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

来源 :语文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obaolan1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是中华文明传承千年的载体,和社会生活的各方面息息相关。语文学科的学习,也是小学至大学各科学习的基础。对于学生而言,课堂是学习生涯的重中之重。把握好了课堂,也才把握住了根本所在。重视课堂学习,首先就是要做好课前预习。课文的预习,常规的做法就是通读。在读的过程中,要眼到、心到、口到、手到,要专注,要勾画,要标注。
  到了初高中,除了朗读课文,如果要讲求速度,最好就改为默读。只有读得快,才能读得多,甚至过渡到一目十行。当然,不同书籍,有的仅需泛读,有的则要精读;一篇课文,有的段落需要泛读,有的需要精读,不能一概而论。这儿就不一一论述了。
  初中的课文,一般为散文、小说、童话、现代诗、古诗、古文等。这些类型的课文中,小说、散文、童话等,除有些段落外,一般可以泛读,诗歌、古文等,则需要精读。但不论泛读还是精读课文,在课前预习时,都需要通读、勾画、标注。
  通读,就是把不论现代文还是古文,整篇文章都过一遍。在读的过程中,勾画出写得精彩的,吸引自己的,能引起共鸣的地方,有时间有心情还可以附注上只言片语。也可以勾划出读不懂的,想不明白的地方,经常打个“?”,然后问问人,翻翻书,查查电脑。标注,也是同步进行,标出不懂的字词,不懂的读音,不懂的句子,及時查找注解,字、词典,电脑,及时弄清楚。仍然不清楚的字、词、句,就为进入课堂学习,听老师讲授准备了一个良好的预期。
  带着问题进入课堂学习,你会学得相对来说悠然自得。听讲时更容易有的放矢。你的疑问,老师的解答融合在一起,甚至矛盾、互逆,碰撞出思维的火花。融合时,产生高度一致的共鸣的喜悦;互逆时,进一步的探究、思考会引领你进入一个新的层面,使你感觉耳目一新,牵肠挂肚甚至想要一探究竟。带着这种疑问,及时找老师探讨交流,还可以再查找资料,与其他人交流,这会使你的思维进入一个新的高度,感觉如沐春风。即使不能和他人达成一致,你也为自己的思维推开了一扇窗。
  当然,即使有了课前预习的精心深入,课堂上的虚心以待,全神贯注、脚勤手快仍然是必不可少的。这是学习的基本习惯。
  要学好语文,和所有科目一样,“亲其师,信其道”必然是不可少的。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亲,就必然意味着首先要尊敬。学生先不要管教你的老师是萝卜还是青菜,对不对你的胃口,都要一律尊敬。同样,教师也要不管学生是否是得意门生,都一视同仁。只有师生关系融洽了,才能相互深入,促进课堂教学和学习。
  初中作业的书写,除注重提升写字速度外,也要注重抓住基本功。基本笔画理顺,字形结构把握住。钢笔的书写,仍然要注意提笔落笔,起承转合。虽说大量的书写被电脑复印取代了,但中华文化的传承,仍然离不开手写汉字。初中生也可以练练毛笔书法,对修身养性不无裨益。
  另外要补充的一点是作业做完后一定要自行检查、订正,特别是考试时,这点很重要。
  再来谈谈课外阅读。阅读,是人类文明传承千载的重要途径。 学生时代,正是最有时间、最有精力进行课外阅读的时期。从维护身体健康的角度来说,尽量地远离手机,多读纸质书必然是最好的。多读纸质书,也就有了更多的时间去细思慢品,勾画批注。
  无论读什么书,碰上好词好句,不仅会勾画、摘抄,有时甚至把文章整篇整篇的抄写下来,很沉醉。摘抄本积攒了厚厚几大本,至今仍然保留着。有时读到文中某段,感觉很合心意,会写下大段大段的感想,甚至写一大篇读后感,这是一种兴趣。有些地方,自己的观点和作者的不尽相同,则会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在旁边。这些习惯,就连读小说也不例外。
  对于书籍种类,倒不太偏爱。古今小说、散文、诗词,各种报刊杂志,甚至农林、高新科技一类的,只要不是太艰涩的专业类书籍,都会拿来尝尝啃啃。小学初中的每个年级,都会附着一本老师在课堂上没时间料理的自读课本,这是我的最爱,经常翻来覆去的读,特别是其中的一些古诗文,不仅读懂,还会找时间背诵,在练字时拿来书写。
其他文献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导语设计,体现的是教师的教学智慧。精巧的导语设计,可以瞬间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自然融入新内容,可以获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一、设置情境法  设置教学情境是教师课堂教学的基本素质,只有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才能获得心灵的触动。  案例1:在学习《《林黛玉进贾府》》这篇课文时,我利用电子课件设置情境进行导入:用多媒体出示林黛玉图片,播放歌曲《葬花吟》。  在那红楼梦中人
期刊
学会从课文中寻找写作素材,能提高学生的审美欣赏能力、表现能力和挖掘素材能力,能够发展学生的智力,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全面的发展。为此,在新课改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很好地为学生创设情境,让语文课本中的案例成为学生写作中的好素材。  高考作文的立意要表现出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要热爱生活,有积极向上的态度,在此基础上能在行文中夹叙夹议,再现古诗词的意象,融入自我感受,通过散文化的手法,用流畅优美的
期刊
