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感染性疾病的控制和城市工业化程度的提高,过敏性疾病的发病率在全世界范围内呈明显升高趋势。世界变态反应组织历时20年的调查显示,全世界有超过1/5的人患有不同种类的过敏性疾病,且发病率正在不断增加。目前,我国约有2亿人患有各种过敏性疾病。可以说,过敏性疾病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一种常见病和流行病。
典型的过敏性疾病主要包括:哮喘、鼻炎、湿疹、结膜炎、食物过敏、药物过敏、昆虫过敏和过敏性休克等,最常见的是由花粉、尘螨、真菌或宠物等过敏原导致的过敏性鼻炎和过敏性哮喘。由于过敏性疾病的种类很多,常涉及多个学科,如儿科、呼吸科、皮肤科等。而在我国,除北京、武汉、上海等地少数几家医院建立了专业的过敏反应科以外,大多数地区的患者不得不分散就诊于各个临床科室。总体而言,大众对过敏性疾病的认识不够、误区不少,治疗不规范的情况亦比比皆是。
为了解普通人群对常见过敏性疾病的认知程度,本刊近期携手新浪健康频道,进行了一次网上调查,共有1210名网友参与。调查结果如下:
本刊调查:你曾被过敏骚扰过吗?窗体顶端
从上述调查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过敏性疾病在普通人群中十分常见,90.6%的网友表示曾被过敏性疾病“骚扰”过。而在各种过敏性疾病中,尤以呼吸道过敏(如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过敏性咳嗽)、皮肤过敏(如皮炎、湿疹、化妆品过敏)和食物过敏最为“热门”。
人为什么会过敏?过敏是如何发生的,通常有哪些表现?过敏该如何预防和治疗?为帮助广大读者更深入地了解过敏性疾病“来龙去脉”,本刊特邀国内过敏性疾病诊疗领域的知名专家撰稿,向大家介绍过敏性疾病的诊治新进展,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和启发。
专家简介
洪建国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儿科主任、儿科教研室主任,中华医学会变态反应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儿科学会呼吸学组副组长,上海医学会理事,上海医学会变态反应学会主任委员
医疗专长:主要从事小儿呼吸系统疾病和变态反应性疾病的临床和研究工作,主持制定了我国儿童哮喘防治等多项指南。
专家门诊:周二上午(松江分院)、周四下午(总院)
王良录
北京协和医院变态反应科副主任,中华医学会变态反应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北京医学会变态反应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医疗专长:主要从事变态反应疾病的体外诊断、空气孢粉学、花粉症合并食物变态反应、真菌变态反应的临床及科研工作。
专家门诊:周一上午、周二上午、周五上午
特需门诊:周三上午
王学民
上海市皮肤病性病医院副院长、皮肤与化妆品研究室主任、主任医师、教授,中华医学会医学美容与美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医学会皮肤性病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医疗专长:擅长接触性皮炎、职业与环境性皮肤病、碍容性皮肤病和药物性皮炎等疾病的诊治。
专家门诊:周二上午
郭胤仕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过敏性疾病诊治中心主任、呼吸科教授、主任医师,中华医学会变态反应分会常委,上海医学会变态反应分会副主任委员
医疗专长:主要从事呼吸病与变态反应性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擅长各种呼吸系统疾病和过敏性疾病的。
专家门诊:周二上午、周四上午、周六上午(东院),周三下午(西院)
刘光辉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过敏反应科主任、教授、主任医师,湖北省临床变态反应专业学科创始人,中华医学会变态反应学会委员,湖北省医师学会变态反应医师分会主任委员
医疗专长:擅长过敏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尤其擅长过敏性哮喘、鼻炎和荨麻疹的诊治
专家门诊: 周一上午、周五上午、周三全天
揭开过敏的神秘面纱
过敏:“改变了的反应”
洪建国:过敏反应,也被称为“变态反应”。“变态反应”这个医学术语源于希腊语,意思是“改变了的反应”。
过敏反应的基础是免疫反应。在正常情况下,人体的免疫系统处于平衡状态,既能“对抗”外来有害因子,又不会对人体自身组织造成伤害。若这种平衡状态被打破,过敏反应就会发生,且过敏反应对人体的危害程度往往超过各种外来有害因子对人体的直接损害。
当然,并非每个人接触在接触过敏原以后,都会发生过敏反应,这就是体质的个体差异。通常,个体与周围生活环境中各种过敏原接触后的反应各有不同,对正常人无害的物质,对过敏体质者来说,就可能引起各种过敏性疾病。
过敏性疾病的患病率呈快速上升趋势
刘光辉:目前,我国约有2亿过敏性疾病患者。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活环境的急剧变化、空气污染,以及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过敏性疾病的发病率呈加速上升趋势。研究显示:过敏性疾病的迅速增加与长期、持续的环境因素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有关。过敏性疾病在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发病率高于发展中国家,城市高于乡村,污染地区高于非污染地区。在发展中国家,过敏疾病的增多与城市化生活方式相关,农村孩子较少患过敏性疾病;城市中家庭条件好的子女较低薪阶层的子女更容易患过敏性疾病。
由于过敏性疾病对人类健康危害很大,世界卫生组织已将过敏性疾病列为“21世纪重点研究和预防的疾病”。
决定过敏的两大因素
刘光辉: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过敏性疾病的发生与两方面因素有关,一是患者本身存在过敏体质,二是患者反复接触过敏原,两者缺一不可。
过敏原是指那些能触发过敏反应的物质,如花粉、尘螨、霉菌、各种药物和食物等。过敏体质与遗传有关,父母一方患有过敏性疾病,小孩患过敏性疾病的概率约为40%;父母双方均患有过敏性疾病,小孩患过敏性疾病的概率为70%以上。不过,过敏体质者并非都会发生过敏性疾病,只有在反复接触过敏原后才会发病。通常,最早期的过敏表现往往是婴幼儿湿疹,继而出现呼吸道、皮肤和消化道等多种过敏症状。
过敏性疾病的4大特点
洪建国:过敏性疾病的种类很多,如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湿疹、接触性皮炎、荨麻疹和食物过敏等。这些疾病有4个共同特征:
1. 往往具有家族遗传倾向。
2. 与过敏相关的抗体(如总IgE)水平升高。
3. 常累及多个器官,如眼、皮肤、呼吸道或消化道等,出现眼痒、流泪、眼结膜及眼睑红肿、皮肤经常性瘙痒出疹、咳嗽、喘息、喷嚏、鼻塞、清涕不断、腹泻,严重者可出现呼吸困难,甚至休克。
4. 临床表现轻重不一,常反复发作。
大多数研究证实,过敏性疾病的发展有其自然病程。通常,在出生后的第一个月,除湿疹外很少出现其他过敏性疾病的临床表现。湿疹和食物过敏通常为过敏性疾病的首发症状,且在出生后两年内达到发病高峰。多数食物过敏患儿于2岁时,症状可自行缓解。40%的湿疹患儿将发展为过敏性鼻炎和(或)哮喘,呼吸道症状大多在5岁前出现(3岁内发生喘息的儿童,病情可自行缓解,较少发展为哮喘)。随着年龄增长,人接触过敏原,尤其是吸入性抗原的机会越多,并发过敏性疾病的机会也越大。不同过敏性疾病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发病情况有所差异。比如,湿疹等过敏性皮炎多发生在幼儿,过敏性鼻炎则出现在学龄期,甚至成年以后。
见识形形色色的过敏
最常见的过敏:尘螨过敏
刘光辉
实例:最近一段日子,李先生的过敏性鼻炎犯了,不停地打喷嚏、流清涕,还伴有鼻痒、眼痒和鼻塞症状,尤其是每天早上起床和晚上睡觉时,症状特别严重。李先生发现,只要自己一接触床单、被套或旧书籍,就会立即出现鼻炎症状,而在室外活动时,症状可以明显减轻。经过敏原检测,医生找到了导致李先生过敏的“元凶”——尘螨。
