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时任民建中央主席的成思危提出,上交所的目标可定位为类似纽约证券交易所的主板市场;深交所的发展模式则可参考纳斯达克模式,建立一个多层次的市场体系,既积极又慎重地推进。这一意见直接促成了中小企业板的成立。
经历了1999年到2002年的第一次尝试,各方对于创业板的推出显得谨慎很多。事实上,在朱镕基总理发表关于创业板第一次尝试的态度之后不久,广东省副省长宋海就在2003年两会期间牵头提交《关于尽快推进创业板市场的议案》。随后的2003年8月,时任民建中央主席的成思危提出,上交所的目标可定位为类似纽约证券交易所的主板市场;深交所的发展模式则可参考纳斯达克模式,建立一个多层次的市场体系,既积极又慎重地推进。
这一意见直接促成了中小企业板的成立。2004年5月17日,经国务院批准,中国证监会正式批复深交所设立中小企业板市场,标志着分步推进创业板市场建设迈出实质性步伐。截至2008年底,中小企业板IPO累计筹资额达1005亿元。2008年,共有71家公司在中小企业板进行IPO融资,融资额为300.84亿元,中小企业板的上市公司也从最初的8家扩张到273家。
中小企业板带动建设
深交所中小企业板虽然也是为了鼓励自主创新而专门设置的中小型公司聚集板块,但其门槛较高,上市条件较为严格,接近于现有主板市场。
中国证监会主席尚福林曾表示,作为分步实施创业板市场的第一步,中小企业板在监管创新、诚信建设、规范运作、信息披露等各个方面积累经验,为创业板市场建设打下良好基础。事实上,在深交所中小企业板启动之前,深交所已经4年没有新股上市。
在广东省副省长宋海领衔的议案中对创业板的建设提出了两点建议:一、国家抓紧出台创业板市场相关法规,尽快推出创业板;二、采取分步实施方式,推进创业板市场建设。在不改变现有证券市场法规、上市标准、发行审核程序和市场规则的前提下,将具有成长性及科技含量的中小企业流通股集中到深交所发行上市,作为深圳现有市场的一个板块单独监控、独立运作。
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完善资本市场结构,丰富资本市场产品。规范和发展主板市场,推进风险投资和创业板市场建设。”2004年2月,国务院关于发展资本市场的九条意见中又提出,分步推进创业板市场建设,完善风险投资机制,拓展中小企业融资。随后,中小企业板在万众瞩目中登场。
事实上,在很多国家,中小企业板就等同于创业板。不过,深交所中小企业板虽然也是为了鼓励自主创新而专门设置的中小型公司聚集板块,但其门槛较高,上市条件较为严格,接近于现有主板市场。深交所中小企业板的运作采取非独立的附属市场模式,也称一所两板平行制,即中小企业板附属于深交所,块作为深交所的补充,与深交所组合在一起共同运作,拥有共同的组织管理系统和交易系统,采用相同的监管标准。从设立的时间顺序来看,深交所中小企业板将先于创业板,是未来创业板的雏形。
深交所VS港交所
尽管深圳的中小企业板将吸引一些原本打算在香港上市的公司,但是相对大陆的竞争对手来说香港创业板仍有自己的显著优势。
各路中小企业还在对深交所中小企业板踌躇满志的时候,在与深圳一河之隔的香港创业板已经运作了5年之久。1999年11月25日,香港创业板大幕拉开,定位于为处于创业阶段的中小高成长性公司尤其是高科技公司服务。
截至2009年2月,香港创业板共有上市公司174家,大多是网络、电脑、电信企业。相比中小企业板,香港联交所创业板不设盈利底线,只需公司有两年的“活跃业务纪录”。如果创始人在业界已有一定名气,那么这个两年的纪录也可以不要。而在中小企业板上市则要求必须要连续三年盈利,且股本总额至少在人民币5000万元以上。目前在香港创业板上市的国内互联网及IT相关企业包括香港网、新意网、首都信息、赛迪顾问等等。
在深交所中小企业板开闸之后,不少业内人士认为,这将威胁到香港创业板的生存。不过也有部分银行家们认为,尽管深圳的中小企业板将吸引一些原本打算在香港上市的公司,但是相对大陆的竞争对手来说香港创业板仍有自己的显著优势。一方面香港股市更接近国际标准。香港创业板还有其他优势,如申请和上市之间的时间间隔较短以及日后有可能转到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另一方面,在香港创业板上市不像在深圳中小企业板那么费劲,上市速度会更快,同时,在香港创业板上市的企业募集的是可以自由兑换的资金。
然而,中小企业板也有着自己的优势。虽然其中蕴含着高风险,但中小企业板的股票大都具有高成长、高回报的特点。
首先,中小企业板的上市企业大多处于企业生命周期的成长期,与处于成熟期的企业相比,成长期的企业具有高成长、高收益的特点;其次,中小企业板的上市企业大多位于东南沿海等经济发达的地区,沿海区域的经济发展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空间;第三,中小企业板的上市企业多数是一些在各自细分行业处于龙头地位的小公司;最后,中小企业板是国内第一个全流通的板块。
创业板箭在弦上
在大家都认为创业板即将开闸的时候,2008年下半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让监管部门直接推迟了创业板推出的时间。
2006年12月4日浙江网盛科技登陆中小企业板,成为国内A股首家纯互联网概念上市公司。随后科大讯飞、三维通信、北纬通信等互联网及信息通信企业相继在中小企业板上市。随着中小企业板的发展逐渐步入正轨,2007年8月,国务院批复了以创业板市场为重点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方案。7个月之后,创业板的第二轮启动尝试即将开始。
