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厂生产经营中的应用,对提高电气设备管理效果,促进生产效率具有重要意义。为更好提高其应用效果,需要针对现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融合电气自动化系统多种支撑技术,从集成架构角度进行分析,确定合理的管理调配方式,通过多个系统之间的协调运行,真正实现对电厂电气系统的有效管理。
[关键词]电厂;电气自动化技术;技术应用;
中图分类号:TG4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42-0373-01
随着国家科技技术的不断创新,电厂电气自动化技术也有着巨大的改变,就目前来看,大部分电厂将电气自动化技术作为了技术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在现代社会中,电厂利用电气自动化技术不仅可以有效地节省生产劳动时间,提高生产工作效率,对电厂未来的可持续经营发展也起到了有效的推动作用。
1 初探电厂电气自动化系统主要内容构成
所谓的电气自动化系统简单来说就是将电厂设备监控和设备检测以及设备的通讯保护等方面的功能综合统一起来的系统,目前我国电厂的电气自动化一般采用集散型的电气控制体系来完成,以往电厂使用的较为传统的、滞后的电气系统根本不能用集散型控制体系完成电厂电气自动化。通常情况下还是只能用水平较低的半自动相关硬件来和监测仪表进行连接后再进行监控,这种“低水平半自动化技术”只能监控相应的一台设备,并不能同时对多台电气设备进行同时的监控,也就是说不能“一对多”的监控。电厂的电气自动化系统具体来说主要由三层内容构成:其一,“间隔层”中的设备通常是分层间隔,一般在开关层放置“电保护测控装置”从而减少各个设备之间的连接,保证设备的使用独立性,减少“二次接线数”可以更高地保证节省电厂的实际成本,将设备的维护工作次数降到最低;其二,“网络通讯层”包括通讯装置以及网络交换装置和中继器装置等等,其主要的作用是将信息在各个设备系统之间进行良好的传递;其三,“站控层”一般采用“分布开放式”结构,其作用主要是能够对电厂的所有设备进行一定的监控,这种“监控能力”也是“站控层”的主要功能。
2 分析电厂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的实际意义
2.1 市场经济意义
众所周知,电厂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设备的使用价值,还能为电厂和电力市场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促使电厂得到比较系统的规范,电力市场也形成比较完善的发展模式。在经济方面电厂对电气自动化的应用,可以对电厂的经营过程进行很好的监督和控制,对生产过程中的成本资料以及生产资源都能及时地监控,切实地保证了成本资源的合理应用,大大地提高了资源的使用价值,进而对电厂的经济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3 探析电厂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实际应用
3.1 两种监控模式
就目前来说,电厂电气自动化技术主要采用两种监控模式:其一,“分层分布式模式”,具体来说就是在“间隔层”实施电气阻隔分离的设计方式,在“开关柜和一次设备”之外设置“监控、保护单元”。在“网络层”要结合实际生产现场的总线安排设置生产活动的光纤电缆和电厂通信信息管理机器以及相关的一些电缆设备,然后将这些所有光纤电缆设备收集到的信息进行统计、集中分析,根据相关数学程序进行转换规约以及传达分析数据的命令指示。而“站控层”的主要任务是管理“网络层”和“间隔层”的相关信息;其二,“集中模式”具体来说就是“直接链接方式”,通过自动技术将比较强的信号转变为较弱信号并以“电缆链接线”的方式直接接到控制管理系统中“端口模件柜”中,建立分布式的控制体制,进而对电厂中所有的设备进行全方位的监控。
3.2 三种关键技术
所谓的三种关键技术的应用具体是指“间隔层终端测控技术”、“通信网络技术”和“监控主站技术”:其一,“间隔层终端测控技术”的实际应用是指为间隔层中的一次设备进行“检测保护单元”的配置。这个检测单元不仅保证了电厂的实际生产中相关用电系统的绝对安全,还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保证了电厂能够稳定高效的、健康的运行,是电厂电气自动化技术中比较重要的一项技术。因此通常对此技术的要求比较高,不仅要拥有灵活性,该单元还要具备较强的可靠性;其二,“通信网络技术”的实际应用是指通过利用电缆光纤通信并且结合现场总线网络通信。其不仅影响着整个电气自动化系统的有效运作,还影响着电厂监控管理的科学进行。就目前来看,我国绝大部分的电厂都采用了这种关键技术;其三,“监控主站技术”的实际应用是指电厂在生产活动中主要利用被安置在站级监控管理层的监控主站技术来实现对电厂所有电器设备的综合管理和有效监控。其中“主站配置”主要有“综合发电机组的容量”这个因素来决定。可以是单一的发电机组也可以是多个发电机组。
4 探析完善电厂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
