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莆仙戏源远流长,历史悠久,晋末南北朝,中原百姓大批南迁福建,当时盛行的中原“百戏”亦随之传入福建莆仙,并形成了在语言,唱腔和表演上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戏曲声腔。据统计,目前莆田市莆仙戏演艺人员达3800多人,观众达3000多万人次,一个莆田人平均一年看10多场莆仙戏表演。
莆仙戏是福建地区的古老汉族戏曲剧种之一,2006年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莆仙戏原名“兴化戏”,流行于古称兴化的莆田、仙游二县及闽中、闽南的兴化方言地区。其戏班足迹遍及福州、厦门、晋江、龙溪、三明等地市和海外华侨聚居地。据考证,它是在古代“百戏”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莆仙戏始于唐,盛于明清,被誉为宋元南戏的“活化石”,至今仍有5000多个传统剧目。
兴于唐宋
唐代莆仙民间歌舞百戏盛行。据传,唐开元间(公元713年~公元741年),莆田江东村美女江采苹,被唐明皇选调入宫,赐封梅妃,备受宠幸。其弟曾随同进觐,封为国舅,后来回莆,明皇赐其一部“梨园”,带回供宴乐,于是宫廷教坊歌舞百戏传播莆仙。故莆仙音乐歌舞有“集盛唐古曲之精英,留霓裳羽衣之遗响,采宫廷教坊之荟萃,取山村田野之歌调”的美称,唐咸通间(公元860年~公元873年),福州玄沙寺住持宗一大题,“南游莆田,县排百戏迎接。”唐代“百戏”,亦称“散乐”是一种“俳优歌舞杂奏”,丰富多彩的杂戏和歌舞表演。
宋代,兴化文化较发达,文人中举及在外居官的不少。他们有的善音律词赋,好歌舞杂剧,多置有家乐自娱。宋时莆田文士方梅叔,是个“岁得束修及青云贵人馈遗以自肥”的塾师,也“买歌伎数十人”,尽日在家“吹笙鼓琴,以娱宾客”。蔡京一家,在宋时多居官显要,在京常“家宴张乐”,令家乐优伶给表演杂剧取乐。其家乡仙游赤岭子侄,每宴亦令歌会歌舞,据调查赤岭现今流行的“十番”,有“大乐”和“小乐”之别,规范严谨。乐员演奏时需张“凉伞”,穿礼服,据说是宋代官家宴乐之遗响。
融汇百家
莆仙戏的表演古朴优雅,不少动作深受木偶戏影响。莆仙戏的行当沿袭南戏旧规,原来只有生、旦、贴生、则旦、靓妆(净)、末、丑等七个角色,俗称“七子班”。莆仙戏的音乐传统深厚,唱腔丰富,迄今仍保留不少宋元南戏音乐影响。莆仙戏的声腔主要是“兴化腔”,它综合莆仙民间歌谣俚曲、十音八乐、佛曲法曲、宋元词曲和大曲歌舞而形成,用方言演唱,是一种具有浓厚地方色彩和风味的声腔。
兴化民间流行的歌舞百戏、吸收了“吴歌”,“楚谣”及杂剧表演,逐渐形成既有戏剧故事;又有综合唱、做、念、舞和服饰化妆,在戏棚上表演的戏曲,时称优戏。宋时,兴化民间优戏演出的形式多种多样,有杂剧,傀儡戏(提线木偶),歌舞和杂技等。
据宋莆田刘克庄致仁家居时的诗文记载,当时兴化民间优戏演出的故事有:楚汉鸿沟的“鸿门会”,项羽兵败垓下的“霸王别姬”;两晋兴亡的“东晋西都”;古代神话的“夸父逐日”,外邦朝贡的“昆仑奴献宝”等。演出的场所有广场的“戏棚”,也有庙宇的“戏台”。伴奏乐器主要是鼓、锣、笛(即筚、篥)。演出时很受欢迎,出现“空巷无人尽出嬉”,“游女归来寻坠珥”、“棚空众散足凄凉,昨日人趋似堵墙;儿女不知时事变,相呼入市看新场”的盛况。
据调查考证,莆仙戏的传统剧目,音乐曲牌,行当脚色都与南戏有着密切关系。莆仙戏传统剧目有5000多个,其中保留宋元南戏原貌或故事情节基本类似的剧目有80多个,有剧本流传的有50多个,如《目连救母》《活捉王魁》《蔡伯喈》《张洽》《朱文》《乐昌公主》《琵琶记》等。与《南词叙录》“宋元旧篇”著录的南戏剧目相同或基本相似。
