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空气辅助稠油吞吐技术研究与应用

来源 :油气·石油与天然气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odengj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欢喜岭油田稠油吞吐区块已处于高轮次、高采出程度、高含水、低压、低产油的后期开发阶段,各种矛盾突出,稳产难度加大。针对该问题,开展了注空气辅助稠油吞吐技术研究,通过增产、氧化机理研究,制定了欢喜岭油田注空气辅助稠油吞吐适用条件和安全保障措施,通过注入工艺与参数优化,现场实施5口井,累增液2181t,累增油1365t。实施后,油井周期产油量增加,地层压力明显提高,取得了显著的开采效果。该研究为稠油吞吐区块后期开发提供了技术支持。
  关键词:稠油,蒸汽吞吐,注空气,含氧量
  前言
  欢喜岭油田稠油吞吐区块1987年投入开发,目前已处于高轮次、高采出程度、高含水、低压、低产油的后期开发阶段,各种矛盾突出,稳产难度加大。主要存在问题:
  (1)油层压力大幅降低
  稠油蒸汽吞吐开发是一个降压开采的过程,随着蒸汽吞吐轮次的增加,地层压力也随之下降。以齐108块为例,目前平均吞吐周期15.5,油层压力由开发初期的12MPa降至目前3Mpa,区块油汽比仅为0.29,区块处于低压、低产开发状态。
  (2)原油粘度逐步升高
  随着稠油井吞吐轮次的增加,原油中的轻质组分优先被采出,原油物性变差,胶质、沥青含量增加,原油粘度大幅升高,流动性变差,开采难度加大。以杜813-24-45井为例,该井2007年11月测50℃原油粘度为81644mPa·s,胶质+沥青含量为35.09%,而2009年9月测该井50℃原油粘度616668mPa·s,胶质+沥青含量達到40.96%。
  (3)低效井逐年增加
  稠油吞吐区块平均单井吞吐周期高达13.6,油井受井间汽窜、地层压力降低,原油粘度升高等因素影响导致周期产量明显下降,低效井逐步增多。
  1 注空气辅助稠油吞吐技术
  1.1增产机理
  一是在氧化作用下,稠油大分子被氧化形成过氧化物自由基,引发稠油大分子裂解链反应,从而完成重油的轻质化;二是分支链被氧化为极性的含氧化合物(如醛、酮、醇和羧酸),属自生表面活性剂,能提高驱油效率;三是氧化反应生成的CO2溶解于稠油和水中,降低了油水界面张力,使原油粘度大幅度下降;四是空气中氮气辅助蒸汽可减缓油层上部热损失,提高蒸汽热效率,扩大蒸汽的波及体积,补充地层能量[1]。
  1.2 氧化机理
  1.2.1氧气消耗规律
  研究表明,低温反应温度范围为100-300℃,氧气与稠油发生反应,反应后氧气浓度均低于4%。
  1.2.2氧化产物分布与反应温度的关系
  以环己烷为例,实验条件:反应温度为140-220℃,注空气压力2.5MPa,模型油200ml。
  实验表明:烃类在一定温度下可发生氧化反应,分别生成醇、醛(酮)、羧酸,甚至发生脱羧反应生成CO2和相应的碳数较小的烃分子。氧化产物的分布与反应温度有关,当温度小于160 ℃时,生成物以醇和醛(酮)为主,180 ℃时以羧酸为主,220 ℃时脱羧反应易于生成CO2。
  1.2.3催化剂作用
  催化剂加速自由基形成,自由基助剂进一步加速自由基形成——以甲苯为例
  自由基形成机理:
  烃类氧化反应的第一步“自由基引发”过程,催化作用下大大降低了苯甲基自由基生成所需的能量,自由基助剂加入后可进一步降低该能量,此结果说明:在催化剂的催化作用下烃类氧化反应在相对较低的温度下即可进行。
  1.3 含氧量爆炸极限
  应用可燃性混合气体爆炸极限的理论,确定影响爆炸极限范围的三个主要因素,即温度、压力、氧气含量,并计算分析稠油催化氧化采油的四个试验过程产生的可燃气体浓度,对照可燃气体爆炸极限浓度和对应的氧气极限浓度,结合室内静态实验导管氧气浓度,最终确认氧气含量小于10%是安全的,可以安全施工[2]。
  因此,依据研究结果和稠油特点,确定本次注空气辅助稠油吞吐实施现场的安全氧含量为5%以下,警戒值为3%。
  1.4 适用条件