点评:尘螨是最常见的过敏原。据统计,约70%的过敏性鼻炎患者、60%的哮喘患者对尘螨过敏。尘螨是一种肉眼看不到的微小生物,主要孳生在床褥、枕头、地毯、沙发,以及不常洗的衣物上。尘螨的食物为粉末性物质,如人类的皮屑、面粉、奶粉等,也可吞食植物花粉、霉菌孢子和植物纤维。尘螨呈全球性分布,除海拔2000米以上的高寒地带外,各地都有。尘螨适于生长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春秋两季是尘螨繁殖的两个高峰,但在空调房间内,尘螨可全年繁殖。因此,尘螨过敏患者全年均可发病,春秋两季加重。
最守时的过敏:花粉过敏
洪建国
实例:刘女士居住的小区环境很好,公共绿化不少,很多住户在自家阳台上也种植了各种各样的花草。然而,何女士却似乎与这“鸟语花香”的环境格格不入,每年“百花盛开”(三四月份)之时,她就会出现鼻痒、咽痒、打喷嚏、流涕等类似感冒的症状,有时还会有流泪、眼痒、结膜充血、咳嗽、痰多、气喘等不适,每次发作持续20天左右。经医生检查,何女士被确诊为花粉过敏症。
点评:花粉过敏是指由致敏花粉诱发的过敏性疾病,主要包括季节变应性鼻炎、过敏性结膜炎、过敏性皮肤病和支气管哮喘。目前已知的可引起人类过敏的植物花粉多达数百种,我国常见的是豚草属、蒿属植物花粉。
一般地说,花粉过敏好发于中青年,儿童和老年人较少见,患者常有过敏体质和家族过敏史,主要症状为鼻痒、打喷嚏、流清涕、眼痒、咳嗽、喘息、皮肤瘙痒等。
花粉过敏一般有3个特征:①季节性发作,每年均在固定的时期发作,常被称为“最守时”的过敏症。持续时间少则数天,多则数月,待花粉播散期一过,病情自然缓解。部分合并尘螨过敏的花粉过敏患者,可表现为常年性发作、季节性加重;②有明显的地域性,花粉过敏患者通常仅在致敏花粉飘散的地区发病,移居至无花粉飘散地区以后,症状很快缓解。③发作与气候变化有关,气候变化会改变空气中的花粉浓度,进而影响花粉过敏的症状。
最“时髦”的过敏:宠物过敏
洪建国
实例:不久前,王女士和丈夫带着8岁的女儿佳佳去朋友家做客。朋友家养了三只小狗,甚是可爱。朋友见佳佳特别喜欢小狗,便送给她一只。回家以后,佳佳一有空就抱着小狗玩。几天以后,佳佳开始出现鼻塞、打喷嚏、流鼻涕等症状。起初,王女士以为佳佳可能患了感冒,便让孩子吃了几天感冒药。不料,佳佳的感冒症状一直不见好转。于是,王女士带女儿去了医院,经仔细询问病史和检查,医生诊断佳佳患了宠物过敏症。
点评:近年来,我国家养宠物(尤其是猫和狗)越来越多,宠物过敏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宠物的毛、皮屑和分泌物都是重要的过敏原,尤其是猫和狗的皮毛。同时,宠物的皮屑又是另一种重要致敏原——螨虫的重要食物来源,活螨、螨尸、螨排泄物和分泌物、螨体分解碎片,均可诱发机体的过敏反应。另外,宠物还可导致患者生活环境中的花粉、室内尘土和霉菌增多,这些物质也都是重要的过敏原。
宠物过敏一般无明显季节及地区性,受气候影响小。由于宠物过敏原的黏附性强,可黏附在人的衣服上而被带至各种公共场所,故宠物过敏原在环境中的分布十分广泛,可引起常年性过敏性鼻炎、结膜炎和支气管哮喘。一般地说,宠物过敏患者主要有3个特征性表现:①在接触宠物或进入有宠物的环境后,出现一系列过敏症状,如过敏性鼻炎、哮喘、过敏性结膜炎、特异性皮炎等,或表现为原有的过敏症状突然加剧;②脱离该环境后,过敏症状随即减轻;③在被宠物舔、抓或咬后数分钟内,局部皮肤出现荨麻疹,且常伴有呼吸道过敏症状。
最“离奇”的过敏症:小麦过敏
王良录
实例:徐浩宇是高中篮球队的主力中锋。一天下午,他和队友们在球场上鏖战正酣,突然感到手脚心发痒,并迅速转变为全身瘙痒,皮肤上冒出一个个大小、形状不一的“风疙瘩”。同时,他又觉得胃不舒服,恶心、想吐,肚子也一阵阵绞痛,想上厕所。于是,他和队友打了个招呼,急忙向厕所跑去。谁知,还没跑进教学楼,他便感到一阵胸闷、憋气,忍不住呕吐起来。教练和队友们见他脸色苍白,赶紧把他送到了附近医院。医生见浩宇身上满是“风疙瘩”,便给他注射了一针地塞米松。几小时后,浩宇身上的“风疙瘩”完全消退了。两个月后的一天下午,浩宇在打篮球的时候又突然犯病,症状比上次严重许多,还出现了短暂的意识丧失,幸亏经120及时抢救,才脱离了危险。这下,老师和家长都紧张了,赶紧带浩宇来我院就诊。经仔细询问病史和详细检查以后,我们让教练提供了学校近两个月的午餐食谱。最后,我们诊断浩宇患了一种很特殊的食物过敏——小麦过敏。 点评:这位高中生患的是一种很特殊的食物过敏,医学上称之为“食物依赖、运动诱发的严重过敏反应”。这种过敏反应与普通食物过敏不同,并非“吃了食物就过敏”,而是“只有在进食面食后4~6小时内运动,才会发病,吃面食后不运动,则不会发病”。
最“危险”的过敏:过敏性休克
王良录
实例:一个月前,4岁的芹芹经历了一场惊心动魄的“生死考验”,而令人惊讶的是,整个事件的“元凶”竟是一个小小的芒果。事发当天,芹芹的妈妈从超市买了一些芒果,从来没有吃过芒果的芹芹很好奇,吵着要妈妈马上弄给她吃。不料,才吃了没几块芒果,芹芹就大叫“不舒服”,嘴唇、喉咙发麻,手脚心也痒,还有点透不过气……芹芹妈妈大吃一惊,连忙拨打了急救电话。急救人员上门后,怀疑芹芹可能发生了过敏性休克,经紧急抢救后,孩子转危为安。
点评:在谈过敏性休克前,首先说说什么是严重过敏反应。严重过敏反应是指人暴露于刺激物后,人体内的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会释放多种生物活性介质(如组胺、白三烯、前列腺素等)及细胞因子,从而导致突发的、累及多个系统、脏器的严重全身反应,症状严重者可在数分钟内死亡。
过敏性休克是严重过敏反应中最严重、最凶险的表现。若抢救不及时,患者可能在非常短的时间内死亡。实际上,大众对过敏性休克并不陌生,因青霉素过敏导致休克死亡的病例相信大家都曾有所耳闻。
严重过敏反应多发生于接触刺激物后半小时内。一般地说,接触刺激物后症状出现得越快,症状越严重,病情越凶险。如果出现手心、脚心痒,则往往是出现严重反应(如休克)的前兆。
一般地说,最常见的引发严重过敏反应原因是食物、药物及膜翅目昆虫毒液(蜇刺)。食物主要包括:牛奶、蛋清、鱼、贝壳类、豆科植物、坚果、葵花子、小麦、荞麦、水果等。药物主要包括:β内酰胺类抗生素(青霉素、头孢菌素)、过敏原浸液、胰岛素及其它肽链激素、抗血清、酶制剂(如链激酶、木瓜蛋酶)、疫苗、阿司匹林和非甾体抗炎药、麻醉剂、肌松剂、造影剂、静脉用中药制剂、血液、血制品和免疫球蛋白等。特别需要提醒是,中药静脉制剂诱发过敏性休克的风险非常高,使用时应特别谨慎,最好不用。
万一有人发生过敏性休克,一定要尽快将其送至最近的医院急诊科抢救,千万不要去路途遥远的知名大医院,以免耽误了宝贵的抢救时间。抢救过敏性休克的首选药物是肾上腺素,早给药或晚给药一分钟,就有可能决定病人的生死!
最易被“忽视”的过敏:过敏性鼻炎
郭胤仕
实例:近两三年来,22岁的李先生经常“感冒”,不停地打喷嚏、流清水鼻涕,自行服用感冒药后,症状有所减轻,但停药后不久,症状又会再次出现。一个月前,李先生发现自己的感冒症状越发严重,便去医院就诊。医生详细询问了病史,发现李先生的感冒症状具有明显的季节性,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和血清特异性IgE提示其对花粉过敏。原来,李先生的“感冒”,其实是过敏性鼻炎。
点评:我们在临床工作中,经常会碰到像李先生那样,把过敏性鼻炎误认为是感冒的患者。过敏性鼻炎又称变应性鼻炎,是指鼻黏膜在接触过敏原后产生的过敏性炎症反应,并由此引发一系列鼻部症状,如流涕、鼻塞、鼻痒、打喷嚏等。一般地说,过敏性鼻炎和感冒还是比较容易鉴别的,大家可以根据以下5个方面进行判断:①有无传染性。过敏性鼻炎不传染,但可以遗传,亲属中有人患过敏性疾病(如过敏性鼻炎、哮喘、皮肤过敏、药物过敏等)者,患过敏性鼻炎的可能性较大;感冒具有一定的传染性,多为群体发病,如家庭、学校等。②喷嚏。过敏性鼻炎患者常“喷嚏频频”,一下子打十几个也不稀奇;而感冒患者的喷嚏只是较平时有所增加,一般不会打一连串喷嚏。③鼻涕。过敏性鼻炎患者常流清水样鼻涕,急性发作时,大量清水鼻涕会“倾泻”而下;感冒患者在早期常流清鼻涕,1~2天后多由清涕转为黏性或脓性鼻涕。④鼻痒程度。过敏性鼻炎患者常有鼻痒症状,鼻部有“蚁行感”(总觉得鼻子内好像有蚂蚁在行走),忍不住要用手去揉搓鼻部,同时还会伴有眼、耳、咽喉、硬腭等多处发痒。感冒患者虽也会有鼻痒,但不会像过敏性鼻炎那样痒得难以忍受。⑤全身症状。过敏性鼻炎仅表现为鼻部症状,或伴发哮喘、皮肤过敏等;感冒常由病毒引起,全身症状较重,可出现发冷、发热、头痛、咽痛、肌肉酸痛、四肢无力和胃肠道不适等。
答疑解惑:过敏性鼻炎会发展为哮喘吗?