独树一帜
30年来,莆仙戏在传统保留剧目5000多个的基础上,又迎来戏剧精品创作生产的高潮。上世纪80年代,涌现郑怀兴、周长赋、王顺镇、姚清水等一批在全国有一定影响力的剧作家群。他们创作了大量优秀剧目,特别是新编历史剧,在福建乃至全国都独树一帜,被专家称为闽派戏剧。莆田市先后有30多个剧目在省级以上会演中获得头奖。其中,《春草闯堂》《状元与乞丐》《新亭泪》《秋风辞》《鸭子丑小传》都获得过全国剧目评比头奖,《江上行》分别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和中国第七届艺术节“文华奖”。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600多个剧团移植上演莆仙戏《春草闯堂》,300多个剧团移植排演《状元与乞丐》。《团圆之后》《秋风辞》被列入中国当代十大悲剧,《春草闯堂》被列入中国当代十大喜剧。一个剧种有3个优秀剧目同时列入全国20大剧目,这在其他剧种里是不多见的。
“赶戏”情结
福建省莆仙戏剧院一年要下乡130多天,演200多场。在整个莆田市有100多个剧团,他们活跃在乡村,每年给观众带来约6万场演出;有的村子一年演戏300多天不停息;有的演员日程排得满满的,一年只休息一两天。
“演得好,唱腔和音乐都很地道!”、“专业剧团就是不一样!”观众就像专业评委。
“莆田一直有很好的看戏传统,做寿、盖房子、升学等,都会摆一两场戏,请邻居们来看,村里的老板收成好了,也会请戏。村民来看戏都是拖儿带女,这样一来,我们莆仙戏也融进下一代人的成长记忆里了。”福建省莆仙戏剧院院长王少媛说。
70岁的游老伯是跟着几个朋友从附近的前云村赶来的。
“我们村里也摆很多戏,每个村的戏不一样,这个戏好看,我们就赶过来了。”游老伯说,他一年看很多戏,在他心目中,莆仙戏是最好看的。小时候,他就经常“赶戏”。
“我小时候就特别喜欢看莆仙戏,那时候,莆仙戏班子很少,乡下的演出也少。要是遇到哪个村子里有演出,我们跑10多公里都要赶过去。赶到了才发现,戏台前也是人山人海,不但没地方坐,站在老远连演员都看不到,还有人爬在树团只有七八个人。但是只要有演出就有很多人看,我们在台上演,台下的人数都数不清,附近村的人都赶来了。”
在乡间演戏,风餐露宿的辛苦,只有演员自己才能体会。“我们每天大约12点从城里出发,到不同的村子里演戏,演完两场,回家大概要晚上11点了。辛苦是辛苦,只要不遇上刮风下雨就好,村子里表演的环境肯定没有剧院里好,冬天太冷夏天太热,但是我们喜欢演戏才来学,不会觉得累。”一位小演员说。
王少媛是“梅花奖”得主,同时也是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艺术家。不过,虽是一朵“梅”,但王少媛甘愿“开”在乡间。一年下乡100多天,不管有没有她的戏,她都在现场。“在乡村演出,各种情况都遇到过。遇上打雷下雨,我们接着演;有时候刮台风,把我们的台子吹塌了,我们就当起技术工人重新搭台。”
“大舞台谁不喜欢,但是在农村演也有在农村演的乐趣。老百姓说王少媛没演不行,那我每到一个地方都演一场。”
她说,演员和观众的关系是“鱼水”的,莆仙戏演员离不开观众,乡村的观众也离不开莆仙戏。“我们愿意到第一线和农民在一起。对我们来说,他们就是评委。我每次演完,都有人为我点评一番,唱腔、人物塑造、表情一一点评,跟专家一样。要是谁偷懒了,演得不好,大家看一会儿就走了。我们有时候住在村子里,第二天一起床,就有人在门口说,‘你昨晚演得太差了’,一点不给我们面子。所以,现在每场戏大家都认真演,不敢怠慢。”
