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文创产品设计的创新实践研究

来源 :陶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anley455185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陶瓷作为一种以陶土为原料,经过配料、成形、干燥、焙烧等工艺烧制而成的器物,自新石器时代开始就已有使用,一直流传至今.历史源远流长,凝聚了一代代的匠人的心血.但随着时代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各民族和国家之间的文化产生了碰撞,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我国的陶瓷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在现如今的时代发展背景下,相关的产品设计人员应当对陶瓷的设计理念进行改革创新,研发出相关的文创产品,融入新的创意,使得美观精致的陶瓷可以满足现代人的日常需求,扩大其使用范围.文化创意产业,现如今,在我国属于朝阳产业,其产业的潜力是巨大的,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21世纪以来,我国政府就十分关注对于文化产业的发展,如何对陶瓷进行创新设计?如何增强陶瓷文创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这些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对现阶段陶瓷产业存在的现状和问题,针对这些情况,分析陶瓷文创产品创新设计的必要性,从而提出相关的创新开发路径,为陶瓷文创产业创新设计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丹麦建筑事务所约翰森-斯哥斯德是北欧极具特点的新生代事务所,他们的实践作品通过对结构多义性的思考同时展现了建筑结构的技术理性与艺术感性.文章以该事务所最有代表性的蒂佩内观鸟塔为例,深入探讨了事务所基于身体和感知而对结构进行的创造性思考,并围绕结构的多义性为核心梳理了他们设计中两个关键的方面:具身感知的原理以及对应的结构操作的设计手法.
文章是柱系列的第二篇,在前文辨析了中国传统木柱与古希腊石柱的建造规则、空间秩序与力学性能基础上,作者通过对奈尔维独特混凝土巨柱的传力机制、形态特征、生成方法及其空间特性的系统探讨,体察这位混凝土诗人以材料和力学雕塑结构、以统一协调的结构秩序构筑空间的结构美学理念与古典建造思想,为当代建筑与结构设计提供思考与实践的范本.
固定式磁粉探伤机传统校准方法,受限于所使用钳形电流表和电流互感器参数,测量时会因电流较大导致测棒发热,存在安全隐患,而且目前国内市场上尚无成熟固定式磁粉探伤机校准设备.为此,研制一种基于罗氏线圈感应测量电流原理的固定式磁粉探伤机校准装置,并试验验证校准装置所测试固定式磁粉探伤机周向磁化电流.数据分析表明,采用该装置得到周向磁化电流测量数据误差和标准偏差优于传统校准方法,不确定度小于磁粉探伤机最大允许误差的1/3,符合量值传递原则,校准装置满足校准测量要求.
钕铁硼磁体(NdFeB)生产废料中含有20% ~30% 稀土元素,有较大回收价值.目前,从钕铁硼废料中回收稀土主要采用湿法工艺.湿法工艺对原料适应性强,所得稀土产品纯度高.综述了从钕铁硼废料中回收稀土的湿法工艺特点及存在的问题,以期为钕铁硼废料的回收处理提供参考.
紫砂文化源远流长,与传统文化相比较,紫砂以其独特的成形方式以及材质的特殊独树一帜,屹立于世界陶瓷之林.随着社会经济与文化的不断发展,紫砂壶的创作设计需要紫砂艺人更加注重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事实上,能够真正被大众接受并喜爱的紫砂作品,必定是在中国传统文化基础上的,在充分吸收文化的精髓后,能够将紫砂壶的美充分表现出来,形成一种独一无二的紫砂艺术之美.
将肌理运用在产品设计中,不仅是做到对事物外表的模仿,而且是需要通过肌理唤起产品使用者的内心深处的记忆与情感.而无意识设计恰恰是以人为本,注重人内心深处的隐性需求的设计,分别通过行为还原、行为激发、情感激发这3种设计的方法,抵达用户的内心深处.肌理感知是人与产品之间建立情感的一种媒介,通过刺激人的情感经历,从而建立产品使用者与产品本身之间的亲密联系,唤醒我们的情感记忆,以达到弱化诉求意识,在不自觉的情况下掌握使用功能,给使用者带来强大的满足感.
绘画创作的题材元素、技法语言、审美意境都来源于生活体验,同时艺术又提升了生活的享受,绘画创作展现了美好生活面貌.两者相辅相成,既对立又统一.陶瓷绘画所用的原料包括瓷泥、釉水、矿物质颜料等,这都是自然生活当中的材料,像人类的进化,由远古一步一步向当今演变,但重要的是创作者自我审美修养,绘画技能和自我品性的修为都将在画面中展现.笔者通过在陶瓷绘画创作过程中,生活的感悟与自我修养在陶瓷绘画创作中重要性的体现,加强绘画理论与实践的学习以及品性修养提升的现实意义,来提升自我的艺术涵养及文化底蕴.
菱花是中国传统艺术创作关注的对象之一,在紫砂壶艺术中,菱花的艺术形象呈现得更加立体.这件“三足菱花”紫砂壶作品立足于菱花的品性进行艺术塑造,“三足”结构的结合强调了庄重、端庄的中国古典气质,再配合精湛的工艺,让人们在自然韵味与古典韵味的交织中品泥香,嗅菱香,享茶韵.
脱胎漆器髹饰技艺是一项传承了数千年的传统手工技艺,它是在中国几千年的株漆技艺基础上创造出的,2006年5月正式被收录进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脱胎漆器主要具有器体轻巧、色泽华美等特点,其中要以福建福州地区的脱胎漆器尤为著名,在历史上,更曾被纳为宫廷珍品.其传统手工技艺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一个主要类别,所以关于中国传统手工技艺的继承问题是得到社会普遍重视的.论文试图借助福州的脱胎漆器及髹饰技术这一中国传统手工业的案例,从保存与弘扬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视角入手,对传统手工业的继承和创新展开探究.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现代陶艺在城市环境与景观设计中也获得了越来越普遍的运用.同时现代陶艺在都市风景中的运用也是实用性与艺术化的体现,在较大程度上迎合了人类的审美需要.结合当下现代陶艺在建筑环境艺术设计中应用的发展现状为根据,从现代陶艺发展现状、发展与应用原则以及实际应用概述等方面进行深入探索与研究,主要目的在于更好地推动现代陶艺的发展以及在建筑环境艺术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