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介绍了秸秆生物反应堆的技术原理、内置式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操作规程以及采用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带来的效应,以供参考。
关键词 秸秆生物反应堆;蔬菜大棚 ;技术应用
中图分类号 S1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2-0203-01
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利用了丰富的秸秆资源,同时也能解决土壤生态恶化、农产品污染等问题,可以为作物生长提供热量、抗病孢子、有机无机养料,从而促进作物生长发育,提高产量和品质[1-2]。笔者通过几年的蔬菜大棚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应用对比试验,总结出适合当地蔬菜大棚的内置式秸秆生物反应堆应用技术,以供参考。
1 菌种处理
将专用菌种、麦麸、饼肥分别为1、20、10 kg混合拌匀,然后加水35~40 kg搅拌和匀,以手能攥出水滴为宜。堆积发酵4~5 h即可使用,一般应在2 d内用完。
2 行下内置式秸秆反应堆技术
秸秆优先选用玉米秸、麦秸,也可选择豆秸、向日葵秆、高粱秸、谷秸、稻草、稻糠、树叶、栽培食用菌用过的菌糠等。
2.1 开沟
在水泥拱架塑料大棚横向或温室内南北向开沟,沟宽40 cm,深30 cm,沟与沟的中心距离为120~150 cm(具体根据种植作物进行调节)。
2.2 铺秸秆
在开好的沟内铺上厚度约30 cm的干秸秆,每栋大棚所用秸秆量为4~5 t,为便于灌水,将秸秆在沟的两端各出槽10~15 cm。
2.3 撒菌种
每栋大棚菌种用量约10 kg,菌种与秸秆的比例为1:400,同时撒入尿素8~10 kg,以加速秸秆的腐解并培养出微生物。
2.4 覆土
将沟两边的土回填于秸秆上,覆土厚度不低于30 cm,整平。
2.5 浇水
浇水以湿透秸秆为宜,隔3~4 d后,将垄面找平,秸秆上土层厚度保持30 cm左右,覆膜,打孔。
2.6 打孔
在垄上用14#钢筋(一般长80~100 cm,并在顶端焊接一个T型把)打3行孔,行距25~30 cm,孔距20 cm,注意孔深穿透秸秆层。
2.7 定植
在秸秆经过微生物腐解15 d后,定植作物。其他种植管理按照作物常规栽培技术进行。
3 采用秸杆生物反应堆技术带来的效应
3.1 大幅度提高棚室内二氧化碳浓度
二氧化碳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大棚是一个相对密闭的环境,棚内的二氧化碳浓度随着光合作用的进行而不断降低。采用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后,秸秆生物发酵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可以促使蔬菜作物光合作用增强,最大限度提高蔬菜产量;据测定,早晨放风之前,温室内的二氧化碳浓度可达到6 000 mg/kg,最低也能达到2 000 mg/kg,而对照温室内只有800 mg/kg左右,提高2~6倍。放风情况下,应用秸秆温室仍比对照高35%。
3.2 地温、气温明显提高
外界温度可以影响棚内温度尤其是地温,地温低,植物根系不舒展,吸肥吸水能力差,植株长势弱,抗病能力差;据12月7:00 3次地温调查,应用秸秆反应堆的温室最低温度13.5 ℃,最高17 ℃,而对照最低12 ℃,最高14 ℃,温差1.5 ~3.0 ℃,有效提高地温3 ℃以上,使蔬菜提前上市10 d以上[3]。
3.3 改良土壤和减少化肥施用量
大棚多年连续的蔬菜生产,普遍存在过量施用化肥现象,致使土壤次生盐渍化日趋严重,通过秸杆生物反应堆技术的应用,有效改良土壤理化性质,控制连作障碍的发生,使土壤内有机质、腐殖质、土粒结构、土壤保水保肥能力都有很大改善,每年减少化肥施用量50%~70%。
3.4 生态综合防治病虫害代替了化学防治
采用秸杆生物反应堆技术能够有效解决设施蔬菜土壤连作障碍,可以杀死线虫和其他土传病菌,有益菌进入蔬菜机体内部,增活其免疫功能,产生抗体,对病虫害实施防疫,降低棚室湿度,减轻病害发生。有效减少农药使用量,真正达到生产有机无公害蔬菜产品的目的。
3.5 减少投入、提高蔬菜产量、增强抗逆性、改善蔬菜品质、增产增收
大棚减少化肥及农药投资2.25万~3.75万元/hm2,大棚蔬菜不同品种一般增产50%以上,综合减本增收4.5万~7.5万元/hm2 [4-7]。
4 参考文献
[1] 赵义平.辽宁设施蔬菜应用式秸杆发酵技术创规模效益[J].中国蔬菜,2010(11):37-38.
[2] 张立红.大棚菜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应用方法[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2(11):17-18.
[3] 康春杰.温室番茄应用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J].中国农村小康科技,2010(4):32-33.
[4] 骆文忠.内置式秸秆生物反应堆在日光温室黄瓜上的应用[J].农业中国蔬菜,2007(3):31.
[5] 季美娣,詹国勤,程瑾,等.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应用初报[J].江苏农业科学,2012(9):330-333.
[6] 王淑华,王琪.应用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示范效果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2008(10):57-58.
[7] 李秋国,王瑞雪,项国俊,等.秸秆生物反应堆在大棚蔬菜内的应用效果[J].蔬菜,2009(8):30-33.
