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引言
中华人民共和国拥有96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生活着56个民族,可谓地域辽阔,民族众多。五千年延绵不断的灿烂文明中,朝代更替、不同的思想、文化潮起潮落,形成了许多影响深远的民俗文化,这些民俗文化在影响人们日常生活的同时,也具化成了丰富多彩的民俗档案。
近现代以来,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全球化的发展以及外来文化的冲击,民俗文化正逐渐走向消亡,保护社会记忆和文化遗产已成为时代的重任。近年来,民俗非遗保护已逐渐引起文化领域的重视,民俗类非遗在非遗名录占比越来越高,在已公布的4批非遗名录中(共1372项),民俗类非遗共有165项,占比12%。民俗档案是民俗文化的直接载体,探索民俗档案归档有助于保护、传承中华民族璀璨的民俗文化,也有利于中国社会史、文化史的研究。同时,透过民俗档案了解历史,分析民俗文化背后的社群行为,也能为新时代社会管理、文明思想教育、社会价值观普及提供更多的依据和方向。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民俗档案归档的研究
国外民俗档案的归档项目很多。美国自1888年就开始有收集民俗的传统了,1976年,美国民间生活中心( American Folklife Center)成立。20世纪末美国民众和收藏家将通过外租设备转录的民俗档案资料捐赠给档案馆。[1]到了21世纪,档案馆则选择在线上运用设计问卷、民众口述的方式收集民俗档案。北欧民俗档案归档和美国类似,也是从19世纪后期开始,通过六次“北欧民俗档案与记录”会议,确定了民俗档案在不同时期的归档方针。到了21世纪,芬兰的民俗档案馆开始探索和使用计算机网络和超级媒介对民俗档案进行保存和传播,挪威民歌档案馆则强调使用多媒体进行归档和传播。新加坡则使用口述档案项目对民俗档案进行保存。[2]
在国外民俗档案研究的内容上,一方面,在归档活动中进行用户行为研究,公众参与民俗档案归档活动的理论前提是档案工作者角色转换。Ludwig S, Ruyter K D(2016)[3]认为社交媒体模糊了档案提供者和受众之间的界限。Evgenia Vassilakaki(2017)[4],Weller K(2015)[5]Mei J S A(2010)[6]和Mclean M(2014)[7]等学者认为现今档案工作者的角色发生变化,档案工作者变成调查者,而“被服务群体”也能够积极参与到相关档案信息资源的鉴定与上传活动中,由被服务的“利用者”转变身份成为档案信息服务的提供者。另一方面,是基于公共环境、技术、条件分析,对文化遗产的归档进行研究。Trace C B , Zhang Y(2019)[8]认为人们关注自己保存的档案的价值,并注重当档案从私人空间进入公共空间的模式以及对以后用户的意义。文章假设,将公共利益的基本原理附加到丰富的、个性化的小数据集合中时,就可以揭示新的知识和设计新的机会。此外,还包括对公众参与的民俗文件治理模式的研究。Jarusawat P(2018)[9]将图书馆、档案馆和博物馆文献收集中的参与性实践扩展到泰国的环境中,提出了一个现实的模型,即社区和专家(包括图书馆员)如何合作来保护以棕榈叶手稿为代表的丰富的文化资源。Evans, Joanne等(2019)认为,随着我们进入一个“参与”的新时代,治理的新模式需要认识到,并动态地协商一系列跨空间和跨时间的档案和档案记录权。我们需要档案来保存、反映、促进和成为复杂信息网络中的节点,并使之成为组织的治理框架的一部分。作者介绍了参与式信息治理的概念,及档案在保存社会、政治和文化方面发挥的功能。[10]
2.国内民俗档案归档的研究
