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P调控肝癌细胞增殖活性及对索拉非尼敏感性的影响

来源 :中华肿瘤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uang9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检测YAP在肝癌细胞中的表达水平,并探讨其对肝癌细胞增殖活性以及对索拉非尼敏感性的影响。

方法

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SK-Hep-1、HepG-2、Huh7和正常人肝细胞株L-O2中YAP的蛋白表达水平。以YAP的小干扰RNA或过表达质粒分别转染SK-Hep-1和Huh7细胞,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法检测细胞的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将SK-Hep-1和SK-Hep-1 si-YAP细胞接种于裸鼠皮下,并以索拉非尼灌胃,观察移植瘤与对照组的差异。

结果

YAP蛋白在肝癌细胞株中表达升高。下调SK-Hep-1细胞的YAP表达后,细胞存活率为(78.5±0.3)%,与对照组[(92.3±0.2)%]比较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G0/G1期细胞占(65.4±3.3)%,与对照组[(55.7±3.4)%]比较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9)。上调Hun7细胞的YAP表达后,细胞存活率为(81.2±1.3)%,与对照组[(62.5±1.1)%]比较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 G0/G1期细胞占(38.2±3.8)% ,与对照组[(48.8±2.9)%]比较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9)。si-YAP+索拉非尼组SK-Hep-1细胞的存活率为(31.13±1.79)%,低于索拉非尼组[(48.87±0.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PC3.1-YAP+索拉非尼组的细胞存活率为(69.98±2.94)%,高于索拉非尼组[(53.53±1.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裸鼠移植瘤模型实验显示,SK-Hep-1组、SK-Hep-1+索拉非尼组、SK-Hep-1 si-YAP组和SK-Hep-1 si-YAP+索拉非尼组瘤重分别为(0.96±0.08)g、(0.62±0.08)g、(0.70±0.06)g和(0.27±0.02)g。SK-Hep-1+索拉非尼组和SK-Hep-1 si-YAP组瘤重均低于SK-Hep-1组(P值分别为0.012和0.031),SK-Hep-1 si-YAP+索拉非尼组瘤重低于SK-Hep-1 si-YAP组(P=0.001)。

结论

YAP在肝癌细胞系中表达上调,其表达变化影响细胞增殖能力和细胞周期进程,并影响肝癌对索拉非尼的敏感性。YAP是肝癌治疗的一个潜在分子靶点。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目的模拟使用鼠标时不同腕位用力对腕管内正中神经、肌腱及韧带的影响。方法2017年6至11月温州医科大学数字化医学研究所和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超声影像科选取49名18~27岁健康青年志愿者,共98例手,其中男24名(48例手),女25名(50例手)。通过美国GE公司LOGIQ E9超声诊断仪结合德国Zebris公司足底压力分布测量系统实时同步连续观测三个手部体位(正常超声检查体位、模拟垂直用力握
目的探索瘤样脱髓鞘病变(TDLs)增强磁共振(MRI)随不同临床分期的动态演变特点规律。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经病理证实的TDLs患者35例。入组后,进一步完善不同临床分期(急性期、亚急性期、慢性期)的头颅MRI增强检查。比较不同临床分期TDLs头颅MRI增强扫描特点差异,归纳其演变特点。结果(1)急性期(35/35):斑片状26例(74.3%)、结节样12例(
目的探讨大动脉炎(TA)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纳入2014年1月至2017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风湿免疫科住院且未经治疗的大动脉炎患者62例(大动脉炎组),另纳入同期健康体检者60名为对照组。使用美国国立研究院(NIH)评分及印度大动脉炎临床活动性评分(ITAS2010)评价TA活动度,检测血清25-OH-D水平,进行组间比较。分析血清25-OH
目的探讨超声双重造影(DCEUS)QontraXt三维伪彩色定量分析肿瘤组织血流灌注参数及其变化评价进展期胃癌新辅助化疗(NAC)疗效的价值。方法89例进展期胃癌患者,接受3个疗程NAC(奥沙利铂+卡培他滨)联合手术治疗。分别于化疗前和手术前1~2周行DCEUS检查和QontraXt三维伪彩色定量分析,比较NAC前后、反应组和无反应组之间,峰值强度(PE)、达峰时间(TP)、伽马曲线的尖度(β)、
影像组学从海量的医学影像数据中提取大量的定量特征,通过量化分析进行诊断和预测。影像组学分析的主要步骤包括图像采集、确认感兴趣区并进行图像分割、提取并分析定量特征、构建分类或预测模型。与传统影像学特征相比,影像组学利用计算机技术对医学图像进行深度挖掘,提取特征更加高效、相对客观,特征种类更为丰富;但影像组学分析对图像质量和图像采集参数的一致性要求较高,特征提取主要局限于勾画的肿瘤范围内。影像组学在肿
目的探讨3.0T磁共振体素内不相干性运动(IVIM)量化指标联合动态增强扫描的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氩氦刀治疗后病灶残留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100例行氩氦刀治疗的NSCLC患者,根据穿刺活检和随访结果将患者分为残留组(21例)和无残留组(79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7 d和1个月时的IVIM量化指标综合表观扩散系数(ADC)、慢速表观扩散系数(sADC)
目的评价吻合血管腓骨近端带关节移植治疗桡骨远端骨巨细胞瘤(GCT)的疗效。方法38例桡骨远端GCT患者,根据桡骨缺损范围切取自体腓骨近端,移植后钢板固定。术前、术后分别采用腕关节活动度、握力、腕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和Cooney评分系统对腕关节功能进行评价。结果术后患者伤口均为Ⅰ期愈合,围手术期恢复平稳。随访期内未见明显的腕关节畸形,腓骨与桡骨截骨端均达到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11周。术后3个月患
目的探讨计算机体层摄影术(CT)纹理分析对孤立性肺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36例肺内炎性结节和54例周围型肺癌的CT图像资料,测量结节平扫及增强扫描各期的CT值,采用MaZda软件对肺结节进行CT纹理分析,提取熵、相关及对比度等纹理特征参数。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价各参数对肺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的效能。结果癌性结节组平扫期的熵、相关和对比度分别为1.58±0.07、0.0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