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围绕“自”字做文章,大力挖掘学生的自学潜能。基于以上认识,根据学生独立学习获取知识的一般规律,我们把一个相对完整的阅读教学过程(一般指一篇课文的教学,也可以是一个单元的教学)分成设疑、解答、测试三个基本步骤,为阅读教学设计了“自我质疑──自我解答──自我测试”的“三自”教学法,也叫语文阅读教学的“三步曲”。“三步曲”教学法每一个步骤的实施和完成都充分体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性,既以发挥、利用其自学能力为依靠,又以发展、强化其自学能力为目的。
一、自我质疑
自我质疑的基础是发现问题。要质疑,首先必须发现问题,如果发现不了问题,质疑又从何谈起?发现问题,表明学生的思维已进入了课文内容的深层。至于通过阅读、钻研,吸收大量的以语言文字为载体的知识信息,则自不待言。一般的教法都要在课堂上讨论解决一系列课文中的问题,但问题(特别是重点讨论的问题)的提出大多不是由学生完成,而是为教师所包办。教师提出的问题未必符合学生的实际,很可能是学生不需要提出的问题,而要提出的问题却未提出。更为不利的是,学生在课堂上提出问题的机会被“剥夺”了,课后又很难得到补偿。这样,他们的学习积极性首先受到抑制。久而久之,便养成“简单地接受或被动地工作”的习惯。如果相反,一开始便让学生努力探索,发现问题,形成整个学习活动中的良好开端,这就能使学生在以后的各环节中保持学习热情,形成良性循环。让学生自我质疑,就是从教学的基本环节入手,尽可能彻底地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状况,着意培养他们独立寻求和获取知识的能力。在自我质疑这一步骤,教师要指导学生完成并处理好以下几个环节:
1、阅读课文。要发现问题,首先必须认真阅读课文。教师要向学生介绍常用的阅读方法,并在阅读的范围和深度上提出明确的要求。一般地,我们要求学生首先要“通读”课文及其一切助读性文字,如提示、注释等,特别要强调的是“教学重点”一定要仔细阅读并熟记于心,要在获得对全文的总体印象并明确学习重点的前提下再去钻研课文,直至把课文“读通”。要求并指导学生使用工具书,运用圈点勾画在课文上做读书笔记,自觉的学习、吸收课文中的有关知识,主要是字、词方面的语言基础知识和作家、作品等文学常识,有的须摘录整理在笔记本上。
2、发现问题。在发现问题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这样两种情况,一种是课文比较浅易,学生感到无疑可设,提不出问题来。其实再浅的文章,只要深入进去,总能找出许多的问题。教师首先要激励学生深入地钻进去。与此同时,结合示范,介绍一些探赜索隐的方法和技巧,使学生逐步学会领略课文中常有的“看似寻常最奇崛”,表面平淡无奇,实际匠心独运的妙趣。另一种情况是有些课文既深且广,可能使学生疑窦丛生,反而不能一下子发现一些有价值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预料在先,在备课时就要排出可能直接影响学生读通课文大意的难点,指导学生把握重点,课堂上则要引导学生集中“攻坚”,为学生独立探索打通道路。
3、表述问题。为了征得别人同自己一道探讨,求得问题的解决,须把自己发现的问题明白地表述出来。教师在这里必须做好一件事,那就是培养学生准确表述的能力。这一问题必须花大气力,可以通过说、写、纠、改等方法使之表述得当,语言规范。
对自我质疑中的“疑”须作三点补充说明:
1.这里的“疑”大多是课文的闪光点,讨论明确之,学生自当受益不浅。
2.偶然某文章会有“微瑕”之笔,对此一议,辨明是非,亦不无裨益。
3.这里的“疑”未必是所有学生真有,课文中有些地方特别重要或特别精彩而可能为某些学生所觉察,大部分学生却未发现,先觉者把自己首先领悟的东西,作为自己的独到发现,就可以用“设疑”的方式“发表”出来,与大家共受裨益。
这三种“疑”的解决既可扩大全体学生知识面,又可使语文学习生动活泼。
二、自我解答
