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畏儿童 守望童年

来源 :动漫界·幼教365(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omeizi2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浙江省俞春晓名师网络工作室“俞教寓乐”智慧空间站(以下简称俞春晓工作室)成立于2014年,是浙江省首批名师网络工作室。在特级教师俞春晓的带领下,工作室立足“课程改革和名师培养”,致力搭建以“合作、互助、多维、持续”为行为特征的群体平台,积极为浙江省各地有着共同志向的学前教育同仁提供共同学习、共享成果、共生发展的机会。工作室通过微信群、QQ群、APP应用及网络平台等现代化媒介,搭建了一个零门槛的公益研修平台——云端学习场,将有价值的教育资源推送给省内外2000多名学员。
  对话时间:2016年12月6日
  对话地点:浙江省绍兴市鲁迅中学
  对 话 者:●俞春晓 浙江省特级教师、杭州市第一层次学科带头人、杭州市下城区教师教育学院幼教研究员
  ●吴春红 杭州市京都实验幼托园园长
  ●蔡咏梅 杭州市绿洲花园幼儿园园长
  ●施林红 杭州市万家星城幼儿园园长
  ●王春燕(特邀嘉宾) 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幼儿师范学院副院长
  ●余珍有(特邀嘉宾) 中华女子学院儿童发展与教育学院教授
  对话背景:作为幼儿园领头羊,园长应如何将办学思想落实到具体化的课程中?幼儿园在进行整体课程顶层设计时,应从哪些方面着手?在实践中又应如何深度推进课程变革?针对幼儿园在整体课程研制方面遇到的问题,俞春晓协同下城区幼儿园园长,在“浙江名师行知论坛”上,举行了主题为“敬畏儿童·守望童年”的“区域推进幼儿园课程建设”联合报告,通过展示杭州市下城区的区域性教育改革实践成果,介绍区域层面强力推进课程顶层设计与深度实施的技术和策略,帮助每一位管理者打开视野,找到适合自身的整体课程规划。
  王春燕:请简要介绍本次联合报告的主题——“敬畏儿童·守望童年”的含义。
  俞春晓:“敬畏儿童·守望童年”源于“引力波的网络事件”,这个事件让我强烈地认识到:我们生活在一个未知的世界,要对一切未知心存敬畏。幼儿就是我们面对的“未知世界”,我们要相信他们是有动力、有能力的学习者,并让教育从“灌输”走向“发现”,再走向“回应与支持”,以促进幼儿全面、多元的发展。在“敬畏儿童·守望童年”中,“敬畏”是严肃、认真、谨慎、尊重的一种态度,“守望”是守护、关注和期望的一种心情,让教育有温度、有生命,尊重幼儿纯真和善良的天性。
  王春燕:作为下城区幼教教研员,您是如何引导区域幼儿园将“敬畏儿童·守望童年”付诸实践的?
  俞春晓:我觉得自己就像一名“助产士”,“助产”园长管理思想的成熟。在下园指导以及和园长思想的碰撞中,我常常会追问很多个“为什么”,希望通过这种连环式的追问帮助园长厘清思路。作为专业的教育工作者,特别是肩负引领幼儿园发展重任的园长,不能盲目跟风或照搬照抄,要做有思想的教育者,明确“要办怎样的幼儿园,实施怎样的教育,培养怎样的幼儿”,从而清晰幼儿园的顶层架构,引领团队成员共同描绘发展愿景。这样,园长才不会陷入“忙、盲、茫”的混乱中,并且会用美好的心情面对工作,为更有意义的目标而努力。
  王春燕:能否简单介绍一下,下城区幼儿园是如何开展园本化课程实践的?
  俞春晓:自《幼儿园工作规程(2016)》颁布以来,面对各地如火如荼的课程改革,下城区以“做有内涵的课程,为幼儿的成长创造一个更广阔的空间;做有质量的课程,促进幼儿的多元发展,快乐成长”为目标,开启了以“元”为核心的区域性课程建设研究。
  具体来说,我们在深化课程变革中,倡导让孩子“有教养地生活,用智慧来游戏,多途径去学习”的课程策略,鼓励幼儿园建构以主题活动为主线,集体教学、区域操作、娱乐游戏、自主探究、社会实践等多种活动相结合的课程模式,突出幼儿园教育的综合性、选择性、过程性,使幼儿园课程更好地推动每一位孩子的发展。
  王春燕:在幼儿园课程体系中,您对集体教学活动的价值是如何定义的?
