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评价是教学活动的中心环节,它具备了诊断、指向、鼓励的多重功能。本文从多元化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目标、多元化评价方法三个方面简单阐述了高中信息技术多元化学业评价应用研究的几个方面,并提出评价要关注主体、方法以及目标等三个方面。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多元化;评价体系
一、 高中信息技术课堂多元学业评价首先要确定评价的主体
课堂评价之本是评价主体的确立,长期以来,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活动中,评价的主体是老师。老师在评价过程中拥有绝对的话语权。学生的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做好老师安排好的工作并静待评价。这种一元化的评价架构跟当下新课改理念有着较大的出入,同时也跟学生的认知结构,兴趣调动机制,反思回馈机制向背离。皮亚杰先生的认知发展的体系中详细的介绍了认知的几个关键理念,他认为知识的汲取跟如何评价学习过程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认知有新旧知识进行内部对比,并自主做出类似性关联掌握新内容的,在这种掌握机制中,自我评价的作用较为显著,有相似知识进行对比汲取知识的,这就得依赖学生和学生之间的评价来起到促进的作用。而要调动学生主体积极性的主观发展,就需要建立一套基于信息技术学科的兼顾学生个性发展、又重视全体学生之间合作交流并且具备一定自我发展的多元化评价体系。而这个体系构建的核心则是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在原有单一评价机制的基础之上引入小组评价、自我评价、学校评价、家长评价甚至社区评价等多元化的评价主体。促进学生在面对评价的时候不仅仅关注评价本身,同时也能够换不同的角度来观察反思学习的问题。为落实课程标准,教学目标以及学生的长远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例如在高中信息技术必修《网页超链接》一课中,笔者就巧妙的引入了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在进行了回顾之前几节知识并引入超链接的概念之后。笔者设计了一个“自主找链接,动脑想概念”的课堂环节,促进学生自发的到因特网上去观察去体验超链接的各种类型、链接源、链接目标,然后采取小组间竞争评价的方式。通过激烈的组间评价,学生们在自发的总结出网址链接、书签链接、电子邮箱链接、本地链接等相关知识的基础之上也学会了探索新知识的方法。随后笔者又设计了“舌尖上的中国地图”一个环节。笔者给出了一幅中国地图和很多的美食页面,要求学生能巧妙的按照地图把各省的美食按产地进行链接,同时注重链接的规划以及整个网页的布局等问题。最后将学生们的作品上传到学校网站上,同时在网页上预留了打分入口。所有访问网页的客户都能够从美观、链接合理性、实用性等多个方面进行评价。
从实际效果上来看,引入了多元化评价主体的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主动性大大提高了,他们想进一步的挖掘自身的潜力,进一步收获知识。更为可喜的是,他们对待各种评价的时候更为理性,很多之前看到对老师单一评价不理解的现象逐渐的消失也进一步拓宽了自身信息汲取的渠道。
二、 高中信息技术课堂多元学业评价要注重评价的目标指向
高中信息技术课堂多元学业评价要注重评价的目标指向。这个评价目标也应当跟新课程改革理念相符合,简单的说,就是符合教学的三维目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信息基本素养的培养,是信息技术学科的最基本的目标,所以整个课堂评价体系的指向方向也要以此为基准。课堂多元评价的目标在围绕这个大目标的基础上要做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综合目标指向的多元化。
三、 高中信息技术课堂多元学业评价应注重评价方法的多元化
评价方法的多元化,是实施高中信息技术课堂评价过程中的一个最重要的方面。传统习惯的评价以静态性评价为主,比如说我们最常用的考试、布置作业、以及提问反馈等等。而高中信息技术课堂多元学业评价则注重评价方法的多样化,运用多种评价方法,采取过程性评价、诊断性评价、定位性评价以及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模式。