“农村观众的亲和力特别强,我们在乡村演出,他们买苹果的时候会分给我们几个,有时候还会拿一袋点心放在我们的化妆台上;有时露天演出,突然下雨了,观众很支持我们,打着伞把戏看完。我真的觉得很自豪,很骄傲,也更感到是这个剧种培养了我。”
莆仙戏是福建地区的古老汉族戏曲剧种之一,2006年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莆仙戏原名“兴化戏”,流行于古称兴化的莆田、仙游二县及闽中、闽南的兴化方言地区。其戏班足迹遍及福州、厦门、晋江、龙溪、三明等地市和海外华侨聚居地。据考证,它是在古代“百戏”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莆仙戏始于唐,盛于明清,被誉为宋元南戏的“活化石”,至今仍有5000多个传统剧目。
兴于唐宋
唐代莆仙民间歌舞百戏盛行。据传,唐开元间(公元713年~公元741年),莆田江东村美女江采苹,被唐明皇选调入宫,赐封梅妃,备受宠幸。其弟曾随同进觐,封为国舅,后来回莆,明皇赐其一部“梨园”,带回供宴乐,于是宫廷教坊歌舞百戏传播莆仙。故莆仙音乐歌舞有“集盛唐古曲之精英,留霓裳羽衣之遗响,采宫廷教坊之荟萃,取山村田野之歌调”的美称,唐咸通间(公元860年~公元873年),福州玄沙寺住持宗一大题,“南游莆田,县排百戏迎接。”唐代“百戏”,亦称“散乐”是一种“俳优歌舞杂奏”,丰富多彩的杂戏和歌舞表演。
宋代,兴化文化较发达,文人中举及在外居官的不少。他们有的善音律词赋,好歌舞杂剧,多置有家乐自娱。宋时莆田文士方梅叔,是个“岁得束修及青云贵人馈遗以自肥”的塾师,也“买歌伎数十人”,尽日在家“吹笙鼓琴,以娱宾客”。蔡京一家,在宋时多居官显要,在京常“家宴张乐”,令家乐优伶给表演杂剧取乐。其家乡仙游赤岭子侄,每宴亦令歌会歌舞,据调查赤岭现今流行的“十番”,有“大乐”和“小乐”之别,规范严谨。乐员演奏时需张“凉伞”,穿礼服,据说是宋代官家宴乐之遗响。
融汇百家
莆仙戏的表演古朴优雅,不少动作深受木偶戏影响。莆仙戏的行当沿袭南戏旧规,原来只有生、旦、贴生、则旦、靓妆(净)、末、丑等七个角色,俗称“七子班”。莆仙戏的音乐传统深厚,唱腔丰富,迄今仍保留不少宋元南戏音乐影响。莆仙戏的声腔主要是“兴化腔”,它综合莆仙民间歌谣俚曲、十音八乐、佛曲法曲、宋元词曲和大曲歌舞而形成,用方言演唱,是一种具有浓厚地方色彩和风味的声腔。
兴化民间流行的歌舞百戏、吸收了“吴歌”,“楚谣”及杂剧表演,逐渐形成既有戏剧故事;又有综合唱、做、念、舞和服饰化妆,在戏棚上表演的戏曲,时称优戏。宋时,兴化民间优戏演出的形式多种多样,有杂剧,傀儡戏(提线木偶),歌舞和杂技等。
据宋莆田刘克庄致仁家居时的诗文记载,当时兴化民间优戏演出的故事有:楚汉鸿沟的“鸿门会”,项羽兵败垓下的“霸王别姬”;两晋兴亡的“东晋西都”;古代神话的“夸父逐日”,外邦朝贡的“昆仑奴献宝”等。演出的场所有广场的“戏棚”,也有庙宇的“戏台”。伴奏乐器主要是鼓、锣、笛(即筚、篥)。演出时很受欢迎,出现“空巷无人尽出嬉”,“游女归来寻坠珥”、“棚空众散足凄凉,昨日人趋似堵墙;儿女不知时事变,相呼入市看新场”的盛况。
据调查考证,莆仙戏的传统剧目,音乐曲牌,行当脚色都与南戏有着密切关系。莆仙戏传统剧目有5000多个,其中保留宋元南戏原貌或故事情节基本类似的剧目有80多个,有剧本流传的有50多个,如《目连救母》《活捉王魁》《蔡伯喈》《张洽》《朱文》《乐昌公主》《琵琶记》等。与《南词叙录》“宋元旧篇”著录的南戏剧目相同或基本相似。
独树一帜
