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不希望人们关注我穿了几厘米的高跟鞋,而是希望他们认真听一听我说的话,根据我的行动来评判我。
内心的挣扎往往意味着痛苦,但假如能善用这种挣扎,生命的能量也许会喷薄而出。法国社会事务部监察部长法德拉·阿玛拉就是这样一个例子。作为从阿尔及利亚移居到法国的新移民,法德拉是在文化、宗教和种族的冲突中成长起来的,挣扎与困惑是她生命里的主旋律,但她并未因此屈服,而是一直在向光明和希望靠拢,以贫民窟女战士的姿态影响着世界。
你可以选择让自己变得更好
19世纪50年代,法国兴起重建计划,需要大量外来劳动力。法德拉的父亲便是追随此风潮以劳工身份从阿尔及利亚进入法国的。他目不识丁,但有一身力气。工作十余年后,这位贫困的劳工积攒了一小笔积蓄,便返回阿尔及利亚娶妻,带着妻子回法国继续卖力气。
阿尔及利亚是法属国家,其国民进入法国后无法获得正式国籍,只能凭居住证寄居于贫民窟,不过在法国出生的孩子可以获得该国国籍。1964年出生的法德拉因此享受到了教育和社保等权利。“虽然我有一对文盲父母,他们几乎每年都在生孩子,不懂得教育为何意,但我依然可以上学,得以了解外面的世界。单凭这一点,我就对法国充满了感激。”法德拉曾这样说。
从贫民窟走出来的孩子常常衣衫褴褛,满口脏话,法德拉刚进学校的时候亦是如此。她对小群体以外的孩子都充满敌意。在一堂法语课上,一位女教师严厉地批评了法德拉,说她“仪容邋遢、口语糟糕”。“但我没有选择。”法德拉拖着鼻涕泡回应道。这是她父母的口头禅,是他们抱怨生活时常常说的一句话,他们的逻辑是:我们是下等人,整个社会都看不起我们,所以我们马马虎虎活着就好了。但老师不接受法德拉的说辞,她盯着这名脏兮兮的学生一字一顿地说:“不,你有选择,比如,你可以选择在上学前洗干净脸或者蓬头垢面;还可以选择读准发音或者糊弄过关、爆粗口或是讲礼仪。”
法德拉无言以对。放学后,她洗去脸上污垢,找出一面破镜子细细端详,竟然发现镜子里的面容清新可喜。从此,法德拉成为了贫民窟里的异类,她坚定地选择了清洁与斯文,并在学业上付出更多的努力。但与此同时,一种分裂感也一直伴随着她,她在学校里学习的是共和体制,是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法国文化鼓励女性打开自己的心,勇敢地走出社区做更多的事;而阿尔及利亚是伊斯兰教国家,崇尚社群文化。阿尔及利亚新移民聚居的贫民窟是一个封闭的小群体,女性只是男性的附属品,没有任何地位可言。法德拉和女孩们一方面渴望自由,另一方面又被要求遵循传统。法德拉一直试图在二者之间寻找平衡,这也培养了她无与伦比的思辨能力,她说:“我时常陷入深思,文化上的冲突令我焦灼,但我并非一无所获。”
不堕落也不屈服
贫民窟里总是充斥着绝望的气息,酗酒者比比皆是,来自不同种族的外国移民时常发生火拼。法德拉的父亲和兄弟也常常被卷入斗殴之中。法德拉曾试图规劝父兄放弃暴力,迎接她的却是响亮的耳光。这在传统的阿尔及利亚家庭当中是再寻常不过的事情了,女人根本就没有任何存在感,更别提话语权。而在一场斗殴中,法德拉最小的弟弟被打成了重伤,当她和父母一起将弟弟送到医院时却遭到了拒绝——医生们不愿救治一名衣衫褴褛的异族孩子。法德拉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弟弟死在了贫民窟里。这激起了她所有的斗志和改善法国移民生存境况的决心,她决定成长为一位“有影响力、强大到可以保护同胞”的人。
但保护同胞并不意味着无原则地维护传统,事实上,随着新移民的尴尬身份给法德拉带来越来越多的尴尬,她看待事物的眼光也变得更加多元化。她虔诚地信仰伊斯兰教,但极力反对强迫性婚姻、割礼等所谓的习俗;而作为法国社会的边缘人,她和家人尝遍了被排斥、被忽略的痛苦,但她依然感激这个国度赋予自己的一切权利,亲近它的文明与进步。早在少女时代,法德拉就已经认识到:“人人都向往没有冲突和矛盾的乐土,但现实总令我们失望,看 rmal>如今,“绿”更是瘦西湖给游人的最大感受,走进景区,犹如步入一个大氧吧。合上眼,深深地呼吸一口吧。带着芬芳、浓度很高的负氧离子空气,让人顿觉神清气爽,脑清目明。
