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5月24日晚,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吴亚生在网上看到《对科研评估的旧金山宣言》,他毫不犹豫地签上了自己的名字。这份宣言呼吁:在评价科学家个人工作、招聘、晋升与项目资助等决策过程中,停止使用SCI影响因子作为指标。而吴亚生一直是“唯SCI论”的反对者。
“这是一场起义,我们不愿意再受它的支配。”对于上述宣言的发布,美国生物细胞学会(ASCB)执行会长Stefano Bertuzzi如是说。该宣言由ASCB在去年12月的年会上起草,到今年5月16日正式在线发布时,已得到了75家机构与150多位科学家的支持,其中包括《科学》杂志总编Bruce Alberts、美国科学促进会、美国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和英国维康信托基金会等科学界的权威机构和人士。目前,这个名单还在不断拉长。截至2013年6月30日20点,网上签名的个人已达8106人,机构有310多个,其中有不少中国科学家。
在国内科学界,有人把SCI戏称为“Stupid Chinese Index”(愚蠢中国人指数)。而实际上,它是Science Citation Index(科学引文索引)的英文缩写,是1961年美国科技情报所根据引用率统计数据筛选的一批学术刊物。而SCI影响因子,则是在SCI基础上对期刊的更高级评价。它原本被用于帮助图书馆决定订购哪种期刊,如今却被越来越多地用于评价研究机构与个人的绩效。ASCB发布的新闻稿指出,特别是在中国和印度这样的新兴科研大国,SCI影响因子已经变得非常强势,“他们的研究人员只想把论文发表在影响因子高的期刊上去。”
“很多人批评SCI,可是,如果没有SCI这样一个量化的评价指标,职称评定将会更加混乱和不公。从没有SCI到有SCI,这首先是一个进步。”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副所长武夷山指出,自1987年起,他所在的机构就开始根据美国科技情报所的3种有国际影响的大型检索系统——SCI、《科学评论索引》(ISR)与《科技会议录索引》(ISTP),对中国科技论文被收录、索引的情况做统计分析,排出中国各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学术榜”,其中最主要的依据就是SCI。
吴亚生读本科所在的南京大学,正是中国第一所将SCI论文作为职称评定标准的大学。在1980年代初,该校物理系就率先规定,“副教授晋升教授,要在《物理评论快报》这样的国际核心杂志上有研究成果发表,而不仅仅是《物理学报》上发论文。”此举后来在南大全校得到推广。在SCI的指挥棒效应下,南大很快就在大学“学术榜”中脱颖而出,从1992年至1999年,连续8年在国内SCI论文评估中名列各大学之首;论文被引用数也从1994年起连续7年保持领先。
当时国内大部分人对SCI还不是很熟悉,对南大的做法不以为然,但它获得了国际科学界的肯定。1995年12月,《自然》杂志报道了“南大现象”,文中写到,“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南京大学甚至于都排不到中国高校的前十名……但是现在,南京大学位居中国高校的前三强或前四强,这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它在基础研究方面的成功。”
如今,国内越来越多的大学与科研机构都将SCI论文作为博士毕业与职称晋升的标准。由于SCI论文的发表已经越来越普遍,有的地方还要求论文必须发表在影响因子较高的期刊上才能算数。据吴亚生介绍,某名牌大学规定,要在SCI刊物上发表6篇论文才有资格申请教授,在某地方大学则只需两篇。而中科院下属某所,则要求论文必须发表在影响因子10以上的SCI期刊上才能有资格申请研究员。在这一导向下,中国SCI论文数量增长迅速。在1987年第一次“学术榜”发布的时候,中国SCI论文数量在世界上的排位大致是二十七八位。到了2010年,已居在全球第二。对此,吴亚生表示,“SCI已经变成了中国科学界的GDP”。
吴亚生如今已年届五十,但自1994年被破格提拔为副研究员以来,近20年里就再也没有得到过晋升。造成这个问题的直接原因是,吴亚生没有足够的国外SCI论文,而根据他所在单位的职称评定标准,在中文SCI与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的论文都不算成果。
