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智能制造是一场技术与生产方式变革,将人从以往生产线上“螺丝钉”似的工作中解放出来,从事更具价值性的工作。智能制造带来的技术变革,需要生产者具备更多的专业技术;而带来的生产方式变革,在专业技术的基础上还需要具备管理与领导等多重综合能力。
多份市场研究报告都显示,“智能制造人才”将成为实现智能制造的最重要驱动因素。当下,专业技术人才和复合型人才的匮乏对中国智能制造的转型制约愈发凸显。按照此前教育部、人社部和工信部三部委联合发布的《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预测,今年我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领域人才缺口将达1050万,到2025年,缺口将进一步扩大到1400万。
解决未来智能制造转型的人才问题,已经成为中国制造商最大的挑战之一。新松教育科技集团CEO范存艳指出,中国经济在经历前十几年的大发展阶段后,现在进入了转型期,在此阶段很多企业需要的是突破发展瓶颈,在经历资金、技术的屏障后,在我国人口红利持续衰减后,专业人才短缺已经成为影响投资、发展的核心问题。
重视未来人才培养
随着智能制造带来的变革,智能设备的使用逐渐普遍化后,以往很多的技能岗位也将减少或消失,或者一些技能岗位的工作内容和要求都会发生较大变化。
新松机器人总裁曲道奎认为,过去机器人的操作人员都是经过专门培训的专业技术人才,随着自动化和智能化程度的不断提升,以后各种操作应用都将集合到软件系统,自动识别生产现场采用对应的操作模式。即未来工作是一种高度的人机交互模式,机器人将不再需要安排一个专门的技术操作人员,而是在一个软件界面上作出整体统筹,这个员工不止是简单负责操作大量机器人的工作,更多的是能够根据所需高效整合手中资源,以最合理的方式达成产出目标。
除了对类似这种“用户界面人才”的需求大幅上升,还有这几年提得较多的系统架构师、数据科学家等“新技术工程师”也是未来急需的专业技术人才。
有来自东莞的制造商指出,中国有些工厂拥有一流的智能设备和生产线,然而却达不到与之相匹配的效率,主要原因是缺乏管理和专业技术兼备的运营人才,这其实是中国制造业转型发展的重大瓶颈。
同济大学工业4.0学习工厂实验室主任陈明和TüV莱茵大中华区莱茵学院与生命关怀副总裁林小霞都曾指出,未来制造业全面加速转型智能制造过程中,离不开三大类人才的支撑:一是面向新技术的专业人才,比如机器人、IoT、AI、大数据分析、云计算等工业4.0九大核心技术领域方向的技术人才;二是融合智能制造所需的跨学科背景的复合型人才,既在专业技术上有多个学科知识,同时在整个生产流程上具备规划和统筹运作的技能;三是“系统级人才”或者管理与技术兼备的高端人才,能统观全局,同时具备很强的管理与领导能力。其中,第三类人才也是最缺乏和最难培养的。
然而,不管是以上哪一类,当前都存在很大的缺口。而且人才缺乏已经越来越影响企业的正常发展,比如,一家中等规模的制造商前期在智能设备、技术等硬性方面投入了大量资金,经过一段时间后,工厂自动化水平确实提升了很多,但是后期一运行却在人员方面遇到了问题。一是缺乏一些专业操作技术人员;二是碰到设备故障、生产环节调整或者产线重新规划时,往往找不到能胜任的人。这些都严重影响工厂的生产效率,甚至出现不如产线升级前的水平。
这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国过去的产业发展与结构升级中,长期忽视了人力资源起到的重要支撑作用,企业转型过程中都偏重于技术与业务的升级,对于人才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一直也没得到太大重视,造成产业工人整体技能、素质水平提升缓慢,跟不上市场发展的步伐。
除了产业发展中和企业本身对人才的不够重视,更重要的是,中国社会化职业教育与人才培养的滞后,也是导致当前智能制造人才缺口很大以及跟不上产业发展的重要原因。一是传统高校教育与产业发展脱节严重,比如典型的专业设置、教师偏重理论知识等;二是社会化职业教育此前在中国长期重视度不够,在社会认知上也比较尴尬;虽然过去5年陆续受到政策支持,正加速改革完善,但是人才培养需要一定周期,而职业教育本身的改革也需要一定的时间,需要经过较长的一个周期后才能看到效果。
多位制造厂商的负责人表示,实现智能制造转型,根本上还是需要加快我国的职业教育改革,进一步对接产业与市场,借助专业企业及社会力量来引领人才培育,激发企业高度参与到社会化人才培养中的积极性,深化企业在职业教育中的作用,盘活整合各种资源,建立适合未来智能制造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国家发改委、教育部等6部门在2019年发布的《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实施方案》也指出,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是推动教育优先发展、人才引领发展、产业创新发展、经济高质量发展相互贯通、相互协同、相互促进的战略性举措。
企业该如何做?
