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学习领会、贯彻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我园为了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以艺术教育为切入点,成立了“多元化艺术教育实践与研究”的音乐课题组,它为教师提供了一个多元的选择,寻求系统化与多样化相统一的幼儿音乐教学模式,教师作为幼儿园的中最重要最基本的力量,是幼儿园艺术教育改革中最主要、最直接的创造者。要实践《指南》的精神,体验“审美与快乐”式的音乐教育,落实艺术领域的目标,作为一线教师有必要在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上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水平。
我们期望通过“审美与快乐”音乐课题研究,明确自我成长的目标,并熟练地运用专业知识审视音乐教育实践,发现、分析、研究、解决音乐教育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在不断的实践反思中不断调整教育行为,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下面就以我在中班听音辩音活动——“快乐的小音符”的音乐活动中的实际为例,说说我们是怎样在领会与运用《指南》新理念、实践“审美与快乐”式的音乐教育中,进行反思,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
一、在新的教育理念指导下选择音乐活动内容
在《指南》具体实施的办法中指出“关注幼儿的实际情况和主体发展,关注幼儿的情感需要……”“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敏锐的察觉幼儿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等精神,不仅赋予音乐教育以新的理念,而且在班级子课题研究中给予我们新的指导。我们班参加了本园“多元化艺术教育实践与研究” 音乐课题研究,为了发展孩子们对音乐的这种良好的情感体验及态度,发挥音乐的情感教育功能,制定了《走进奇妙的音乐世界》班级课题,通过欣赏各种浅显的、有特色的乐曲,感受音乐,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体验音乐活动的乐趣。在班级环境中创设了“音乐吧”并在其中设置了地上五线谱,我发现孩子对五线谱很感兴趣,为了培养全班孩子的音乐素养,我们借鉴了听音辩音活动——“快乐的小音符”,循序渐进地开展了系列的听音辨音活动。
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我们经常会受原来教学经验的影响,会因为“求稳”而采用常规的教法。如果我们不是一成不变的照搬教材,而是根据本班幼儿实际和班级幼儿音乐教育活动的水平创造性的使用教材,那么是否能保证多数幼儿按要求获得识谱、提高听音辨音的能力?是创造性使用教材的“进”,还是一成不变照搬教材的“退”呢?当这种“进”与“退”的矛盾一次又一次出现时,我们难以去权衡利弊而做出取舍,并常常因此而处于焦虑状态。细细研读了《指南》在艺术领域中的“愿意参加艺术活动,在活动中情绪愉快”“发挥艺术的情感教育功能,避免仅仅表现技能或艺术活动的结果,而忽视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态度倾向。”等新理念,正如“审美与快乐”式的音乐教育所说的音乐教育是以幼儿为主体的“主体性”教育、是以审美为核心的“审美性”教育、是以游戏为手段的“愉悦性”教育。从中我得到了深刻的启示,它在告诉我们在音乐教育活动中应更加重视快乐的情感体验,更加关注幼儿自主探索与尝试而满足自身发展需要的过程,而非技能知识是否习得这一结果,我们应将教学活动看成是教师及时反馈、及时调整的过程,而不是走套路,搬常規地一味沿袭传统。《指南》是在鼓励勇于自我挑战,不论成败的精神,而非求稳的态度,有了这样的理解后,我下定决心变“回避矛盾”为“解决矛盾”,并从中体验到了成长的快乐——幼儿的成长和自己的成长。
二、在协作交流中开展音乐活动
从活动的设想、设计到实施的反复实践过程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形形色色的问题,有时自己不知如何去面对和解决,这时教研组团体的力量是不容忽视的。当我在活动中出现困惑时,课题组的老师就一起协商讨论,用大家在交流分析中所迸发出的许多智慧火花来启迪自己,比如“听琴声辨音时应该给幼儿什么样的音准”,老师在交流中各抒己见,综合讨论结果,用优美的电子琴伴奏曲子潜移默化的给幼儿一个音准,经过实践效果很好。正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同事间的交流讨论,互相提供建议,帮助我们从多个角度去看待问题,引发我们去进一步深入的思考,从而使困扰我们的问题得以明晰、明确。教研组的交流,大大开阔了我们的思路,不但使我们能更全面、辨证的看待问题,而且帮助我们打破了个人本位的思考模式,使我们能从客观的角度来评析问题,从而更有把握地顺利开展活动。
三、在实践反思中探索音乐活动
在探索〈〈听音辨音〉〉的活动过程中,我们先按常规思路组织了第一次活动,然后对自己在本次活动的组织思路和效果进行了反思,在此基础上对第二次活动设想.