2008年3月22日,证监会对外公布《创业板上市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吹响了创业板新一次尝试的号角,其中创业板的上市标准比中小企业板低了不少,主要财务标准包括最近两年连续盈利,最近两年净利润累计不少于1000万元,且持续增长;或者最近一年盈利,且净利润不少于500万元,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少于5000万元,最近两年营业收入增长率均不低于30%。不过,很多人对这一门槛表示了异议:“头一批上市企业的要求肯定很高,但是一年半以后就可能发生变化。只要企业有好的商业模式,就会让你进入,半年没有交易那就自动退出。以后的创业板是非常灵活的,就是为了服务创业者。”
和2000年那一次尝试不同的是,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创业板将铁定在2008年登场。而包括天涯在线、万网、互动在线等多家互联网公司以及部分通信设备厂商都希望能够赶上第一批车。事实上,由于纳斯达克的影响力,国内同类企业也希望能够在中国版纳斯达克上有所作为。
不过,所谓天有不测风云,在大家都认为创业板即将开闸的时候,2008年下半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让监管部门直接推迟了创业板推出的时间。大量希望在创业板上市的企业也只好继续在等待中做好各种准备。
2009年5月15日,证监会正式发布关于修改《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发行审核委员会办法》和《证券发行上市保荐业务管理办法》的决定,并将于2009年6月14日实施。这意味着十年磨一剑的创业板如同一个即将开启的宝藏,进入到创业板冲刺前的最后准备阶段。
2009年5月22日,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征求意见稿)》正式结束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至此创业板主要的配套制度文件都已基本完备,这预示创业板已步入“倒计时”阶段。创业板何时真正亮相?谁将成为首批创业板上市企业?创业板对A股是利空还是利好?创业板的推出对中小企业发展、扩大投资、拉动内需、就业等将产生怎样的影响?这一系列的问题成了市场关注的新焦点。
磨砺十年
“中小企业融资难已经成为制约发展的瓶颈。它已经触及中国经济体制转轨和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许多根本性问题,有必要完善直接融资体系,建立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为中小企业发展创造条件。”
从1999年深交所向中国证监会呈送《深圳证券交易所关于进行成长板市场的方案研究的立项报告》,到2001年全球资本震荡,谈股色变,创业板被迫叫停,再到现今创业板的推出指日可待,细数一下,整整十年风雨路。
在这十年中由于国内创业板的踌躇不前,使得国内大量的优秀企业不得不将目光投向海外,新浪、搜狐、百度、盛大、分众传媒、携程、阿里巴巴等200多家企业,纷纷选择了海外上市,这不仅使国内投资者扼腕痛惜,更使得国内创业板的前行更加举步维艰。
2004年5月17日,经国务院批准,中国证监会正式批复深交所设立中小企业板市场。这是一个在主板市场框架内相对独立运行,并逐步推进制度创新的新市场。它的诞生标志着分步推进创业板市场建设已经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它肩负着为创业板市场建设积累经验和打下坚实基础的使命。
经过近5年的发展,中小企业板已从最初的8家扩张到273家。截至2008年底,中小企业板IPO累计筹资额达1005亿元。2008年,共有71家公司在中小企业板进行IPO融资,融资额高达300.84亿元。这些数字不仅说明了中小企业板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它更表现出了科技型中小企业对融资的强烈需求,而中小企业板也已不足以满足这种需求。
2007年8月,业界翘首以盼的创业板终于浮出水面,国务院批复了以创业板市场为重点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方案。然而多灾多难的2008年却使创业板的推进一波三折,金融风暴的袭击更使中小企业受到了严重的资本冲击,对融资的需求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显然此时推出创业板已经迫在眉睫。
“中小企业融资难已经成为制约发展的瓶颈。它已经触及中国经济体制转轨和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许多根本性问题,有必要完善直接融资体系,建立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为中小企业发展创造条件。”首任中国证监会主席、资本市场研究会主席刘鸿儒表示。
开闸在即
事实上,这一标准较之我国主板市场来说并不高,但是比起一些海外的创业板来说门槛还是相对较高的,一些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亟待上市的中小型企业可能已经被这样的门槛挡在了创业板之外。
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推出创业板究竟能否真正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题,帮助中小企业度过金融危机?