毫无疑问的是,过程性评价无疑在这几个评价方法中占有主体地位。过程性评价既关注过程,也关注结果。整体,及时,深入,持续是过程性评价的几个主要的特点。过程性评价不仅仅贯穿某一个教学过程始终,甚至贯穿了学生整个学业的始终。例如对于《信息技术基础》一册的内容,就可以由信息的理解—信息技术的理解—合理使用技术获取信息-合理加工信息-合理集成并发布信息-合理管理信息来进行全面系统客观的认识,每一部分学习的时候都对提问情况、点评情况、作业情况、任务完成情况、作品评价情况等进行细化的记录并评价。同时鼓励学生相互学习共同学习,在漫长的学习过程中相互帮助、相互借鉴、相互监督。而诊断性评价她可以渗透在过程性评价的每个阶段,总结性评价则和诊断性评价都是过程性评价的必要补充,能对过程性评价起到丰富和升华的作用。每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由于学生之间学力、基础确实存在一定差距,多多少少会出现个体差异,通过诊断性评价发现这些个体的差异并及时合理的进行调整会巧妙的减少个体的差异,完成教学目标为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的提升打下基础。新课程改革以来,总结性评价饱受批评,认为总结性评价就是应试教育的代名词,但笔者并不这样认为。笔者认为不能因噎废食,总结性评价对于学生学习质量、学习效果的诊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也为教师开展进一步的教学工作提供信息支撑。同时总结性评价并一定要是最后的总结性评价,在中途也可以有阶段的总结性评价,更有助于我们时刻把握课堂、把握学生的动态。
总之,高中信息技术课堂多元学业评价要注重主体的多元化、方法的多元化以及目标的多元化。但在实施评价的时候要尊重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学内容以及社会需求。要杜绝哪种评价体系时髦,哪种评价体系更功利就使用哪种评价体系。同时,对于教学评价体系的建设也需要动态化,要能够动态的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并及时调整。
【参考文献】
[1]钱云花.浅析新课程理念下高中信息技术课选修模块[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7(08)
[2]孙展聪.信息技术课中学生自我评价的探索[J].当代教育科学.2008(22)
[3]邵吉友.多元智能理论对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指导[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36)
[4]张启昕.多元评价方法在高中信息技术教育中的应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23)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县立发中学)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多元化;评价体系
一、 高中信息技术课堂多元学业评价首先要确定评价的主体
课堂评价之本是评价主体的确立,长期以来,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活动中,评价的主体是老师。老师在评价过程中拥有绝对的话语权。学生的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做好老师安排好的工作并静待评价。这种一元化的评价架构跟当下新课改理念有着较大的出入,同时也跟学生的认知结构,兴趣调动机制,反思回馈机制向背离。皮亚杰先生的认知发展的体系中详细的介绍了认知的几个关键理念,他认为知识的汲取跟如何评价学习过程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认知有新旧知识进行内部对比,并自主做出类似性关联掌握新内容的,在这种掌握机制中,自我评价的作用较为显著,有相似知识进行对比汲取知识的,这就得依赖学生和学生之间的评价来起到促进的作用。而要调动学生主体积极性的主观发展,就需要建立一套基于信息技术学科的兼顾学生个性发展、又重视全体学生之间合作交流并且具备一定自我发展的多元化评价体系。而这个体系构建的核心则是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在原有单一评价机制的基础之上引入小组评价、自我评价、学校评价、家长评价甚至社区评价等多元化的评价主体。促进学生在面对评价的时候不仅仅关注评价本身,同时也能够换不同的角度来观察反思学习的问题。为落实课程标准,教学目标以及学生的长远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例如在高中信息技术必修《网页超链接》一课中,笔者就巧妙的引入了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在进行了回顾之前几节知识并引入超链接的概念之后。笔者设计了一个“自主找链接,动脑想概念”的课堂环节,促进学生自发的到因特网上去观察去体验超链接的各种类型、链接源、链接目标,然后采取小组间竞争评价的方式。通过激烈的组间评价,学生们在自发的总结出网址链接、书签链接、电子邮箱链接、本地链接等相关知识的基础之上也学会了探索新知识的方法。随后笔者又设计了“舌尖上的中国地图”一个环节。笔者给出了一幅中国地图和很多的美食页面,要求学生能巧妙的按照地图把各省的美食按产地进行链接,同时注重链接的规划以及整个网页的布局等问题。最后将学生们的作品上传到学校网站上,同时在网页上预留了打分入口。所有访问网页的客户都能够从美观、链接合理性、实用性等多个方面进行评价。