这里我们主要运用了“审美与快乐”式的音乐教育中的两个策略:
1.“游戏性”的策略:通过创设音乐王国情境和各种有趣的听音辨音游戏,力求让孩子们学得开心,玩得开心,在学中玩,玩中学的过程中,体验听音辨音这种音乐活动的快乐,从而达到逐步地提高幼儿音乐素养的目的。
2.“愉悦性”的策略:在活动中我还引进了奥尔夫体系的音乐教育思想,让幼儿在游戏中获得快乐和自由表现的机会。同时我们非常注重“幼儿的情感教育”和“体验听音辩音活动的乐趣”的艺术教育目标的实现,例如,让幼儿在找音符朋友时互相拥抱他们觉得很高兴,找朋友、找客人老师一起玩锤子、剪刀布游戏时他们觉得很开心,使幼儿在整个活动过程中都感到很快乐,得到积极愉快向上的情感体验
由于活动充分设想到了各种出现的问题,并从《指南》精神出发,应用了“审美与快乐”式的音乐教育,寻找到了各层次的应对策略,我们由不知“进”“退”的焦虑状态转变为积极面对的状态。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我们感受到了幼儿一步一步的能力的提升,同时也感受到自己——一教师有看不出问题——产生问题但不知如何解决——主动寻求课题组成员的帮助和自己反复思考获得相应的解决策略的成长历程。
我想《指南》的一个很重要的理念应该是,促使老师更多地接触各种新的信息,从而与旧经验相互碰撞产生疑问,在经历了一个又一个质疑——寻求外援帮助——释疑的过程之后,最终使自身在实践反思的磨练中获得专业成长。
我们期望通过“审美与快乐”音乐课题研究,明确自我成长的目标,并熟练地运用专业知识审视音乐教育实践,发现、分析、研究、解决音乐教育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在不断的实践反思中不断调整教育行为,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下面就以我在中班听音辩音活动——“快乐的小音符”的音乐活动中的实际为例,说说我们是怎样在领会与运用《指南》新理念、实践“审美与快乐”式的音乐教育中,进行反思,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
一、在新的教育理念指导下选择音乐活动内容
在《指南》具体实施的办法中指出“关注幼儿的实际情况和主体发展,关注幼儿的情感需要……”“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敏锐的察觉幼儿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等精神,不仅赋予音乐教育以新的理念,而且在班级子课题研究中给予我们新的指导。我们班参加了本园“多元化艺术教育实践与研究” 音乐课题研究,为了发展孩子们对音乐的这种良好的情感体验及态度,发挥音乐的情感教育功能,制定了《走进奇妙的音乐世界》班级课题,通过欣赏各种浅显的、有特色的乐曲,感受音乐,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体验音乐活动的乐趣。在班级环境中创设了“音乐吧”并在其中设置了地上五线谱,我发现孩子对五线谱很感兴趣,为了培养全班孩子的音乐素养,我们借鉴了听音辩音活动——“快乐的小音符”,循序渐进地开展了系列的听音辨音活动。
