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梭鱼海水工厂化人工育苗技术1989年在河北省黄骅市已获得突破,二十多年来生产技术已非常成熟。此项技术在江苏省射阳县实际应用也有十余年的历史,但绝大部分场家梭鱼育苗亲鱼催产、受精卵孵化一般在河蟹育苗场淡化水泥池中进行,苗种培育使用河蟹育苗土池。由于梭鱼育苗、河蟹土池育苗二者生产季节重叠往往相互影响,为此笔者自2013年开始梭鱼土池孵化,经三年的探索获得成功,形成了梭鱼土池孵化技术。
1孵化土池建造
在养殖池塘一侧新开挖土塘,东西走向长30 m,宽6 m、深1.5 m土池,新开池塘(孵化池)比原池塘(培育池)塘底高1 m左右。铲平池坡、池底碎土,保持池内光滑,无杂碎泥土。
与每个土池大棚配套0.27~0.33 hm2土塘(利用河蟹育苗土池)作为鱼种培育池。
2大棚构建
在新建土池上搭建塑料大棚,棚架用钢管、竹竿均可,覆盖塑料薄膜后用压膜线压膜,以防大雨浇池造成盐度、温度巨变,或大风将鱼卵聚集池边造成缺氧,并覆盖遮阳网以防强光,四周用土压实,在池塘长面中部留出进口并搭建跳板以备投放鱼卵和投喂饵料时使用。
3配套设施
增氧设施:用塑料管打眼后固定离池底10 cm圈于池内,或用塑料管连接气石悬于池内,气石离池底15 cm,或在池底10 cm以上位置用微孔增氧管。配套1.5~3 kW罗茨鼓风机一台,将池内的增氧管道接在充气管道上连续充氧。
4孵化
4.1进水
在放卵前10~15 d进海水,进水时用60目筛绢过滤,以防杂鱼、虾及敌害生物进入池内。将海水比重调到1.016,在此盐度鱼卵处于悬浮状态,盐度过低会造成鱼卵沉入池底,盐度过高会使鱼卵只在池水表层漂浮聚集成团,两种情况都会造成缺氧死亡,从而使孵化失败。pH值以7.5~8.5为宜。
4.2消毒
进水后使用漂白粉消毒,用量为30 g/m3,经7~8 d曝气即可使用,投放受精卵之前2 h施用5 g/m3 EDTA-2Na。
4.3受精卵投放方法及密度
将梭鱼受精卵经40目筛绢过滤后投放入水,注意在池塘中部充气石正上方放卵,以避免鱼卵聚集或在池边搁浅缺氧;一般情况每个孵化土池投放20尾(体重2.5 kg)亲鱼的卵既可以保证孵化成功又可以满足一个培育池的放苗量。
4.4孵化期间注意事项
在受精卵孵化期间防止暴晒、大风、降雨。晴天搭设遮阳网,防止强光照射并避免高温;风雨天注意检查塑料棚是否完好,如有破损及时修补,以防盐度、温度剧变或鱼卵扎堆甚至漂浮至池边搁浅缺氧死亡。水温保持在14~24 ℃为宜。
4.5饵料投喂
一般情况下,受精卵经过35~56 h破膜;破膜后1~3 d的鱼苗体长2.4~2.8 mm腹部朝上在水中作冲击式游泳;3~4 体长3.2~3.4 mm开始摄食。为使鱼苗开口时及时摄食到适口饵料提高苗种培育成活率,在第三天开始投喂活轮虫,每天两次,每次10 kg。
5放苗
在鱼苗开口摄食3~4 d后采用灯诱虹吸出苗法将其移至培育池。利用梭鱼苗种的趋光性采用晚间在孵化池中部棚架上固定矿灯,灯光照射水面引诱,在孵化池与培育池之间用2.5吋或3吋塑料钢丝软管虹吸移苗,进水管口用竹竿固定在灯光处30 cm水下,出水管口置于苗种培育池(提前进水40 cm左右)水面用竹竿绑绳固定。此方法与水泥池孵化土池培育相比,减少了捕捞运输两个环节,节约了人工和时间,提高了苗种下塘成活率。
6结论
经三年的生产证明,梭鱼土池孵化受精卵孵化率不低于水泥池,苗种下塘成活率比水泥池提高,下塘成活率可达近100%。同时,解决了与河蟹淡化时间重叠的水泥池不够用的问题;灯诱虹吸放苗节省时间、节省人工,提高苗种下塘成活率,提高了土地资源利用率。总之,此项技术非常实用。