郭胤仕:过敏性鼻炎和过敏性哮喘发病机制相似,是“同一个气道,同一种疾病”。遇到鼻炎或哮喘患者,医生必须“抬头”看其是否有过敏性鼻炎,“低头”看其是否有过敏性哮喘。流行病学调查证实,过敏性鼻炎患者中哮喘的发病率较普通人群高4~20倍;普通人群中哮喘的发病率为2%~5%,过敏性鼻炎患者中哮喘的发病率高达20%~40%,且60%的过敏性鼻炎可发展为哮喘或伴有下呼吸道症状。
皮质类固醇激素和抗组胺药是目前治疗过敏性鼻炎最常用的药物。特异性免疫治疗能够改变过敏性疾病的进程,提高机体对过敏原的免疫耐受,达到减敏甚至脱敏的目的。因此,有明确过敏原的过敏性鼻炎患者,应尽早接受特异性免疫治疗,阻断过敏性鼻炎发展为哮喘。
最爱“伪装”的过敏:咳嗽变异型哮喘
郭胤仕
实例:35岁的刘女士是一位高级白领,近半年来,她一直被咳嗽困扰着,尤其是晚上,咳嗽症状明显加重。为了治疗咳嗽,她曾去多家医院就诊,做过多种检查,也服用过不少止咳药、感冒药,但症状却一直未见减轻。经仔细询问病史后,我们让刘女士做了支气管激发试验及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结果发现,其支气管激发试验呈阳性,过敏原皮试显示其对屋尘螨和粉尘螨有明显的皮肤反应。原来,刘女士患的是一种“只咳不喘”的哮喘——过敏性咳嗽变异型哮喘。
点评:“只咳不喘”的哮喘,医学上称为咳嗽变异型哮喘,是哮喘的一种特殊类型,患者仅有咳嗽,没有喘息,医生听诊时也没有哮鸣音,因而特别容易漏诊。
咳嗽变异型哮喘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有两个发病高峰,儿童中以幼儿多见,随着年龄增大,患病率逐步下降,而到了老年期,患病率又有所增加。 一般地说,咳嗽变异型哮喘有5大特征性表现:①发作性咳嗽可能是其唯一或主要症状,以干咳为主,多数无痰或仅有少许痰,部分患者可伴有胸闷或呼吸困难,但无典型的喘息表现。②咳嗽常因上呼吸道感染、吸入冷空气、接触异常气味或剧烈运动等因素诱发,深夜或凌晨加重,无发热。③咳嗽一般持续或反复发作3周以上,发作有一定的季节性,以春秋季多见,常有明显的发作期和缓解期。④多数人有个人或家族过敏史。⑤胸部X线检查无明显器质性改变,肺功能多数正常,气道反应性增高。⑥用一般的祛痰止咳药或抗生素治疗无效,平喘药物治疗常有明显效果。
最“棘手”的过敏症:药物过敏
刘光辉
实例:陈女士平时最怕吃药,因为她对很多药物都过敏。以前,她只是对青霉素过敏,现在变得对许多抗生素都过敏,往往第一次用药时没什么反应,第二次用药就会过敏。如今,她几乎不敢用西药,生病时只能吃点中药缓解症状。陈女士很担心,怕自己以后会无药可用。
点评:目前,药物过敏的诊断和治疗是两大医学难题。世界上正在使用的药物有成千上万种,而能够进行过敏检测的药物种类很少。除青霉素、含碘造影剂等少数药物外,绝大多数药物还不能做过敏检测。皮肤试验是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药物过敏检测方法,但可靠性不高,也并非所有药物都适用。
药物过敏的基本治疗原则是及时发现并停用可疑药物,同时给予相应的对症治疗。一般地说,口服给药比静脉给药引起的过敏症状要来得轻。对于以前曾经发生过药物过敏的患者而言,用药后一定要注意严密观察,特别是在用药后的半小时内,尽量不要离开医院。一旦发现有药物过敏反应,应及时记录下来,避免再次使用该种药物。若患者对某种药物(如破伤风疫苗等)过敏,但因病情需要必须用药(无其他药物可替代)时,可在医生的严密监护下进行快速脱敏治疗。
值得注意的是,经常有患者告诉医生,他对所有的药物都过敏。其实从理论上说,对所有药物都过敏的患者是不存在的。患者对一种药物是否过敏,最好由医生来判断,以免因“误解”而影响后续用药。
最“难缠”的过敏——皮肤过敏
王学民
实例:20岁的小张是一名在校大学生,近一年来,她被反复发作的皮肤过敏搞得心烦意乱,药用了不少,吃的方面也十分小心,无奈过敏总是“如影随形”。去了一趟公园,皮肤上就发“风疹块”,瘙痒难忍;新买的项链没戴多久,脖子上就发出一圈红色的小皮疹;稍稍用点化妆品,脸就变得又红又肿……
点评:过敏反应(也称变态反应)通常分为4型,与皮肤病相关的主要有速发型(Ⅰ型)和迟发型(Ⅳ型)。荨麻疹(俗称“风疹块”)、特异性皮炎、湿疹和变态反应性接触性皮炎等,都属于过敏性皮肤病,前两种病属于速发型变态反应,后两种属于迟发型变态反应。
荨麻疹是皮肤、黏膜小血管扩张及渗透性增加而导致的一种局限性水肿反应,一般在2~24小时内消退,具有“来无影,去无踪”和反复发作的特点。变态反应性接触性皮炎是皮肤或黏膜单次或多次接触外源性致敏原后,在接触部位或其他部位发生的炎症性反应,主要表现为红斑、肿胀、丘疹、水疱,甚至大疱。湿疹的发病原因复杂,常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皮肤过敏的病因很复杂,皮疹千变万化,但只要认真分析发病过程,还是有蛛丝马迹可寻的。只要能够去除过敏原,辅以适当的药物治疗,过敏现象会很快消失。新近研究发现,屏障修复对预防皮肤过敏也有一定的意义。
答疑解惑:皮肤过敏时,局部使用激素是否有副作用?
王学民:目前,局部使用外用糖皮质激素仍然是治疗皮肤过敏的首选药物,起效快,疗效肯定。虽然外用糖皮质激素有时会导致一些副作用,如皮肤变薄、毛细血管显露或扩张、局部汗毛增粗变黑,甚至激素依赖性皮炎等,但这些副作用只有在长期、大剂量使用的情况下才会发生。患者只要能在医生指导下规范用药,副作用还是比较少见的。
摆脱过敏的四大策略
郭胤仕
一、寻找过敏原
过敏性疾病的发生与发展都离不开过敏原。目前,大多数过敏性疾病患者通常只进行“缓解症状”的治疗,而没有寻找,或还没有找到引发过敏的“元凶”——过敏原,因而也就做不到针对性的预防和治疗。
为查清导致过敏的原因,过敏性疾病患者应去医院做一次过敏原检测,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千万不要把过敏当成“小毛病”。
过敏原的检测比较复杂,方法、手段五花八门,许多都没有得到科学的验证,如毛发分析、皮肤电测试等。目前,得到科学验证、过敏学界认可的过敏原检测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 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或皮内试验
皮内试验检测方法比较繁琐,且有一定的疼痛感,故除了青霉素皮试等少数情况外,现已少用。点刺试验是在受试者前臂内侧已消毒的皮肤上滴一滴过敏原皮试液,然后用点刺针在滴有皮试液的皮肤中央进行点刺,15~20分钟后观察局部丘疹和红晕大小。医生根据丘疹和红晕的大小,可以判定患者是否对某种物质过敏以及过敏的程度。点刺试验的优点是几乎没有疼痛,小儿也能接受,且操作简便,适合一次进行多个过敏原的测试,假阳性结果少见。但患者在检测前数天,需停用抗过敏药物。
2. 血清特异性IgE检测
这种检查方法的最大优点是安全,不受治疗药物的影响,不受过敏症状的干扰,也没有用昆虫、动物皮屑等过敏原作皮试时产生的全身不适感,尤其适用于皮肤划痕症阳性、有严重皮炎不能作皮试、皮肤反应差的老年人,以及3岁以下幼儿。不过,特异性IgE检测费用较昂贵,且并非所有过敏原都适用(某些药物和细菌等不适用)。同时,由于该检查对技术和设备的要求比较高,不同品牌设备的检查结果差异很大,可比性尚不能令人满意。
3. 食物激发试验
因食物品种复杂,且食物抗原经烹饪、消化酶消化等一系列作用,导致食物抗原性与食物皮试抗原或血清检测抗体可能不一致,故对于食物过敏原而言,皮肤点刺试验及特异性IgE检测结果不够可靠,敏感度仅40%~50%。此外,有些食物过敏并非由IgE所致,故仅检测特异性IgE或做皮肤点刺试验,并不会得出阳性结果。目前,双盲安慰剂对照食物激发试验是诊断食物过敏的“金标准”。 4. 皮肤斑贴试验
皮肤斑贴试验是检测接触性过敏原的经典试验。检测部位一般取前臂屈侧或背部,于疑似皮肤病急性期后2周进行。试验前1周,需停服糖皮质激素类药物;试验前两三天,需停用抗组胺药物。检查时,医生在4层1厘米见方的小纱布或专用斑贴铝制小纸上涂上要试验的物质,贴敷在检测部位。24~48小时后除去,观察皮肤反应。
特别提醒:皮肤过敏原检测应“有的放矢”
王学民:皮肤过敏原检测的方法不是千篇一律的,而要根据过敏性疾病的类型来确定。比如,荨麻疹和异位性皮炎是属于I型变态反应,应选用皮肤点刺试验或血清特异性IgE测定。接触性皮炎属于IV型变态反应,应选用皮肤斑贴试验。至于湿疹,应先判断其可能的发病机制,再设计查找过敏原的方案,若考虑I型变态反应的可能性大,宜先做皮肤点刺试验或特异性IgE检测。
二、避免接触过敏原
过敏原的接触是导致过敏性疾病发作的主要因素。因此,避免接触过敏原是最根本、最有效的防治过敏性疾病的方法。该方法对非发作期患者具有预防意义,对发作期患者具有治疗价值。
要避免接触过敏原,首先要正确诊断过敏原。过敏性疾病患者应首先弄清自己对什么物质过敏,然后结合自己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制定个体化的防治方案。以下是一些常见过敏原的避免方法:
尘螨:尘螨体型极小,成虫只有头发直径的1/20那么大。在我国,引发过敏的尘螨主要是屋尘螨和粉尘螨。尘螨在灰尘颗粒密集的环境中最易生存,床、沙发和衣柜中是螨虫浓度最高的地方。对尘螨过敏者应该做到以下几点:①家中的被褥、枕头应当每周洗晒一次以上,用42 ℃以上的热水能杀死尘螨;②不要使用羊毛被、棉被和羽绒等纯天然织物;③家中不要用地毯和厚窗帘,不要有长期积灰的死角;④儿童的床上不要放毛绒玩具;⑤空调的滤网要经常清洗;⑥室内保持通风换气。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尘螨繁殖迅速,以上方法只是尽可能将尘螨数量减少,无法完全清除尘螨,故针对尘螨的脱敏治疗是非常必要的。
宠物毛屑:猫、狗等宠物会持续脱落皮屑和毛发,过敏患者家中不宜饲养猫、狗等宠物,同时还应避免进入有猫、狗宠物存在的场所。研究显示,即使把家中的宠物送走,其生存空间中遗留的过敏原仍需要一年以上的时间,才会被彻底清除。
花粉:花粉过敏患者具有明显地域性,北方以草花粉过敏居多,南方则以树花粉过敏居多。花粉过敏患者在花粉浓度较高的春秋季节应尽量减少外出,外出时应使用口罩。同时,预防性用药也非常重要。
真菌和蟑螂:潮湿环境最适合真菌和蟑螂生长。真菌的孢子、蟑螂的分泌物和排泄物在潮湿环境中的浓度很高,其中的过敏蛋白被患者吸入后,就会引发过敏症状。因此,过敏患者的工作、生活环境应尽量保持干燥、通风,室内不留食物残渣。
食物过敏:容易引起过敏的食物包括:乳肉类、水产类、水果类、坚果类和谷物类。过敏原检测的结果对患者的日常饮食具有一定指导意义,但由于食物种类繁多,常规检测无法涵盖全部过敏原。因此,食物过敏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留心观察自己是否对某种食物过敏,一旦确定为食物过敏,应严格避免摄入。
三、接受脱敏治疗
生活中的有些致敏物,如花粉、尘螨等是很难彻底避免的。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特异性免疫疗法,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脱敏治疗,来提高机体对过敏原的耐受力,达到减敏或脱敏的目的。
目前,脱敏治疗是唯一能够改变过敏性疾病进程的“对因”治疗方式。脱敏治疗常用的给药途径有两种——皮下注射和舌下含服。
皮下注射脱敏治疗一般分两个阶段进行:①起始治疗阶段,每周注射一次,注射剂量逐渐增加,经3~4个月达最高剂量;②维持治疗阶段,在达到最高有效剂量后,维持最高剂量不变,延长注射间隔时间,维持2年以上。
无法按时去医院治疗或不愿打针的患者,可选择舌下含服脱敏制剂进行脱敏治疗。治疗过程分递增治疗阶段和维持治疗阶段,疗程与皮下注射一样,也需2~3年。舌下含服脱敏治疗的最大优点是方便,患者可在家中自行用药。不过,由于脱敏制剂属于生物制剂,不是普通药物,需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上指示的剂量或医嘱用药,不可随意增减剂量,更不能搞错次序。同时,患者还应认真学习过敏的应急自救知识,家中最好能配备一些急救药物,以便在出现不良反应时,能够及时、正确处理。
答疑解惑:所有患者都需要做脱敏治疗吗?