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我们经常会受原来教学经验的影响,会因为“求稳”而采用常规的教法。如果我们不是一成不变的照搬教材,而是根据本班幼儿实际和班级幼儿音乐教育活动的水平创造性的使用教材,那么是否能保证多数幼儿按要求获得识谱、提高听音辨音的能力?是创造性使用教材的“进”,还是一成不变照搬教材的“退”呢?当这种“进”与“退”的矛盾一次又一次出现时,我们难以去权衡利弊而做出取舍,并常常因此而处于焦虑状态。细细研读了《指南》在艺术领域中的“愿意参加艺术活动,在活动中情绪愉快”“发挥艺术的情感教育功能,避免仅仅表现技能或艺术活动的结果,而忽视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态度倾向。”等新理念,正如“审美与快乐”式的音乐教育所说的音乐教育是以幼儿为主体的“主体性”教育、是以审美为核心的“审美性”教育、是以游戏为手段的“愉悦性”教育。从中我得到了深刻的启示,它在告诉我们在音乐教育活动中应更加重视快乐的情感体验,更加关注幼儿自主探索与尝试而满足自身发展需要的过程,而非技能知识是否习得这一结果,我们应将教学活动看成是教师及时反馈、及时调整的过程,而不是走套路,搬常規地一味沿袭传统。《指南》是在鼓励勇于自我挑战,不论成败的精神,而非求稳的态度,有了这样的理解后,我下定决心变“回避矛盾”为“解决矛盾”,并从中体验到了成长的快乐——幼儿的成长和自己的成长。
二、在协作交流中开展音乐活动
从活动的设想、设计到实施的反复实践过程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形形色色的问题,有时自己不知如何去面对和解决,这时教研组团体的力量是不容忽视的。当我在活动中出现困惑时,课题组的老师就一起协商讨论,用大家在交流分析中所迸发出的许多智慧火花来启迪自己,比如“听琴声辨音时应该给幼儿什么样的音准”,老师在交流中各抒己见,综合讨论结果,用优美的电子琴伴奏曲子潜移默化的给幼儿一个音准,经过实践效果很好。正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同事间的交流讨论,互相提供建议,帮助我们从多个角度去看待问题,引发我们去进一步深入的思考,从而使困扰我们的问题得以明晰、明确。教研组的交流,大大开阔了我们的思路,不但使我们能更全面、辨证的看待问题,而且帮助我们打破了个人本位的思考模式,使我们能从客观的角度来评析问题,从而更有把握地顺利开展活动。
三、在实践反思中探索音乐活动
在探索〈〈听音辨音〉〉的活动过程中,我们先按常规思路组织了第一次活动,然后对自己在本次活动的组织思路和效果进行了反思,在此基础上对第二次活动设想.
这里我们主要运用了“审美与快乐”式的音乐教育中的两个策略:
1.“游戏性”的策略:通过创设音乐王国情境和各种有趣的听音辨音游戏,力求让孩子们学得开心,玩得开心,在学中玩,玩中学的过程中,体验听音辨音这种音乐活动的快乐,从而达到逐步地提高幼儿音乐素养的目的。
2.“愉悦性”的策略:在活动中我还引进了奥尔夫体系的音乐教育思想,让幼儿在游戏中获得快乐和自由表现的机会。同时我们非常注重“幼儿的情感教育”和“体验听音辩音活动的乐趣”的艺术教育目标的实现,例如,让幼儿在找音符朋友时互相拥抱他们觉得很高兴,找朋友、找客人老师一起玩锤子、剪刀布游戏时他们觉得很开心,使幼儿在整个活动过程中都感到很快乐,得到积极愉快向上的情感体验
由于活动充分设想到了各种出现的问题,并从《指南》精神出发,应用了“审美与快乐”式的音乐教育,寻找到了各层次的应对策略,我们由不知“进”“退”的焦虑状态转变为积极面对的状态。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我们感受到了幼儿一步一步的能力的提升,同时也感受到自己——一教师有看不出问题——产生问题但不知如何解决——主动寻求课题组成员的帮助和自己反复思考获得相应的解决策略的成长历程。
我想《指南》的一个很重要的理念应该是,促使老师更多地接触各种新的信息,从而与旧经验相互碰撞产生疑问,在经历了一个又一个质疑——寻求外援帮助——释疑的过程之后,最终使自身在实践反思的磨练中获得专业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