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基于陶行知“六大解放”创造教育思想,研究将课堂情境与童话相关联以唤醒儿童的想象热情;在图与文共生的习作指导中,引导儿童探究想象方法与路径;让儿童在梯度化的写作实践中自由表达,在批判性的评价中取长补短,从而真正让儿童的“灵感碎片”一步步归整入习作目标的“想象序列”之中。
关键词:陶行知思想;习作教学;想象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21)04A-0076-05
“六大解放”是陶行知儿童创造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陶行知认为,在发现和认识儿童有创造力的基础上,要解放儿童的创造力,主要方式为“六大解放”,即解放小孩子的头脑、双手、眼睛、嘴、空间以及时间。想象作为儿童创造力培养的基础,在部编版小学语文新教材中,以核心语文要素呈现,在三个学段交织共生形成了阅读与写作相结合的设计序列。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以“奇妙的想象”为主题,编排了五个版块的内容:两篇精读课文、交流平台、初试身手、习作例文和习作。其中,习作例文《一支铅笔的梦想》是一首儿童诗,诗人张晓楠将铅笔拟人化,让一支普普通通的铅笔拥有了五个不同的梦想。全诗语言生动而有趣,想象自然而合理,不断升华的铅笔梦想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极富童趣的奇妙想象世界。
在习作例文《一支铅笔的梦想》教学中,笔者循着陶行知提出的“六大解放”儿童创造教育思想轨迹,从单元整体出发,依托文本内容,紧扣想象特征,引导学生进入铅笔的童话世界。在一次次碎片化灵感的迸发中,逐渐将更为细致、更为生动、更为有趣的灵感归整入课堂的“想象序列”之中,从而建构出属于每个儿童自己的铅笔梦想。
一、关联童话,唤醒想象热情
陶行知认为“大凡人类对于一件事情,研究其中的道理,首先发生思想……思想贯通,便等同于头脑解放。”[1]302由此可见,儿童呈现出活跃的思维状态是解放儿童头脑的具体外在表现。在课堂上,儿童必定是自由而愉悦的,学习于他们而言是享受、是乐趣。童话以其特有的文学特质成为最受儿童喜爱的文学体裁之一。在童话中,学生们往往是放松的,呈現出无比愉悦的心理和思维状态。因此,在教学中,笔者尝试将课堂与童话相关联,在童话般的课堂情境中唤醒儿童的想象热情,解放其天生的创造力。
(一)儿童诗里的情境化体验
儿童诗蕴含着奇妙而有趣的想象,一首儿童诗往往就是一个微型童话。在教学中,一首《我的梦想》童诗能够引领儿童进入自由、奇妙的学习情境。在课堂上,学生们个个陶醉地聆听,体验着儿童诗所带来的美妙感。“我的梦想,坐到弯弯的月亮上,摘一颗小星星,与白云一起飞……”如此童趣化的语言再配以舒缓的背景音乐,一下子就为儿童进入奇妙的想象王国设置了触发点。课堂上,伴随着儿童诗的朗诵,学生们的身心是放松的,他们的灵感在儿童诗所创设的情景化体验中开始萌芽,开始慢慢生长。这种由儿童诗所带来的满是童趣、满是乐趣的情景化体验,牵引着儿童走进了习作例文的学习,走进了铅笔的童话世界。
(二)铅笔梦想中的角色化沉浸
角色沉浸是阅读者把自己想象成作品中的人物,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并代入自己的情感,从而深入理解文本的过程[2]。在《一支铅笔的梦想》儿童诗中,铅笔这一童话形象生动而鲜明,他因为老憋在抽屉里而无聊至极,萌出了想去外面看看的想法。在教学中,笔者引导学生把自己想象成一支支小铅笔,通过角色沉浸,真正与铅笔这一童话角色融为一体,引发情感共鸣。学生们有的想象自己变成跷跷板可以与朋友一起玩耍;有的想象自己变成了海里的海草,扭动着腰肢,在水里自由自在地跳舞;有的想象自己变成了学校门前的斑马线,从帮助小朋友们过马路中感受到了快乐和满足。
(三)感官联觉下的活跃化状态