深究起来,吴亚生发不了SCI论文的原因是由于他的古生物学专业所限。SCI收录的期刊里,最多的是物理、化学、生物类,古生物学类的非常少。该领域最好的SCI期刊影响因子也只有0.2左右,与影响因子动辄在10以上的医学类期刊无法相提并论。“在古生物学里,如果你研究的是恐龙化石或者古猿什么的,也很有可能在《科学》《自然》上发文章,但我研究的方向相对生僻,想在这样的杂志上发文章几无可能”,吴亚生解释说。
SIC并不能涵盖所有的学科,这就是它的局限性之一。据南京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龚放回忆,在当年南大引入SCI标准的时候,由于SCI收录的数学、地理类期刊比较少,就遭到了这些院系的反对。后来,校方对这些无法用SCI来衡量的学科做了变通。
另一个例子就是计算机科学。武夷山说,由于计算机科学的知识更新换代速率快,来不及发表SCI论文。对于这个学科而言,最有价值的论文往往出现在会议论文里。
而影响因子的贻害比SCI则有过之而无不及。在旧金山宣言发布的当天,《科学》杂志也发表了社论。这篇名为《影响因子的扭曲》的文章指出,影响因子是评价期刊的工具,不是评价科学家个人的工具。很多重大突破本来就需要长时间积累,而影响因子最重要的危害是妨碍创新,它会鼓励模仿或跟风,使得本来就很热的领域更加人满为患。
“本来有个同行和我研究同一个方向的,可是后来,我却看到他在SCI期刊上发表了一篇有关恐龙蛋的文章,我就知道,他在SCI的压力下转行了,”吴亚生说。在“唯SCI影响因子”的导向下,国内科技界已经出现了一种不良倾向:难度大、出活慢、偏冷的课题,有风险的创新研究,或者对国计民生重要,但是难发SCI文章的研究都没有人愿意去做了。吴亚生指出,长此以往,在造就科学表面繁荣的同时,国家的综合科技实力却可能逐步下降。
为了给科研界的“SCI热情”降温,从2010年起,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开始取消对各大学及科研机构发表的SCI论文总量的排行统计,而只发布论文被引次数的排名统计。
但论文被引次数的高低就真的能如实反映论文的优劣吗?1986年,一篇有关超弦理论的论文发表在国际著名期刊《物理快报B》上,但从发表当年至1994年,一次也未被引用。直到1995年,一篇发表在《物理评论快报》上的文献才第一次提及这篇论文。自此,这篇论文开始被频繁关注,截至2008年3月,根据在SCI数据库的检索,该文已被引用了219次。这种论文迟滞被承认的现象,后来被专家们称为“睡美人现象”。可见,论文引用次数这一指标也有其自身的漏洞。
“认为只有中国人才重视SCI而外国人不在乎,也是有失偏颇的。”武夷山指出,实际上,国外也照样重视期刊的影响因子,“SCI本身并没有原罪,错就错在,管理者过分地倚重SCI论文的数量来评估科研人员。”
“这是一场起义,我们不愿意再受它的支配。”对于上述宣言的发布,美国生物细胞学会(ASCB)执行会长Stefano Bertuzzi如是说。该宣言由ASCB在去年12月的年会上起草,到今年5月16日正式在线发布时,已得到了75家机构与150多位科学家的支持,其中包括《科学》杂志总编Bruce Alberts、美国科学促进会、美国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和英国维康信托基金会等科学界的权威机构和人士。目前,这个名单还在不断拉长。截至2013年6月30日20点,网上签名的个人已达8106人,机构有310多个,其中有不少中国科学家。
“科学界的GDP”
在国内科学界,有人把SCI戏称为“Stupid Chinese Index”(愚蠢中国人指数)。而实际上,它是Science Citation Index(科学引文索引)的英文缩写,是1961年美国科技情报所根据引用率统计数据筛选的一批学术刊物。而SCI影响因子,则是在SCI基础上对期刊的更高级评价。它原本被用于帮助图书馆决定订购哪种期刊,如今却被越来越多地用于评价研究机构与个人的绩效。ASCB发布的新闻稿指出,特别是在中国和印度这样的新兴科研大国,SCI影响因子已经变得非常强势,“他们的研究人员只想把论文发表在影响因子高的期刊上去。”
“很多人批评SCI,可是,如果没有SCI这样一个量化的评价指标,职称评定将会更加混乱和不公。从没有SCI到有SCI,这首先是一个进步。”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副所长武夷山指出,自1987年起,他所在的机构就开始根据美国科技情报所的3种有国际影响的大型检索系统——SCI、《科学评论索引》(ISR)与《科技会议录索引》(ISTP),对中国科技论文被收录、索引的情况做统计分析,排出中国各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学术榜”,其中最主要的依据就是SCI。
