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据大连日报,大连高新区始终把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作为立区之本,以站在国际前沿的视野,紧跟国际国内高科技产业发展的大潮流,审时度势,及时调整产业发展战略部署,走出了一条极具特色的高科技产业发展之路。
至今,高新区已经被国家命名为“国家先进高新区”、“国家科技兴贸创新基地”、“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单位”、“国家创新型特色园区”、“国家创新型软件产业集群”、“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国家授予软件产业的多项荣誉都被大连高新区收入囊中。
在第三次创业浪潮中,高新区将着力助推产业优化升级,进一步做大核心产业,加快发展高端IT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产业发展“联合舰队”,在3到5年内,培育一批万人规模、百亿级规模企业,再造千亿产业集群。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外包产业跃上新台阶。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以软件和服务外包为主导的特色产业企业已达1500多家,拥有专业软件园区20多个,全球十大软件开发商、十大服务外包供应商均有7家在高新区设有公司;国内知名的软件和服务外包领军企业绝大多数都落户高新区,区内东软、华信、文思海辉三家软件企业出口收入连续7年蝉联全国前三名。规模超千人、收入超10亿元的软件骨干企业达到18家。未来,高新区将推进由主要依靠劳动力成本向价值驱动转变,从ITO、BPO向KPO、BPM和行业解决方案转变,向价值链的高端攀升。鼓励支持IBM、东软、华信、文思海辉、埃森哲、软通动力等重点软件和服务外包企业向万人规模迈进。深挖欧美日韩、拓展印度、强化国内市场资源,构建全球多样化高端产业架构。加强与印度、巴西等新兴市场的合作。
以“大连e港”建设为牵动,大力发展各种形式的电子商务,把高新区打造成东北地区电子商务集聚区。重点发展具有行业特征的第三方电子商务交易平台,抓好泰德煤网、东北亚现货交易平台、再生资源交易平台、家通燃气交易平台、中粮(华粮)粮食交易平台等电子交易平台建设。同时积极发展汽车、航运物流、装备制造、海洋制品等电子商务交易平台,使大连成为以大宗商品、投资品为主的电子商务集聚区。
大力推进工业设计,在汽车电子产业、船舶设计及服务产业、集成电路设计产业等领域实现重点发展。以东软、大连启明海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为龙头,亿达信息、楼兰汽车电子科技等企业为骨干,打造中国汽车业IT品牌。以九成公司为龙头,以展翔海事等企业为骨干,抢占船舶产业发展制高点。加快辽宁省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基地建设,为推进“两化融合”、加快传统产业升级和老工业基地振兴作贡献。
加快物联网和云计算核心技术的研发,推动大连智慧城市建设。加快物联网技术在矿山、汽车、热力等行业的应用,形成高新区物联网行业的后发优势。系统推进云平台建设,重点发展云计算的市场化、商业化应用。整合资源,建设面向全市服务的综合性、公共性的大型数据中心,发挥高新区在大连大数据体系建设中的核心龙头作用。
推进航空航天信息系统建设。以中国火箭研究院和大连海事大学为龙头,以海事北斗科技有限公司、大连四达高技术发展有限公司为骨干,打造北斗导航产业、航天地理信息产业、飞机数字化制造产业,形成航空航天信息系统产业特色优势。
发展新能源汽车及储能技术。以融科储能、新源动力为龙头,加快储能技术研发和产业化,推动储能电池在智能电网建设、新能源汽车的广泛应用;以启明新能源汽车、森谷新能源汽车为龙头,加速新能源汽车的商业化,形成储能技术研发、应用及服务一体化产业链,打造新能源领域联合舰队。
打造生物医药和健康医疗产业。支持生物医药及临床试验基地建设,加快建设生物医药创新基地。采取“IT+医疗”模式,借助于东软健康云服务平台和东软熙康计划,大力发展健康医疗产业,建设生物医药创新平台。
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充分发挥现有产业基础优势,推动电子信息技术与文化创新产业的高度融合,加速发展动漫游戏、设计、数字出版、网络娱乐等数字内容产业,使网络化、数字化的文化产业成为高新区的特色文化产业。