如果你来到这里,便会爱上这满园春色,爱上瘦西湖的迤逦。
(文/李婉莉)
(图片均由瘦西湖风景区管理处提供)
上去再美妙的地方也有黑暗,我们要做的便是鼓起勇气面对问题。”这似乎正是政治家的潜质。
住在贫民窟的都是下等人,女性则是下等人中的下等人,在新移民居住区,每年都有大量女孩遭性侵,有的沦落风尘。而有些移民家庭,尤其是穆斯林家庭,禁止家中女性化妆、穿牛仔裤和裙子,要她们包头巾。“我是完全反对女性戴头巾的。女性戴头巾根本不是一个宗教的反映,而是女性受压迫的象征。”法德拉说。于是,法德拉组织了一个上万人的环法游行,每到一地,都与当地人讨论女性遇到的问题和压迫,以引起政界人士和媒体的注意。一个年轻女性在居所被活活烧死,因为她拒绝男友复合的要求。她为自己的不屈从、不屈服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这给法德拉很大的触动,2003年3月8号,她们游行到巴黎,举行了声势浩大的“不放荡,也不屈服”的示威游行,有近三万人参加,声势之浩大,以至于时任总统的希拉克接见了她们。
“不放荡,也不屈服”运动不仅是法国全国性的运动,也发展成了国际性的运动。法德拉开始和国际上更多的女权主义者合作,甚至阿拉伯国家女权运动组织也与她联系。“我希望以此唤醒公众的意识。不只是对女性,还包括男性,希望我们能够团结在一起,参与到反抗当中去。”法德拉说。
请别关注我穿几厘米的高跟鞋
作为底层女性,法德拉在求职过程中屡屡受挫,来自种族和性别方面的歧视时常令她感到愤怒,为此她加入了“法国反种族歧视组织”,并经常参加妇女运动。22岁那年,在一家小公司任底层职员的她已经在社会运动中崭露头角,对境遇的愤怒时常促使她发出振聋发聩的声音。最开始她的许多主张并未得到认可,不少女权主义者骄傲地告诉她:“法国的女权运动在70年代就已经达到了巅峰,很多地方女性议员的比例已经达到了50%,女性的地位早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正如你们所说,法国的女权运动取得了极大的成果,但是这些成果根本没有辐射到底层,在法律规定议员中有一半应当是女性的时候,底层的女性却仍然在为生存作斗争,她们没有自尊和话语权,甚至不知道什么叫做竞选。这些沉默的弱者不应当被忽略。”法德拉的反驳令同伴们哑口无言。
在愤怒的驱动下,法德拉积累着社会工作经验,在各类运动中不断成长。她于37岁那年当选了社会党的市政议员,之后又组织了几场影响力颇大的游行,并于2007年当选为法国的国务秘书。此时的法德拉,已经从当初那个被人忽略的贫民窟女孩变成了干练妩媚的职场丽人,成为了媒体关注的焦点。2014年,她被英国《Glamour》杂志评选为“全球最性感女政治家”,得知这个消息后,法德拉的反应十分冷淡,她表示,“媒体对女性参政的报道过于娱乐化,这令我感到担忧,因为政治是一个非常严肃的话题,不是拿来开玩笑的。目前世界上普遍存在这样一种情况:人们过分关注女性的外表、情感与生活,却总是忽略她们发出的声音。于我而言,我不希望人们关注我穿了几厘米的高跟鞋,而是希望他们认真听一听我说的话,根据我的行动来评判我。”
许多女权主义者在为女性争取权利的同时会对抗男性,法德拉却希望男性成为自己的盟友。在当选法国事务部部长后,法德拉多次在公众场合与男性对话,告诉他们:“只有当女性独立而自由的时候,男性才会更加自由。女性争取政治和经济地位需要男性支持,而成就女性会让世界变得更好,这对男性并非一件坏事。”
拒绝娱乐化的法德拉在盛产时尚丽人的法国是一个另类的存在,而在某种程度上,她那群思想保守的阿尔及利亚同胞对这位女性政治家的态度也非常复杂,一方面,他们感激她为新移民所做的一切;另一方面,他们又将其视为族群中一个不和谐的音符,认为她违背了自己的
仰。外界的种种态度时常令法德拉感到迷惑,但经历内心挣扎后的她往往愈加坚定。也许,这便是人生的美妙之处。
(编辑 张秀格 gegepretty@163.com).