国内对于民俗档案归档的研究较少,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何通过档案化的方式保护民俗文化。李文鸿(2019)指出对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建档是对民俗的保护,需要加强数据库建设,打造品牌和旅游业对接。[11]何屹(2012)认为档案部门应加快对民俗档案的收集。[12]贾吉泳(2015)指出应当建立民俗档案馆实现民俗文化资源共享共知。高冰(2018)认为民族传统村落的建档应当有规范,明确有效的建档方式。[13]田丽媛(2016)认为保存苗族民俗文化应当建立民众参与和社区主导的建档保护模式,多部门协作。[14]
综上可知,公众参与的共享空间式归档是国内外研究的一种趋势,但在Web2.0环境下研究采用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如关联数据、小数据和移动终端、物联网技术等新兴技术便捷、高效的共享空间归档民俗档案的成果还十分少。我国的参与式归档研究仅限于模式的探索。民俗檔案归档范围大,种类多,涉及范围广,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目前,民俗档案的归档主要由档案部门负责完成,方式单一,效率低下;没有明确的方式,可操作性低,不能满足大量民俗档案归档乃至建设民俗档案馆的需求。因此本文将结合民俗档案的现状、特点,利用参与文化,通过用户行为分析和档案学基础理论,基于档案空间共享理念,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应用,构建公众参与的归档模式。
三、民俗档案归档模式构建
1.基于档案学基础理论和信息学的理论模式构建
根据以上调研可知,在信息时代档案空间共享是档案研究领域的重要主题之一。随着档案工作者和图书工作者角色变化,民俗文化载体和档案从私人空间进入公共空间管理已经逐渐成为一种趋势。小数据,关联数据,自我追踪数据,参与式信息治理,参与式编目等方面的研究也逐渐在档案学、图书馆学和博物馆学研究中展露头角。研究文件与文件之间的关系,为用户提供有效、有用的信息是文化机构的责任和使命。根据文件连续体理论,文件和历史的联系是多维度、多元化、多主题、情景变化的,但管理过程应当集成为一体。民俗档案归档管理的一体结构是指基于信息生态的文件管理信息学,确立民俗档案的全生命周期的文件管理结构,在网络空间环境下,记录信息具有无限可分的连续性,当下民俗档案的记录方式和归档方式可以超过之前实物档案的归档方式,最大限度利用新兴技术。公众可以采用多种媒体新方法,多边合作,在集成化管理框架下发展民俗档案的在线文化和共享空间。根据档案多元论,民俗档案是民俗文化、民俗历史的证据性文本,具有多文化、多背景,多机构、个性化、多社区视角的特征。因此,将档案共享空间理念[15]融入民俗档案归档的实践中,在民俗档案收集、整理、保护和传承的过程中将大有裨益。故考虑多因素的空间共享模式十分必要。 2.民俗檔案归档模式的构建
(1)基于档案空间共享的民俗文化评估体系
我国民俗文化保存情况并不一致,在广阔的空间范围内有的地方保护得较好,有的地方保护得相对不尽如人意。因此,要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民俗类非遗为蓝本,通过网上调查、电话访问和实地调研的方式,对我国十分重要的民俗文化保存情况进行评估。首先,对保存较完善的民俗,例如北京老胡同、四合院等,因较早重视,设有专门的机构负责保护,建设相关网站并设有博物馆和网上展览馆等,民俗文化,保护状况较好,只需向相关部门申请,采用复印、复刻、3D打印等方式归档保存民俗文化。另外,对保管机制不够完善,但有一定基础的民俗文化,可以充分发挥民众参与的作用,提供民俗档案管理、保护的相关资料、方法和技术,以便尽快完成归档工作。例如,四川北川羌族的羌绣,因羌族悠远的历史及当地发达的旅游业的加持,羌绣受到游客的极大欢迎,甚至,有人利用电子商务在网上出售。对于这种情况,首先可以采集具有代表的实物进行归档;其次,可以利用当下羌族绣娘较多的优势,利用拍照、录影刻制光盘和微缩制品的方式,将羌绣的技艺保存下来,以便最大程度保存完整的羌绣技艺。最后,对于完全没有开发的地区,则在充分评估当地的文化、经济、科技水平,历史条件、地理地质条件、气候环境、民众参与的意愿,耗时程度,保存方法等因素后,综合上述影响因素,因地制宜,采取合适的方法对民俗档案进行归档。
(2)以新媒体和信息技术为主导的共享空间归档模式