这一个步骤是指组织学生一起讨论,集思广益,共同寻求“自我质疑”中提出的问题的答案。学生提出的问题,还是让学生自己来分析、解答,这不仅能直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论辩是非的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而且还可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上遇到难题找老师的依赖心理,增强他们独立自主意识。自我解答也是最能体现课堂教学特征的一个步骤,因为课堂乃是师生集体从事教学活动的场所,课堂教学理所当然地要发挥其集体优势。在这一点上,自我解答还有助于培养学生集体研讨观念、团结协作攻关精神,有助于形成互竞互勉、民主求实的良好学习风气。从广义上说,自我解答在自我质疑时就开始了,质疑人在发现问题的同时,实际对解决问题已经做了十分艰辛的探索和力所能及的尝试。
因此,一般质疑人自然也是第一解疑人,而到集体讨论式的自我解答时,质疑人往往担起第一发言人的任务。在进行自我解答阶段,教师的主要工作在于精心周密地组织安排,或直接开展全班性的大讨论,或先小组讨论,后筛选出质量较高的,再在全班大讨论。要鼓励学生积极地参与讨论,提倡各抒己见。在整个过程中,教师要当好“参谋”,相机诱导。还要当好“裁判”,对讨论的结果要拿出主导意见或作出可供学生参考的结论。有时,为了将问题引向深入,教师还要根据教学实际情况,作适当提示、诱导,让学生在深层的探究中获得成功的喜悦。
三、自我测试
一篇课文或一个单元学完了,效果如何,需要及时检查,若存在问题,就必须迅速地采取补救措施,并调整今后的学习。自我测试就是在这时进行的,这实际上是对前面“自我质疑、自我解答”工作的一个评估。我们在这一评估工作上彻底打破了历来考试为教师所包办的传统,而采取学生自我测试的方式,题目由学生自己拟,答案由学生自己做,评分也由学生自己完成。这样做至少有以下几点好处:
首先,直接培养学生自我检测的能力,这是“自能”不可缺的一个方面。
其次,变考试只是对学生学习效果作评估的单一功能手段为多功能手段,即除了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具有评估功能外,还具有巩固和深化知识、培养迁移能力之功能等。
第三,可以消除学生对考试的神秘感和畏惧感,增强其学习能力的自信心。
一、自我质疑
自我质疑的基础是发现问题。要质疑,首先必须发现问题,如果发现不了问题,质疑又从何谈起?发现问题,表明学生的思维已进入了课文内容的深层。至于通过阅读、钻研,吸收大量的以语言文字为载体的知识信息,则自不待言。一般的教法都要在课堂上讨论解决一系列课文中的问题,但问题(特别是重点讨论的问题)的提出大多不是由学生完成,而是为教师所包办。教师提出的问题未必符合学生的实际,很可能是学生不需要提出的问题,而要提出的问题却未提出。更为不利的是,学生在课堂上提出问题的机会被“剥夺”了,课后又很难得到补偿。这样,他们的学习积极性首先受到抑制。久而久之,便养成“简单地接受或被动地工作”的习惯。如果相反,一开始便让学生努力探索,发现问题,形成整个学习活动中的良好开端,这就能使学生在以后的各环节中保持学习热情,形成良性循环。让学生自我质疑,就是从教学的基本环节入手,尽可能彻底地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状况,着意培养他们独立寻求和获取知识的能力。在自我质疑这一步骤,教师要指导学生完成并处理好以下几个环节:
1、阅读课文。要发现问题,首先必须认真阅读课文。教师要向学生介绍常用的阅读方法,并在阅读的范围和深度上提出明确的要求。一般地,我们要求学生首先要“通读”课文及其一切助读性文字,如提示、注释等,特别要强调的是“教学重点”一定要仔细阅读并熟记于心,要在获得对全文的总体印象并明确学习重点的前提下再去钻研课文,直至把课文“读通”。要求并指导学生使用工具书,运用圈点勾画在课文上做读书笔记,自觉的学习、吸收课文中的有关知识,主要是字、词方面的语言基础知识和作家、作品等文学常识,有的须摘录整理在笔记本上。
