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富翁沦为街边小贩——写在泡沫之前

来源 :财富商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jjuuu521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国“南海泡沫”期间人们购买股票的情境
  导读:人类历史上泡沫比比皆是。但为什么人类一点都没有学聪明,还是一次次重蹈覆辙?因为泡沫是无法确定的,除非它破了。历史能给我们提供的惟一借鉴就是我们从历史不能得到任何借鉴。
  作者:黄铁鹰(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客座教授)
  1
  1987年香港股灾:千万富翁变街边小贩
  1986年,我在深圳见到了十几年没见的小学老师。他是出生在印尼的廣东华侨,上个世纪50年代他刚从雅加达大学金融系毕业,响应祖国号召,同一大批东南亚华侨的知识青年跑到中国来参加社会主义建设。于是,他成了我在长春市安达小学读书时的语文和数学老师。
  经历了中国的反右、大跃进、人民公社,这个老师从爱国青年变成了三个孩子的父亲。为了孩子能吃饱饭,1977年他带着老婆和孩子来到香港。不愧是学金融的,他先从建筑工人开始,几年后就开始自己在家里装电子表往大陆卖,后来深圳开放了,他跑到深圳办了手表厂。
  在深圳第一次见面,他给我一张名片,上面写着深圳(香港)环亚电子集团公司董事长,他在深圳的工厂有一千多名工人,是深圳当时最大的电子装配工厂之一。
  之后三年,我们没再联系。1990年我在香港油麻地逛街,突然听到一个很熟悉的声音:十元两件啦!十元两件啦!我一回头,有些不敢相信我的眼睛,我的老师站在三轮车上在大声叫卖日本的二手衣服。怕他尴尬,更怕自己尴尬,不知怎的我没敢上去跟他打招呼。正在一边犹豫,突然有人大叫:“走鬼啦!”只见我的老师和其他几个同样卖东西的人,像疯了一样把衣服用任何人类都想像不到的速度塞进包里,推着车子跑了。原来是市政管理人员来了,香港无照小贩专门请人给他们把风放哨。
  从油麻地回来后,连忙找名片给老师打电话,所有电话都变成别人的了。第二个星期天我又去了,那天没有市政的人来,老师的生意也很冷清,我鼓着勇气上前跟他打招呼,本以为他会尴尬,可是老师毕竟是老师。老师跟我说:“我破产了,现在只能做这个生意了。见到你真好,如果没事陪我聊聊天。”
  我问:“那么大的工厂,是怎么破产的?”
  老师说:“嗨!都是一个贪字。(19)86年香港股市疯了,我看不少人赚钱,我这个学金融的虽然知道股市风险大,但还是忍不住进去了,结果越炒越大,最多一天能赚一千万,我把工厂也抵押给银行借钱炒股,哪承想(19)87年股灾一来,我的资金一下子转不动,房子和工厂都给了银行。”
  我问:“师母怎么样?”
  “她现在在新蒲岗的一件制衣厂剪线头,我们还借了一部分私人钱,这个钱总是要还的。好在这是香港,人只要勤劳就饿不死;只要饿不死,总会有机会。这就是人生。”快60岁的老师说。
  老师永远是老师。从此我明白香港人说的:马死落地行是什么意思了。
  1987年的股灾是香港人经历的第一次股灾,那是由美国股灾引起的。1987年10月19日,星期一,美国股市一天跌了22%,年轻的香港股市一个跟头倒下了,连关了四天市,当香港股市重新开始后,香港股民的钱少了三分之二。有一大批香港股民像我的老师一样破了产,其中大部分人永远也没有机会再回到股市。
  2
  1992年日本股灾:跳楼的野村证券员工
  1990年,我到日本公出,顺便去日本最大的证券公司——野村证券参观。由于当时日本股市和楼市如日中天,股市比2007年中国股市还火,市盈率到了100倍,一些日本和世界的经济学家纷纷说,传统经济理论对日本不实用,日本正在创造新的经济规律。日本房地产更是不可一世,一个东京市的地价就可以买一个半美国。