21世纪以来,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信息技术已经应用在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民俗档案的归档因采用的信息技术不同,相应的归档方式、范围,甚至归档内容都有可能不同。未来,新媒体为主导的共享空间的归档模式一定会成为民俗档案归档的主流趋势。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民俗档案更是丰富多彩,如果仅靠某个部门或是某个机构完成如此多的民俗档案归档,甚至建立民俗档案馆,具有很大难度。而新媒体结合移动终端,方便、易用,能很好的解决人力、物力的问题。一方面,根据不同民俗设定不同要求,研发相应的app,可以主动捕获公共社交媒体平台发布的相关信息,完善民俗档案数据;也可以通过app面向全社会发布民俗档案的征集信息,通过民众的主动式提供,丰富民俗档案内容。另一方面,还可以采用较为传统的录像和拍摄的归档方式为辅,由民俗博物馆、档案馆、文化馆等将一些公众参与度较低或参与意愿较小的、但又十分珍贵的民俗档案,通过摄录的方式采集归档。最后,利用新媒体或信息技术对民俗档案实物进行展示,一般来说,有实物的民俗档案可以收集实物,给予合适的保存、展示的环境和空间,保存实物档案。但是,对于没有实物的民俗文化,例如民俗文化背后的理念和民俗神话传说等,则可以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民俗文化可视化等二次加工的形式进行保存。
(3)公众参与的民俗档案归档模式
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古村落等保存分散、保护难度大,民俗档案的归档需大量的人力、物力,非一个部门或一个机构能完成。因此,非遗和文化部门,对文化遗产保护制度应提出相应对策。在Web2.0环境下,积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让形成和使用民俗文化的公众参与到民俗档案归档的过程中,形成一个全面、系统的,尽可能多人参与的归档方式是民俗档案保护的重要手段。因此,提高公众对民俗档案保存的积极性,从民族自信心和文化归属等方面激发公众对身边的民俗文化保护的热情,提高公众对民俗文化保护的意识,积极、主动地参加民俗档案的归档活动,是参与式民俗档案归档模式落地实践的前提和必要条件。另外,让公众参与到民俗档案的归档过程中需要构建一个易用的多维民俗档案归档共享空间或平台,不仅让公众在线参与档案事务,看得到民俗档案归档的成果在民俗文化传承和民族自信心建立中的成果,也提升民众参与民俗文化传承的沉浸式体验,进而提升民众参与的积极性,形成正向的、良性的循环。
(4)动态改进的反馈机制
一方面,根据从各个途径保存民俗档案情况,时时跟进,确保在出现问题时,可以使民俗档案的归档更具效率。采用全程自动监控的方式,利用网络模拟跟踪软件,时时关注在社交媒体和app等新媒体上民俗档案归档的情况,及时总结公众在参与民俗档案归档过程遇到的问题,及时反馈和解决。另一方面,建立级联效应模型,根据民俗文化保护紧急情况的发生概率、频率、空间范围、发展程度对民俗档案归档情况进行分析,产生级联矩阵,以此研究关键民俗文化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关系。另外,也需要设定供应链网络,为民俗档案提供资源规划、程序设定,组织民间参与者共同应对共享空间网络的威胁与危机。
在web2.0环境下,公众有更多机会参与到与自身相关的历史文化活动中,相应媒体技术也为公众参与保护民俗档案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新媒体 民众参与的共享空间式归档一定是未来民俗档案归档的趋势,也一定会为民俗档案的保护和开发提供更多的可能。
参考文献:
[1]李娜, 刘同彪. 美国民间生活中心(AFC)的民俗档案实践与经验探讨[J]. 文化遗产, 2016(6).
[2]王杰文. 北欧民俗档案研究工作的历史轨迹[J]. 档案学研究, 2010, 000(004):87-90.