  为了保证现场施工安全,达到理想的增油效果,根据理论研究及调研结果,制定了欢喜岭油田注空气辅助稠油吞吐适用条件。
  (1)吞吐轮次10轮以上,注蒸汽压力低于15MPa;
  (2)为避免气窜,保证施工安全,要求井间无明显汽窜井;
  (3)地层亏空,周期返水率小于100%;
  (4)周期内初期产量较高,但下降较快;
  1.5 注入工艺及参数
  1.5.1注入方式
  注空气辅助稠油吞吐技术,注入方式主要有四种:先注空气后注蒸汽、先注蒸汽后注空气、空气-蒸汽同时注入、空气-蒸汽段塞注入。
  1.5.2 注入参数
  空气注入量:每100t蒸汽对应6000~6500Nm3空气。
  催化剂用量:10000Nm3 空气对应0.2~0.3t催化剂。
  高温发泡剂用量:为保证注空气效果,防止气窜,需注入高温发泡剂封堵大孔道,依据试验井高渗层厚度与渗透率数据,设计每口井高温发泡剂的用量范围为5-10t。
  1.5.3 注气速度
  从注空气机理上分析,注气速度越高,O2与原油反应越充分,前缘温度越高,但当注汽量过高,空气沿原有高渗透层窜进,开采效果变差。同时,注气速度在现场实施中还影响周边井开井时率。数模计算表明,当注气速度为12000Nm3/d时吞吐效果最好。
  1.5.4 安全保障措施
  套管气监测频率:套管气中氧气浓度安全值极限值为5%,警戒值为3%,当含氧量超过1%时,加密监测。
  2 现场应用
  2014年在齐108块和杜813块现场实施注空气辅助稠油吞吐技术共5口井,注入方式均为先注空气后注蒸汽,实施后,周期对比,注汽压力平均升高1.25MPa,周期油汽比平均提高0.18。截至目前累增液2181t,累增油1365t,应用效果显著。
  3 结论及认识
  (1)注空气能够有效补充地层能量,提高多轮次吞吐井周期生产效果,为稠油吞吐区块后期开发提供了技术支持。
  (2)现场注空气井及周围生产井套管气中含氧量未发生明显变化,均在安全值内,表明尽管注空气具有一定操作风险,但通过采取先进的检测手段,合理设计注入参数等措施 ,能够满足安全要求。
  (3)与同类工艺相比,注空气具有来源广、成本低等优势,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张守军.超稠油注空气强化采油实验研究及现场应用[J].特种油气藏,2012,19(5):144-145
  [2]吉亚娟,周乐平,任韶然等.油田注空气工艺防爆实验的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8,18(2):87-92
其他文献
摘要:螺杆泵采油工艺作为采油工作中最常使用的一种技术,具有诸多技术特点,合理应用螺杆泵采油工艺,不仅可以缩短采油工作时间,还可以保证采油工作效率。本文重点对螺杆泵故障的因素经行了分析,这些因素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了螺杆泵的工况参数,是导致故障产生的本质因素。  关键词:螺杆泵,应用,故障,原因  1.螺杆泵采油装置结构及其工作原理  螺杆泵采油装置是由井下螺杆泵和地面驱动装置两部分组成。二者由加强级抽
期刊
摘要:随着现代化技术以及信息化手段的飞速发展,社会已经进入到了科技时代当中,这也为聚合物驱技术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而为了确保其能够在施工现场取得更加优异的驱油效果,就应当根据当前社会的实际发展情况,进一步探究聚合物驱油的基本原理,准确找寻出影响聚合物驱油效果的主要因素,并在生产全过程采取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以此来为聚合物驱油机理的完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因此,文章首先对影响聚合物驱油的重要因素
期刊
摘要:在进行油田开采的过程中,通常会受到地层中压力的影响,对低渗造成影响导致油田的储油量与实际开采效率降低,在现今的石油开采中,通常会选择使用注水开采的方式,促使油田開采效率得以提升,但是随着开采的不断深入,导致石油资源的枯竭,本文针对于油田注水开发中存在的产量下降问题加以分析,同时提出针对性策略。  关键词:油田注水;产量下降;原因分析  前言:  对不同的油藏来讲,在开采之前需要进行压力测试,