  日本商人在全世界可牛了,到哪儿都像阔佬逛菜市场,想买什么就买什么。于是,日本人买了美国金融帝国的象征——洛克菲勒大厦,买了美国电影的象征——哥伦比亚电影公司,买了加拿大的森林,买了澳洲铁矿,买了香港半山上最贵的房子,日本女人买了70%法国生产的lv手袋,日本男人成群结队飞去泰国打高尔夫……
  接待我的是一个野村证券的年轻经理,他把我送出野村大楼时,站在大厦旁边的台阶上,指着那座新落成的60多层的花岗岩大厦,不无骄傲地说:“当今世界已进入信息经济,这个大楼里储存着全球客户的经济信息,野村证券为了保证这些信息的安全,在这个楼下100米处有一个发电站,它可以保证野村证券在世界上发生任何事情都能正常运作。”
  可是不知怎么回事,到了1992年日本经济就不能正常运作了。日本股市从33000点,不到两年跌到了11000点。房地产更是一落千丈,1990年还能卖一个半美国的东京,1993年竟然连一个纽约都买不起了。于是,日本企业纷纷从海外抽钱回国救急,不仅把洛克菲勒大楼折了一半价卖回给美国人,还把日本好几个大银行和保险公司也卖给了外国人。
  1995年,那位接待我的野村证券经理到香港出差,我请他喝酒,他很沉重地告诉我:现在日本企业也开始裁员了,自杀的人很多,特别是证券界,他手下一个前年才从早稻田毕业的人上个月跳楼了。电视台现在最热门的电视节目是教人们如何省钱,比如教日本家庭主妇如何用烧饭的余热煮鸡蛋。
  那一段时间,香港大街上的日本游客少了,到高档餐馆吃饭的日本商人也少了。“经济泡沫”这个词第一次在我脑袋里有了真实的感受。从此,这泡沫就经常跟着我了。
  3
  1997年香港股灾:给华润做了十年义工的负资产女秘书
  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来了,香港哀声一片。本来1997年上半年形势还好好的,楼市股市不断创新高,人们排着队去酒楼吃饭。我们公司开发的一个楼盘开盘卖楼花,买房的人需要前一天晚上去排队。国内一个家喻户晓的大歌星为了走后门买我们公司的房子,陪我们唱了一晚上卡拉OK。
  我公司两个秘书近水楼台先得月,不用去排队,每人花80万港元交了三分之一首期买一栋房子,可是房子还没住进去,泡沫就来了。楼价一口气跌了三分之二,这两位小姐那几个月脸色难看得很,眉头之间总挤出一个大疙瘩。原因是她们把已交了80万首期的房子白白送给了银行,为什么?因为市场上同样的房子,只值80万;如果她们继续供当时买的房子,就要再付160万。   那个刚来香港还不大懂香港规矩的明星火急火燎地找我退房,我说:“你看到门外那两个小姐了吗?她们是我们公司的秘书,在这个公司已工作10年。她们跟你一样,也买了我们公司的房子,因此她们这10年算给公司做义工了。”
  我看大明星有点不明白,就解释说:“她们工作10年,除去吃喝也就攒了80万,交了这套房子首期后什么都没剩下,可是现在房子又没了,这不等于白白给公司干了10年。如果能退房,她们早退了。你没看这几天报纸讨论吗,很多人卖了李嘉诚的房子,现在变成负资产。
  有人说在这种特殊时期作为香港首富的李嘉诚应该网开一面,不要再追这些负资产的人所欠的房子余款了。你猜这位首富李先生怎么说?他说:香港是个重合同守信用、风险自担的社会,你没看到金融泡沫只能自认倒霉,因为所有人都没看到。如果这个泡沫不破,你的房子赚一倍,我也没理由跟你分利润。”
  4
  2000年互联网泡沫:3亿元变成3千万
  亚洲金融风暴还没过去,互联网又来了。