[3]Ludwig S, Ruyter K D. Decoding social media speak: developing a speech act theory research agenda[J]. Journal of Consumer Marketing, 2016, 33(2):124-134.
[4]Vassilakaki E. Beyond preservation: investigating the roles of archivist[J]. Library Review, 2017, 66(3):110-126. [5]Weller K. Accepting the challenges of social media research[J]. Online Information Review, 2015, 39(3):281-289.
[6]Vassilakaki E. Beyond preservation: investigating the roles of archivist[J]. Library Review, 2017, 66(3):110-126.
[7]Mclean M. Marketing and social media: A guide for libraries, archives and museums[J]. Australian Library Journal, 2014, 64(3):247-247.
[8]Trace C B , Zhang Y . The quantified-self archive: documenting lives through self-tracking data[J]. Journal of Documentation, 2019, 76(1):290-316.
[9]Jarusawat P , Cox A , Bates J .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in the management of palm leaf manuscripts as Lanna cultural material in Thailand[J]. The Journal of Documentation, 2018, 74(5):951-965.
[10]Evans, Joanne, McKemmish, Sue, Rolan, Gregory. Participatory information governance[J]. Records Management Journal,2019,29:178-193.
[11]李文鴻. 档案学视域下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及保护利用[J]. 档案天地, 2019(11).
[12]何屹. 加强民俗档案保护的困境与对策[J]. 档案时空, 2012(4):25-27.
[13]高冰. 黑龙江少数民族传统村落建档保护探究[J].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8):26-28.
[14]田丽媛, 胡梁雁. 民俗档案研究及思考[J]. 文史博览:理论, 2015, No.465(11):27-29.
[15]安小米, 孙舒扬, 白文琳, 等. 21 世纪的数字档案资源整合与服务: 国外研究及借鉴[J]. 档案学通讯, 2014 (2): 47-51.
基金项目:本文系“四川学术成果分析与应用研究中心”《Web2.0环境下公众参与的民俗档案归档模式研究》(项目编号XSCG2020-010)阶段性成果之一。
作者单位:四川师范大学图书与档案信息中心
中华人民共和国拥有96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生活着56个民族,可谓地域辽阔,民族众多。五千年延绵不断的灿烂文明中,朝代更替、不同的思想、文化潮起潮落,形成了许多影响深远的民俗文化,这些民俗文化在影响人们日常生活的同时,也具化成了丰富多彩的民俗档案。
近现代以来,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全球化的发展以及外来文化的冲击,民俗文化正逐渐走向消亡,保护社会记忆和文化遗产已成为时代的重任。近年来,民俗非遗保护已逐渐引起文化领域的重视,民俗类非遗在非遗名录占比越来越高,在已公布的4批非遗名录中(共1372项),民俗类非遗共有165项,占比12%。民俗档案是民俗文化的直接载体,探索民俗档案归档有助于保护、传承中华民族璀璨的民俗文化,也有利于中国社会史、文化史的研究。同时,透过民俗档案了解历史,分析民俗文化背后的社群行为,也能为新时代社会管理、文明思想教育、社会价值观普及提供更多的依据和方向。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民俗档案归档的研究