期刊
摘要:受构造特征复杂、砂体展步特征认识不清以及井下技术状况差等因素影响,Z区块蒸汽吞吐开发存在井网欠完善、储量控制和动用程度低问题,影响开发效果,为此开展改善开发效果技术研究,包括深化地质特征认识、明确开发方式以及优化井网部署等,指导部署实施新井12口、侧钻井10口,取得较好效果,阶段累产油4.0万吨,预计全生命周期累产油量15万吨,提高采收率1.6%。  主题词:稠油油藏 蒸汽吞吐 改善开发效果
期刊
摘 要:采油厂当前采出水的处理任务重、可调节运行的空间较小,尤其是回注水量,基本没有容错空间。采油厂的水处理系统,涉及到了所有的站库、单体泵及油水井,而依托采油厂前几年的生产信息化建设成果,已基本实现了油水井、注水站及接转站各关键生产参数的实时采集、动态跟踪及远程调控,因此完全可以将这些数据及功能集成至一个统一的平台进行采出水的一体化集中管控。  作者简介:李敏,(1986-),湖南会同人,现工作
期刊
摘要: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世界各国对能源的需求量也急剧攀升。目前我国现有优质天然气产能严重不足,常规性油气资源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日常需求,非常规性油气资源逐步进入科研人员视野。我国拥有者较为丰富的页岩油气资源,但是目前的开发效果并不是特别好,其主要原因是因为页岩气藏有着低孔隙度、特低渗透率和高应力的储层特性,射孔后产能极低,直井大规模压裂改造后初期有产能,但试采阶段产量递减快,无法实现烃类气体
期刊
摘要:受构造位置高、地层倾角大、非主力沉积微相等因素影响,L区块3个井组12口油井注水不见效,产量递减快。为改善注水开发效果,开展非烃类气驱研究,包括机理分析、气体选择、油藏适应性分析以及注入参数优化研究,现场试验效果显著,平均单井日产油2.73吨,预计全生命周期增油量2.5万吨,提高采收率2.6个百分点,低油价下实现降本增效目的。  主题词:碎屑岩油藏 注水不见效 原因分析  1.概况  L区块
期刊
摘要:西泉-阜东区块属于石炭系低渗透油藏,该油藏属高含蜡油藏,油井多数为油井,开采方式为机采。随着地层压力、温度的变化,原油性质、产液量等变化较大,表现为初期产液量大、含水偏低,后期液量小、含水升高,會造成产出液滞留井筒时间长,产出液与地层换热时间长,导致原油温度降至析蜡点温度以下,蜡结晶开始沉积,西泉-阜东区块油井结蜡问题尤为突出,已成为制约西泉-阜东区块生产的大难题。  关键词:低渗透油藏;结
期刊
摘要:测井技术属于地球物理勘探的一个分支,主要应用地球物理方法,测井技术的应用能够充分研究油气田钻井地质的剖面,可以有效解决地质、生产及钻井技术中所出现的地质问题。该技术在油气勘探开发过程中,可以为工程技术提供基础数据,为油气勘探的开发奠定数据基础。  关键词:测井;油气勘探;开发  油气资源一般都是深埋在地下岩层中,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未知性。因此针对油气田的开发需要依靠多种技术手段来进行开采。其
期刊
摘要:为了能够使油田油井实现经济极限,在生产过程中应当增加增产措施的应用。通过分析油田开发的特点并加强增产措施的可行性分析,结合油井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增产措施,才能够有效增加油田企业在开采过程中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增产措施;油田;经济极限分析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各界对油田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高,因此油田企业应当大力推广油田油井的增产措施,在现代油田开发过程中,油田油井一般都建立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