  1999年末和2000年初,全香港的商人都好像疯了。这次不同于以往,越是大商人越疯狂,不管是搞地产,还是搞百货;不管是生产电子,还是生产水泥的;不管是办学校的,还是开夜总会的;总之全同互联网干上了,纷纷办起了网站,纷纷注册了名字带有cyber.com、information.net的公司,纷纷向那些常青藤大学毕业生发出高薪聘书,纷纷与it公司联姻。
  我当时打工的华润创业公司自然也不能免俗,虽然公司每年有十几亿净收入,但因为同互联网没有关系,股价还不如一个刚创办两年的互联网公司高。股东不干了,说:如果你们再不进入IT,就要找人收购。于是,我们只能绞尽脑汁往互联网上靠,先是付了一笔天文数字的咨询费,请世界最大的咨询公司出主意,可是那些从美国飞来的高级脑袋除了给我们写了两大本资料外,任何问题也没解决;其实他们也解决不了我们的问题,因为我们不是互联网里的虫,我作为公司总经理当时连上网都不会。
  可是商场是个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游戏。当时许多如雷贯耳的经济专家都说:互联网技术会创造一个全新的经济,谁跟不上,谁就会被淘汰。想想看,谁不害怕呀?于是,我们也拼命想找一家美国技术公司“结婚”。
  经过投资银行的朋友介绍,美国一家大公司的副总裁来香港,期间可以跟我们谈谈。可是时间约到早上8点,这在香港是非常罕见的商务见面时间。我当时有点纳闷:看来互联网的人就是不一样,可能都是超人!第二天早上,7点50赶到人家香港分公司,一进接待室我差点晕了,原来在我们前面已有两批人,一批人正在会议室里同那个副总裁谈着,另外一批人还在会议室里等着。8点45分,轮到我们,30分钟谈完,结果就不用说了。
  2000年初正当我被互联网搞得晕头转向时,一个朋友找到我,他与一个美国基金创办了一个互联网公司,在香港买了一个上市公司的壳,市值一下子升到200亿。他请我加盟。
  我说:我可不懂互联网。
  他说:你只要懂上市公司运作就行。
  于是,他开出了我不可拒绝的条件——3亿元的公司股票,外加7位数的年薪。做着亿万富翁的美梦,我在新公司上班了。可是上班的第一个天,互联网泡沫破了,第一个月我的3亿元变成2亿元,第二个月变成了1亿元,第三个月……
  第10个月,我的股票变成3000万,而且有行无市了。
  5
  2008年中国股市:“基金经理都是骗子”
  互联网泡沫灭了。金砖四国又冒出来了,特别是中国,进入21世纪后,雄起得不得了。中国转眼之间成了世界的加工厂、世界第一大钢铁生产国、第二大汽车生产国、世界第三大经济发展国。
  2007年中国这头昏睡的狮子,终于彻底醒了。
  深圳的楼市开始超过香港的新界,上海北京的写字楼也开始赶纽约,开户炒股的人到了1亿。于是,一下子创造了世界第一大银行、第一大石油公司、第一大房地产公司、第一大保险公司……
  这一年全世界500强排名乱了,因为那些老牌500强纷纷被突然变大的中国公司挤出去了。中国商人在世界上开始扬眉吐气了,腰里揣着大把股民的钱,也能想买谁就买谁了。
  于是,中亚和非洲的油田,拉美的铜矿和铝矿、澳洲的铁矿和煤矿频频被来自中国的买家问价。
  澳洲有些人小心眼,看中国人要收购澳洲最大矿业公司,竟提出将会威胁本国民族经济。中国外长婉转讲话了:“中国对澳洲的投资,还不及澳洲对中国投资的一半,我們希望澳洲继续对中国增大投资。”
  真是富国风范,以柔克刚。
  2007年世界经济的焦点放到了中国,全球的经济天才都在讨论中国股市和楼市,一派说泡沫太大了,另一派说中国正在改写世界经济,潜力远远还没发挥出来。
  可惜世界经济还没改写完,美国那边次贷泡沫又碎了。中国股市进入2008年,少了近三分之一。
  记得2007年9月我回长春度假,碰到我母亲一位老同事。一个当了一辈子会计的75岁老头,成了中国第一代“基迷”。他把报纸上所有有关基金的报道用剪子剪下来,钉成三本半大书,还跟人学会了在坐标纸上画图表。他把家里所有闲钱都买了基金。
  我问他现在买股票是不是风险太大?