深交所总经理宋丽萍表示:“首先创业板有利于拉动民间投资,从而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众所周知,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也比较大。创业板不仅为优秀创业企业提供直接融资的支持,而且也通过完善退出机制,能够大大带动创业投资、私募股权投资等民间投资的活跃和发展。”
那么,对那些希望在创业板上市的IT中小企业而言,究竟谁能拔得头筹成为首批登陆创业板的幸运儿?
根据创业板IPO(新股首次公开发行)暂行办法,登陆创业板的企业必须符合以下条件:依法设立且持续经营三年以上的股份有限公司;最近两年连续盈利,最近两年净利润累计不少于1000万元,且持续增长,或者最近一年盈利,且净利润不少于500万元;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少于5000万元,最近两年营业收入增长率均不低于30%;除此之外还须满足四个条件:净利润以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低者为计算依据,发行前净资产不少于2000万元,最近一期末不存在未弥补亏损,发行后股本总额不少于3000万元。
事实上,这一标准较之我国主板市场来说并不高,但是比起一些海外的创业板来说门槛还是相对较高的,一些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亟待上市的中小型企业可能已经被这样的门槛挡在了创业板之外。尽管如此,对于一些初步具备创业板上市条件的中小企业来说,在创业板上市能够帮助他们迅速募集到资金,扩大企业规模,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万全准备
“在经过很长时间的准备期后,此刻发布创业板相关办法是较为平稳的时机,这个举动对市场不会造成太大冲击,应该是一件好事。”
随着创业板IPO规则征求意见的截止,创业板的推出已经写入了日程表,然而就在人们万众一心期盼创业板的时候,业内却传出了一些担忧的声音。
国泰君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表示,“在经过很长时间的准备期后,此刻发布创业板相关办法是较为平稳的时机,这个举动对市场不会造成太大冲击,应该是一件好事。”
除此之外,近期公布的《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征求意见稿)》对创业板上市公司的强制退市制度也做出了有别于主板的规定。这种强制退市制度有助于维护证券市场优胜劣汰的竞争秩序,充分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由于在创业板上市的公司平均规模较小,在具有较大成长潜力的同时也蕴含着较高的风险。一旦《创业板上市规则(征求意见稿)》所规定的退市标准付诸实施,优胜劣汰的竞争法则能够保证创业板上市公司的质量,为投资者提供更多优质的上市资源,但也将使投资者面临更大的公司退市风险,因此投资者需要谨慎追高,静观其变。
可见,中国在推出创业板的过程中可以借鉴国外创业板市场多年发展所得来的经验教训,使我国即将推出的创业板更加完善。
链接:创业板十年大事记
1999年1月,深交所向中国证监会正式呈送《深圳证券交易所关于进行成长板市场的方案研究的立项报告》。
2000年,深交所停止在主板市场发行新股,全面进入创业板市场的筹建,愈演愈烈的市场预期,催生了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全国性的创投热潮。
2003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二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需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完善资本市场结构,丰富资本市场品种,推进风险投资和创业板市场建设。
2007年8月,国务院批复以创业板市场为重点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方案。
2008年3月22日,证监会正式发布《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管理办法》,就创业板规则和创业板发行管理办法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2009年3月31日证监会正式发布《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管理暂行办法》。
经历了1999年到2002年的第一次尝试,各方对于创业板的推出显得谨慎很多。事实上,在朱镕基总理发表关于创业板第一次尝试的态度之后不久,广东省副省长宋海就在2003年两会期间牵头提交《关于尽快推进创业板市场的议案》。随后的2003年8月,时任民建中央主席的成思危提出,上交所的目标可定位为类似纽约证券交易所的主板市场;深交所的发展模式则可参考纳斯达克模式,建立一个多层次的市场体系,既积极又慎重地推进。