国外民俗档案的归档项目很多。美国自1888年就开始有收集民俗的传统了,1976年,美国民间生活中心( American Folklife Center)成立。20世纪末美国民众和收藏家将通过外租设备转录的民俗档案资料捐赠给档案馆。[1]到了21世纪,档案馆则选择在线上运用设计问卷、民众口述的方式收集民俗档案。北欧民俗档案归档和美国类似,也是从19世纪后期开始,通过六次“北欧民俗档案与记录”会议,确定了民俗档案在不同时期的归档方针。到了21世纪,芬兰的民俗档案馆开始探索和使用计算机网络和超级媒介对民俗档案进行保存和传播,挪威民歌档案馆则强调使用多媒体进行归档和传播。新加坡则使用口述档案项目对民俗档案进行保存。[2]
在国外民俗档案研究的内容上,一方面,在归档活动中进行用户行为研究,公众参与民俗档案归档活动的理论前提是档案工作者角色转换。Ludwig S, Ruyter K D(2016)[3]认为社交媒体模糊了档案提供者和受众之间的界限。Evgenia Vassilakaki(2017)[4],Weller K(2015)[5]Mei J S A(2010)[6]和Mclean M(2014)[7]等学者认为现今档案工作者的角色发生变化,档案工作者变成调查者,而“被服务群体”也能够积极参与到相关档案信息资源的鉴定与上传活动中,由被服务的“利用者”转变身份成为档案信息服务的提供者。另一方面,是基于公共环境、技术、条件分析,对文化遗产的归档进行研究。Trace C B , Zhang Y(2019)[8]认为人们关注自己保存的档案的价值,并注重当档案从私人空间进入公共空间的模式以及对以后用户的意义。文章假设,将公共利益的基本原理附加到丰富的、个性化的小数据集合中时,就可以揭示新的知识和设计新的机会。此外,还包括对公众参与的民俗文件治理模式的研究。Jarusawat P(2018)[9]将图书馆、档案馆和博物馆文献收集中的参与性实践扩展到泰国的环境中,提出了一个现实的模型,即社区和专家(包括图书馆员)如何合作来保护以棕榈叶手稿为代表的丰富的文化资源。Evans, Joanne等(2019)认为,随着我们进入一个“参与”的新时代,治理的新模式需要认识到,并动态地协商一系列跨空间和跨时间的档案和档案记录权。我们需要档案来保存、反映、促进和成为复杂信息网络中的节点,并使之成为组织的治理框架的一部分。作者介绍了参与式信息治理的概念,及档案在保存社会、政治和文化方面发挥的功能。[10]
2.国内民俗档案归档的研究
国内对于民俗档案归档的研究较少,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何通过档案化的方式保护民俗文化。李文鸿(2019)指出对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建档是对民俗的保护,需要加强数据库建设,打造品牌和旅游业对接。[11]何屹(2012)认为档案部门应加快对民俗档案的收集。[12]贾吉泳(2015)指出应当建立民俗档案馆实现民俗文化资源共享共知。高冰(2018)认为民族传统村落的建档应当有规范,明确有效的建档方式。[13]田丽媛(2016)认为保存苗族民俗文化应当建立民众参与和社区主导的建档保护模式,多部门协作。[14]
综上可知,公众参与的共享空间式归档是国内外研究的一种趋势,但在Web2.0环境下研究采用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如关联数据、小数据和移动终端、物联网技术等新兴技术便捷、高效的共享空间归档民俗档案的成果还十分少。我国的参与式归档研究仅限于模式的探索。民俗檔案归档范围大,种类多,涉及范围广,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目前,民俗档案的归档主要由档案部门负责完成,方式单一,效率低下;没有明确的方式,可操作性低,不能满足大量民俗档案归档乃至建设民俗档案馆的需求。因此本文将结合民俗档案的现状、特点,利用参与文化,通过用户行为分析和档案学基础理论,基于档案空间共享理念,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应用,构建公众参与的归档模式。
三、民俗档案归档模式构建
1.基于档案学基础理论和信息学的理论模式构建
根据以上调研可知,在信息时代档案空间共享是档案研究领域的重要主题之一。随着档案工作者和图书工作者角色变化,民俗文化载体和档案从私人空间进入公共空间管理已经逐渐成为一种趋势。小数据,关联数据,自我追踪数据,参与式信息治理,参与式编目等方面的研究也逐渐在档案学、图书馆学和博物馆学研究中展露头角。研究文件与文件之间的关系,为用户提供有效、有用的信息是文化机构的责任和使命。根据文件连续体理论,文件和历史的联系是多维度、多元化、多主题、情景变化的,但管理过程应当集成为一体。民俗档案归档管理的一体结构是指基于信息生态的文件管理信息学,确立民俗档案的全生命周期的文件管理结构,在网络空间环境下,记录信息具有无限可分的连续性,当下民俗档案的记录方式和归档方式可以超过之前实物档案的归档方式,最大限度利用新兴技术。公众可以采用多种媒体新方法,多边合作,在集成化管理框架下发展民俗档案的在线文化和共享空间。根据档案多元论,民俗档案是民俗文化、民俗历史的证据性文本,具有多文化、多背景,多机构、个性化、多社区视角的特征。因此,将档案共享空间理念[15]融入民俗档案归档的实践中,在民俗档案收集、整理、保护和传承的过程中将大有裨益。故考虑多因素的空间共享模式十分必要。 2.民俗檔案归档模式的构建