王良录:确切地说,目前公认的只有三种病可以进行免疫治疗:膜翅目昆虫毒液过敏(即蜂蜇过敏,但目前国内尚无蜂毒制剂,尚无法进行)、过敏性鼻炎和过敏性哮喘。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开始尝试用免疫治疗治疗特异性皮炎,但尚处于试验阶段,未真正应用于临床。
对于能完全避免接触过敏原的患者,如对宠物毛发、皮屑过敏者,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避免饲养致敏宠物,一般不需要接受脱敏治疗。单纯过敏性鼻炎患者若症状持续时间每年不超过2个月,可考虑在发病季节用药对症处理,也不一定需要接受脱敏治疗。
答疑解惑:哪些人适合做脱敏治疗?
郭胤仕:对于过敏原明确,但又无法避免接触过敏原的过敏性疾病患者,原则上均应接受脱敏治疗。有以下情况者,更应进行脱敏治疗:①经药物治疗症状未能得到良好控制者,特别是儿童和青少年;②不愿意接受长期药物治疗者;③药物治疗出现不良反应者。
答疑解惑:哪些人不能做脱敏治疗?
王良录:脱敏治疗的绝对禁忌证:①伴发严重免疫系统疾病;②伴发恶性肿瘤;③有肾上腺素应用禁忌证,如重症高血压、心肌梗死、肥厚性心肌病、接受β阻滞剂治疗等;④不合作或有严重精神疾患。
脱敏治疗的相对禁忌症:①5岁以下儿童,由于目前尚缺乏5岁以下儿童脱敏治疗疗效及安全性的循证医学资料,故不建议5岁以下儿童进行脱敏治疗。②妊娠妇女,由于脱敏治疗的不良反应主要发生在剂量递增阶段,故不建议在妊娠期间开始脱敏治疗。妊娠前已接受脱敏治疗、妊娠时已进入维持阶段而无明显不良反应者,无需中止脱敏治疗。③重症哮喘急性发作。④重症特异性皮炎急性发作。
答疑解惑:脱敏治疗的预期效果如何?
郭胤仕:标准化脱敏治疗的原理与常规对症用药不同,它是通过提高患者自身的“耐受性”而产生疗效,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及停止治疗后,能获得多层次的收益:①近期疗效,一般在治疗后4个月左右,患者能明显感到过敏症状减轻、发作次数减少、发作程度减轻;②持续疗效,在进入维持治疗阶段后,疗效能持续保持;③长远疗效,经过2~3年的脱敏治疗后,疗效能够长远持续;④预防疗效,过敏性鼻炎患者在接受脱敏治疗后,将来发展为哮喘的概率大大降低;单纯尘螨过敏患者在接受脱敏治疗后,能避免对新的过敏原产生过敏,如花粉、猫狗毛屑等。
王良录:脱敏治疗的疗程一般为3~5年,患者通常应在症状减轻或消失后1~2年再停药。停药后复发者,可再次给予脱敏治疗,疗程应较第一次长。接受维持治疗1年而症状无明显改善者,可判定为脱敏治疗无效,宜考虑中止治疗。
答疑解惑:打了脱敏针以后,是否就不需要其他治疗了?
王良录:有患者认为,我已经打了脱敏针,就不需要其他治疗了。这其实是完全错误的想法。在接受脱敏治疗的同时,患者仍应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接触过敏原,同时还应适当服用药物,以便有效控制症状。
四、药物治疗
虽然从理论上说,避免接触过敏原和脱敏治疗能有效防治过敏性疾病,但在日常生活中,很多过敏原是无法完全避免的,脱敏治疗也并非人人都适合。因此,抗过敏的药物治疗也同样重要。当过敏发生或即将发生时,及时给予正确的对症治疗,有助于尽快缓解不适症状,阻止过敏对身体的进一步伤害。
目前常用的治疗过敏性疾病的药物主要包括皮质类固醇激素和抗组胺药等。哮喘患者若哮喘症状频繁或有严重发作,必须坚持长期控制治疗,首选药物是吸入型糖皮质激素和支气管扩张剂。频繁发作的过敏性鼻炎患者采用低剂量吸入鼻内激素联合应用抗组胺药,可显著改善过敏性鼻炎的不适症状,提高生活质量。过敏性皮炎患者在医生指导下短期外用激素软膏,可迅速缓解瘙痒、红肿等过敏症状。
答疑解惑:哮喘患者长期使用激素会有副作用吗?
洪建国:目前,临床上使用的吸入激素的安全性良好,患者不用过于担忧。治疗时,医生会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确定吸入激素的剂量,当病情得到控制并维持一段时间后,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逐步减少剂量直至停药观察。若患者或家属对激素极度恐惧,或确因各种原因不能使用吸入激素,也可以尝试其他选择,如白三烯受体调节剂或缓释茶碱等。无论用何种治疗方法,患者都应定期进行疗效监测,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答疑解惑:哮喘患儿长期用激素会影响生长发育吗?
洪建国:使用吸入型糖皮质激素是否会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是绝大多数家长担忧的主要问题之一。经多年观察表明,在吸入糖皮质激素的初期,孩子的生长速率可能会受到暂时性的抑制,但随着持续用药,哮喘症状逐步得到控制,哮喘儿童的生长速率会明显加速。临床多中心随访研究表明,10年吸入治疗剂量的糖皮质激素对儿童的最终身高无任何不良影响。反之,如果哮喘症状长期得不到良好控制,症状反复发作,则会显著延缓孩子的生长发育。
识破过敏治疗的“谎言”
王良录:世上没有“根治过敏”的“神药”
一天,一位患者拿着一张广告来门诊找我,问我这广告可信不可信,能不能试试?我一看,发现这份广告非常“诱人”,药物十分“珍贵”——由冬虫夏草、鹿角霜、化州橘红、圆珠贝母、西洋参等上百味中草药精制而成,疗效“十分了得”——只要放在肚脐里,药物就能达五脏六腑,改变过敏基因,当天缓解过敏症状,30天根绝过敏!
看完,我小小地幽默了一下,对患者说:“如果我发明了这么好的药,我首先要去申报诺贝尔医学奖,只在网上打小广告,实在太屈才了!”患者听罢,立刻明白了我的意思,也笑了起来。我耐心地为患者做了解释:目前,有关过敏基因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过敏究竟是由哪些基因决定的,这些基因是怎么相互作用的,都不太清楚。退一步讲,就算我们找到了与过敏有关的基因,目前的科学技术水平还远没有达到能够进行基因治疗的水平。因此,过敏性疾病目前只能控制,还无法治愈(根绝、去根儿)。在此,我要特别提醒广大过敏性疾病患者,一定要去正规医院就诊,千万别相信广告(国家规定处方药不允许做广告),特别是那些声称“能根治过敏”“安全无副作用”的“祖传秘方、特效药”,千万不要上当,以免贻误病情,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
刘光辉:真伪难辨时,听听医生怎么说
近年来,一些有关治疗过敏性疾病的“大标语”和“小广告”连接不断地出现在我们的周围。同时,网络上各种关于过敏性疾病的信息随处可见。部分患者由于缺乏医学知识,没有区分真假信息的能力,往往被误导。
我们曾经接诊过一名哮喘患者,他被多家三甲医院诊断为支气管哮喘,接受吸入激素治疗后,哮喘症状得到基本控制。后来,他在网上查到一则信息,说是激素不能长期使用,否则会有很多副作用。于是,他去医院向专科医生咨询,医生告诉他,吸入激素的剂量非常小,对身体基本上没有太大影响。令人遗憾的是,这名患者最终还是听信了网站上所谓“祖传中医中药根治哮喘病”的宣传,邮购了价值不菲的药物,并停用了医生给他开的激素。当他再次来医院就诊时,哮喘已非常严重,同时还合并阻塞性肺气肿和肺心病,治疗起来非常困难。
目前,网络上的虚假信息很多,大家一定要提高警惕,有疑问应及时向过敏专科医生咨询,千万别被“美丽的谎言”所蒙蔽。
郭胤仕:治疗过敏没有“捷径”
与其他慢性病一样,至今尚无根治过敏性疾病的“特效药”,一些广告所吹嘘的所谓“特效药”,其实只是骗人钱财而已。过敏性疾病的治疗要贯彻避免接触变应原、对症药物治疗、特异性免疫治疗和医患教育“四位一体”的原则,患者不要幻想世上有什么“仙丹”,更不要因为轻信那些虚假广告而耽误了规范化治疗。以过敏性哮喘为例,其发病与患者的体质有极大的关系,是内因(体质)与外因(过敏原)共同作用的结果。过敏性体质有一定的遗传性,想改变这种体质,目前在医学上是很难做到的。不过,对于大多数患者而言,虽然过敏性疾病暂时无法“治愈”,但控制过敏性疾病长期不发病,甚至终身不发病还是可能的。
专家忠告:
1. 过敏体质与遗传因素相关,由于目前的医学水平尚不能将过敏体质改变为不过敏体质,故过敏性疾病还无法根治,任何宣称能彻底根治过敏的方法,均不可信。
2. 所有过敏性疾病患者均应认真回忆自己的发病情况,必要时做过敏原检测,查清导致自己过敏的原因。