这一意见直接促成了中小企业板的成立。2004年5月17日,经国务院批准,中国证监会正式批复深交所设立中小企业板市场,标志着分步推进创业板市场建设迈出实质性步伐。截至2008年底,中小企业板IPO累计筹资额达1005亿元。2008年,共有71家公司在中小企业板进行IPO融资,融资额为300.84亿元,中小企业板的上市公司也从最初的8家扩张到273家。
中小企业板带动建设
深交所中小企业板虽然也是为了鼓励自主创新而专门设置的中小型公司聚集板块,但其门槛较高,上市条件较为严格,接近于现有主板市场。
中国证监会主席尚福林曾表示,作为分步实施创业板市场的第一步,中小企业板在监管创新、诚信建设、规范运作、信息披露等各个方面积累经验,为创业板市场建设打下良好基础。事实上,在深交所中小企业板启动之前,深交所已经4年没有新股上市。
在广东省副省长宋海领衔的议案中对创业板的建设提出了两点建议:一、国家抓紧出台创业板市场相关法规,尽快推出创业板;二、采取分步实施方式,推进创业板市场建设。在不改变现有证券市场法规、上市标准、发行审核程序和市场规则的前提下,将具有成长性及科技含量的中小企业流通股集中到深交所发行上市,作为深圳现有市场的一个板块单独监控、独立运作。
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完善资本市场结构,丰富资本市场产品。规范和发展主板市场,推进风险投资和创业板市场建设。”2004年2月,国务院关于发展资本市场的九条意见中又提出,分步推进创业板市场建设,完善风险投资机制,拓展中小企业融资。随后,中小企业板在万众瞩目中登场。
事实上,在很多国家,中小企业板就等同于创业板。不过,深交所中小企业板虽然也是为了鼓励自主创新而专门设置的中小型公司聚集板块,但其门槛较高,上市条件较为严格,接近于现有主板市场。深交所中小企业板的运作采取非独立的附属市场模式,也称一所两板平行制,即中小企业板附属于深交所,块作为深交所的补充,与深交所组合在一起共同运作,拥有共同的组织管理系统和交易系统,采用相同的监管标准。从设立的时间顺序来看,深交所中小企业板将先于创业板,是未来创业板的雏形。
深交所VS港交所
尽管深圳的中小企业板将吸引一些原本打算在香港上市的公司,但是相对大陆的竞争对手来说香港创业板仍有自己的显著优势。
各路中小企业还在对深交所中小企业板踌躇满志的时候,在与深圳一河之隔的香港创业板已经运作了5年之久。1999年11月25日,香港创业板大幕拉开,定位于为处于创业阶段的中小高成长性公司尤其是高科技公司服务。
截至2009年2月,香港创业板共有上市公司174家,大多是网络、电脑、电信企业。相比中小企业板,香港联交所创业板不设盈利底线,只需公司有两年的“活跃业务纪录”。如果创始人在业界已有一定名气,那么这个两年的纪录也可以不要。而在中小企业板上市则要求必须要连续三年盈利,且股本总额至少在人民币5000万元以上。目前在香港创业板上市的国内互联网及IT相关企业包括香港网、新意网、首都信息、赛迪顾问等等。
在深交所中小企业板开闸之后,不少业内人士认为,这将威胁到香港创业板的生存。不过也有部分银行家们认为,尽管深圳的中小企业板将吸引一些原本打算在香港上市的公司,但是相对大陆的竞争对手来说香港创业板仍有自己的显著优势。一方面香港股市更接近国际标准。香港创业板还有其他优势,如申请和上市之间的时间间隔较短以及日后有可能转到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另一方面,在香港创业板上市不像在深圳中小企业板那么费劲,上市速度会更快,同时,在香港创业板上市的企业募集的是可以自由兑换的资金。
然而,中小企业板也有着自己的优势。虽然其中蕴含着高风险,但中小企业板的股票大都具有高成长、高回报的特点。
首先,中小企业板的上市企业大多处于企业生命周期的成长期,与处于成熟期的企业相比,成长期的企业具有高成长、高收益的特点;其次,中小企业板的上市企业大多位于东南沿海等经济发达的地区,沿海区域的经济发展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空间;第三,中小企业板的上市企业多数是一些在各自细分行业处于龙头地位的小公司;最后,中小企业板是国内第一个全流通的板块。
创业板箭在弦上
在大家都认为创业板即将开闸的时候,2008年下半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让监管部门直接推迟了创业板推出的时间。
2006年12月4日浙江网盛科技登陆中小企业板,成为国内A股首家纯互联网概念上市公司。随后科大讯飞、三维通信、北纬通信等互联网及信息通信企业相继在中小企业板上市。随着中小企业板的发展逐渐步入正轨,2007年8月,国务院批复了以创业板市场为重点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方案。7个月之后,创业板的第二轮启动尝试即将开始。
2008年3月22日,证监会对外公布《创业板上市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吹响了创业板新一次尝试的号角,其中创业板的上市标准比中小企业板低了不少,主要财务标准包括最近两年连续盈利,最近两年净利润累计不少于1000万元,且持续增长;或者最近一年盈利,且净利润不少于500万元,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少于5000万元,最近两年营业收入增长率均不低于30%。不过,很多人对这一门槛表示了异议:“头一批上市企业的要求肯定很高,但是一年半以后就可能发生变化。只要企业有好的商业模式,就会让你进入,半年没有交易那就自动退出。以后的创业板是非常灵活的,就是为了服务创业者。”
