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说不清和书之间是一种怎样的因缘。
还没上学的那会儿,“文革”正折腾得热闹,被“打翻在地”的爷爷赋闲在家,每天便以课孙为乐。有了这位名牌大学的老教授做启蒙老师,小学一年级,当别的同学还在念a、o、e的时候,我已经能查着字典,整本地看《桐柏英雄》了。如果放到现在或许会被媒体炒成个“天才儿童”啥的,可那时候,大人们能夸一句“这小子挺聪明”,就乐得找不着北了。
在童年的记忆里,好像一切都与书有关,书给予我的,有痛苦,也有欢乐。
那是1976年5月的一天,妈妈给了我五毛钱让我上街去买肉,那时候哪有什么“超市”,买东西惟一的去处就是“合作社”,人多货少,买什么都要排队。售货员称好肉,随手在一本书上撕下一张纸包好肉递给顾客。那本当包装纸的破书牢牢地“粘”住了我的眼睛,那竟然是一本字帖,工整的毛笔字,潇洒漂亮。该轮到我了,售货员把包好的肉扔给我,我请求她再多给我一张纸,胖售货员没好气地又顺手撕了一张甩给我。我抓着肉,站在一边,愣瞌瞌地瞧着售货员卖肉,她一张张地撕纸,我的心随着那“噌噌”的声音火辣辣地疼,最后终于忍不住了,上前抓住售货员的手,求她把剩下的几页破书送给我。这一下,售货员可恼了,她把胳膊一抡,指着我鼻子吼道:“你小子是不是有毛病,给你?给你我拿什么卖肉?公家的东西,凭什么给你?去!”
那一瞬间我的脑子里仿佛是空的,什么感觉也没有,只是想得到那几页残书,平时少言寡语,总让大人说“像个丫头”的我,也不知道是怎么了,又上去抓着售货员油糊糊的手苦苦地央求。这一回,那胖售货员真的是暴跳如雷了,她一把一把地向后推搡着我一边叫:“给你?给你也行,你给我跪地上磕三个头我就给你!”胖胖的圆脸上全都是愤怒和不屑。
我跪在湿泞泞的地上,磕了个头!
刹那间,售货员呆了,所有在场的人都呆了!
过了好半晌,售货员默默地退到案板边上,拿起那几页残书,又从货架子下面抽出三本一样的书一并递给了我,我抱着书,低着头,在众人诧异的目光中匆匆离开了。
回到家,和爷爷讲了经过,爷爷轻声叹了口气,什么都没说。他先是洗了手,这是老人家多年养成的习惯,看书之前必定要把手洗干净。他戴起花镜,仔仔细细地翻书,看着看着,他笑了,一把拉过我说:“孩子,这真是天意,你知道这是一部什么书吗?它是赵幼梅先生的《藏斋居士临观海堂帖》,你知道赵幼梅是谁?他是你母亲的叔祖,是天津‘四大书家’之一,能得到这部书真是天意啊。可惜,残了……”老人家脸上的那份兴奋与惋惜,多少年来我都难以忘怀。前年,我在天津《今晚报》撰文《赵元礼和他的<藏斋居士临观海堂帖>》,选用的版本就是这部当年我在合作社肉案上抢救下来的残书。
1998年春,有一个全国性的图书展销会在上海召开,机会难得,当然不能错过,于是连夜前往。当我满头大汗兴冲冲地背着两大捆书走出展销会大门的时候,才发现刚才只沉醉在买书的兴奋当中,钱包和火车票都不翼而飞了。
人生地不熟,我该怎么办?最后只得硬着头皮找到组委会办公室,想和人家说明情况,看能不能把书退掉。接待我的是一位能讲一口普通话的老先生,他听了我的叙述,平和地笑着说:“书您不用退了,在这么多书里挑来拣去可不容易,钱我借给您,您先回家。”我当时真是惊喜非常,连忙掏出笔打借条,老先生摆着手说:“借条就不用了,喜欢书的哪有坏人,读书读书,不就是为了做好人吗?”