(1)基于档案空间共享的民俗文化评估体系
我国民俗文化保存情况并不一致,在广阔的空间范围内有的地方保护得较好,有的地方保护得相对不尽如人意。因此,要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民俗类非遗为蓝本,通过网上调查、电话访问和实地调研的方式,对我国十分重要的民俗文化保存情况进行评估。首先,对保存较完善的民俗,例如北京老胡同、四合院等,因较早重视,设有专门的机构负责保护,建设相关网站并设有博物馆和网上展览馆等,民俗文化,保护状况较好,只需向相关部门申请,采用复印、复刻、3D打印等方式归档保存民俗文化。另外,对保管机制不够完善,但有一定基础的民俗文化,可以充分发挥民众参与的作用,提供民俗档案管理、保护的相关资料、方法和技术,以便尽快完成归档工作。例如,四川北川羌族的羌绣,因羌族悠远的历史及当地发达的旅游业的加持,羌绣受到游客的极大欢迎,甚至,有人利用电子商务在网上出售。对于这种情况,首先可以采集具有代表的实物进行归档;其次,可以利用当下羌族绣娘较多的优势,利用拍照、录影刻制光盘和微缩制品的方式,将羌绣的技艺保存下来,以便最大程度保存完整的羌绣技艺。最后,对于完全没有开发的地区,则在充分评估当地的文化、经济、科技水平,历史条件、地理地质条件、气候环境、民众参与的意愿,耗时程度,保存方法等因素后,综合上述影响因素,因地制宜,采取合适的方法对民俗档案进行归档。
(2)以新媒体和信息技术为主导的共享空间归档模式
21世纪以来,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信息技术已经应用在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民俗档案的归档因采用的信息技术不同,相应的归档方式、范围,甚至归档内容都有可能不同。未来,新媒体为主导的共享空间的归档模式一定会成为民俗档案归档的主流趋势。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民俗档案更是丰富多彩,如果仅靠某个部门或是某个机构完成如此多的民俗档案归档,甚至建立民俗档案馆,具有很大难度。而新媒体结合移动终端,方便、易用,能很好的解决人力、物力的问题。一方面,根据不同民俗设定不同要求,研发相应的app,可以主动捕获公共社交媒体平台发布的相关信息,完善民俗档案数据;也可以通过app面向全社会发布民俗档案的征集信息,通过民众的主动式提供,丰富民俗档案内容。另一方面,还可以采用较为传统的录像和拍摄的归档方式为辅,由民俗博物馆、档案馆、文化馆等将一些公众参与度较低或参与意愿较小的、但又十分珍贵的民俗档案,通过摄录的方式采集归档。最后,利用新媒体或信息技术对民俗档案实物进行展示,一般来说,有实物的民俗档案可以收集实物,给予合适的保存、展示的环境和空间,保存实物档案。但是,对于没有实物的民俗文化,例如民俗文化背后的理念和民俗神话传说等,则可以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民俗文化可视化等二次加工的形式进行保存。
(3)公众参与的民俗档案归档模式
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古村落等保存分散、保护难度大,民俗档案的归档需大量的人力、物力,非一个部门或一个机构能完成。因此,非遗和文化部门,对文化遗产保护制度应提出相应对策。在Web2.0环境下,积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让形成和使用民俗文化的公众参与到民俗档案归档的过程中,形成一个全面、系统的,尽可能多人参与的归档方式是民俗档案保护的重要手段。因此,提高公众对民俗档案保存的积极性,从民族自信心和文化归属等方面激发公众对身边的民俗文化保护的热情,提高公众对民俗文化保护的意识,积极、主动地参加民俗档案的归档活动,是参与式民俗档案归档模式落地实践的前提和必要条件。另外,让公众参与到民俗档案的归档过程中需要构建一个易用的多维民俗档案归档共享空间或平台,不仅让公众在线参与档案事务,看得到民俗档案归档的成果在民俗文化传承和民族自信心建立中的成果,也提升民众参与民俗文化传承的沉浸式体验,进而提升民众参与的积极性,形成正向的、良性的循环。
(4)动态改进的反馈机制
