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初中数学平行线的拐点问题是教学过程中的难点,也是素质检测中的热点及学生掌握的一个困惑点。本文通过对本校四个班级的学生进行平行线拐角问题的教学,对学生面临的问题进行总结,归纳出平行线中拐角问题解题的常规方法:过拐点作平行线、添加辅助线构造三角形。经过教学实践,这些方法对于学生在考试做题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关键词:平行线;拐角问题;策略
目前,学生对于平行线中的拐点问题解答存在以下两点问题,一是不理解定义,辅助线的做法不知道理论依据,不知道如何添加辅助线建立起完整的截线。二是没有记住平行线的判定和平行线的性质;即使学生记下来了,也没有真正的理解,导致在运用过程中判定与性质混淆使用。针对此类问题,我们进行了一些探索,努力寻找平行线拐角问题解法策略。
一、讲明定义,让学生充分理解
拐角在数学上可以这样来理解:改变曲线向上或向下方向的角。直观地说,拐角就是直线在运动过程中拐弯时直线变曲线形成的角。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解答拐角问题时总会遇到一些问题。如果在处理平行线拐角问题的时候,只要记住善于借助平行线的一些特征,通过添加辅助线就会使得许多复杂问题变得简单化。比如,平行线之间具有许多特性,两条平行线的同位角以及内错角相等,以及两条平行线所形成的同旁内角之和等于180度。通过利用这些性质,平行线的拐角问题就能够得到更好的解决。此外,老师讲过了的例题,再让学生谈理解,进行反思,加深对这一问题的理解。
二、举好例子,点明添加辅助线的策略
三、当堂练习,互评互改
教师设置一些平行线拐角的典型题目,让学生当堂练习,鼓励学生一题多解,将学生当面作业的完成过程和结果通过多媒体展示在同学们面前,让学生互评互改,及时发现自己的得与失、成与败,通过评判他人的作业来完善自己、发展自己,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
四、总结
通过学习可以发现:只要认真总结反思,平行线中拐角问题的学习还是较为简单易懂,以拐点为基本点,寻找拐点和平行线间的对称角,然后做好辅助线,通过对称角相等这一原理,可以将平行线间的拐点角完美求出,而所有平行线拐点的关键所在就是找出拐点和平行线的关联,只要找到了关联所在,那么平行线的拐角就可以顺利求出。可以创新教学方法,提升授课老师的课堂魅力,提升学生课堂参与度等方案,去促进初中平行线中拐角问题的解决,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陈国玉.构造平行线 “拐角”变简单[J].中学生数理化(七年级数学)(配合人教社教材),2019(Z1),14-15.
[2]黄冬兰.差异化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分析[J].考试周刊,2020(46):65-66.
[3]林小冰.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艺术初探[J].考试周刊,2020(46):75-76.
[4]史亚红.初中数学思维教学现状及能力培养分析[J].考試周刊,2020(47):90-91.
关键词:平行线;拐角问题;策略
目前,学生对于平行线中的拐点问题解答存在以下两点问题,一是不理解定义,辅助线的做法不知道理论依据,不知道如何添加辅助线建立起完整的截线。二是没有记住平行线的判定和平行线的性质;即使学生记下来了,也没有真正的理解,导致在运用过程中判定与性质混淆使用。针对此类问题,我们进行了一些探索,努力寻找平行线拐角问题解法策略。
一、讲明定义,让学生充分理解
拐角在数学上可以这样来理解:改变曲线向上或向下方向的角。直观地说,拐角就是直线在运动过程中拐弯时直线变曲线形成的角。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解答拐角问题时总会遇到一些问题。如果在处理平行线拐角问题的时候,只要记住善于借助平行线的一些特征,通过添加辅助线就会使得许多复杂问题变得简单化。比如,平行线之间具有许多特性,两条平行线的同位角以及内错角相等,以及两条平行线所形成的同旁内角之和等于180度。通过利用这些性质,平行线的拐角问题就能够得到更好的解决。此外,老师讲过了的例题,再让学生谈理解,进行反思,加深对这一问题的理解。
二、举好例子,点明添加辅助线的策略
三、当堂练习,互评互改
教师设置一些平行线拐角的典型题目,让学生当堂练习,鼓励学生一题多解,将学生当面作业的完成过程和结果通过多媒体展示在同学们面前,让学生互评互改,及时发现自己的得与失、成与败,通过评判他人的作业来完善自己、发展自己,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
四、总结
通过学习可以发现:只要认真总结反思,平行线中拐角问题的学习还是较为简单易懂,以拐点为基本点,寻找拐点和平行线间的对称角,然后做好辅助线,通过对称角相等这一原理,可以将平行线间的拐点角完美求出,而所有平行线拐点的关键所在就是找出拐点和平行线的关联,只要找到了关联所在,那么平行线的拐角就可以顺利求出。可以创新教学方法,提升授课老师的课堂魅力,提升学生课堂参与度等方案,去促进初中平行线中拐角问题的解决,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陈国玉.构造平行线 “拐角”变简单[J].中学生数理化(七年级数学)(配合人教社教材),2019(Z1),14-15.
[2]黄冬兰.差异化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分析[J].考试周刊,2020(46):65-66.
[3]林小冰.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艺术初探[J].考试周刊,2020(46):75-76.
[4]史亚红.初中数学思维教学现状及能力培养分析[J].考試周刊,2020(47):9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