  俞春晓:幼儿学习是多途径的,而集体教学是指一種目标明确、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教师的“教”与幼儿的“学”相结合的双边活动,它是课程中最有准备、最有计划的一种形式。作为集体教学,对比其他学习途径,我认为它有三点独特价值。
  一是情感交流。我们可以看到幼儿在一起共同交流一个话题时,除了知识技能,无形间产生了一种情感的交流,从语言、表情、动作上传达着生生、师生之间的情感。二是智慧共享。集体教学,即很多孩子和老师在一起学习,它有别于个别化学习和小组式学习,可以实现智慧分享和经验分享的最大化,是一种非常经济的学习途径。三是共同生活。集体教学给幼儿提供了一个集体生活的良好平台,小伙伴们除了可以一起吃饭、游戏外,还可以一起讨论、思考、分享,丰富彼此的生活经验。
  吴春红:是的,我认为集体教学在驱动幼儿成长方面还有三个作用。一是关注他人,在游戏、生活或个别化学习中,幼儿可能只关注自己的需求和兴趣;而在集体教学中,他们的思维和注意力需要紧跟集体,建立“倾听”“注意”“思考”的学习品质,以及关注他人的社会品质。二是建立勇气,想在集体中大胆、清晰表达都需要建立“勇气”,这也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品质。三是通过和同伴集体交流,幼儿逐渐从个体走向群体。
  俞春晓:杭州市万家星城幼儿园开办于2011年9月。作为一所新建园,请介绍下“玩·美”的教育理念是如何形成的。
  施林红:作为幼教人,我们常会在脑海中构想“理想中的幼儿园”的样子,每一次,我都会不由自主地想起《窗边的小豆豆》。在书中,我们读到最多的就是“理解和尊重”,因为理解孩子好奇、好动、好玩的天性,尊重其独特的个性,所以巴学园成为了孩子的天堂。那么,我们的孩子能否像小豆豆一样自由成长,幼儿园能否像巴学园一样成为孩子们的成长乐园?经过讨论,我们定位了第一个核心字:玩。玩是对孩子天性的尊重,是对孩子身心发展规律的尊重,“玩中学”也是幼儿最有意义的学习方式。   想要立足幼儿的发展,我们必须深入思考幼儿该如何面向生活的问题,于是诞生了第二个核心字:美。美是创造的、社会性情感的、各方面和谐发展的象征,孩子的发展是一个整體,我们的教育需要有助于孩子的全面发展。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个体,有着智能特殊性和发展潜能,我们要在尊重个性的基础上,为其多元发展创造机会。
  “玩·美”教育理念中,以“玩”强调课程的视角应转向孩子,实施途径需尊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组织形式;以“美”强调在教学中,将培养目标和美的教育有机结合,激发每一个幼儿的潜能,促进其多元、全面、和谐发展。
  俞春晓:除了集体教学,幼儿园的区域化活动还可以玩出哪些新内涵?
  施林红:在开放、自主的个别化学习活动中,教师要打破原有的思维定式,挖掘出活动中可能蕴含的多方面领域目标,从领域统整的视角促进幼儿发展。很多人认为“玩·美”馆主要内容就是做美术;实际上,在“玩·美”馆是以美术创作为形式,以多种材料为载体,以幼儿学习品质发展为目标的一种个别化学习活动。目前,我园共有纸艺、纸绳、木艺、沥粉、扎染、布艺、绣艺、石玩、泥塑、童印等10个“玩·美”馆。
  当孩子们有需要时,就可以向“玩·美”馆发出订单,如:“娃娃家”需要一块桌布,“小餐厅”少一张小椅子,等等。于是,“玩”就从读信活动开始了。孩子们在混龄、走班的活动中,完成“计划——工作——回顾”三阶段学习历程,感受挑战,表达自我,学习思考和解决问题。活动突破了美术领域,将艺术、创意和元认知的学习与“STEM”结合,形成了指向幼儿多元发展的多学科交叉融合、整合互补的活动模式。孩子们在“玩·美”馆中增长了自信,他们专注投入,坚持不懈,敢于大胆表达与创新。
  俞春晓:杭州市京都实验幼托园是一所年轻的老园。说它“年轻”,是因为它仅仅独立建成八年;说它“老”,是因为孕育其成长的母体园已有五六十年的历史。作为一名新园长,立足新时期,您如何促进其稳步发展?