3. 过敏性疾病患者只要能做到尽量避免接触过敏原,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药物治疗,必要时接受脱敏治疗,病情均能得到良好控制。
典型的过敏性疾病主要包括:哮喘、鼻炎、湿疹、结膜炎、食物过敏、药物过敏、昆虫过敏和过敏性休克等,最常见的是由花粉、尘螨、真菌或宠物等过敏原导致的过敏性鼻炎和过敏性哮喘。由于过敏性疾病的种类很多,常涉及多个学科,如儿科、呼吸科、皮肤科等。而在我国,除北京、武汉、上海等地少数几家医院建立了专业的过敏反应科以外,大多数地区的患者不得不分散就诊于各个临床科室。总体而言,大众对过敏性疾病的认识不够、误区不少,治疗不规范的情况亦比比皆是。
为了解普通人群对常见过敏性疾病的认知程度,本刊近期携手新浪健康频道,进行了一次网上调查,共有1210名网友参与。调查结果如下:
本刊调查:你曾被过敏骚扰过吗?窗体顶端
从上述调查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过敏性疾病在普通人群中十分常见,90.6%的网友表示曾被过敏性疾病“骚扰”过。而在各种过敏性疾病中,尤以呼吸道过敏(如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过敏性咳嗽)、皮肤过敏(如皮炎、湿疹、化妆品过敏)和食物过敏最为“热门”。
人为什么会过敏?过敏是如何发生的,通常有哪些表现?过敏该如何预防和治疗?为帮助广大读者更深入地了解过敏性疾病“来龙去脉”,本刊特邀国内过敏性疾病诊疗领域的知名专家撰稿,向大家介绍过敏性疾病的诊治新进展,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和启发。
专家简介
洪建国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儿科主任、儿科教研室主任,中华医学会变态反应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儿科学会呼吸学组副组长,上海医学会理事,上海医学会变态反应学会主任委员
医疗专长:主要从事小儿呼吸系统疾病和变态反应性疾病的临床和研究工作,主持制定了我国儿童哮喘防治等多项指南。
专家门诊:周二上午(松江分院)、周四下午(总院)
王良录
北京协和医院变态反应科副主任,中华医学会变态反应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北京医学会变态反应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医疗专长:主要从事变态反应疾病的体外诊断、空气孢粉学、花粉症合并食物变态反应、真菌变态反应的临床及科研工作。
专家门诊:周一上午、周二上午、周五上午
特需门诊:周三上午
王学民
上海市皮肤病性病医院副院长、皮肤与化妆品研究室主任、主任医师、教授,中华医学会医学美容与美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医学会皮肤性病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医疗专长:擅长接触性皮炎、职业与环境性皮肤病、碍容性皮肤病和药物性皮炎等疾病的诊治。
专家门诊:周二上午
郭胤仕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过敏性疾病诊治中心主任、呼吸科教授、主任医师,中华医学会变态反应分会常委,上海医学会变态反应分会副主任委员
医疗专长:主要从事呼吸病与变态反应性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擅长各种呼吸系统疾病和过敏性疾病的。
专家门诊:周二上午、周四上午、周六上午(东院),周三下午(西院)
刘光辉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过敏反应科主任、教授、主任医师,湖北省临床变态反应专业学科创始人,中华医学会变态反应学会委员,湖北省医师学会变态反应医师分会主任委员
医疗专长:擅长过敏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尤其擅长过敏性哮喘、鼻炎和荨麻疹的诊治
专家门诊: 周一上午、周五上午、周三全天
揭开过敏的神秘面纱
过敏:“改变了的反应”
洪建国:过敏反应,也被称为“变态反应”。“变态反应”这个医学术语源于希腊语,意思是“改变了的反应”。
过敏反应的基础是免疫反应。在正常情况下,人体的免疫系统处于平衡状态,既能“对抗”外来有害因子,又不会对人体自身组织造成伤害。若这种平衡状态被打破,过敏反应就会发生,且过敏反应对人体的危害程度往往超过各种外来有害因子对人体的直接损害。
当然,并非每个人接触在接触过敏原以后,都会发生过敏反应,这就是体质的个体差异。通常,个体与周围生活环境中各种过敏原接触后的反应各有不同,对正常人无害的物质,对过敏体质者来说,就可能引起各种过敏性疾病。
过敏性疾病的患病率呈快速上升趋势
刘光辉:目前,我国约有2亿过敏性疾病患者。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活环境的急剧变化、空气污染,以及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过敏性疾病的发病率呈加速上升趋势。研究显示:过敏性疾病的迅速增加与长期、持续的环境因素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有关。过敏性疾病在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发病率高于发展中国家,城市高于乡村,污染地区高于非污染地区。在发展中国家,过敏疾病的增多与城市化生活方式相关,农村孩子较少患过敏性疾病;城市中家庭条件好的子女较低薪阶层的子女更容易患过敏性疾病。
由于过敏性疾病对人类健康危害很大,世界卫生组织已将过敏性疾病列为“21世纪重点研究和预防的疾病”。
决定过敏的两大因素
刘光辉: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过敏性疾病的发生与两方面因素有关,一是患者本身存在过敏体质,二是患者反复接触过敏原,两者缺一不可。
过敏原是指那些能触发过敏反应的物质,如花粉、尘螨、霉菌、各种药物和食物等。过敏体质与遗传有关,父母一方患有过敏性疾病,小孩患过敏性疾病的概率约为40%;父母双方均患有过敏性疾病,小孩患过敏性疾病的概率为70%以上。不过,过敏体质者并非都会发生过敏性疾病,只有在反复接触过敏原后才会发病。通常,最早期的过敏表现往往是婴幼儿湿疹,继而出现呼吸道、皮肤和消化道等多种过敏症状。
过敏性疾病的4大特点
洪建国:过敏性疾病的种类很多,如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湿疹、接触性皮炎、荨麻疹和食物过敏等。这些疾病有4个共同特征:
1. 往往具有家族遗传倾向。
2. 与过敏相关的抗体(如总IgE)水平升高。
3. 常累及多个器官,如眼、皮肤、呼吸道或消化道等,出现眼痒、流泪、眼结膜及眼睑红肿、皮肤经常性瘙痒出疹、咳嗽、喘息、喷嚏、鼻塞、清涕不断、腹泻,严重者可出现呼吸困难,甚至休克。
4. 临床表现轻重不一,常反复发作。
大多数研究证实,过敏性疾病的发展有其自然病程。通常,在出生后的第一个月,除湿疹外很少出现其他过敏性疾病的临床表现。湿疹和食物过敏通常为过敏性疾病的首发症状,且在出生后两年内达到发病高峰。多数食物过敏患儿于2岁时,症状可自行缓解。40%的湿疹患儿将发展为过敏性鼻炎和(或)哮喘,呼吸道症状大多在5岁前出现(3岁内发生喘息的儿童,病情可自行缓解,较少发展为哮喘)。随着年龄增长,人接触过敏原,尤其是吸入性抗原的机会越多,并发过敏性疾病的机会也越大。不同过敏性疾病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发病情况有所差异。比如,湿疹等过敏性皮炎多发生在幼儿,过敏性鼻炎则出现在学龄期,甚至成年以后。
见识形形色色的过敏
最常见的过敏:尘螨过敏
刘光辉
实例:最近一段日子,李先生的过敏性鼻炎犯了,不停地打喷嚏、流清涕,还伴有鼻痒、眼痒和鼻塞症状,尤其是每天早上起床和晚上睡觉时,症状特别严重。李先生发现,只要自己一接触床单、被套或旧书籍,就会立即出现鼻炎症状,而在室外活动时,症状可以明显减轻。经过敏原检测,医生找到了导致李先生过敏的“元凶”——尘螨。