从实际效果上来看,引入了多元化评价主体的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主动性大大提高了,他们想进一步的挖掘自身的潜力,进一步收获知识。更为可喜的是,他们对待各种评价的时候更为理性,很多之前看到对老师单一评价不理解的现象逐渐的消失也进一步拓宽了自身信息汲取的渠道。
二、 高中信息技术课堂多元学业评价要注重评价的目标指向
高中信息技术课堂多元学业评价要注重评价的目标指向。这个评价目标也应当跟新课程改革理念相符合,简单的说,就是符合教学的三维目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信息基本素养的培养,是信息技术学科的最基本的目标,所以整个课堂评价体系的指向方向也要以此为基准。课堂多元评价的目标在围绕这个大目标的基础上要做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综合目标指向的多元化。
三、 高中信息技术课堂多元学业评价应注重评价方法的多元化
评价方法的多元化,是实施高中信息技术课堂评价过程中的一个最重要的方面。传统习惯的评价以静态性评价为主,比如说我们最常用的考试、布置作业、以及提问反馈等等。而高中信息技术课堂多元学业评价则注重评价方法的多样化,运用多种评价方法,采取过程性评价、诊断性评价、定位性评价以及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模式。
毫无疑问的是,过程性评价无疑在这几个评价方法中占有主体地位。过程性评价既关注过程,也关注结果。整体,及时,深入,持续是过程性评价的几个主要的特点。过程性评价不仅仅贯穿某一个教学过程始终,甚至贯穿了学生整个学业的始终。例如对于《信息技术基础》一册的内容,就可以由信息的理解—信息技术的理解—合理使用技术获取信息-合理加工信息-合理集成并发布信息-合理管理信息来进行全面系统客观的认识,每一部分学习的时候都对提问情况、点评情况、作业情况、任务完成情况、作品评价情况等进行细化的记录并评价。同时鼓励学生相互学习共同学习,在漫长的学习过程中相互帮助、相互借鉴、相互监督。而诊断性评价她可以渗透在过程性评价的每个阶段,总结性评价则和诊断性评价都是过程性评价的必要补充,能对过程性评价起到丰富和升华的作用。每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由于学生之间学力、基础确实存在一定差距,多多少少会出现个体差异,通过诊断性评价发现这些个体的差异并及时合理的进行调整会巧妙的减少个体的差异,完成教学目标为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的提升打下基础。新课程改革以来,总结性评价饱受批评,认为总结性评价就是应试教育的代名词,但笔者并不这样认为。笔者认为不能因噎废食,总结性评价对于学生学习质量、学习效果的诊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也为教师开展进一步的教学工作提供信息支撑。同时总结性评价并一定要是最后的总结性评价,在中途也可以有阶段的总结性评价,更有助于我们时刻把握课堂、把握学生的动态。
总之,高中信息技术课堂多元学业评价要注重主体的多元化、方法的多元化以及目标的多元化。但在实施评价的时候要尊重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学内容以及社会需求。要杜绝哪种评价体系时髦,哪种评价体系更功利就使用哪种评价体系。同时,对于教学评价体系的建设也需要动态化,要能够动态的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并及时调整。
【参考文献】
[1]钱云花.浅析新课程理念下高中信息技术课选修模块[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7(08)
[2]孙展聪.信息技术课中学生自我评价的探索[J].当代教育科学.2008(22)
[3]邵吉友.多元智能理论对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指导[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36)
[4]张启昕.多元评价方法在高中信息技术教育中的应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23)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县立发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