内心的挣扎往往意味着痛苦,但假如能善用这种挣扎,生命的能量也许会喷薄而出。法国社会事务部监察部长法德拉·阿玛拉就是这样一个例子。作为从阿尔及利亚移居到法国的新移民,法德拉是在文化、宗教和种族的冲突中成长起来的,挣扎与困惑是她生命里的主旋律,但她并未因此屈服,而是一直在向光明和希望靠拢,以贫民窟女战士的姿态影响着世界。
你可以选择让自己变得更好
19世纪50年代,法国兴起重建计划,需要大量外来劳动力。法德拉的父亲便是追随此风潮以劳工身份从阿尔及利亚进入法国的。他目不识丁,但有一身力气。工作十余年后,这位贫困的劳工积攒了一小笔积蓄,便返回阿尔及利亚娶妻,带着妻子回法国继续卖力气。
阿尔及利亚是法属国家,其国民进入法国后无法获得正式国籍,只能凭居住证寄居于贫民窟,不过在法国出生的孩子可以获得该国国籍。1964年出生的法德拉因此享受到了教育和社保等权利。“虽然我有一对文盲父母,他们几乎每年都在生孩子,不懂得教育为何意,但我依然可以上学,得以了解外面的世界。单凭这一点,我就对法国充满了感激。”法德拉曾这样说。
从贫民窟走出来的孩子常常衣衫褴褛,满口脏话,法德拉刚进学校的时候亦是如此。她对小群体以外的孩子都充满敌意。在一堂法语课上,一位女教师严厉地批评了法德拉,说她“仪容邋遢、口语糟糕”。“但我没有选择。”法德拉拖着鼻涕泡回应道。这是她父母的口头禅,是他们抱怨生活时常常说的一句话,他们的逻辑是:我们是下等人,整个社会都看不起我们,所以我们马马虎虎活着就好了。但老师不接受法德拉的说辞,她盯着这名脏兮兮的学生一字一顿地说:“不,你有选择,比如,你可以选择在上学前洗干净脸或者蓬头垢面;还可以选择读准发音或者糊弄过关、爆粗口或是讲礼仪。”
法德拉无言以对。放学后,她洗去脸上污垢,找出一面破镜子细细端详,竟然发现镜子里的面容清新可喜。从此,法德拉成为了贫民窟里的异类,她坚定地选择了清洁与斯文,并在学业上付出更多的努力。但与此同时,一种分裂感也一直伴随着她,她在学校里学习的是共和体制,是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法国文化鼓励女性打开自己的心,勇敢地走出社区做更多的事;而阿尔及利亚是伊斯兰教国家,崇尚社群文化。阿尔及利亚新移民聚居的贫民窟是一个封闭的小群体,女性只是男性的附属品,没有任何地位可言。法德拉和女孩们一方面渴望自由,另一方面又被要求遵循传统。法德拉一直试图在二者之间寻找平衡,这也培养了她无与伦比的思辨能力,她说:“我时常陷入深思,文化上的冲突令我焦灼,但我并非一无所获。”
不堕落也不屈服
贫民窟里总是充斥着绝望的气息,酗酒者比比皆是,来自不同种族的外国移民时常发生火拼。法德拉的父亲和兄弟也常常被卷入斗殴之中。法德拉曾试图规劝父兄放弃暴力,迎接她的却是响亮的耳光。这在传统的阿尔及利亚家庭当中是再寻常不过的事情了,女人根本就没有任何存在感,更别提话语权。而在一场斗殴中,法德拉最小的弟弟被打成了重伤,当她和父母一起将弟弟送到医院时却遭到了拒绝——医生们不愿救治一名衣衫褴褛的异族孩子。法德拉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弟弟死在了贫民窟里。这激起了她所有的斗志和改善法国移民生存境况的决心,她决定成长为一位“有影响力、强大到可以保护同胞”的人。
但保护同胞并不意味着无原则地维护传统,事实上,随着新移民的尴尬身份给法德拉带来越来越多的尴尬,她看待事物的眼光也变得更加多元化。她虔诚地信仰伊斯兰教,但极力反对强迫性婚姻、割礼等所谓的习俗;而作为法国社会的边缘人,她和家人尝遍了被排斥、被忽略的痛苦,但她依然感激这个国度赋予自己的一切权利,亲近它的文明与进步。早在少女时代,法德拉就已经认识到:“人人都向往没有冲突和矛盾的乐土,但现实总令我们失望,看 rmal>如今,“绿”更是瘦西湖给游人的最大感受,走进景区,犹如步入一个大氧吧。合上眼,深深地呼吸一口吧。带着芬芳、浓度很高的负氧离子空气,让人顿觉神清气爽,脑清目明。
如果你来到这里,便会爱上这满园春色,爱上瘦西湖的迤逦。
