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高等教育阶段,劳动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关乎着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及立德树人的实现。基于此,高等院校必须高度重视劳动教育,以志愿服务为载体进一步强化大学生劳动教育,促使大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劳动和热爱劳动,并能够在动手练习和亲身体验体验中得到有效锻炼,进而有效提升大学生的劳动素养。
关键词:志愿服务;载体;强化;大学生;劳动教育
前言:
劳动教育主要指在学生群体中大力宣扬劳动精神,给予学生对应的教育,使之学会尊重劳动、崇尚劳动,充分了解到劳动最光荣的道理。这一教育活动的形式多种多样,拥有丰富的内涵与外延,当前我国生产力水平显著提升,劳动教育的内容也随之越来越丰富。习近平主席提出:“注重实践育人,有机结合教育、生产劳动及社会实践,积极开展各类社会实践,从而使学生在亲身参与中了解社会,认识我国的基本国家,在受教育的同时,也能够长才干。”高等院校的办学特色是实践育人,而为了能够有效提升大学生劳动教育的效果,学校必须以志愿服务为载体,对其所具备的时代性、专业性及实践性等特点,来采取有效地对策。
一、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
在大学生劳动教育中,学校需要对思想政治课堂加以有效引用,充分明确“劳动”知识概念的社会历史变迁,注重向学生教授现阶段劳动教育的内涵,引导学生做出批判性与反思性的探究與认识,且借助典型事迹和人物榜样的力量,对大学生尊重劳动、无私奉献的高贵品进行培养,并使之逐渐形成树从事志愿服务劳动的思想意识。同时,在思想政治课堂劳动教育中引入“志愿服务”这一实践教学形式,创设劳动体验情境,如:开设以环境保护、扶贫等思想政治教育主题志愿者活动,让学生们以小组的形式开展实践活动。此外,利用思想政治课程理念,从中深入挖掘劳动教育的资源,通过对专业实践进行开辟,从而构建起校园志愿服务平台,即借助这样课程来构建起“劳动价值指引、精神需要培养、配套志愿服务实践”三者相结合的志愿服务。通过以上方式,能够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为其今后养成优良品质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创新劳动教育课程形式
(一)开设劳动教育课程
在大学生劳动教育中,学校需打造出更为科学合理地劳动教育实践教育课程,具体做到以下几点:(1)创新劳动教育课程内容,在教学活动中引入创意、创造、创客、创业及创新等要素,并纳入常态化教学中所需学生亲身实践的课程,可聘请劳动模范到校担任兼职教师,与由其组织和带领全校师生一同完成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及劳动训练等课程;(2)实现授课媒介多元化,利用互联网来对我国劳动模范的资源优势加以深入挖掘,有机结合起第一课堂教学,以此来有机结合起课上与课下的优势;同时,需打通校内校外,注重社会参与,对多为施课平台进行深化,且搭建起高校与家庭联合的施课平台,以此来显著提升劳动教育课程的效果;(3)授课形式系统化,学校需对劳动课程内容进行科学设计,融入项目授课、任务驱动、小组合作等要素,并积极应用众创众筹众评理念,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小组开展“众创”活动,并由设计“众筹”计划,由组织方“众评”活动成果,通过这一方式,能够促使劳动教育课程更具实践性与互动性[1]。
(二)健全劳动实践组织
在大学劳动教育中,学校应建立起专兼职结合的劳动实践教育教师队伍,对劳动教育方面的教师的作用加以充分发挥,邀请全国劳动模范、大国工匠到校任职,并制定科学、有效地评聘、考核及培养制度,进一步提升高校劳动教育的师资队伍的综合素养。同时,学校应在各个班级中设置“劳动委员”一职,有机结合起劳动教育与日常养成教育,要求各班级定期开展以“劳动教育”为主题的班会等。此外,学校应积极学习国内外先进的劳动教育经验,并更加深入的挖掘校内的劳动教育资源,加大校内劳动基础设施的建设,为学生开展劳动活动提供有力的支撑,还需积极与企业、工厂等活动场所合作,协同搭建综合实践基地,并对敬老院、社区等公共服务资源加以有效利用,搭建起志愿者服务基地。
三、革新志愿服务供给机制
