组。这样,很自然地激发了学生探讨方程组解决的欲望。
3.故事引趣,激发兴趣
根据学生爱听故事的心理特点,在讲反证法时,老师给学生讲了一个故事:古希腊有三位哲学家,一天争论问题后在一棵大树下睡着了,有几个淘气的孩子将三个人的脸抹黑,醒来后三人互相指着对方哈哈大笑,可是其中有一个人笑了一下后马上不笑了,你知道为什么吗?接着老师从这个人不笑了说明反证法的步骤,学生从笑声中学会了知识,激发了兴趣。
4.设置悬念,激发兴趣
如:在讲“圆周角”时,课始首先提问:“如何确定一个圆的圆心?”学生即刻便能答出。再问:“在只有直角三角尺的情况下,你如何找到一个圆的圆心呢?”学生思考后,众说纷纭,但却无法肯定,此时学生心理上就产生了“疑而不解,又欲解之”的强烈愿望,迫切知道如何找。这时再引入课题,提出“推论2”的问题,把学生的学习引入了一个新的境界,使学生的学习动机由悬念状态,进入活跃的、有明确方向的探索状态。
四、操作探索,培養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亲自参与掌握知识的愉悦情感,乃是唤起青少年特有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针对初中生好动的特点,对直观操作教学,可诱导学生变枯燥抽象的数学原理学习为生动活泼的知识探索,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变“苦学”为“乐学”。例如:教学“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时,让学生将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剪下来拼在一起,使三个顶点重合,相邻两角的一边重合,至此,教师问学生:“这三个内角和等于多少度?”由此引入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这样处理,不但激发了学生探索规律的兴趣,而且还可启发学生如何作辅助线探明证题思路。
事实说明,让学生进行简单操作,重视实习作业,可以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变被动听为主动学。在几何教学中,可指导学生制作几何学具,如对顶角量角器,曲尺,全等三角形等。剪裁几何图形,如剪双喜字,蝴蝶,五角星等,这样能极大地增强学生学习几何的兴趣。
总之,千方百计地激发起学生的积极主动的兴趣,必将产生良好的效果,提高学习效率。
(作者单位:621100四川省三台县乐安镇初级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