(文/李婉莉)
(图片均由瘦西湖风景区管理处提供)
上去再美妙的地方也有黑暗,我们要做的便是鼓起勇气面对问题。”这似乎正是政治家的潜质。
住在贫民窟的都是下等人,女性则是下等人中的下等人,在新移民居住区,每年都有大量女孩遭性侵,有的沦落风尘。而有些移民家庭,尤其是穆斯林家庭,禁止家中女性化妆、穿牛仔裤和裙子,要她们包头巾。“我是完全反对女性戴头巾的。女性戴头巾根本不是一个宗教的反映,而是女性受压迫的象征。”法德拉说。于是,法德拉组织了一个上万人的环法游行,每到一地,都与当地人讨论女性遇到的问题和压迫,以引起政界人士和媒体的注意。一个年轻女性在居所被活活烧死,因为她拒绝男友复合的要求。她为自己的不屈从、不屈服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这给法德拉很大的触动,2003年3月8号,她们游行到巴黎,举行了声势浩大的“不放荡,也不屈服”的示威游行,有近三万人参加,声势之浩大,以至于时任总统的希拉克接见了她们。
“不放荡,也不屈服”运动不仅是法国全国性的运动,也发展成了国际性的运动。法德拉开始和国际上更多的女权主义者合作,甚至阿拉伯国家女权运动组织也与她联系。“我希望以此唤醒公众的意识。不只是对女性,还包括男性,希望我们能够团结在一起,参与到反抗当中去。”法德拉说。
请别关注我穿几厘米的高跟鞋
作为底层女性,法德拉在求职过程中屡屡受挫,来自种族和性别方面的歧视时常令她感到愤怒,为此她加入了“法国反种族歧视组织”,并经常参加妇女运动。22岁那年,在一家小公司任底层职员的她已经在社会运动中崭露头角,对境遇的愤怒时常促使她发出振聋发聩的声音。最开始她的许多主张并未得到认可,不少女权主义者骄傲地告诉她:“法国的女权运动在70年代就已经达到了巅峰,很多地方女性议员的比例已经达到了50%,女性的地位早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正如你们所说,法国的女权运动取得了极大的成果,但是这些成果根本没有辐射到底层,在法律规定议员中有一半应当是女性的时候,底层的女性却仍然在为生存作斗争,她们没有自尊和话语权,甚至不知道什么叫做竞选。这些沉默的弱者不应当被忽略。”法德拉的反驳令同伴们哑口无言。
在愤怒的驱动下,法德拉积累着社会工作经验,在各类运动中不断成长。她于37岁那年当选了社会党的市政议员,之后又组织了几场影响力颇大的游行,并于2007年当选为法国的国务秘书。此时的法德拉,已经从当初那个被人忽略的贫民窟女孩变成了干练妩媚的职场丽人,成为了媒体关注的焦点。2014年,她被英国《Glamour》杂志评选为“全球最性感女政治家”,得知这个消息后,法德拉的反应十分冷淡,她表示,“媒体对女性参政的报道过于娱乐化,这令我感到担忧,因为政治是一个非常严肃的话题,不是拿来开玩笑的。目前世界上普遍存在这样一种情况:人们过分关注女性的外表、情感与生活,却总是忽略她们发出的声音。于我而言,我不希望人们关注我穿了几厘米的高跟鞋,而是希望他们认真听一听我说的话,根据我的行动来评判我。”
许多女权主义者在为女性争取权利的同时会对抗男性,法德拉却希望男性成为自己的盟友。在当选法国事务部部长后,法德拉多次在公众场合与男性对话,告诉他们:“只有当女性独立而自由的时候,男性才会更加自由。女性争取政治和经济地位需要男性支持,而成就女性会让世界变得更好,这对男性并非一件坏事。”
拒绝娱乐化的法德拉在盛产时尚丽人的法国是一个另类的存在,而在某种程度上,她那群思想保守的阿尔及利亚同胞对这位女性政治家的态度也非常复杂,一方面,他们感激她为新移民所做的一切;另一方面,他们又将其视为族群中一个不和谐的音符,认为她违背了自己的
仰。外界的种种态度时常令法德拉感到迷惑,但经历内心挣扎后的她往往愈加坚定。也许,这便是人生的美妙之处。
(编辑 张秀格 gegepretty@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