点评:尘螨是最常见的过敏原。据统计,约70%的过敏性鼻炎患者、60%的哮喘患者对尘螨过敏。尘螨是一种肉眼看不到的微小生物,主要孳生在床褥、枕头、地毯、沙发,以及不常洗的衣物上。尘螨的食物为粉末性物质,如人类的皮屑、面粉、奶粉等,也可吞食植物花粉、霉菌孢子和植物纤维。尘螨呈全球性分布,除海拔2000米以上的高寒地带外,各地都有。尘螨适于生长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春秋两季是尘螨繁殖的两个高峰,但在空调房间内,尘螨可全年繁殖。因此,尘螨过敏患者全年均可发病,春秋两季加重。
最守时的过敏:花粉过敏
洪建国
实例:刘女士居住的小区环境很好,公共绿化不少,很多住户在自家阳台上也种植了各种各样的花草。然而,何女士却似乎与这“鸟语花香”的环境格格不入,每年“百花盛开”(三四月份)之时,她就会出现鼻痒、咽痒、打喷嚏、流涕等类似感冒的症状,有时还会有流泪、眼痒、结膜充血、咳嗽、痰多、气喘等不适,每次发作持续20天左右。经医生检查,何女士被确诊为花粉过敏症。
点评:花粉过敏是指由致敏花粉诱发的过敏性疾病,主要包括季节变应性鼻炎、过敏性结膜炎、过敏性皮肤病和支气管哮喘。目前已知的可引起人类过敏的植物花粉多达数百种,我国常见的是豚草属、蒿属植物花粉。
一般地说,花粉过敏好发于中青年,儿童和老年人较少见,患者常有过敏体质和家族过敏史,主要症状为鼻痒、打喷嚏、流清涕、眼痒、咳嗽、喘息、皮肤瘙痒等。
花粉过敏一般有3个特征:①季节性发作,每年均在固定的时期发作,常被称为“最守时”的过敏症。持续时间少则数天,多则数月,待花粉播散期一过,病情自然缓解。部分合并尘螨过敏的花粉过敏患者,可表现为常年性发作、季节性加重;②有明显的地域性,花粉过敏患者通常仅在致敏花粉飘散的地区发病,移居至无花粉飘散地区以后,症状很快缓解。③发作与气候变化有关,气候变化会改变空气中的花粉浓度,进而影响花粉过敏的症状。
最“时髦”的过敏:宠物过敏
洪建国
实例:不久前,王女士和丈夫带着8岁的女儿佳佳去朋友家做客。朋友家养了三只小狗,甚是可爱。朋友见佳佳特别喜欢小狗,便送给她一只。回家以后,佳佳一有空就抱着小狗玩。几天以后,佳佳开始出现鼻塞、打喷嚏、流鼻涕等症状。起初,王女士以为佳佳可能患了感冒,便让孩子吃了几天感冒药。不料,佳佳的感冒症状一直不见好转。于是,王女士带女儿去了医院,经仔细询问病史和检查,医生诊断佳佳患了宠物过敏症。
点评:近年来,我国家养宠物(尤其是猫和狗)越来越多,宠物过敏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宠物的毛、皮屑和分泌物都是重要的过敏原,尤其是猫和狗的皮毛。同时,宠物的皮屑又是另一种重要致敏原——螨虫的重要食物来源,活螨、螨尸、螨排泄物和分泌物、螨体分解碎片,均可诱发机体的过敏反应。另外,宠物还可导致患者生活环境中的花粉、室内尘土和霉菌增多,这些物质也都是重要的过敏原。
宠物过敏一般无明显季节及地区性,受气候影响小。由于宠物过敏原的黏附性强,可黏附在人的衣服上而被带至各种公共场所,故宠物过敏原在环境中的分布十分广泛,可引起常年性过敏性鼻炎、结膜炎和支气管哮喘。一般地说,宠物过敏患者主要有3个特征性表现:①在接触宠物或进入有宠物的环境后,出现一系列过敏症状,如过敏性鼻炎、哮喘、过敏性结膜炎、特异性皮炎等,或表现为原有的过敏症状突然加剧;②脱离该环境后,过敏症状随即减轻;③在被宠物舔、抓或咬后数分钟内,局部皮肤出现荨麻疹,且常伴有呼吸道过敏症状。
最“离奇”的过敏症:小麦过敏
王良录
实例:徐浩宇是高中篮球队的主力中锋。一天下午,他和队友们在球场上鏖战正酣,突然感到手脚心发痒,并迅速转变为全身瘙痒,皮肤上冒出一个个大小、形状不一的“风疙瘩”。同时,他又觉得胃不舒服,恶心、想吐,肚子也一阵阵绞痛,想上厕所。于是,他和队友打了个招呼,急忙向厕所跑去。谁知,还没跑进教学楼,他便感到一阵胸闷、憋气,忍不住呕吐起来。教练和队友们见他脸色苍白,赶紧把他送到了附近医院。医生见浩宇身上满是“风疙瘩”,便给他注射了一针地塞米松。几小时后,浩宇身上的“风疙瘩”完全消退了。两个月后的一天下午,浩宇在打篮球的时候又突然犯病,症状比上次严重许多,还出现了短暂的意识丧失,幸亏经120及时抢救,才脱离了危险。这下,老师和家长都紧张了,赶紧带浩宇来我院就诊。经仔细询问病史和详细检查以后,我们让教练提供了学校近两个月的午餐食谱。最后,我们诊断浩宇患了一种很特殊的食物过敏——小麦过敏。 点评:这位高中生患的是一种很特殊的食物过敏,医学上称之为“食物依赖、运动诱发的严重过敏反应”。这种过敏反应与普通食物过敏不同,并非“吃了食物就过敏”,而是“只有在进食面食后4~6小时内运动,才会发病,吃面食后不运动,则不会发病”。
最“危险”的过敏:过敏性休克
王良录
实例:一个月前,4岁的芹芹经历了一场惊心动魄的“生死考验”,而令人惊讶的是,整个事件的“元凶”竟是一个小小的芒果。事发当天,芹芹的妈妈从超市买了一些芒果,从来没有吃过芒果的芹芹很好奇,吵着要妈妈马上弄给她吃。不料,才吃了没几块芒果,芹芹就大叫“不舒服”,嘴唇、喉咙发麻,手脚心也痒,还有点透不过气……芹芹妈妈大吃一惊,连忙拨打了急救电话。急救人员上门后,怀疑芹芹可能发生了过敏性休克,经紧急抢救后,孩子转危为安。
点评:在谈过敏性休克前,首先说说什么是严重过敏反应。严重过敏反应是指人暴露于刺激物后,人体内的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会释放多种生物活性介质(如组胺、白三烯、前列腺素等)及细胞因子,从而导致突发的、累及多个系统、脏器的严重全身反应,症状严重者可在数分钟内死亡。
过敏性休克是严重过敏反应中最严重、最凶险的表现。若抢救不及时,患者可能在非常短的时间内死亡。实际上,大众对过敏性休克并不陌生,因青霉素过敏导致休克死亡的病例相信大家都曾有所耳闻。
严重过敏反应多发生于接触刺激物后半小时内。一般地说,接触刺激物后症状出现得越快,症状越严重,病情越凶险。如果出现手心、脚心痒,则往往是出现严重反应(如休克)的前兆。
一般地说,最常见的引发严重过敏反应原因是食物、药物及膜翅目昆虫毒液(蜇刺)。食物主要包括:牛奶、蛋清、鱼、贝壳类、豆科植物、坚果、葵花子、小麦、荞麦、水果等。药物主要包括:β内酰胺类抗生素(青霉素、头孢菌素)、过敏原浸液、胰岛素及其它肽链激素、抗血清、酶制剂(如链激酶、木瓜蛋酶)、疫苗、阿司匹林和非甾体抗炎药、麻醉剂、肌松剂、造影剂、静脉用中药制剂、血液、血制品和免疫球蛋白等。特别需要提醒是,中药静脉制剂诱发过敏性休克的风险非常高,使用时应特别谨慎,最好不用。
万一有人发生过敏性休克,一定要尽快将其送至最近的医院急诊科抢救,千万不要去路途遥远的知名大医院,以免耽误了宝贵的抢救时间。抢救过敏性休克的首选药物是肾上腺素,早给药或晚给药一分钟,就有可能决定病人的生死!
最易被“忽视”的过敏:过敏性鼻炎
郭胤仕
实例:近两三年来,22岁的李先生经常“感冒”,不停地打喷嚏、流清水鼻涕,自行服用感冒药后,症状有所减轻,但停药后不久,症状又会再次出现。一个月前,李先生发现自己的感冒症状越发严重,便去医院就诊。医生详细询问了病史,发现李先生的感冒症状具有明显的季节性,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和血清特异性IgE提示其对花粉过敏。原来,李先生的“感冒”,其实是过敏性鼻炎。
点评:我们在临床工作中,经常会碰到像李先生那样,把过敏性鼻炎误认为是感冒的患者。过敏性鼻炎又称变应性鼻炎,是指鼻黏膜在接触过敏原后产生的过敏性炎症反应,并由此引发一系列鼻部症状,如流涕、鼻塞、鼻痒、打喷嚏等。一般地说,过敏性鼻炎和感冒还是比较容易鉴别的,大家可以根据以下5个方面进行判断:①有无传染性。过敏性鼻炎不传染,但可以遗传,亲属中有人患过敏性疾病(如过敏性鼻炎、哮喘、皮肤过敏、药物过敏等)者,患过敏性鼻炎的可能性较大;感冒具有一定的传染性,多为群体发病,如家庭、学校等。②喷嚏。过敏性鼻炎患者常“喷嚏频频”,一下子打十几个也不稀奇;而感冒患者的喷嚏只是较平时有所增加,一般不会打一连串喷嚏。③鼻涕。过敏性鼻炎患者常流清水样鼻涕,急性发作时,大量清水鼻涕会“倾泻”而下;感冒患者在早期常流清鼻涕,1~2天后多由清涕转为黏性或脓性鼻涕。④鼻痒程度。过敏性鼻炎患者常有鼻痒症状,鼻部有“蚁行感”(总觉得鼻子内好像有蚂蚁在行走),忍不住要用手去揉搓鼻部,同时还会伴有眼、耳、咽喉、硬腭等多处发痒。感冒患者虽也会有鼻痒,但不会像过敏性鼻炎那样痒得难以忍受。⑤全身症状。过敏性鼻炎仅表现为鼻部症状,或伴发哮喘、皮肤过敏等;感冒常由病毒引起,全身症状较重,可出现发冷、发热、头痛、咽痛、肌肉酸痛、四肢无力和胃肠道不适等。
答疑解惑:过敏性鼻炎会发展为哮喘吗?