和2000年那一次尝试不同的是,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创业板将铁定在2008年登场。而包括天涯在线、万网、互动在线等多家互联网公司以及部分通信设备厂商都希望能够赶上第一批车。事实上,由于纳斯达克的影响力,国内同类企业也希望能够在中国版纳斯达克上有所作为。
不过,所谓天有不测风云,在大家都认为创业板即将开闸的时候,2008年下半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让监管部门直接推迟了创业板推出的时间。大量希望在创业板上市的企业也只好继续在等待中做好各种准备。
2009年5月15日,证监会正式发布关于修改《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发行审核委员会办法》和《证券发行上市保荐业务管理办法》的决定,并将于2009年6月14日实施。这意味着十年磨一剑的创业板如同一个即将开启的宝藏,进入到创业板冲刺前的最后准备阶段。
2009年5月22日,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征求意见稿)》正式结束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至此创业板主要的配套制度文件都已基本完备,这预示创业板已步入“倒计时”阶段。创业板何时真正亮相?谁将成为首批创业板上市企业?创业板对A股是利空还是利好?创业板的推出对中小企业发展、扩大投资、拉动内需、就业等将产生怎样的影响?这一系列的问题成了市场关注的新焦点。
磨砺十年
“中小企业融资难已经成为制约发展的瓶颈。它已经触及中国经济体制转轨和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许多根本性问题,有必要完善直接融资体系,建立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为中小企业发展创造条件。”
从1999年深交所向中国证监会呈送《深圳证券交易所关于进行成长板市场的方案研究的立项报告》,到2001年全球资本震荡,谈股色变,创业板被迫叫停,再到现今创业板的推出指日可待,细数一下,整整十年风雨路。
在这十年中由于国内创业板的踌躇不前,使得国内大量的优秀企业不得不将目光投向海外,新浪、搜狐、百度、盛大、分众传媒、携程、阿里巴巴等200多家企业,纷纷选择了海外上市,这不仅使国内投资者扼腕痛惜,更使得国内创业板的前行更加举步维艰。
2004年5月17日,经国务院批准,中国证监会正式批复深交所设立中小企业板市场。这是一个在主板市场框架内相对独立运行,并逐步推进制度创新的新市场。它的诞生标志着分步推进创业板市场建设已经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它肩负着为创业板市场建设积累经验和打下坚实基础的使命。
经过近5年的发展,中小企业板已从最初的8家扩张到273家。截至2008年底,中小企业板IPO累计筹资额达1005亿元。2008年,共有71家公司在中小企业板进行IPO融资,融资额高达300.84亿元。这些数字不仅说明了中小企业板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它更表现出了科技型中小企业对融资的强烈需求,而中小企业板也已不足以满足这种需求。
2007年8月,业界翘首以盼的创业板终于浮出水面,国务院批复了以创业板市场为重点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方案。然而多灾多难的2008年却使创业板的推进一波三折,金融风暴的袭击更使中小企业受到了严重的资本冲击,对融资的需求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显然此时推出创业板已经迫在眉睫。
“中小企业融资难已经成为制约发展的瓶颈。它已经触及中国经济体制转轨和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许多根本性问题,有必要完善直接融资体系,建立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为中小企业发展创造条件。”首任中国证监会主席、资本市场研究会主席刘鸿儒表示。
开闸在即
事实上,这一标准较之我国主板市场来说并不高,但是比起一些海外的创业板来说门槛还是相对较高的,一些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亟待上市的中小型企业可能已经被这样的门槛挡在了创业板之外。
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推出创业板究竟能否真正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题,帮助中小企业度过金融危机?