  吴春红:刚开始接任这样一所“年轻”的“老”园,我也曾感到困惑和迷茫。在和孩子、教师的互动中,我逐渐发现京都幼儿园的绘本教学是一个非常具有文化底蕴的项目,一个念头迸发了出来:我应该从绘本这个特色项目着手,将传统积淀的“绘”与时代创新的“美”合理结合。会阅读的孩子,还应该会游戏、会创造、会生活,因此,我们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出会笑、会爱、会生活的完整儿童。京都幼儿园的课程架构应运而生:多元美绘。我们多元地利用绘本,通过“绘阅读、慧游戏”“绘阅读、汇创造”“绘阅读、会生活”几个路径,最终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
  俞春晓:杭州市绿洲花园幼儿园自2007年办园以来,始终坚持游戏研究,你们的特色游戏项目“绿芽儿开心城”是如何开展的呢?
  蔡咏梅:“绿芽儿开心城”是一项混龄互通的自主性游戏,“悦·纳”是其核心思想。因为“悦”,我们认为游戏应该属于幼儿,绿芽儿开心城设有多个游戏场馆:建筑工地、桑巴舞台、印第安欢乐谷、旋风动车、环球美食村等;因为“纳”,我们坚持以混龄的模式,积极鼓励孩子们愉悦地交往、交流、活动、表现,乐在其中。
  我用三个案例来说明“悦·纳”教育下的游戏开展。第一,悦纳自我。在“超级冒险岛”中,孩子们对多种游戏进行挑战。例如,在挑战“黑屋子”的项目里,孩子们从一开始敢于进入,借助手电寻找“宝藏”,到觉得需要增加难度,自己创设复杂的游戏情景……在层层深入的过程中,孩子们不断了解、认识、挑战自我。第二,悦纳环境。在“地铁”游戏中,幼儿用桌子、凳子、箱子等道具搭建了“绿洲一号高铁”,还增设了售票处、安检台、餐吧等,这正是孩子们对于生活环境的“悦·纳”。第三,悦纳生命。起初,孩子们看到帐篷里的蝴蝶不会飞,都非常着急,决定让蝴蝶回归自然;蝴蝶飞走后,孩子流下了不舍的眼泪。这个过程体现了人与动物的和谐共处,孩子们学会了尊重生命,领悟了爱与被爱。这就是“悦·纳”教育的真谛:快乐接受自我,愉悦接纳他人。
  俞春晓:在本次“敬畏儿童·守望童年”的教研活动中,你得到了哪些收获?
  余珍有:在俞春晓特级教师的引领下,我们以“敬畏儿童·守望童年”为方向标,以“尊重儿童,尊重规律”为主旨。“敬畏”和“守望”是当前学前教育应该有的基本原则和态度,各位园长汇报的内容都阐释了这样的原则和态度,突出了教育对幼儿的“回应”和“支持”。下城区课程建设提出找“元点”,这个“元点”正是幼儿已有的经验和发展特点,我们要去发现幼儿的“最近发展区”。
  在区域课程推进过程中,我们还可以完善上下链接,让幼儿园特色更能体现出对幼儿“元”成长的关注。各幼儿园的课程建设也应该继续完善教育过程,尤其要凸显对幼儿发展进程的观察研究,不断追问活动的发展价值,关注活动的类型,思考哪些活动适合在生活中解决,哪些适用于集体教学,等等。
  成长与收获
  在“敬畏儿童·守望童年”论坛活动中,俞春晓为首的下城团队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生动地展现了下城区幼教队伍潜心教学、用心钻研的实战精神。此次论坛也引发了在场每一位与会者的深刻思考:只有心生敬畏,才能真正尊重幼儿;只有具守望之情,才能宽容和爱护。让教育走进童心,让孩子的童年充满快乐和幸福。P
其他文献
吉林省省直机关第一幼儿园,有一种爱是悄然渗透的,你可能在短时间内感觉不到,但三年之后,你便会突然间发现:原来,爱已经在孩子们的身体里生根、发芽。这就是吉林省省直机关第一幼儿园“1+N”自主性教育特色课程的教育目标——当孩子真正获得了自主性,拥有了自主权,那他们的内心一定是富足的,这样的人,从不缺乏爱,也从不缺乏给予爱的能力。  “见惯了毕业季的我,在迎来孩子们的毕业季时,依然充满感慨与感动:  三
期刊
主讲人:袁爱玲  袁爱玲 华南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学前教育课程。  内容简介:一个人即使80岁,也能看到他5岁的影子。袁爱玲教授强调,幼儿阶段是奠定一个人终身发展重要时期,要高度重视幼儿阶段教育。我国教育存在重视智力教育,轻视非智力因素培养的现象,不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种下一个行为,收获一种习惯;种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个性;种下一种个性,收获一种命运。”袁爱玲教授认为,儿童未
期刊