4.1 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应注意的三方面问题
在电厂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中,总结来说应注意三方面的问题:其一,电厂在采用电气自动化技术时,在电源设置上必须使用“直流电源和交流电源”,而在外部范围的监控管理系统以及电气自动化设备中采用“双电源”和“勿扰切电”,同时还要依据国家规定的技术标准进行监控管理系统中的设备安置,确保这些设备有效合理的使用;其二,电厂通常会在监控管理系统中实施“开关控制接口”方式,因而必须确保“接口相对应信号”;其三,在电厂使用自动化系统时一般会使用“事件事故记录分析法”,但是由于不同电机的不同内存的影响,因而记录的数据不能真正反映实际的波形的要求,所以必须避免信号重复采集的问题。
4.2 电厂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的发展趋势
未来电厂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的发展趋势主要是以“单元制”为基本内容的发展,对于现代电厂对于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强烈需求,导致现代电厂电气自动化正在向“机、炉、点一体化”的道路发展,电厂应该充分利用“单元制”的技术来提高“单元控制需求”,从而大大提高电厂电气自动化系统的综合监控管理能力。我国未来的电厂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的发展趋势必然是以“单元制”为主要内容的发展策略。
5 结语
综上分析可知,电气自动化技术的更新是电厂发展的不竭动力与源泉,不仅对电厂的技术资本有着重要的影响,同时对电厂的高效生产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电气化技术的应用可以更好地保证电厂设备的安全有效运行,为电厂未来经营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姜丽娟.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J].科学致富向导,2014,11(25).
[2]郑昌军.浅谈电厂电气自动化的应用与发展[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1(25).
[3]赵杨,丁宝峰.浅谈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火力发电中的创新与应用[J].硅谷,2011,2(8).
[关键词]电厂;电气自动化技术;技术应用;
中图分类号:TG4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42-0373-01
随着国家科技技术的不断创新,电厂电气自动化技术也有着巨大的改变,就目前来看,大部分电厂将电气自动化技术作为了技术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在现代社会中,电厂利用电气自动化技术不仅可以有效地节省生产劳动时间,提高生产工作效率,对电厂未来的可持续经营发展也起到了有效的推动作用。
1 初探电厂电气自动化系统主要内容构成
所谓的电气自动化系统简单来说就是将电厂设备监控和设备检测以及设备的通讯保护等方面的功能综合统一起来的系统,目前我国电厂的电气自动化一般采用集散型的电气控制体系来完成,以往电厂使用的较为传统的、滞后的电气系统根本不能用集散型控制体系完成电厂电气自动化。通常情况下还是只能用水平较低的半自动相关硬件来和监测仪表进行连接后再进行监控,这种“低水平半自动化技术”只能监控相应的一台设备,并不能同时对多台电气设备进行同时的监控,也就是说不能“一对多”的监控。电厂的电气自动化系统具体来说主要由三层内容构成:其一,“间隔层”中的设备通常是分层间隔,一般在开关层放置“电保护测控装置”从而减少各个设备之间的连接,保证设备的使用独立性,减少“二次接线数”可以更高地保证节省电厂的实际成本,将设备的维护工作次数降到最低;其二,“网络通讯层”包括通讯装置以及网络交换装置和中继器装置等等,其主要的作用是将信息在各个设备系统之间进行良好的传递;其三,“站控层”一般采用“分布开放式”结构,其作用主要是能够对电厂的所有设备进行一定的监控,这种“监控能力”也是“站控层”的主要功能。
2 分析电厂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的实际意义
2.1 市场经济意义
众所周知,电厂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设备的使用价值,还能为电厂和电力市场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促使电厂得到比较系统的规范,电力市场也形成比较完善的发展模式。在经济方面电厂对电气自动化的应用,可以对电厂的经营过程进行很好的监督和控制,对生产过程中的成本资料以及生产资源都能及时地监控,切实地保证了成本资源的合理应用,大大地提高了资源的使用价值,进而对电厂的经济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3 探析电厂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实际应用