关键词 秸秆生物反应堆;蔬菜大棚 ;技术应用
中图分类号 S1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2-0203-01
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利用了丰富的秸秆资源,同时也能解决土壤生态恶化、农产品污染等问题,可以为作物生长提供热量、抗病孢子、有机无机养料,从而促进作物生长发育,提高产量和品质[1-2]。笔者通过几年的蔬菜大棚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应用对比试验,总结出适合当地蔬菜大棚的内置式秸秆生物反应堆应用技术,以供参考。
1 菌种处理
将专用菌种、麦麸、饼肥分别为1、20、10 kg混合拌匀,然后加水35~40 kg搅拌和匀,以手能攥出水滴为宜。堆积发酵4~5 h即可使用,一般应在2 d内用完。
2 行下内置式秸秆反应堆技术
秸秆优先选用玉米秸、麦秸,也可选择豆秸、向日葵秆、高粱秸、谷秸、稻草、稻糠、树叶、栽培食用菌用过的菌糠等。
2.1 开沟
在水泥拱架塑料大棚横向或温室内南北向开沟,沟宽40 cm,深30 cm,沟与沟的中心距离为120~150 cm(具体根据种植作物进行调节)。
2.2 铺秸秆
在开好的沟内铺上厚度约30 cm的干秸秆,每栋大棚所用秸秆量为4~5 t,为便于灌水,将秸秆在沟的两端各出槽10~15 cm。
2.3 撒菌种
每栋大棚菌种用量约10 kg,菌种与秸秆的比例为1:400,同时撒入尿素8~10 kg,以加速秸秆的腐解并培养出微生物。
2.4 覆土
将沟两边的土回填于秸秆上,覆土厚度不低于30 cm,整平。
2.5 浇水
浇水以湿透秸秆为宜,隔3~4 d后,将垄面找平,秸秆上土层厚度保持30 cm左右,覆膜,打孔。
2.6 打孔
在垄上用14#钢筋(一般长80~100 cm,并在顶端焊接一个T型把)打3行孔,行距25~30 cm,孔距20 cm,注意孔深穿透秸秆层。
2.7 定植
在秸秆经过微生物腐解15 d后,定植作物。其他种植管理按照作物常规栽培技术进行。
3 采用秸杆生物反应堆技术带来的效应
3.1 大幅度提高棚室内二氧化碳浓度
二氧化碳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大棚是一个相对密闭的环境,棚内的二氧化碳浓度随着光合作用的进行而不断降低。采用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后,秸秆生物发酵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可以促使蔬菜作物光合作用增强,最大限度提高蔬菜产量;据测定,早晨放风之前,温室内的二氧化碳浓度可达到6 000 mg/kg,最低也能达到2 000 mg/kg,而对照温室内只有800 mg/kg左右,提高2~6倍。放风情况下,应用秸秆温室仍比对照高35%。
3.2 地温、气温明显提高
外界温度可以影响棚内温度尤其是地温,地温低,植物根系不舒展,吸肥吸水能力差,植株长势弱,抗病能力差;据12月7:00 3次地温调查,应用秸秆反应堆的温室最低温度13.5 ℃,最高17 ℃,而对照最低12 ℃,最高14 ℃,温差1.5 ~3.0 ℃,有效提高地温3 ℃以上,使蔬菜提前上市10 d以上[3]。
3.3 改良土壤和减少化肥施用量
大棚多年连续的蔬菜生产,普遍存在过量施用化肥现象,致使土壤次生盐渍化日趋严重,通过秸杆生物反应堆技术的应用,有效改良土壤理化性质,控制连作障碍的发生,使土壤内有机质、腐殖质、土粒结构、土壤保水保肥能力都有很大改善,每年减少化肥施用量50%~70%。
3.4 生态综合防治病虫害代替了化学防治
采用秸杆生物反应堆技术能够有效解决设施蔬菜土壤连作障碍,可以杀死线虫和其他土传病菌,有益菌进入蔬菜机体内部,增活其免疫功能,产生抗体,对病虫害实施防疫,降低棚室湿度,减轻病害发生。有效减少农药使用量,真正达到生产有机无公害蔬菜产品的目的。
3.5 减少投入、提高蔬菜产量、增强抗逆性、改善蔬菜品质、增产增收
大棚减少化肥及农药投资2.25万~3.75万元/hm2,大棚蔬菜不同品种一般增产50%以上,综合减本增收4.5万~7.5万元/hm2 [4-7]。
4 参考文献
[1] 赵义平.辽宁设施蔬菜应用式秸杆发酵技术创规模效益[J].中国蔬菜,2010(11):37-38.
[2] 张立红.大棚菜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应用方法[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2(11):17-18.
[3] 康春杰.温室番茄应用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J].中国农村小康科技,2010(4):32-33.
[4] 骆文忠.内置式秸秆生物反应堆在日光温室黄瓜上的应用[J].农业中国蔬菜,2007(3):31.
[5] 季美娣,詹国勤,程瑾,等.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应用初报[J].江苏农业科学,2012(9):330-333.
[6] 王淑华,王琪.应用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示范效果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2008(10):57-58.
[7] 李秋国,王瑞雪,项国俊,等.秸秆生物反应堆在大棚蔬菜内的应用效果[J].蔬菜,2009(8):3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