2、发现问题。在发现问题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这样两种情况,一种是课文比较浅易,学生感到无疑可设,提不出问题来。其实再浅的文章,只要深入进去,总能找出许多的问题。教师首先要激励学生深入地钻进去。与此同时,结合示范,介绍一些探赜索隐的方法和技巧,使学生逐步学会领略课文中常有的“看似寻常最奇崛”,表面平淡无奇,实际匠心独运的妙趣。另一种情况是有些课文既深且广,可能使学生疑窦丛生,反而不能一下子发现一些有价值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预料在先,在备课时就要排出可能直接影响学生读通课文大意的难点,指导学生把握重点,课堂上则要引导学生集中“攻坚”,为学生独立探索打通道路。
3、表述问题。为了征得别人同自己一道探讨,求得问题的解决,须把自己发现的问题明白地表述出来。教师在这里必须做好一件事,那就是培养学生准确表述的能力。这一问题必须花大气力,可以通过说、写、纠、改等方法使之表述得当,语言规范。
对自我质疑中的“疑”须作三点补充说明:
1.这里的“疑”大多是课文的闪光点,讨论明确之,学生自当受益不浅。
2.偶然某文章会有“微瑕”之笔,对此一议,辨明是非,亦不无裨益。
3.这里的“疑”未必是所有学生真有,课文中有些地方特别重要或特别精彩而可能为某些学生所觉察,大部分学生却未发现,先觉者把自己首先领悟的东西,作为自己的独到发现,就可以用“设疑”的方式“发表”出来,与大家共受裨益。
这三种“疑”的解决既可扩大全体学生知识面,又可使语文学习生动活泼。
二、自我解答
这一个步骤是指组织学生一起讨论,集思广益,共同寻求“自我质疑”中提出的问题的答案。学生提出的问题,还是让学生自己来分析、解答,这不仅能直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论辩是非的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而且还可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上遇到难题找老师的依赖心理,增强他们独立自主意识。自我解答也是最能体现课堂教学特征的一个步骤,因为课堂乃是师生集体从事教学活动的场所,课堂教学理所当然地要发挥其集体优势。在这一点上,自我解答还有助于培养学生集体研讨观念、团结协作攻关精神,有助于形成互竞互勉、民主求实的良好学习风气。从广义上说,自我解答在自我质疑时就开始了,质疑人在发现问题的同时,实际对解决问题已经做了十分艰辛的探索和力所能及的尝试。
因此,一般质疑人自然也是第一解疑人,而到集体讨论式的自我解答时,质疑人往往担起第一发言人的任务。在进行自我解答阶段,教师的主要工作在于精心周密地组织安排,或直接开展全班性的大讨论,或先小组讨论,后筛选出质量较高的,再在全班大讨论。要鼓励学生积极地参与讨论,提倡各抒己见。在整个过程中,教师要当好“参谋”,相机诱导。还要当好“裁判”,对讨论的结果要拿出主导意见或作出可供学生参考的结论。有时,为了将问题引向深入,教师还要根据教学实际情况,作适当提示、诱导,让学生在深层的探究中获得成功的喜悦。
三、自我测试
一篇课文或一个单元学完了,效果如何,需要及时检查,若存在问题,就必须迅速地采取补救措施,并调整今后的学习。自我测试就是在这时进行的,这实际上是对前面“自我质疑、自我解答”工作的一个评估。我们在这一评估工作上彻底打破了历来考试为教师所包办的传统,而采取学生自我测试的方式,题目由学生自己拟,答案由学生自己做,评分也由学生自己完成。这样做至少有以下几点好处:
首先,直接培养学生自我检测的能力,这是“自能”不可缺的一个方面。
其次,变考试只是对学生学习效果作评估的单一功能手段为多功能手段,即除了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具有评估功能外,还具有巩固和深化知识、培养迁移能力之功能等。
第三,可以消除学生对考试的神秘感和畏惧感,增强其学习能力的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