(收稿日期:2015-10-08) 《河北渔业》2016年第1期(总第265期)○专论与综述
1孵化土池建造
在养殖池塘一侧新开挖土塘,东西走向长30 m,宽6 m、深1.5 m土池,新开池塘(孵化池)比原池塘(培育池)塘底高1 m左右。铲平池坡、池底碎土,保持池内光滑,无杂碎泥土。
与每个土池大棚配套0.27~0.33 hm2土塘(利用河蟹育苗土池)作为鱼种培育池。
2大棚构建
在新建土池上搭建塑料大棚,棚架用钢管、竹竿均可,覆盖塑料薄膜后用压膜线压膜,以防大雨浇池造成盐度、温度巨变,或大风将鱼卵聚集池边造成缺氧,并覆盖遮阳网以防强光,四周用土压实,在池塘长面中部留出进口并搭建跳板以备投放鱼卵和投喂饵料时使用。
3配套设施
增氧设施:用塑料管打眼后固定离池底10 cm圈于池内,或用塑料管连接气石悬于池内,气石离池底15 cm,或在池底10 cm以上位置用微孔增氧管。配套1.5~3 kW罗茨鼓风机一台,将池内的增氧管道接在充气管道上连续充氧。
4孵化
4.1进水
在放卵前10~15 d进海水,进水时用60目筛绢过滤,以防杂鱼、虾及敌害生物进入池内。将海水比重调到1.016,在此盐度鱼卵处于悬浮状态,盐度过低会造成鱼卵沉入池底,盐度过高会使鱼卵只在池水表层漂浮聚集成团,两种情况都会造成缺氧死亡,从而使孵化失败。pH值以7.5~8.5为宜。
4.2消毒
进水后使用漂白粉消毒,用量为30 g/m3,经7~8 d曝气即可使用,投放受精卵之前2 h施用5 g/m3 EDTA-2Na。
4.3受精卵投放方法及密度
将梭鱼受精卵经40目筛绢过滤后投放入水,注意在池塘中部充气石正上方放卵,以避免鱼卵聚集或在池边搁浅缺氧;一般情况每个孵化土池投放20尾(体重2.5 kg)亲鱼的卵既可以保证孵化成功又可以满足一个培育池的放苗量。
4.4孵化期间注意事项
在受精卵孵化期间防止暴晒、大风、降雨。晴天搭设遮阳网,防止强光照射并避免高温;风雨天注意检查塑料棚是否完好,如有破损及时修补,以防盐度、温度剧变或鱼卵扎堆甚至漂浮至池边搁浅缺氧死亡。水温保持在14~24 ℃为宜。
4.5饵料投喂
一般情况下,受精卵经过35~56 h破膜;破膜后1~3 d的鱼苗体长2.4~2.8 mm腹部朝上在水中作冲击式游泳;3~4 体长3.2~3.4 mm开始摄食。为使鱼苗开口时及时摄食到适口饵料提高苗种培育成活率,在第三天开始投喂活轮虫,每天两次,每次10 kg。
5放苗
在鱼苗开口摄食3~4 d后采用灯诱虹吸出苗法将其移至培育池。利用梭鱼苗种的趋光性采用晚间在孵化池中部棚架上固定矿灯,灯光照射水面引诱,在孵化池与培育池之间用2.5吋或3吋塑料钢丝软管虹吸移苗,进水管口用竹竿固定在灯光处30 cm水下,出水管口置于苗种培育池(提前进水40 cm左右)水面用竹竿绑绳固定。此方法与水泥池孵化土池培育相比,减少了捕捞运输两个环节,节约了人工和时间,提高了苗种下塘成活率。
6结论
经三年的生产证明,梭鱼土池孵化受精卵孵化率不低于水泥池,苗种下塘成活率比水泥池提高,下塘成活率可达近100%。同时,解决了与河蟹淡化时间重叠的水泥池不够用的问题;灯诱虹吸放苗节省时间、节省人工,提高苗种下塘成活率,提高了土地资源利用率。总之,此项技术非常实用。
(收稿日期:2015-10-08) 《河北渔业》2016年第1期(总第265期)○专论与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