  老头说,他买的不是股票,是基金,基金是由金融专业人士管理、抗风险能力最强的综合投资工具。他刚买的某基金是走了银行后门才买到的,现在不到一个月就赚了5%。
  春节后母亲打电话告诉我:老头投到基金的20万元,只剩了10万元,现在有些精神不正常。老伴治病需要钱,他捂着就是不卖,整天到银行管人家要钱。
  见谁跟谁说:基金经理都是骗子。
  后 记
  我是1955年出生的,以上是我活到现在亲身经历的经济泡沫。其实,所有学经济的人都知道人类历史上这样的泡沫比比皆是,比如:19世纪英国的南海金矿泡沫、荷兰的郁金香股票泡沫,20世纪初的美国铁路泡沫、造船泡沫、杠杆并购和垃圾债券泡沫……
  让我奇怪的是:人类怎么一点都没有学聪明?尽管每一次泡沫都有过去的影子,可是人类还是一次次重蹈覆辙。
  诺贝尔经济学奖快有一个世纪了,那么多聪明过人的脑袋得了这个奖;计算机在百万里的星空中,就能算出你把钥匙藏在家门口的第几块砖头下;人类也能把羊变成人、把人变成羊,怎么人类就是不能避免这些如此相似的泡沫?
  一些历史上的泡沫故事往往让我们匪夷所思。比如在英国南海泡沫中,一个骗子注册了一个叫南海投资的公司,在他的招股书上写道“本公司在拉美有一个诱人的投资项目,现在需要融资,这个项目的具体内容暂时不能透露”。第二天,当他打开办公司的大门时,外边挤满了给他送支票的股民。第三天,这个骗子拿了钱就消失了。
  我相信我们的子孙,读到今天杭萧钢构这样的故事一定也会忍俊不禁,但是他们依然避免不了被他们的后代贻笑大方的命运。我认为“以史为诫”和“读史明志”对人类不灵,人类是不能从历史中吸取教训的。就像公元前欧洲种族之间的屠杀在二战犹太人的集中营依然上演、秦始皇的焚书坑儒在“”中完整复制一样,不论发生过多少次泡沫,泡沫还会再发生。
  为什么
  因为人类就是人,人类就是由每一代的你和我组成的。尽管我们的父母都会告诫我们,不要玩火,火会烫手!可是有哪个人没有被火烫过?!人只有被烫过,才成熟;人成熟了,就是离开舞台的时候了;舞台永远是新一代人玩火的地方;每一代人只能从自己的经历中长大;每一代人都要创造自己的泡沫和体验它的破碎。这就是黑格尔说的:历史能给我们提供的惟一借鉴就是我们从历史不能得到任何借鉴。
  有人可能说:经济泡沫中损失的是不太懂经济的大众,经济领域的专业精英——经济学家、银行家、基金经理……他们是应该能比一般人更早知道泡沫的,从而更多地避免损失。可是大量统计研究证明:这些精英作为一个整体,他们在预测泡沫的水平上一点也不比老百姓强,因为他们在股市中的平均收益同股民大众一样,他们比普通股民惟一多赚的只是手续费。
  难怪诚实的格林斯潘一再说:“泡沫是很难确定的,除非它破了。”
  本文曾刊于《中国企业家》杂志
其他文献
摘 要:近几年来,社会经济发展脚步逐渐加快,财务管理也引起了企业的高度重视,财务预警作为企业财务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做好财务预警不仅可以有效规避企业的经营风险,而且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企业财务的管理效率。结合我国当前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本文介绍了一种分行业、适用小样本空间的财务预警模型:PCA—SVM模型,利用该模型所具有的优势,进一步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企业;财务预警;PCA—
期刊
因为我没有钱,所以出来挣钱  朋友说我远了,同学说我淡了  哥们说我变了,亲戚们说指不上我了  我真的变了吗?我没有!  是社会和现实把我逼的!  我也想每天和自己爱的人在一起,  我也想每天和朋友一起聚聚,  我也想没事串串门走走亲戚!  可当我回过头面对这现实的生活,  我并没有多余的钱,更不想两手空空去!  誰,又能理解我…....  送给百忙中的兄弟姐妹们,原谅我的冷漠,  我还是我,只是
期刊