30年来,莆仙戏在传统保留剧目5000多个的基础上,又迎来戏剧精品创作生产的高潮。上世纪80年代,涌现郑怀兴、周长赋、王顺镇、姚清水等一批在全国有一定影响力的剧作家群。他们创作了大量优秀剧目,特别是新编历史剧,在福建乃至全国都独树一帜,被专家称为闽派戏剧。莆田市先后有30多个剧目在省级以上会演中获得头奖。其中,《春草闯堂》《状元与乞丐》《新亭泪》《秋风辞》《鸭子丑小传》都获得过全国剧目评比头奖,《江上行》分别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和中国第七届艺术节“文华奖”。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600多个剧团移植上演莆仙戏《春草闯堂》,300多个剧团移植排演《状元与乞丐》。《团圆之后》《秋风辞》被列入中国当代十大悲剧,《春草闯堂》被列入中国当代十大喜剧。一个剧种有3个优秀剧目同时列入全国20大剧目,这在其他剧种里是不多见的。
“赶戏”情结
福建省莆仙戏剧院一年要下乡130多天,演200多场。在整个莆田市有100多个剧团,他们活跃在乡村,每年给观众带来约6万场演出;有的村子一年演戏300多天不停息;有的演员日程排得满满的,一年只休息一两天。
“演得好,唱腔和音乐都很地道!”、“专业剧团就是不一样!”观众就像专业评委。
“莆田一直有很好的看戏传统,做寿、盖房子、升学等,都会摆一两场戏,请邻居们来看,村里的老板收成好了,也会请戏。村民来看戏都是拖儿带女,这样一来,我们莆仙戏也融进下一代人的成长记忆里了。”福建省莆仙戏剧院院长王少媛说。
70岁的游老伯是跟着几个朋友从附近的前云村赶来的。
“我们村里也摆很多戏,每个村的戏不一样,这个戏好看,我们就赶过来了。”游老伯说,他一年看很多戏,在他心目中,莆仙戏是最好看的。小时候,他就经常“赶戏”。
“我小时候就特别喜欢看莆仙戏,那时候,莆仙戏班子很少,乡下的演出也少。要是遇到哪个村子里有演出,我们跑10多公里都要赶过去。赶到了才发现,戏台前也是人山人海,不但没地方坐,站在老远连演员都看不到,还有人爬在树团只有七八个人。但是只要有演出就有很多人看,我们在台上演,台下的人数都数不清,附近村的人都赶来了。”
在乡间演戏,风餐露宿的辛苦,只有演员自己才能体会。“我们每天大约12点从城里出发,到不同的村子里演戏,演完两场,回家大概要晚上11点了。辛苦是辛苦,只要不遇上刮风下雨就好,村子里表演的环境肯定没有剧院里好,冬天太冷夏天太热,但是我们喜欢演戏才来学,不会觉得累。”一位小演员说。
王少媛是“梅花奖”得主,同时也是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艺术家。不过,虽是一朵“梅”,但王少媛甘愿“开”在乡间。一年下乡100多天,不管有没有她的戏,她都在现场。“在乡村演出,各种情况都遇到过。遇上打雷下雨,我们接着演;有时候刮台风,把我们的台子吹塌了,我们就当起技术工人重新搭台。”
“大舞台谁不喜欢,但是在农村演也有在农村演的乐趣。老百姓说王少媛没演不行,那我每到一个地方都演一场。”
她说,演员和观众的关系是“鱼水”的,莆仙戏演员离不开观众,乡村的观众也离不开莆仙戏。“我们愿意到第一线和农民在一起。对我们来说,他们就是评委。我每次演完,都有人为我点评一番,唱腔、人物塑造、表情一一点评,跟专家一样。要是谁偷懒了,演得不好,大家看一会儿就走了。我们有时候住在村子里,第二天一起床,就有人在门口说,‘你昨晚演得太差了’,一点不给我们面子。所以,现在每场戏大家都认真演,不敢怠慢。”
“农村观众的亲和力特别强,我们在乡村演出,他们买苹果的时候会分给我们几个,有时候还会拿一袋点心放在我们的化妆台上;有时露天演出,突然下雨了,观众很支持我们,打着伞把戏看完。我真的觉得很自豪,很骄傲,也更感到是这个剧种培养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