现如今,我国一些高校的志愿服务活动与社会并没有形成良好的优势互补,存在服务范围过于狭小的问题,加上高校欠缺主动调研的积极性,忽视学生的优势和专业技能,仅仅是组织一些简单的志愿服务项目,这就无法较好地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针对这一情况,高校必须立足于大学生劳动知识技能的提升,对志愿服务供给机制进行革新,具体做到:(1)强化志愿服务组织的业务培训,重点培训志愿者的伦理守则和职业道德,使之能够清晰地了解自己的职责、权利和医务,还需重点锻炼志愿者的团队合作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等,以此来提高其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2)合理分类志愿者的专业与特长,以专业对口为导向对志愿者资源进行合理分配,确保其专业特长得以有效发挥,并使之在奉献社会的过程中获得心理上的满足,有效提升其劳动知识技能[2]。
四、完善志愿服务奖惩机制
一直以来,我国教育活动中都非常注重分数,这就导致家庭劳动教育与学校劳动教育的效能发挥受到较大的影响,进而造成大多数学生缺乏劳动意识,无法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针对这一情况,在大学生劳动教育中,学校必须将培养大学生劳动习惯作为教学目标,注重提升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意识。具体做到以下几点:(1)立足于保障机制,把志愿服务作为第二课堂必修课程,将其纳入人才培养计划,且直接与学位挂钩,以此来激发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主动性;(2)立足于奖励制度,当志愿者在志愿服务活动中获得先进人物表彰时,学校不仅给予其一定的学分,还记入个人档案;(3)借助学校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等网络平台,加大学校志愿服务先进人物与事迹的宣传,从而让学生认识到劳动的可贵和重要意义,使之在潜移默化中主动参与到志愿服务之中[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劳动教育在大学生未来的成长成才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现阶段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基于此,高校必须强化大学生劳动教育,借助一系列有效措施,以志愿服务为载体,对大学生良好的劳动意识进行培养。
参考文献:
关键词:志愿服务;载体;强化;大学生;劳动教育
前言:
劳动教育主要指在学生群体中大力宣扬劳动精神,给予学生对应的教育,使之学会尊重劳动、崇尚劳动,充分了解到劳动最光荣的道理。这一教育活动的形式多种多样,拥有丰富的内涵与外延,当前我国生产力水平显著提升,劳动教育的内容也随之越来越丰富。习近平主席提出:“注重实践育人,有机结合教育、生产劳动及社会实践,积极开展各类社会实践,从而使学生在亲身参与中了解社会,认识我国的基本国家,在受教育的同时,也能够长才干。”高等院校的办学特色是实践育人,而为了能够有效提升大学生劳动教育的效果,学校必须以志愿服务为载体,对其所具备的时代性、专业性及实践性等特点,来采取有效地对策。
一、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
在大学生劳动教育中,学校需要对思想政治课堂加以有效引用,充分明确“劳动”知识概念的社会历史变迁,注重向学生教授现阶段劳动教育的内涵,引导学生做出批判性与反思性的探究與认识,且借助典型事迹和人物榜样的力量,对大学生尊重劳动、无私奉献的高贵品进行培养,并使之逐渐形成树从事志愿服务劳动的思想意识。同时,在思想政治课堂劳动教育中引入“志愿服务”这一实践教学形式,创设劳动体验情境,如:开设以环境保护、扶贫等思想政治教育主题志愿者活动,让学生们以小组的形式开展实践活动。此外,利用思想政治课程理念,从中深入挖掘劳动教育的资源,通过对专业实践进行开辟,从而构建起校园志愿服务平台,即借助这样课程来构建起“劳动价值指引、精神需要培养、配套志愿服务实践”三者相结合的志愿服务。通过以上方式,能够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为其今后养成优良品质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创新劳动教育课程形式
(一)开设劳动教育课程
在大学生劳动教育中,学校需打造出更为科学合理地劳动教育实践教育课程,具体做到以下几点:(1)创新劳动教育课程内容,在教学活动中引入创意、创造、创客、创业及创新等要素,并纳入常态化教学中所需学生亲身实践的课程,可聘请劳动模范到校担任兼职教师,与由其组织和带领全校师生一同完成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及劳动训练等课程;(2)实现授课媒介多元化,利用互联网来对我国劳动模范的资源优势加以深入挖掘,有机结合起第一课堂教学,以此来有机结合起课上与课下的优势;同时,需打通校内校外,注重社会参与,对多为施课平台进行深化,且搭建起高校与家庭联合的施课平台,以此来显著提升劳动教育课程的效果;(3)授课形式系统化,学校需对劳动课程内容进行科学设计,融入项目授课、任务驱动、小组合作等要素,并积极应用众创众筹众评理念,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小组开展“众创”活动,并由设计“众筹”计划,由组织方“众评”活动成果,通过这一方式,能够促使劳动教育课程更具实践性与互动性[1]。