郭胤仕:过敏性鼻炎和过敏性哮喘发病机制相似,是“同一个气道,同一种疾病”。遇到鼻炎或哮喘患者,医生必须“抬头”看其是否有过敏性鼻炎,“低头”看其是否有过敏性哮喘。流行病学调查证实,过敏性鼻炎患者中哮喘的发病率较普通人群高4~20倍;普通人群中哮喘的发病率为2%~5%,过敏性鼻炎患者中哮喘的发病率高达20%~40%,且60%的过敏性鼻炎可发展为哮喘或伴有下呼吸道症状。
皮质类固醇激素和抗组胺药是目前治疗过敏性鼻炎最常用的药物。特异性免疫治疗能够改变过敏性疾病的进程,提高机体对过敏原的免疫耐受,达到减敏甚至脱敏的目的。因此,有明确过敏原的过敏性鼻炎患者,应尽早接受特异性免疫治疗,阻断过敏性鼻炎发展为哮喘。
最爱“伪装”的过敏:咳嗽变异型哮喘
郭胤仕
实例:35岁的刘女士是一位高级白领,近半年来,她一直被咳嗽困扰着,尤其是晚上,咳嗽症状明显加重。为了治疗咳嗽,她曾去多家医院就诊,做过多种检查,也服用过不少止咳药、感冒药,但症状却一直未见减轻。经仔细询问病史后,我们让刘女士做了支气管激发试验及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结果发现,其支气管激发试验呈阳性,过敏原皮试显示其对屋尘螨和粉尘螨有明显的皮肤反应。原来,刘女士患的是一种“只咳不喘”的哮喘——过敏性咳嗽变异型哮喘。
点评:“只咳不喘”的哮喘,医学上称为咳嗽变异型哮喘,是哮喘的一种特殊类型,患者仅有咳嗽,没有喘息,医生听诊时也没有哮鸣音,因而特别容易漏诊。
咳嗽变异型哮喘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有两个发病高峰,儿童中以幼儿多见,随着年龄增大,患病率逐步下降,而到了老年期,患病率又有所增加。 一般地说,咳嗽变异型哮喘有5大特征性表现:①发作性咳嗽可能是其唯一或主要症状,以干咳为主,多数无痰或仅有少许痰,部分患者可伴有胸闷或呼吸困难,但无典型的喘息表现。②咳嗽常因上呼吸道感染、吸入冷空气、接触异常气味或剧烈运动等因素诱发,深夜或凌晨加重,无发热。③咳嗽一般持续或反复发作3周以上,发作有一定的季节性,以春秋季多见,常有明显的发作期和缓解期。④多数人有个人或家族过敏史。⑤胸部X线检查无明显器质性改变,肺功能多数正常,气道反应性增高。⑥用一般的祛痰止咳药或抗生素治疗无效,平喘药物治疗常有明显效果。
最“棘手”的过敏症:药物过敏
刘光辉
实例:陈女士平时最怕吃药,因为她对很多药物都过敏。以前,她只是对青霉素过敏,现在变得对许多抗生素都过敏,往往第一次用药时没什么反应,第二次用药就会过敏。如今,她几乎不敢用西药,生病时只能吃点中药缓解症状。陈女士很担心,怕自己以后会无药可用。
点评:目前,药物过敏的诊断和治疗是两大医学难题。世界上正在使用的药物有成千上万种,而能够进行过敏检测的药物种类很少。除青霉素、含碘造影剂等少数药物外,绝大多数药物还不能做过敏检测。皮肤试验是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药物过敏检测方法,但可靠性不高,也并非所有药物都适用。
药物过敏的基本治疗原则是及时发现并停用可疑药物,同时给予相应的对症治疗。一般地说,口服给药比静脉给药引起的过敏症状要来得轻。对于以前曾经发生过药物过敏的患者而言,用药后一定要注意严密观察,特别是在用药后的半小时内,尽量不要离开医院。一旦发现有药物过敏反应,应及时记录下来,避免再次使用该种药物。若患者对某种药物(如破伤风疫苗等)过敏,但因病情需要必须用药(无其他药物可替代)时,可在医生的严密监护下进行快速脱敏治疗。
值得注意的是,经常有患者告诉医生,他对所有的药物都过敏。其实从理论上说,对所有药物都过敏的患者是不存在的。患者对一种药物是否过敏,最好由医生来判断,以免因“误解”而影响后续用药。
最“难缠”的过敏——皮肤过敏
王学民
实例:20岁的小张是一名在校大学生,近一年来,她被反复发作的皮肤过敏搞得心烦意乱,药用了不少,吃的方面也十分小心,无奈过敏总是“如影随形”。去了一趟公园,皮肤上就发“风疹块”,瘙痒难忍;新买的项链没戴多久,脖子上就发出一圈红色的小皮疹;稍稍用点化妆品,脸就变得又红又肿……
点评:过敏反应(也称变态反应)通常分为4型,与皮肤病相关的主要有速发型(Ⅰ型)和迟发型(Ⅳ型)。荨麻疹(俗称“风疹块”)、特异性皮炎、湿疹和变态反应性接触性皮炎等,都属于过敏性皮肤病,前两种病属于速发型变态反应,后两种属于迟发型变态反应。
荨麻疹是皮肤、黏膜小血管扩张及渗透性增加而导致的一种局限性水肿反应,一般在2~24小时内消退,具有“来无影,去无踪”和反复发作的特点。变态反应性接触性皮炎是皮肤或黏膜单次或多次接触外源性致敏原后,在接触部位或其他部位发生的炎症性反应,主要表现为红斑、肿胀、丘疹、水疱,甚至大疱。湿疹的发病原因复杂,常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皮肤过敏的病因很复杂,皮疹千变万化,但只要认真分析发病过程,还是有蛛丝马迹可寻的。只要能够去除过敏原,辅以适当的药物治疗,过敏现象会很快消失。新近研究发现,屏障修复对预防皮肤过敏也有一定的意义。
答疑解惑:皮肤过敏时,局部使用激素是否有副作用?
王学民:目前,局部使用外用糖皮质激素仍然是治疗皮肤过敏的首选药物,起效快,疗效肯定。虽然外用糖皮质激素有时会导致一些副作用,如皮肤变薄、毛细血管显露或扩张、局部汗毛增粗变黑,甚至激素依赖性皮炎等,但这些副作用只有在长期、大剂量使用的情况下才会发生。患者只要能在医生指导下规范用药,副作用还是比较少见的。
摆脱过敏的四大策略
郭胤仕
一、寻找过敏原
过敏性疾病的发生与发展都离不开过敏原。目前,大多数过敏性疾病患者通常只进行“缓解症状”的治疗,而没有寻找,或还没有找到引发过敏的“元凶”——过敏原,因而也就做不到针对性的预防和治疗。
为查清导致过敏的原因,过敏性疾病患者应去医院做一次过敏原检测,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千万不要把过敏当成“小毛病”。
过敏原的检测比较复杂,方法、手段五花八门,许多都没有得到科学的验证,如毛发分析、皮肤电测试等。目前,得到科学验证、过敏学界认可的过敏原检测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 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或皮内试验
皮内试验检测方法比较繁琐,且有一定的疼痛感,故除了青霉素皮试等少数情况外,现已少用。点刺试验是在受试者前臂内侧已消毒的皮肤上滴一滴过敏原皮试液,然后用点刺针在滴有皮试液的皮肤中央进行点刺,15~20分钟后观察局部丘疹和红晕大小。医生根据丘疹和红晕的大小,可以判定患者是否对某种物质过敏以及过敏的程度。点刺试验的优点是几乎没有疼痛,小儿也能接受,且操作简便,适合一次进行多个过敏原的测试,假阳性结果少见。但患者在检测前数天,需停用抗过敏药物。
2. 血清特异性IgE检测
这种检查方法的最大优点是安全,不受治疗药物的影响,不受过敏症状的干扰,也没有用昆虫、动物皮屑等过敏原作皮试时产生的全身不适感,尤其适用于皮肤划痕症阳性、有严重皮炎不能作皮试、皮肤反应差的老年人,以及3岁以下幼儿。不过,特异性IgE检测费用较昂贵,且并非所有过敏原都适用(某些药物和细菌等不适用)。同时,由于该检查对技术和设备的要求比较高,不同品牌设备的检查结果差异很大,可比性尚不能令人满意。
3. 食物激发试验
因食物品种复杂,且食物抗原经烹饪、消化酶消化等一系列作用,导致食物抗原性与食物皮试抗原或血清检测抗体可能不一致,故对于食物过敏原而言,皮肤点刺试验及特异性IgE检测结果不够可靠,敏感度仅40%~50%。此外,有些食物过敏并非由IgE所致,故仅检测特异性IgE或做皮肤点刺试验,并不会得出阳性结果。目前,双盲安慰剂对照食物激发试验是诊断食物过敏的“金标准”。 4. 皮肤斑贴试验
皮肤斑贴试验是检测接触性过敏原的经典试验。检测部位一般取前臂屈侧或背部,于疑似皮肤病急性期后2周进行。试验前1周,需停服糖皮质激素类药物;试验前两三天,需停用抗组胺药物。检查时,医生在4层1厘米见方的小纱布或专用斑贴铝制小纸上涂上要试验的物质,贴敷在检测部位。24~48小时后除去,观察皮肤反应。
特别提醒:皮肤过敏原检测应“有的放矢”
王学民:皮肤过敏原检测的方法不是千篇一律的,而要根据过敏性疾病的类型来确定。比如,荨麻疹和异位性皮炎是属于I型变态反应,应选用皮肤点刺试验或血清特异性IgE测定。接触性皮炎属于IV型变态反应,应选用皮肤斑贴试验。至于湿疹,应先判断其可能的发病机制,再设计查找过敏原的方案,若考虑I型变态反应的可能性大,宜先做皮肤点刺试验或特异性IgE检测。
二、避免接触过敏原
过敏原的接触是导致过敏性疾病发作的主要因素。因此,避免接触过敏原是最根本、最有效的防治过敏性疾病的方法。该方法对非发作期患者具有预防意义,对发作期患者具有治疗价值。
要避免接触过敏原,首先要正确诊断过敏原。过敏性疾病患者应首先弄清自己对什么物质过敏,然后结合自己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制定个体化的防治方案。以下是一些常见过敏原的避免方法:
尘螨:尘螨体型极小,成虫只有头发直径的1/20那么大。在我国,引发过敏的尘螨主要是屋尘螨和粉尘螨。尘螨在灰尘颗粒密集的环境中最易生存,床、沙发和衣柜中是螨虫浓度最高的地方。对尘螨过敏者应该做到以下几点:①家中的被褥、枕头应当每周洗晒一次以上,用42 ℃以上的热水能杀死尘螨;②不要使用羊毛被、棉被和羽绒等纯天然织物;③家中不要用地毯和厚窗帘,不要有长期积灰的死角;④儿童的床上不要放毛绒玩具;⑤空调的滤网要经常清洗;⑥室内保持通风换气。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尘螨繁殖迅速,以上方法只是尽可能将尘螨数量减少,无法完全清除尘螨,故针对尘螨的脱敏治疗是非常必要的。
宠物毛屑:猫、狗等宠物会持续脱落皮屑和毛发,过敏患者家中不宜饲养猫、狗等宠物,同时还应避免进入有猫、狗宠物存在的场所。研究显示,即使把家中的宠物送走,其生存空间中遗留的过敏原仍需要一年以上的时间,才会被彻底清除。
花粉:花粉过敏患者具有明显地域性,北方以草花粉过敏居多,南方则以树花粉过敏居多。花粉过敏患者在花粉浓度较高的春秋季节应尽量减少外出,外出时应使用口罩。同时,预防性用药也非常重要。
真菌和蟑螂:潮湿环境最适合真菌和蟑螂生长。真菌的孢子、蟑螂的分泌物和排泄物在潮湿环境中的浓度很高,其中的过敏蛋白被患者吸入后,就会引发过敏症状。因此,过敏患者的工作、生活环境应尽量保持干燥、通风,室内不留食物残渣。
食物过敏:容易引起过敏的食物包括:乳肉类、水产类、水果类、坚果类和谷物类。过敏原检测的结果对患者的日常饮食具有一定指导意义,但由于食物种类繁多,常规检测无法涵盖全部过敏原。因此,食物过敏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留心观察自己是否对某种食物过敏,一旦确定为食物过敏,应严格避免摄入。
三、接受脱敏治疗
生活中的有些致敏物,如花粉、尘螨等是很难彻底避免的。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特异性免疫疗法,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脱敏治疗,来提高机体对过敏原的耐受力,达到减敏或脱敏的目的。
目前,脱敏治疗是唯一能够改变过敏性疾病进程的“对因”治疗方式。脱敏治疗常用的给药途径有两种——皮下注射和舌下含服。
皮下注射脱敏治疗一般分两个阶段进行:①起始治疗阶段,每周注射一次,注射剂量逐渐增加,经3~4个月达最高剂量;②维持治疗阶段,在达到最高有效剂量后,维持最高剂量不变,延长注射间隔时间,维持2年以上。
无法按时去医院治疗或不愿打针的患者,可选择舌下含服脱敏制剂进行脱敏治疗。治疗过程分递增治疗阶段和维持治疗阶段,疗程与皮下注射一样,也需2~3年。舌下含服脱敏治疗的最大优点是方便,患者可在家中自行用药。不过,由于脱敏制剂属于生物制剂,不是普通药物,需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上指示的剂量或医嘱用药,不可随意增减剂量,更不能搞错次序。同时,患者还应认真学习过敏的应急自救知识,家中最好能配备一些急救药物,以便在出现不良反应时,能够及时、正确处理。
答疑解惑:所有患者都需要做脱敏治疗吗?
