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父母来说,只要不是与世隔绝的隐士,在过去几年各种媒体的狂轰滥炸下,都会知道中国“虎妈”对子女要求的严格,也知道法国的孩子在父母的严格教育下不会乱扔食物。但仅知道这些已经落伍了,因为现在国际上最流行的育儿模式来自北欧——斯堪的纳维亚育儿法成为新的时尚。
英国的《泰晤士报》近日刊登了一篇题为《Forget Tiger Mom,here comes the Scandi dad》的报道,详细介绍了备受欧美国家父母欢迎的“斯堪的纳维亚式子女养育法”。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国家的父母把家庭放在首位,并争取最多的时间和孩子到外面活动,是在瑞典、丹麦等北欧国家家庭中非常流行的一种教育方式,而在国内,这种教育模式甚至还博得了一个响亮的名号:斯堪的爹。
在北欧的教育模式中,父亲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乔汉娜·卡尔森来自瑞典南部港口城市马尔默,这位母亲是马尔默大学的一位讲师。“当我们全家在国外旅行时,遇到的每一个人都会对我们和孩子间的关系赞口不绝。”她说。
乔汉娜和她的丈夫亨里克·彼得森合著了一本名叫《瑞典老爸》的书,这本书结合他们自己的育儿经验,勾画了21位父亲和他们孩子的故事,在市场上卖得相当不错。
“很多人不敢相信,父亲在孩子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如此重要的角色,从换尿布到接送上下学几乎无所不在,他们可不仅仅只是在周末扮演一下逗孩子玩的风趣老爸的角色。”乔汉娜说。
北欧的休假制度使得父亲有更多的时间和孩子在一起,在那里,父亲也能享受长时间的产假。卡尔森说:“我们都有16个月的产假,在这期间能拿到80%的薪水,我认为这一点对于培养我们和孩子间的关系很重要,也正是父亲可以发挥更大教育作用的前提。”
在北欧,父母和孩子的关系有着严格的规范,比如你不可能听到父母对孩子大声训斥,而体罚孩子更是违法行为。父母希望孩子能够适应家庭生活,而不会改变家庭习惯去适应孩子,这对于孩子来说无疑是一场最早的,也是最有价值的社会化实践。
根据北欧父母的育儿经,他们和孩子相处的时间里,有很大一部分时间是在户外度过的。从那些包着尿布躺在婴儿车里的婴儿到大一些能在草坪上四处奔跑的孩子,父母都会带着他们到户外活动,而且风雨无阻,即便天气寒冷也是如此。因为在户外呼吸新鲜空气、玩泥巴,有利于儿童在接触大自然和身体活动中保持身心健康。比起让孩子玩电脑游戏,父母与孩子一起钓鱼、散步、游泳、野餐、远足、旅行等,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克里斯汀·迪姆斯蒂德是一位英国作家,他在瑞典已经居住了10年,他的儿子杰克现在15个月大。他说:“一如前几代英国人所做的那样,北欧的父亲给孩子创造一个尽量简单的童年。在户外活动的时候,父亲会带着儿子们去钓鱼,全家都会一起到森林里去捡蘑菇。”
北欧父亲在家里照顾孩子,并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发挥巨大作用让英国人羡慕不已,好在近年来英国“超级奶爸”的数量也在逐步增多。英杰华保险集团所做的网络调查显示,英国有大概6%的父亲是孩子的主要照看人,人数由2000年的6万人增加到目前的约60万人,增长了十倍。或许再过几年,“英爹”将变得和“斯爹”一样有名。
俗话说“养不教,父之过”,虽然在女权主义时代这种说法有失偏颇,但父亲在孩子成长中的作用怎么强调也不会过分,而且父亲对孩子的爱可以看做是一个社会的基石。作为3个孩子的父亲,英国首相卡梅伦就呼吁发起一场运动——“把父亲重新拉回孩子们的生活之中”。
这位首相一直把去年夏天在伦敦发生的骚乱归结于社会责任的崩溃,而其中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孩子缺少父爱,他称那些弃家出走的父亲应当为自己的行为感到“彻底的羞辱”,母亲被抛弃在家中独力抚养孩子是令人无法接受的。卡梅伦说,即使夫妻分居,父亲们也应当承担对孩子的“财政与感情支持”的责任,在周末陪孩子一起玩,积极参与对孩子的引导和教育。
一项调查显示,生长在单亲家庭中的孩子有不良表现的几率是与父母双亲共同生活的孩子的两倍。数字表明,12%生长在单亲家庭中的孩子在7岁的时候会出现行为问题,而和亲生父母生活在一起的孩子在7岁时出现问题的概率只有6%。来自伦敦教育学院的丽萨·卡尔德伍德说:“不和亲生父亲生活在一起会导致孩子的生活贫穷,也会对他们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也正因为意识到了这一点,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上的国家越来越重视父亲在孩子成长中所起的关键作用,而这种由父亲唱主角的孩子抚养方式,亦开始逐渐流行开来。