主讲人:岳亚平  岳亚平 河南大学教授,主要研究学前教育基本理论、幼兒园课程等。  内容简介:岳亚平教授将儿童的学习特点归纳为:广泛性、粗浅性、情感性、随机性、渐进性。在经验阶段,儿童的学习方式有无意识学习、感知觉学习、操作中学习、游戏中学习。  岳亚平教授认为,从幼儿的学习态度上看,幼儿具有了解周围的好奇心和兴趣,能主动参与各种学习活动,乐于想象创造。从幼儿学习习惯上看,幼儿在学习活动中比较专注
期刊
執教教师:章赵丹 班级:大班  单位:浙江省诸暨市浣江幼儿园  活动简介:本次活动,教师抓住了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支持和鼓励幼儿大胆猜想,认真观察和操作,不仅丰富了幼儿的科学探究经验,而且激发了他们的科学探究兴趣。  “纸牌能站起来吗?”“站起来的纸牌有哪些形状?”“纸牌还可以用来做什么?”“你想用纸牌搭建一个漂亮的建筑物吗?”活动中,教师从幼儿已有的玩牌经验出发,以问题为导引,引导幼儿探究如何才
期刊
执教教师:袁晶晶 班级:中班  单位:上海市徐汇区科技幼儿园  活动简介:幼儿园艺术活动重在丰富幼儿的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萌发幼儿对艺术对美的感受与体验。本节活动从寻找身边的树开始,教师逐步引导幼儿深入挖掘对身边树木的感受,旨在唤醒幼儿对树木的经验。  “树还有什么作用呢?”“你能想象出身边的树木是什么样子的吗?”教师在唤醒幼儿经验的同时,还播放了有各种树木的风景图片,让孩子们进一步感受大自然中的
期刊
执教教师:闫 英 班级:中班  单位:山东省滕州市北辛中心幼儿园  活动简介:《妈妈和乖乖》旨在通过音乐游戏活动激发孩子们回忆和妈妈在一起的点点滴滴。活动从有关袋鼠的儿歌导入,通过图片、音乐及动画等多种形式,丰富幼儿有关袋鼠生活习性的知识,为其情感体验的迁移做了较好的铺垫和导引作用。  教师还通过提问的形式,引导幼儿回忆自己帮助妈妈做过的事情,妈妈为自己做过的事情,进一步唤醒幼儿和妈妈之间的情感。
期刊
执教教师:王红裕 班级:大班  单位:上海市浦东新区浦南幼儿园  活动简介:捉迷藏是孩子们喜欢的游戏。每个孩子对捉迷藏都有深刻的体验。教师抓住孩子们的已有经验,引导他们仔细观察绘本《艾玛捉迷藏》,尋找艾玛藏在何处。  在孩子们寻找艾玛的过程中,教师注重启发孩子们认真观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画面,发现画面特征。为后面孩子了解和理解保护色积累了丰富的感性经验。之后,教师又让孩子在纸上表现艾玛被藏起来的样
期刊
幼儿热衷于搭建游戏,在他们手中,积木可以变成“小桥”“飞机”等一切他们想变出的东西,并创设出相应的游戏情境。真是一群建构小天才!那么,在建构游戏中,教师应以何种身份出现呢?教师的介入或退出又会对幼儿游戏产生哪些影响呢?  孩子们期待已久的建构游戏开始了,小希和子墨迅速占据了靠窗的一块“领地”,并向其他小朋友“宣示主权”:“这是我们的区域,你们去别的地方吧!”说完,小希和子墨就开始搬运材料,不一会儿
期刊
教育幼儿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不仅需要老师的付出和努力,也离不开家长的全力支持与配合。当你发现家长的教育方式有问题时,会不会诚恳地告诉家长并帮助其加以纠正呢?  朵朵是一个漂亮、乖巧的小女生,刚入园的一段时间,朵朵每天来园都是眉头紧皱,眼里含着泪水。但朵朵从不使性子,只要老师伸手去抱她,她就会乖乖地依偎在老师的怀里,并跟家长说再见。一日生活中,朵朵是许多幼儿的“大姐姐”,是老师心目中的“好孩子”,常
期刊
钱 峰  苏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1991年7月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学前专业;从事学前教育心理教学工作、擅长幼儿园课程及各领域活动设计;主编《学前心理学》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全国发行,并在幼教类杂志上发表多篇文章。  什么是高瞻课程  以儿童为中心的高瞻课程源自于皮亚杰的儿童发展理论,在课程发展中吸取了杜威在芝加哥实验学校获得的“社会即学校”“教育就是生长、生活和持续的经验改造”的理念,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