听了这话,我忽然之间有了一种莫名的惆怅。关于读书的格言警句不知读过多少,这一句“读书是为了做好人”是我听到过最真诚最质朴也是最深刻的。
回家以后,连忙把钱寄回,又附信感谢,老先生给我回了封信,我才知道他是复旦大学的教授,已经八十高龄了,在书展上是去做义工的,一来二去,我们成为了忘年之交。像这样因书结缘的朋友还有许多。
(牛耕摘自《散文》)
还没上学的那会儿,“文革”正折腾得热闹,被“打翻在地”的爷爷赋闲在家,每天便以课孙为乐。有了这位名牌大学的老教授做启蒙老师,小学一年级,当别的同学还在念a、o、e的时候,我已经能查着字典,整本地看《桐柏英雄》了。如果放到现在或许会被媒体炒成个“天才儿童”啥的,可那时候,大人们能夸一句“这小子挺聪明”,就乐得找不着北了。
在童年的记忆里,好像一切都与书有关,书给予我的,有痛苦,也有欢乐。
那是1976年5月的一天,妈妈给了我五毛钱让我上街去买肉,那时候哪有什么“超市”,买东西惟一的去处就是“合作社”,人多货少,买什么都要排队。售货员称好肉,随手在一本书上撕下一张纸包好肉递给顾客。那本当包装纸的破书牢牢地“粘”住了我的眼睛,那竟然是一本字帖,工整的毛笔字,潇洒漂亮。该轮到我了,售货员把包好的肉扔给我,我请求她再多给我一张纸,胖售货员没好气地又顺手撕了一张甩给我。我抓着肉,站在一边,愣瞌瞌地瞧着售货员卖肉,她一张张地撕纸,我的心随着那“噌噌”的声音火辣辣地疼,最后终于忍不住了,上前抓住售货员的手,求她把剩下的几页破书送给我。这一下,售货员可恼了,她把胳膊一抡,指着我鼻子吼道:“你小子是不是有毛病,给你?给你我拿什么卖肉?公家的东西,凭什么给你?去!”
那一瞬间我的脑子里仿佛是空的,什么感觉也没有,只是想得到那几页残书,平时少言寡语,总让大人说“像个丫头”的我,也不知道是怎么了,又上去抓着售货员油糊糊的手苦苦地央求。这一回,那胖售货员真的是暴跳如雷了,她一把一把地向后推搡着我一边叫:“给你?给你也行,你给我跪地上磕三个头我就给你!”胖胖的圆脸上全都是愤怒和不屑。
我跪在湿泞泞的地上,磕了个头!
刹那间,售货员呆了,所有在场的人都呆了!
过了好半晌,售货员默默地退到案板边上,拿起那几页残书,又从货架子下面抽出三本一样的书一并递给了我,我抱着书,低着头,在众人诧异的目光中匆匆离开了。
回到家,和爷爷讲了经过,爷爷轻声叹了口气,什么都没说。他先是洗了手,这是老人家多年养成的习惯,看书之前必定要把手洗干净。他戴起花镜,仔仔细细地翻书,看着看着,他笑了,一把拉过我说:“孩子,这真是天意,你知道这是一部什么书吗?它是赵幼梅先生的《藏斋居士临观海堂帖》,你知道赵幼梅是谁?他是你母亲的叔祖,是天津‘四大书家’之一,能得到这部书真是天意啊。可惜,残了……”老人家脸上的那份兴奋与惋惜,多少年来我都难以忘怀。前年,我在天津《今晚报》撰文《赵元礼和他的<藏斋居士临观海堂帖>》,选用的版本就是这部当年我在合作社肉案上抢救下来的残书。
1998年春,有一个全国性的图书展销会在上海召开,机会难得,当然不能错过,于是连夜前往。当我满头大汗兴冲冲地背着两大捆书走出展销会大门的时候,才发现刚才只沉醉在买书的兴奋当中,钱包和火车票都不翼而飞了。
人生地不熟,我该怎么办?最后只得硬着头皮找到组委会办公室,想和人家说明情况,看能不能把书退掉。接待我的是一位能讲一口普通话的老先生,他听了我的叙述,平和地笑着说:“书您不用退了,在这么多书里挑来拣去可不容易,钱我借给您,您先回家。”我当时真是惊喜非常,连忙掏出笔打借条,老先生摆着手说:“借条就不用了,喜欢书的哪有坏人,读书读书,不就是为了做好人吗?”
听了这话,我忽然之间有了一种莫名的惆怅。关于读书的格言警句不知读过多少,这一句“读书是为了做好人”是我听到过最真诚最质朴也是最深刻的。
回家以后,连忙把钱寄回,又附信感谢,老先生给我回了封信,我才知道他是复旦大学的教授,已经八十高龄了,在书展上是去做义工的,一来二去,我们成为了忘年之交。像这样因书结缘的朋友还有许多。
(牛耕摘自《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