吴亚生读本科所在的南京大学,正是中国第一所将SCI论文作为职称评定标准的大学。在1980年代初,该校物理系就率先规定,“副教授晋升教授,要在《物理评论快报》这样的国际核心杂志上有研究成果发表,而不仅仅是《物理学报》上发论文。”此举后来在南大全校得到推广。在SCI的指挥棒效应下,南大很快就在大学“学术榜”中脱颖而出,从1992年至1999年,连续8年在国内SCI论文评估中名列各大学之首;论文被引用数也从1994年起连续7年保持领先。
当时国内大部分人对SCI还不是很熟悉,对南大的做法不以为然,但它获得了国际科学界的肯定。1995年12月,《自然》杂志报道了“南大现象”,文中写到,“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南京大学甚至于都排不到中国高校的前十名……但是现在,南京大学位居中国高校的前三强或前四强,这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它在基础研究方面的成功。”
如今,国内越来越多的大学与科研机构都将SCI论文作为博士毕业与职称晋升的标准。由于SCI论文的发表已经越来越普遍,有的地方还要求论文必须发表在影响因子较高的期刊上才能算数。据吴亚生介绍,某名牌大学规定,要在SCI刊物上发表6篇论文才有资格申请教授,在某地方大学则只需两篇。而中科院下属某所,则要求论文必须发表在影响因子10以上的SCI期刊上才能有资格申请研究员。在这一导向下,中国SCI论文数量增长迅速。在1987年第一次“学术榜”发布的时候,中国SCI论文数量在世界上的排位大致是二十七八位。到了2010年,已居在全球第二。对此,吴亚生表示,“SCI已经变成了中国科学界的GDP”。
“批判”SCI
吴亚生如今已年届五十,但自1994年被破格提拔为副研究员以来,近20年里就再也没有得到过晋升。造成这个问题的直接原因是,吴亚生没有足够的国外SCI论文,而根据他所在单位的职称评定标准,在中文SCI与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的论文都不算成果。
深究起来,吴亚生发不了SCI论文的原因是由于他的古生物学专业所限。SCI收录的期刊里,最多的是物理、化学、生物类,古生物学类的非常少。该领域最好的SCI期刊影响因子也只有0.2左右,与影响因子动辄在10以上的医学类期刊无法相提并论。“在古生物学里,如果你研究的是恐龙化石或者古猿什么的,也很有可能在《科学》《自然》上发文章,但我研究的方向相对生僻,想在这样的杂志上发文章几无可能”,吴亚生解释说。
SIC并不能涵盖所有的学科,这就是它的局限性之一。据南京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龚放回忆,在当年南大引入SCI标准的时候,由于SCI收录的数学、地理类期刊比较少,就遭到了这些院系的反对。后来,校方对这些无法用SCI来衡量的学科做了变通。
另一个例子就是计算机科学。武夷山说,由于计算机科学的知识更新换代速率快,来不及发表SCI论文。对于这个学科而言,最有价值的论文往往出现在会议论文里。
而影响因子的贻害比SCI则有过之而无不及。在旧金山宣言发布的当天,《科学》杂志也发表了社论。这篇名为《影响因子的扭曲》的文章指出,影响因子是评价期刊的工具,不是评价科学家个人的工具。很多重大突破本来就需要长时间积累,而影响因子最重要的危害是妨碍创新,它会鼓励模仿或跟风,使得本来就很热的领域更加人满为患。
“本来有个同行和我研究同一个方向的,可是后来,我却看到他在SCI期刊上发表了一篇有关恐龙蛋的文章,我就知道,他在SCI的压力下转行了,”吴亚生说。在“唯SCI影响因子”的导向下,国内科技界已经出现了一种不良倾向:难度大、出活慢、偏冷的课题,有风险的创新研究,或者对国计民生重要,但是难发SCI文章的研究都没有人愿意去做了。吴亚生指出,长此以往,在造就科学表面繁荣的同时,国家的综合科技实力却可能逐步下降。
为了给科研界的“SCI热情”降温,从2010年起,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开始取消对各大学及科研机构发表的SCI论文总量的排行统计,而只发布论文被引次数的排名统计。
但论文被引次数的高低就真的能如实反映论文的优劣吗?1986年,一篇有关超弦理论的论文发表在国际著名期刊《物理快报B》上,但从发表当年至1994年,一次也未被引用。直到1995年,一篇发表在《物理评论快报》上的文献才第一次提及这篇论文。自此,这篇论文开始被频繁关注,截至2008年3月,根据在SCI数据库的检索,该文已被引用了219次。这种论文迟滞被承认的现象,后来被专家们称为“睡美人现象”。可见,论文引用次数这一指标也有其自身的漏洞。
“认为只有中国人才重视SCI而外国人不在乎,也是有失偏颇的。”武夷山指出,实际上,国外也照样重视期刊的影响因子,“SCI本身并没有原罪,错就错在,管理者过分地倚重SCI论文的数量来评估科研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