英国的《泰晤士报》近日刊登了一篇题为《Forget Tiger Mom,here comes the Scandi dad》的报道,详细介绍了备受欧美国家父母欢迎的“斯堪的纳维亚式子女养育法”。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国家的父母把家庭放在首位,并争取最多的时间和孩子到外面活动,是在瑞典、丹麦等北欧国家家庭中非常流行的一种教育方式,而在国内,这种教育模式甚至还博得了一个响亮的名号:斯堪的爹。
在北欧的教育模式中,父亲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乔汉娜·卡尔森来自瑞典南部港口城市马尔默,这位母亲是马尔默大学的一位讲师。“当我们全家在国外旅行时,遇到的每一个人都会对我们和孩子间的关系赞口不绝。”她说。
乔汉娜和她的丈夫亨里克·彼得森合著了一本名叫《瑞典老爸》的书,这本书结合他们自己的育儿经验,勾画了21位父亲和他们孩子的故事,在市场上卖得相当不错。
“很多人不敢相信,父亲在孩子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如此重要的角色,从换尿布到接送上下学几乎无所不在,他们可不仅仅只是在周末扮演一下逗孩子玩的风趣老爸的角色。”乔汉娜说。
北欧的休假制度使得父亲有更多的时间和孩子在一起,在那里,父亲也能享受长时间的产假。卡尔森说:“我们都有16个月的产假,在这期间能拿到80%的薪水,我认为这一点对于培养我们和孩子间的关系很重要,也正是父亲可以发挥更大教育作用的前提。”
在北欧,父母和孩子的关系有着严格的规范,比如你不可能听到父母对孩子大声训斥,而体罚孩子更是违法行为。父母希望孩子能够适应家庭生活,而不会改变家庭习惯去适应孩子,这对于孩子来说无疑是一场最早的,也是最有价值的社会化实践。
根据北欧父母的育儿经,他们和孩子相处的时间里,有很大一部分时间是在户外度过的。从那些包着尿布躺在婴儿车里的婴儿到大一些能在草坪上四处奔跑的孩子,父母都会带着他们到户外活动,而且风雨无阻,即便天气寒冷也是如此。因为在户外呼吸新鲜空气、玩泥巴,有利于儿童在接触大自然和身体活动中保持身心健康。比起让孩子玩电脑游戏,父母与孩子一起钓鱼、散步、游泳、野餐、远足、旅行等,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克里斯汀·迪姆斯蒂德是一位英国作家,他在瑞典已经居住了10年,他的儿子杰克现在15个月大。他说:“一如前几代英国人所做的那样,北欧的父亲给孩子创造一个尽量简单的童年。在户外活动的时候,父亲会带着儿子们去钓鱼,全家都会一起到森林里去捡蘑菇。”
北欧父亲在家里照顾孩子,并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发挥巨大作用让英国人羡慕不已,好在近年来英国“超级奶爸”的数量也在逐步增多。英杰华保险集团所做的网络调查显示,英国有大概6%的父亲是孩子的主要照看人,人数由2000年的6万人增加到目前的约60万人,增长了十倍。或许再过几年,“英爹”将变得和“斯爹”一样有名。
俗话说“养不教,父之过”,虽然在女权主义时代这种说法有失偏颇,但父亲在孩子成长中的作用怎么强调也不会过分,而且父亲对孩子的爱可以看做是一个社会的基石。作为3个孩子的父亲,英国首相卡梅伦就呼吁发起一场运动——“把父亲重新拉回孩子们的生活之中”。
这位首相一直把去年夏天在伦敦发生的骚乱归结于社会责任的崩溃,而其中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孩子缺少父爱,他称那些弃家出走的父亲应当为自己的行为感到“彻底的羞辱”,母亲被抛弃在家中独力抚养孩子是令人无法接受的。卡梅伦说,即使夫妻分居,父亲们也应当承担对孩子的“财政与感情支持”的责任,在周末陪孩子一起玩,积极参与对孩子的引导和教育。
一项调查显示,生长在单亲家庭中的孩子有不良表现的几率是与父母双亲共同生活的孩子的两倍。数字表明,12%生长在单亲家庭中的孩子在7岁的时候会出现行为问题,而和亲生父母生活在一起的孩子在7岁时出现问题的概率只有6%。来自伦敦教育学院的丽萨·卡尔德伍德说:“不和亲生父亲生活在一起会导致孩子的生活贫穷,也会对他们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也正因为意识到了这一点,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上的国家越来越重视父亲在孩子成长中所起的关键作用,而这种由父亲唱主角的孩子抚养方式,亦开始逐渐流行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