3.1 两种监控模式
就目前来说,电厂电气自动化技术主要采用两种监控模式:其一,“分层分布式模式”,具体来说就是在“间隔层”实施电气阻隔分离的设计方式,在“开关柜和一次设备”之外设置“监控、保护单元”。在“网络层”要结合实际生产现场的总线安排设置生产活动的光纤电缆和电厂通信信息管理机器以及相关的一些电缆设备,然后将这些所有光纤电缆设备收集到的信息进行统计、集中分析,根据相关数学程序进行转换规约以及传达分析数据的命令指示。而“站控层”的主要任务是管理“网络层”和“间隔层”的相关信息;其二,“集中模式”具体来说就是“直接链接方式”,通过自动技术将比较强的信号转变为较弱信号并以“电缆链接线”的方式直接接到控制管理系统中“端口模件柜”中,建立分布式的控制体制,进而对电厂中所有的设备进行全方位的监控。
3.2 三种关键技术
所谓的三种关键技术的应用具体是指“间隔层终端测控技术”、“通信网络技术”和“监控主站技术”:其一,“间隔层终端测控技术”的实际应用是指为间隔层中的一次设备进行“检测保护单元”的配置。这个检测单元不仅保证了电厂的实际生产中相关用电系统的绝对安全,还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保证了电厂能够稳定高效的、健康的运行,是电厂电气自动化技术中比较重要的一项技术。因此通常对此技术的要求比较高,不仅要拥有灵活性,该单元还要具备较强的可靠性;其二,“通信网络技术”的实际应用是指通过利用电缆光纤通信并且结合现场总线网络通信。其不仅影响着整个电气自动化系统的有效运作,还影响着电厂监控管理的科学进行。就目前来看,我国绝大部分的电厂都采用了这种关键技术;其三,“监控主站技术”的实际应用是指电厂在生产活动中主要利用被安置在站级监控管理层的监控主站技术来实现对电厂所有电器设备的综合管理和有效监控。其中“主站配置”主要有“综合发电机组的容量”这个因素来决定。可以是单一的发电机组也可以是多个发电机组。
4 探析完善电厂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
4.1 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应注意的三方面问题
在电厂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中,总结来说应注意三方面的问题:其一,电厂在采用电气自动化技术时,在电源设置上必须使用“直流电源和交流电源”,而在外部范围的监控管理系统以及电气自动化设备中采用“双电源”和“勿扰切电”,同时还要依据国家规定的技术标准进行监控管理系统中的设备安置,确保这些设备有效合理的使用;其二,电厂通常会在监控管理系统中实施“开关控制接口”方式,因而必须确保“接口相对应信号”;其三,在电厂使用自动化系统时一般会使用“事件事故记录分析法”,但是由于不同电机的不同内存的影响,因而记录的数据不能真正反映实际的波形的要求,所以必须避免信号重复采集的问题。
4.2 电厂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的发展趋势
未来电厂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的发展趋势主要是以“单元制”为基本内容的发展,对于现代电厂对于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强烈需求,导致现代电厂电气自动化正在向“机、炉、点一体化”的道路发展,电厂应该充分利用“单元制”的技术来提高“单元控制需求”,从而大大提高电厂电气自动化系统的综合监控管理能力。我国未来的电厂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的发展趋势必然是以“单元制”为主要内容的发展策略。
5 结语
综上分析可知,电气自动化技术的更新是电厂发展的不竭动力与源泉,不仅对电厂的技术资本有着重要的影响,同时对电厂的高效生产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电气化技术的应用可以更好地保证电厂设备的安全有效运行,为电厂未来经营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姜丽娟.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J].科学致富向导,2014,11(25).
[2]郑昌军.浅谈电厂电气自动化的应用与发展[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1(25).
[3]赵杨,丁宝峰.浅谈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火力发电中的创新与应用[J].硅谷,20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