王良录:确切地说,目前公认的只有三种病可以进行免疫治疗:膜翅目昆虫毒液过敏(即蜂蜇过敏,但目前国内尚无蜂毒制剂,尚无法进行)、过敏性鼻炎和过敏性哮喘。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开始尝试用免疫治疗治疗特异性皮炎,但尚处于试验阶段,未真正应用于临床。
对于能完全避免接触过敏原的患者,如对宠物毛发、皮屑过敏者,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避免饲养致敏宠物,一般不需要接受脱敏治疗。单纯过敏性鼻炎患者若症状持续时间每年不超过2个月,可考虑在发病季节用药对症处理,也不一定需要接受脱敏治疗。
答疑解惑:哪些人适合做脱敏治疗?
郭胤仕:对于过敏原明确,但又无法避免接触过敏原的过敏性疾病患者,原则上均应接受脱敏治疗。有以下情况者,更应进行脱敏治疗:①经药物治疗症状未能得到良好控制者,特别是儿童和青少年;②不愿意接受长期药物治疗者;③药物治疗出现不良反应者。
答疑解惑:哪些人不能做脱敏治疗?
王良录:脱敏治疗的绝对禁忌证:①伴发严重免疫系统疾病;②伴发恶性肿瘤;③有肾上腺素应用禁忌证,如重症高血压、心肌梗死、肥厚性心肌病、接受β阻滞剂治疗等;④不合作或有严重精神疾患。
脱敏治疗的相对禁忌症:①5岁以下儿童,由于目前尚缺乏5岁以下儿童脱敏治疗疗效及安全性的循证医学资料,故不建议5岁以下儿童进行脱敏治疗。②妊娠妇女,由于脱敏治疗的不良反应主要发生在剂量递增阶段,故不建议在妊娠期间开始脱敏治疗。妊娠前已接受脱敏治疗、妊娠时已进入维持阶段而无明显不良反应者,无需中止脱敏治疗。③重症哮喘急性发作。④重症特异性皮炎急性发作。
答疑解惑:脱敏治疗的预期效果如何?
郭胤仕:标准化脱敏治疗的原理与常规对症用药不同,它是通过提高患者自身的“耐受性”而产生疗效,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及停止治疗后,能获得多层次的收益:①近期疗效,一般在治疗后4个月左右,患者能明显感到过敏症状减轻、发作次数减少、发作程度减轻;②持续疗效,在进入维持治疗阶段后,疗效能持续保持;③长远疗效,经过2~3年的脱敏治疗后,疗效能够长远持续;④预防疗效,过敏性鼻炎患者在接受脱敏治疗后,将来发展为哮喘的概率大大降低;单纯尘螨过敏患者在接受脱敏治疗后,能避免对新的过敏原产生过敏,如花粉、猫狗毛屑等。
王良录:脱敏治疗的疗程一般为3~5年,患者通常应在症状减轻或消失后1~2年再停药。停药后复发者,可再次给予脱敏治疗,疗程应较第一次长。接受维持治疗1年而症状无明显改善者,可判定为脱敏治疗无效,宜考虑中止治疗。
答疑解惑:打了脱敏针以后,是否就不需要其他治疗了?
王良录:有患者认为,我已经打了脱敏针,就不需要其他治疗了。这其实是完全错误的想法。在接受脱敏治疗的同时,患者仍应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接触过敏原,同时还应适当服用药物,以便有效控制症状。
四、药物治疗
虽然从理论上说,避免接触过敏原和脱敏治疗能有效防治过敏性疾病,但在日常生活中,很多过敏原是无法完全避免的,脱敏治疗也并非人人都适合。因此,抗过敏的药物治疗也同样重要。当过敏发生或即将发生时,及时给予正确的对症治疗,有助于尽快缓解不适症状,阻止过敏对身体的进一步伤害。
目前常用的治疗过敏性疾病的药物主要包括皮质类固醇激素和抗组胺药等。哮喘患者若哮喘症状频繁或有严重发作,必须坚持长期控制治疗,首选药物是吸入型糖皮质激素和支气管扩张剂。频繁发作的过敏性鼻炎患者采用低剂量吸入鼻内激素联合应用抗组胺药,可显著改善过敏性鼻炎的不适症状,提高生活质量。过敏性皮炎患者在医生指导下短期外用激素软膏,可迅速缓解瘙痒、红肿等过敏症状。
答疑解惑:哮喘患者长期使用激素会有副作用吗?
洪建国:目前,临床上使用的吸入激素的安全性良好,患者不用过于担忧。治疗时,医生会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确定吸入激素的剂量,当病情得到控制并维持一段时间后,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逐步减少剂量直至停药观察。若患者或家属对激素极度恐惧,或确因各种原因不能使用吸入激素,也可以尝试其他选择,如白三烯受体调节剂或缓释茶碱等。无论用何种治疗方法,患者都应定期进行疗效监测,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答疑解惑:哮喘患儿长期用激素会影响生长发育吗?
洪建国:使用吸入型糖皮质激素是否会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是绝大多数家长担忧的主要问题之一。经多年观察表明,在吸入糖皮质激素的初期,孩子的生长速率可能会受到暂时性的抑制,但随着持续用药,哮喘症状逐步得到控制,哮喘儿童的生长速率会明显加速。临床多中心随访研究表明,10年吸入治疗剂量的糖皮质激素对儿童的最终身高无任何不良影响。反之,如果哮喘症状长期得不到良好控制,症状反复发作,则会显著延缓孩子的生长发育。
识破过敏治疗的“谎言”
王良录:世上没有“根治过敏”的“神药”
一天,一位患者拿着一张广告来门诊找我,问我这广告可信不可信,能不能试试?我一看,发现这份广告非常“诱人”,药物十分“珍贵”——由冬虫夏草、鹿角霜、化州橘红、圆珠贝母、西洋参等上百味中草药精制而成,疗效“十分了得”——只要放在肚脐里,药物就能达五脏六腑,改变过敏基因,当天缓解过敏症状,30天根绝过敏!
看完,我小小地幽默了一下,对患者说:“如果我发明了这么好的药,我首先要去申报诺贝尔医学奖,只在网上打小广告,实在太屈才了!”患者听罢,立刻明白了我的意思,也笑了起来。我耐心地为患者做了解释:目前,有关过敏基因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过敏究竟是由哪些基因决定的,这些基因是怎么相互作用的,都不太清楚。退一步讲,就算我们找到了与过敏有关的基因,目前的科学技术水平还远没有达到能够进行基因治疗的水平。因此,过敏性疾病目前只能控制,还无法治愈(根绝、去根儿)。在此,我要特别提醒广大过敏性疾病患者,一定要去正规医院就诊,千万别相信广告(国家规定处方药不允许做广告),特别是那些声称“能根治过敏”“安全无副作用”的“祖传秘方、特效药”,千万不要上当,以免贻误病情,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
刘光辉:真伪难辨时,听听医生怎么说
近年来,一些有关治疗过敏性疾病的“大标语”和“小广告”连接不断地出现在我们的周围。同时,网络上各种关于过敏性疾病的信息随处可见。部分患者由于缺乏医学知识,没有区分真假信息的能力,往往被误导。
我们曾经接诊过一名哮喘患者,他被多家三甲医院诊断为支气管哮喘,接受吸入激素治疗后,哮喘症状得到基本控制。后来,他在网上查到一则信息,说是激素不能长期使用,否则会有很多副作用。于是,他去医院向专科医生咨询,医生告诉他,吸入激素的剂量非常小,对身体基本上没有太大影响。令人遗憾的是,这名患者最终还是听信了网站上所谓“祖传中医中药根治哮喘病”的宣传,邮购了价值不菲的药物,并停用了医生给他开的激素。当他再次来医院就诊时,哮喘已非常严重,同时还合并阻塞性肺气肿和肺心病,治疗起来非常困难。
目前,网络上的虚假信息很多,大家一定要提高警惕,有疑问应及时向过敏专科医生咨询,千万别被“美丽的谎言”所蒙蔽。
郭胤仕:治疗过敏没有“捷径”
与其他慢性病一样,至今尚无根治过敏性疾病的“特效药”,一些广告所吹嘘的所谓“特效药”,其实只是骗人钱财而已。过敏性疾病的治疗要贯彻避免接触变应原、对症药物治疗、特异性免疫治疗和医患教育“四位一体”的原则,患者不要幻想世上有什么“仙丹”,更不要因为轻信那些虚假广告而耽误了规范化治疗。以过敏性哮喘为例,其发病与患者的体质有极大的关系,是内因(体质)与外因(过敏原)共同作用的结果。过敏性体质有一定的遗传性,想改变这种体质,目前在医学上是很难做到的。不过,对于大多数患者而言,虽然过敏性疾病暂时无法“治愈”,但控制过敏性疾病长期不发病,甚至终身不发病还是可能的。
专家忠告:
1. 过敏体质与遗传因素相关,由于目前的医学水平尚不能将过敏体质改变为不过敏体质,故过敏性疾病还无法根治,任何宣称能彻底根治过敏的方法,均不可信。
2. 所有过敏性疾病患者均应认真回忆自己的发病情况,必要时做过敏原检测,查清导致自己过敏的原因。
3. 过敏性疾病患者只要能做到尽量避免接触过敏原,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药物治疗,必要时接受脱敏治疗,病情均能得到良好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