努力形成科技金融产业。吸纳和培育各类金融机构向高新区集聚,打造科技金融全产业链,催育和完善高新区资本市场,不断创新金融产品,加速推进科技与资本的深度融合,提高金融服务外包的能力和水平,使科技金融成为高新区相对独立的重要产业。
至今,高新区已经被国家命名为“国家先进高新区”、“国家科技兴贸创新基地”、“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单位”、“国家创新型特色园区”、“国家创新型软件产业集群”、“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国家授予软件产业的多项荣誉都被大连高新区收入囊中。
在第三次创业浪潮中,高新区将着力助推产业优化升级,进一步做大核心产业,加快发展高端IT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产业发展“联合舰队”,在3到5年内,培育一批万人规模、百亿级规模企业,再造千亿产业集群。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外包产业跃上新台阶。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以软件和服务外包为主导的特色产业企业已达1500多家,拥有专业软件园区20多个,全球十大软件开发商、十大服务外包供应商均有7家在高新区设有公司;国内知名的软件和服务外包领军企业绝大多数都落户高新区,区内东软、华信、文思海辉三家软件企业出口收入连续7年蝉联全国前三名。规模超千人、收入超10亿元的软件骨干企业达到18家。未来,高新区将推进由主要依靠劳动力成本向价值驱动转变,从ITO、BPO向KPO、BPM和行业解决方案转变,向价值链的高端攀升。鼓励支持IBM、东软、华信、文思海辉、埃森哲、软通动力等重点软件和服务外包企业向万人规模迈进。深挖欧美日韩、拓展印度、强化国内市场资源,构建全球多样化高端产业架构。加强与印度、巴西等新兴市场的合作。
以“大连e港”建设为牵动,大力发展各种形式的电子商务,把高新区打造成东北地区电子商务集聚区。重点发展具有行业特征的第三方电子商务交易平台,抓好泰德煤网、东北亚现货交易平台、再生资源交易平台、家通燃气交易平台、中粮(华粮)粮食交易平台等电子交易平台建设。同时积极发展汽车、航运物流、装备制造、海洋制品等电子商务交易平台,使大连成为以大宗商品、投资品为主的电子商务集聚区。
大力推进工业设计,在汽车电子产业、船舶设计及服务产业、集成电路设计产业等领域实现重点发展。以东软、大连启明海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为龙头,亿达信息、楼兰汽车电子科技等企业为骨干,打造中国汽车业IT品牌。以九成公司为龙头,以展翔海事等企业为骨干,抢占船舶产业发展制高点。加快辽宁省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基地建设,为推进“两化融合”、加快传统产业升级和老工业基地振兴作贡献。
加快物联网和云计算核心技术的研发,推动大连智慧城市建设。加快物联网技术在矿山、汽车、热力等行业的应用,形成高新区物联网行业的后发优势。系统推进云平台建设,重点发展云计算的市场化、商业化应用。整合资源,建设面向全市服务的综合性、公共性的大型数据中心,发挥高新区在大连大数据体系建设中的核心龙头作用。
推进航空航天信息系统建设。以中国火箭研究院和大连海事大学为龙头,以海事北斗科技有限公司、大连四达高技术发展有限公司为骨干,打造北斗导航产业、航天地理信息产业、飞机数字化制造产业,形成航空航天信息系统产业特色优势。
发展新能源汽车及储能技术。以融科储能、新源动力为龙头,加快储能技术研发和产业化,推动储能电池在智能电网建设、新能源汽车的广泛应用;以启明新能源汽车、森谷新能源汽车为龙头,加速新能源汽车的商业化,形成储能技术研发、应用及服务一体化产业链,打造新能源领域联合舰队。
打造生物医药和健康医疗产业。支持生物医药及临床试验基地建设,加快建设生物医药创新基地。采取“IT+医疗”模式,借助于东软健康云服务平台和东软熙康计划,大力发展健康医疗产业,建设生物医药创新平台。
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充分发挥现有产业基础优势,推动电子信息技术与文化创新产业的高度融合,加速发展动漫游戏、设计、数字出版、网络娱乐等数字内容产业,使网络化、数字化的文化产业成为高新区的特色文化产业。
努力形成科技金融产业。吸纳和培育各类金融机构向高新区集聚,打造科技金融全产业链,催育和完善高新区资本市场,不断创新金融产品,加速推进科技与资本的深度融合,提高金融服务外包的能力和水平,使科技金融成为高新区相对独立的重要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