(二)健全劳动实践组织
在大学劳动教育中,学校应建立起专兼职结合的劳动实践教育教师队伍,对劳动教育方面的教师的作用加以充分发挥,邀请全国劳动模范、大国工匠到校任职,并制定科学、有效地评聘、考核及培养制度,进一步提升高校劳动教育的师资队伍的综合素养。同时,学校应在各个班级中设置“劳动委员”一职,有机结合起劳动教育与日常养成教育,要求各班级定期开展以“劳动教育”为主题的班会等。此外,学校应积极学习国内外先进的劳动教育经验,并更加深入的挖掘校内的劳动教育资源,加大校内劳动基础设施的建设,为学生开展劳动活动提供有力的支撑,还需积极与企业、工厂等活动场所合作,协同搭建综合实践基地,并对敬老院、社区等公共服务资源加以有效利用,搭建起志愿者服务基地。
三、革新志愿服务供给机制
现如今,我国一些高校的志愿服务活动与社会并没有形成良好的优势互补,存在服务范围过于狭小的问题,加上高校欠缺主动调研的积极性,忽视学生的优势和专业技能,仅仅是组织一些简单的志愿服务项目,这就无法较好地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针对这一情况,高校必须立足于大学生劳动知识技能的提升,对志愿服务供给机制进行革新,具体做到:(1)强化志愿服务组织的业务培训,重点培训志愿者的伦理守则和职业道德,使之能够清晰地了解自己的职责、权利和医务,还需重点锻炼志愿者的团队合作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等,以此来提高其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2)合理分类志愿者的专业与特长,以专业对口为导向对志愿者资源进行合理分配,确保其专业特长得以有效发挥,并使之在奉献社会的过程中获得心理上的满足,有效提升其劳动知识技能[2]。
四、完善志愿服务奖惩机制
一直以来,我国教育活动中都非常注重分数,这就导致家庭劳动教育与学校劳动教育的效能发挥受到较大的影响,进而造成大多数学生缺乏劳动意识,无法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针对这一情况,在大学生劳动教育中,学校必须将培养大学生劳动习惯作为教学目标,注重提升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意识。具体做到以下几点:(1)立足于保障机制,把志愿服务作为第二课堂必修课程,将其纳入人才培养计划,且直接与学位挂钩,以此来激发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主动性;(2)立足于奖励制度,当志愿者在志愿服务活动中获得先进人物表彰时,学校不仅给予其一定的学分,还记入个人档案;(3)借助学校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等网络平台,加大学校志愿服务先进人物与事迹的宣传,从而让学生认识到劳动的可贵和重要意义,使之在潜移默化中主动参与到志愿服务之中[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劳动教育在大学生未来的成长成才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现阶段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基于此,高校必须强化大学生劳动教育,借助一系列有效措施,以志愿服务为载体,对大学生良好的劳动意识进行培养。
参考文献:
[1]王鑫.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视域下大学生劳动观教育研究[J].德育研究,2018(04):38-39.
[2]姜莉莉.大学生劳动教育途径与方法研究[J].读与写杂志,2018(12):55.
[3]曲霞,刘向兵.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内涵辨析与体系建构[J].中国高教研究,2019(02):73-77.
作者简介:郭文宇,出生年份:1988年7月,性别:男,民族:汉族,籍贯:河南周口,学历:本科,职称: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学生管理。
四川省教育厅、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研修中心(西南交通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高校辅导员专项)
项目编号:CJSFZ1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