2015年中央颁布的《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文件中指出:“发展乡村教育,让每个乡村孩子都能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阻止贫困现象代际传递,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但当前望谟县农村薄弱学校教育落后状况依旧突出,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状况令人堪忧,这些因素成为制约望谟县基础教育质量提升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关注农村薄弱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现状,探究提升农村薄弱学校师资队伍整体素质的途径,
期刊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现代社会对公民口语交际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教师应更新教学理念,在初中语文课堂上努力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一、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敢说  以往上课教师提出需要口语表达的问题时,学生总是都低下头,不敢正视教师,没有进行积极的思考,而是在心里默默地祷告着“千万别叫我”。经过教师的再三启发,再三鼓励,愿意回答问题的学生也总是寥寥无几,即使有几个学生举手,那也是
期刊
谈到高考学生既兴奋又畏惧,谈到高考语文试题,有三种最常见的心态:教师既热爱,又无奈;学生一怕古诗词,二怕写作文;家长不了解,无作为,只要分数。但为了高考还是不能放弃,如果对往年的高考试题进行研读、分析,还是能找出一定的规律的。  2016年高考语文试卷全国共有9套,2017年有8套,可谓样式多种,精彩纷呈。其中,古典诗歌鉴赏经典浓郁,拟题精美,值得仔细探究。对前几年的古典诗歌鉴赏题进行研读、探究,
期刊
新课标在阅读教学中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的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情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一、探索新的教育模式,发展学生的个性  自我意识是个人对自己的自觉因素,即人们依据自己所处的社会环境的发展而形成的有关自己的情感和态度。正确的自我意识对青少年创新意识的培养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期刊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课堂上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正确关系。”语文综合性学习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语文课堂也变得更加开放而丰富多彩。 一、
期刊
新的教学大纲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我认为:作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引导尤其重要。  作文教学中,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来渗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 一、素材积累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感染渗透  赞科夫说:“应该打开窗户,让沸腾的社会生活、奇异的自然现象映入学生的脑海,借以丰富学生的感情经
期刊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明确指出:“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建设一支具有良好政治业务素质、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大计”。由此可以看出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重要性。提高教师素质,特别是青年教师的整体素养,是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保证,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存在的问题  从整体和本质上来看,青年教师队伍的主流是好的。他们思想敏税、刻苦耐劳
期刊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这一部分有如下原文:“现代文阅读包括:论述类文本阅读,3题9分;文学类文本阅读,3题14分;实用类文本阅读,3题12分。”这个修订内容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核心素养“审美鉴赏”的培养,必然成为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  既然文本类阅读必考,教师和学生就应该高度重视,从不同的层面去研读、去解密,注重价值判断和审美体验,感受形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