深交所总经理宋丽萍表示:“首先创业板有利于拉动民间投资,从而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众所周知,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也比较大。创业板不仅为优秀创业企业提供直接融资的支持,而且也通过完善退出机制,能够大大带动创业投资、私募股权投资等民间投资的活跃和发展。”
那么,对那些希望在创业板上市的IT中小企业而言,究竟谁能拔得头筹成为首批登陆创业板的幸运儿?
根据创业板IPO(新股首次公开发行)暂行办法,登陆创业板的企业必须符合以下条件:依法设立且持续经营三年以上的股份有限公司;最近两年连续盈利,最近两年净利润累计不少于1000万元,且持续增长,或者最近一年盈利,且净利润不少于500万元;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少于5000万元,最近两年营业收入增长率均不低于30%;除此之外还须满足四个条件:净利润以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低者为计算依据,发行前净资产不少于2000万元,最近一期末不存在未弥补亏损,发行后股本总额不少于3000万元。
事实上,这一标准较之我国主板市场来说并不高,但是比起一些海外的创业板来说门槛还是相对较高的,一些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亟待上市的中小型企业可能已经被这样的门槛挡在了创业板之外。尽管如此,对于一些初步具备创业板上市条件的中小企业来说,在创业板上市能够帮助他们迅速募集到资金,扩大企业规模,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万全准备
“在经过很长时间的准备期后,此刻发布创业板相关办法是较为平稳的时机,这个举动对市场不会造成太大冲击,应该是一件好事。”
随着创业板IPO规则征求意见的截止,创业板的推出已经写入了日程表,然而就在人们万众一心期盼创业板的时候,业内却传出了一些担忧的声音。
国泰君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表示,“在经过很长时间的准备期后,此刻发布创业板相关办法是较为平稳的时机,这个举动对市场不会造成太大冲击,应该是一件好事。”
除此之外,近期公布的《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征求意见稿)》对创业板上市公司的强制退市制度也做出了有别于主板的规定。这种强制退市制度有助于维护证券市场优胜劣汰的竞争秩序,充分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由于在创业板上市的公司平均规模较小,在具有较大成长潜力的同时也蕴含着较高的风险。一旦《创业板上市规则(征求意见稿)》所规定的退市标准付诸实施,优胜劣汰的竞争法则能够保证创业板上市公司的质量,为投资者提供更多优质的上市资源,但也将使投资者面临更大的公司退市风险,因此投资者需要谨慎追高,静观其变。
可见,中国在推出创业板的过程中可以借鉴国外创业板市场多年发展所得来的经验教训,使我国即将推出的创业板更加完善。
链接:创业板十年大事记
1999年1月,深交所向中国证监会正式呈送《深圳证券交易所关于进行成长板市场的方案研究的立项报告》。
2000年,深交所停止在主板市场发行新股,全面进入创业板市场的筹建,愈演愈烈的市场预期,催生了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全国性的创投热潮。
2003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二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需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完善资本市场结构,丰富资本市场品种,推进风险投资和创业板市场建设。
2007年8月,国务院批复以创业板市场为重点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方案。
2008年3月22日,证监会正式发布《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管理办法》,就创业板规则和创业板发行管理办法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2009年3月31日证监会正式发布《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管理暂行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