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家经济增速的放缓、三公消费的压缩以及电子商务的冲击,中国零售业面临着从未有过的危机和挑战。零售危机的原因是什么,如何化解,零供矛盾又如何看待?压力本身蕴藏着巨大的生机,中国零售市场依然是世界上最大、最有活力以及最有潜力的市场。
有为数不少的人认为目前中国零售的现状是我国的商品没有市场,但实际上是现有的市场没有匹配的商品。如果有商品而没市场,就只能说明这个商品是低档次的、同质化的,必须通过加强促销、优惠和奖励来完成销售。
那么,中国零售的市场在哪里呢?中国的儿童、老年市场远远没有得到深入的开拓。中国有3.5亿儿童,如此庞大的市场还处于粗放状态。在国外,儿童市场细分成婴儿、幼儿、少儿和少年,分档非常清楚。甚至会以1岁、2岁等来划分市场。而按照品类,又有儿童服装、儿童食品、儿童玩具、儿童药品和儿童图书之分;同时中国已经进入老龄化时代,2亿多老年人的消费需求远未得到满足。一项调查显示,按照国际标准,中国目前提供的老年商品和服务仅能满足17%的需求,还有83%的市场等待生产商、供应商和零售商来开拓。
当然,还有服务市场的开拓。商品供应仅能满足特定消费群体的需要,商品市场的增长是渐进式的。但服务市场关系到居民生活质量和整体素质的提高,它将是倍增的速度。
满足消费者多元化需求
一般来说,世界经济只要每年有2%~3%的增长就可维持稳定。为什么中国的零售业在7%~8%的增长率时就感到了危机四起?关键的一个问题是,我们的产销率没有达到100%。国外都是订单经济,按需生产。而国内是按产能和就业安排生产的,目前的产销率只有95%~96%,意味着4%~5%的产品没有实现价值。这就是包括零售在内的中国零售高增速、低效益的原因。未来若按市场需要生产、按订单生产,就能够进入正常的运行状况。
传统的克隆、复制商业模式已经结束了。中国的零售市场要满足消费者的深层和多层次需要,从数量型转向质量型,从品种型转向品牌型,理想的商业模式是以小康商品和公共服务为主,兼顾温饱型社会需要,积极创造条件发展富裕品类,促进奢侈品、进口商品的发展。
零供矛盾在于治乱
零售业进入转型期之际,零供矛盾也显得格外尖锐。零供矛盾重点不在于收费不收费、谁收费,既存在着进店费,也存在着进场费,关键在于取得“有理、有序、有度”。而当前的尖锐矛盾,在于零售商“三乱一拖欠”,使供应商不堪其扰,无章可循,难以应付。
当前零供关系之所以突出表现在进店费上,主要表现是个别商业企业趁机提高或调整进店费;而另一方面部分供应商也趁机涨价或采取变相涨价,把原因归结为商家身上,寻找借口,其实这两者做法都是不正确的,违反了抑制通胀的共同任务。
有为数不少的人认为目前中国零售的现状是我国的商品没有市场,但实际上是现有的市场没有匹配的商品。如果有商品而没市场,就只能说明这个商品是低档次的、同质化的,必须通过加强促销、优惠和奖励来完成销售。
那么,中国零售的市场在哪里呢?中国的儿童、老年市场远远没有得到深入的开拓。中国有3.5亿儿童,如此庞大的市场还处于粗放状态。在国外,儿童市场细分成婴儿、幼儿、少儿和少年,分档非常清楚。甚至会以1岁、2岁等来划分市场。而按照品类,又有儿童服装、儿童食品、儿童玩具、儿童药品和儿童图书之分;同时中国已经进入老龄化时代,2亿多老年人的消费需求远未得到满足。一项调查显示,按照国际标准,中国目前提供的老年商品和服务仅能满足17%的需求,还有83%的市场等待生产商、供应商和零售商来开拓。
当然,还有服务市场的开拓。商品供应仅能满足特定消费群体的需要,商品市场的增长是渐进式的。但服务市场关系到居民生活质量和整体素质的提高,它将是倍增的速度。
满足消费者多元化需求
一般来说,世界经济只要每年有2%~3%的增长就可维持稳定。为什么中国的零售业在7%~8%的增长率时就感到了危机四起?关键的一个问题是,我们的产销率没有达到100%。国外都是订单经济,按需生产。而国内是按产能和就业安排生产的,目前的产销率只有95%~96%,意味着4%~5%的产品没有实现价值。这就是包括零售在内的中国零售高增速、低效益的原因。未来若按市场需要生产、按订单生产,就能够进入正常的运行状况。
传统的克隆、复制商业模式已经结束了。中国的零售市场要满足消费者的深层和多层次需要,从数量型转向质量型,从品种型转向品牌型,理想的商业模式是以小康商品和公共服务为主,兼顾温饱型社会需要,积极创造条件发展富裕品类,促进奢侈品、进口商品的发展。
零供矛盾在于治乱
零售业进入转型期之际,零供矛盾也显得格外尖锐。零供矛盾重点不在于收费不收费、谁收费,既存在着进店费,也存在着进场费,关键在于取得“有理、有序、有度”。而当前的尖锐矛盾,在于零售商“三乱一拖欠”,使供应商不堪其扰,无章可循,难以应付。
当前零供关系之所以突出表现在进店费上,主要表现是个别商业企业趁机提高或调整进店费;而另一方面部分供应商也趁机涨价或采取变相涨价,把原因归结为商家身上,寻找借口,其实这两者做法都是不正确的,违反了抑制通胀的共同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