一方面,根据从各个途径保存民俗档案情况,时时跟进,确保在出现问题时,可以使民俗档案的归档更具效率。采用全程自动监控的方式,利用网络模拟跟踪软件,时时关注在社交媒体和app等新媒体上民俗档案归档的情况,及时总结公众在参与民俗档案归档过程遇到的问题,及时反馈和解决。另一方面,建立级联效应模型,根据民俗文化保护紧急情况的发生概率、频率、空间范围、发展程度对民俗档案归档情况进行分析,产生级联矩阵,以此研究关键民俗文化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关系。另外,也需要设定供应链网络,为民俗档案提供资源规划、程序设定,组织民间参与者共同应对共享空间网络的威胁与危机。
在web2.0环境下,公众有更多机会参与到与自身相关的历史文化活动中,相应媒体技术也为公众参与保护民俗档案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新媒体 民众参与的共享空间式归档一定是未来民俗档案归档的趋势,也一定会为民俗档案的保护和开发提供更多的可能。
参考文献:
[1]李娜, 刘同彪. 美国民间生活中心(AFC)的民俗档案实践与经验探讨[J]. 文化遗产, 2016(6).
[2]王杰文. 北欧民俗档案研究工作的历史轨迹[J]. 档案学研究, 2010, 000(004):87-90.
[3]Ludwig S, Ruyter K D. Decoding social media speak: developing a speech act theory research agenda[J]. Journal of Consumer Marketing, 2016, 33(2):124-134.
[4]Vassilakaki E. Beyond preservation: investigating the roles of archivist[J]. Library Review, 2017, 66(3):110-126. [5]Weller K. Accepting the challenges of social media research[J]. Online Information Review, 2015, 39(3):281-289.
[6]Vassilakaki E. Beyond preservation: investigating the roles of archivist[J]. Library Review, 2017, 66(3):110-126.
[7]Mclean M. Marketing and social media: A guide for libraries, archives and museums[J]. Australian Library Journal, 2014, 64(3):247-247.
[8]Trace C B , Zhang Y . The quantified-self archive: documenting lives through self-tracking data[J]. Journal of Documentation, 2019, 76(1):290-316.
[9]Jarusawat P , Cox A , Bates J .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in the management of palm leaf manuscripts as Lanna cultural material in Thailand[J]. The Journal of Documentation, 2018, 74(5):951-965.
[10]Evans, Joanne, McKemmish, Sue, Rolan, Gregory. Participatory information governance[J]. Records Management Journal,2019,29:178-193.
[11]李文鴻. 档案学视域下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及保护利用[J]. 档案天地, 2019(11).
[12]何屹. 加强民俗档案保护的困境与对策[J]. 档案时空, 2012(4):25-27.
[13]高冰. 黑龙江少数民族传统村落建档保护探究[J].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8):26-28.
[14]田丽媛, 胡梁雁. 民俗档案研究及思考[J]. 文史博览:理论, 2015, No.465(11):27-29.
[15]安小米, 孙舒扬, 白文琳, 等. 21 世纪的数字档案资源整合与服务: 国外研究及借鉴[J]. 档案学通讯, 2014 (2): 47-51.
基金项目:本文系“四川学术成果分析与应用研究中心”《Web2.0环境下公众参与的民俗档案归档模式研究》(项目编号XSCG2020-010)阶段性成果之一。
作者单位:四川师范大学图书与档案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