对企业而言,智能制造下的人才内涵发生了重大变化,首先在人才规划上要投入足够的精力,甚至前期应该重点将精力放到针对未来智能制造发展的人才规划,展开人才和组织模式的转型,基于面向智能制造的人才发展与管理革新去推动企业未来的整体转型。
同濟大学工业4.0学习工厂实验室主任陈明表示,在制定公司的智能制造与人才战略时,既要满足企业的当前人才需要,更要考虑到企业未来五到十年的需求。
从企业内部来看,在人才组织架构、管理等方面作出的转变,智能制造不能忽视企业内部在人才上的各方面创新。企业必须以全新且极具挑战性的眼光去审视和关注未来领导力、架构、多样化、技术以及员工的长期发展路径。 在管理上,为了能快速地适应市场的变化或预见市场的变化,实行扁平化管理,加快信息传递。要激活人力资源管理的新动能,人力资源管理走向数字化、智能化,比如建立面向智能化、数字化的人才评价模式,打造智能制造的新引擎。
在人才方面,短期规划来看,企业要建立对现有职工的内部转岗、培养等基本培训机制,加速提升现有员工的基础技能、素质等。要采用更多的激励机制,激发和促进员工自身能力的提高,不断尊重和优化人才,为企业的创新发展建立强有力的人才队伍。
陈明表示,企业要将工程技术、职业技术、管理和商业四大类人才都纳入到人才管理队伍中。另外,企业在转型中会发现,不同的岗位需求会减少或增加,同时还会出现目前没有储备的人才需求,所以一定要做好充分的人才储备,未雨绸缪。
不过,企业自身内部的培养或许更加偏重于技能类的应用培训,培训方向追求能够快速地适应一个岗位,往往容易忽略或者不擅长系统化理论知识的提升培训。
解决智能制造人才缺口问题,除了从企业内部着手,企业未来更需要“走向外部”,这不仅指以往从外部引进人才这一点,更多是指企业需要跟外部合作一起去解决人才问题,参与到整个社会的人才培养体系中,组织以外既是外部人才的来源,也应该当成是企业“自我培养”的新方式。范存艳就指出,未来与外部“共培”的方式才是解决企业人才问题的关键。
具体而言,企业要加强与职业教育平台的合作,甚至成为社会化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比如这几年企业与传统教育机构建立“培训伙伴关系”、共建培训中心、共建办学等都是当下校企合作探索的典型模式。
在《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中也提出,鼓励企业依法参与举办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深化“引企入教”改革,支持引导企业深度参与职业学校、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支持校企合作开展生产性实习实训,鼓励企业直接接收学生实习实训。以企业为主体推进协同创新和成果转化,加快基础研究成果向产业技术转化。另外,国务院2019年发布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也提到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双元”育人,建设多元办学格局,着力激发企业参与和举办职业教育的内生动力。
总而言之,企业在未来智能制造人才上应该具备更加长远和全局的眼光,拓宽对人才培养与来源上的认知视野,更具“交叉培養”的意识,不断发现并联合那些值得联合的各方力量,探索和培育新型的合作模式,才能解决未来在人才上的各种需求。
(摘编自《世界经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