如何才能有钱,那些有钱人身上是否真的具备一些独特的思维和品质,最终取得了令普通人望尘莫及的财富积累?普通人和他们的差距究竟在哪里?一文读懂。  1%  一无所有的人,如何才能一夜暴富?  什么样的人能做到年薪百万?  如何在最短时间内用10万块,挣到100万…  不是富二代,不是官二代,农民出身,很想成功,是不是就会成功了?  我想要的是在本地能陪在父母身边,开几个店,不用赚大钱能够实现财务自由就
期刊
导读:这是一个阶层固化的时代,也是一个努力可以有回报的时代。李嘉诚和他的子女,深刻诠释了一个人的家教与修养,对于成功的重要意义。  富可敌国的李嘉诚,家庭用餐是这样的!  李嘉诚定下规矩:无论工作多忙,每个星期一晚上,一家人一起吃饭。  李嘉诚的家庭用餐,处处都藏着大智慧——对待家人的态度,显示一个人真实的人品。  和很多富二代相比,李嘉诚对两个儿子的教育是非常成功的。视频中有一个细节,大儿子李泽
期刊
三类群体的“钱袋子”将明显受惠  政府工作报告中,除普惠性的收入增长政策外,还有不少针对特定群体的收入调整政策。其中,三类群体的“钱袋子”将明显受惠:  ——农村贫困群体。  ——博士研究生。  ——小微企业创业者。  1  分享经济  支持和引导分享经济发展,提高社会资源利用效率,便利人民群众生活。  2  体育产业  做好冬奥会、冬残奥会筹办工作,统筹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发展,广泛开展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进步,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无形资产。无形资产转让定价是我国税收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适应各种复杂繁琐的市场经济发展,完善无形资产转让定价税收政策就变成了税收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其管理的规范性、全面性、合理性等等变得尤为重要。根据无形资产转让定价自身的特点、问题和定义等方面进行全面的分析,将无形资产转让定价税收政策的完善能够有效的建立我国无形资产交易反避税系统,能够进一步
期刊
在《孔子家语》上也有这样一个典故。有一天,鲁国的国君向孔子请教。  他说:“我听说向东扩展房屋是不吉祥的事情,有没有这回事?”  就像我们现在很多人都喜欢找人看看我们的风水,桌子往哪儿摆、床往哪儿放更合适。  孔老夫子怎么回答的呢?  他说:“我听说天下有五种不祥的事,而向东扩展房屋并不包括在其中。”  哪五种不祥的事呢?孔子说:  損人而自益,身之不祥也;  弃老而取幼,家之不祥也;  释贤而用
期刊
要买房的千万不要去问那些还没买房的人  今天和一个业主聊天,她还没结婚时,身上就二十万元,开始买房,到现在共8套房子,身家几千万。她说人不要挑,只要是房子,哪怕当时是荒山荒地的房子,你的钱刚好能买,也要买下来,配套都会完善的,房子都是在快速增值,转手卖掉,可以小房换大房,大房换别墅。  如果你买房,要参考意见,请不要去问那些没买房的,因为他们根本没体验到那种二十万买下的房子,100万卖出的感受,给
期刊
一個乞丐在商场门口向一个美女乞讨,广告语是大家已经烂熟于心的:“小姐,行行好,给点钱吧。”  美女利落掏钱包给钱。  乞丐紧接着说:“这么多人我一眼就扫到你了。在这里购物一定是舍得花钱的人。”(迅速锁定目标客户。)  接着乞丐分析:  乞讨也要用科学的方式,进入乞讨市场,用swot分析: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  乞丐都是令人反感的,但是我的优势就是不令人反感。首先选择一个人流量大的地方,目标客户
期刊
今天刀哥要聊的,  是一个传奇腊肉,“变态书生”。  他曾经是电视台的主持人,  跟赵本山做搭档,与郭德纲同台。  ▼  结果在网上看到一篇《不读书的中国人》,  一腔热血创业要提高中国人读书数量。  脑洞奇大在书店里开了个饭馆,  结果干趴了哈尔滨所有餐饮对手。  ▼  2年時间,他开了11家店,挣了1个亿,  还刚拿了红杉资本等的2000万投资。  最近,这个老腊肉北上,把店开到了798,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