多重感官的刺激也有助于儿童的思维呈现活跃的状态。儿童在感知觉的调动下,以积极的状态参与到课堂中,在关联童话的课堂情境中,想象热情得以唤醒,创造力得以解放。在教学中,笔者运用多媒体技术,将铅笔动态化地呈现在儿童眼前,再配以画外音,让铅笔在课堂上与学生聊起了天、对起了话。这支铅笔在课堂伊始,能对着儿童倾诉内心的不快,能让学生们猜一猜他的梦想;在课堂结尾,能对儿童传达感谢,还能为学生们总结习作的方法:“小朋友们,真谢谢你们!给我编织了这么多的梦想,希望课后你们还能用上今天课上学到的三大法宝:自然合理、生动有趣、有条有理,给我编织更多的梦想。”
二、解码图文,聚焦想象特征
在想象类习作教学中,我们还可以尝试将思维导图与文本解读相结合,让儿童在解码图文的过程中,解锁藏在语言文字背后的想象特征。如此图文共生的习作方法指导,能够让儿童更好地聚焦例文中“自然合理、有条有理、生动有趣”的想象特征,为之后的习作织好“创意之网”。
(一)以助想图为媒,让想象特征可视化
陶行知认为,要解放儿童的眼睛,使他们去看、去观察,用自己的双眼去发现、去探究世界。因此,在课堂上,笔者尝试将例文的想象特征,以助想图的形式直观地呈现在儿童眼前,让他们在细细观察中找寻文字背后的奥秘。
在习作例文中,诗人抓住铅笔和嫩芽儿、豆角、丝瓜、船篙、木筏、撑竿以及标枪共同的外形特征——细细长长,进行形似想象,自然而又合理。在课堂上,笔者引导学生根据例文内容自由分享铅笔的五个梦想,在分享的过程中不断完成“梦想之花”助想图的拼贴(如图1)。当铅笔的五个梦想以“梦想之花”的形式横向地呈现在学生眼前,他们经过观察图片,一下子就发现了铅笔和嫩芽儿、豆角、丝瓜、船篙、木筏、撑竿以及标枪之间共同的外形特征,厘清了作者在想象的过程中并不是进行了“胡思乱想”,而是进行了一次次“自然合理”的想象,而这一想象特征也通过助想图的方式深深地烙在了学生的脑海中。在习作例文中,铅笔的五个梦想并不是乱序出现的,而是有着清晰的序列特征,从最开始的梦想是“到山坡上萌出芽儿”再到第五个梦想是“在运动场为小松鼠当撑竿、为小猴子当标枪”,铅笔的梦想在不断升华。作者正是在用不断升华的铅笔梦想,向儿童传递一种由“小我”到“大我”不断转变的价值观。因此,在教学中,笔者设计了“梦想之梯”助想图(如图2),将铅笔的梦想以纵向序列呈现。学生们用敏锐的观察力发现了助想图中的奇妙之处:这支铅笔梦想的外延在不断扩大,最终实现了从“拥有梦想是带给自己快乐”,到“拥有梦想是给予他人快乐”的“大我”价值观的表达与传递。
关键词:陶行知思想;习作教学;想象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21)04A-0076-05
“六大解放”是陶行知儿童创造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陶行知认为,在发现和认识儿童有创造力的基础上,要解放儿童的创造力,主要方式为“六大解放”,即解放小孩子的头脑、双手、眼睛、嘴、空间以及时间。想象作为儿童创造力培养的基础,在部编版小学语文新教材中,以核心语文要素呈现,在三个学段交织共生形成了阅读与写作相结合的设计序列。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以“奇妙的想象”为主题,编排了五个版块的内容:两篇精读课文、交流平台、初试身手、习作例文和习作。其中,习作例文《一支铅笔的梦想》是一首儿童诗,诗人张晓楠将铅笔拟人化,让一支普普通通的铅笔拥有了五个不同的梦想。全诗语言生动而有趣,想象自然而合理,不断升华的铅笔梦想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极富童趣的奇妙想象世界。
在习作例文《一支铅笔的梦想》教学中,笔者循着陶行知提出的“六大解放”儿童创造教育思想轨迹,从单元整体出发,依托文本内容,紧扣想象特征,引导学生进入铅笔的童话世界。在一次次碎片化灵感的迸发中,逐渐将更为细致、更为生动、更为有趣的灵感归整入课堂的“想象序列”之中,从而建构出属于每个儿童自己的铅笔梦想。
一、关联童话,唤醒想象热情
陶行知认为“大凡人类对于一件事情,研究其中的道理,首先发生思想……思想贯通,便等同于头脑解放。”[1]302由此可见,儿童呈现出活跃的思维状态是解放儿童头脑的具体外在表现。在课堂上,儿童必定是自由而愉悦的,学习于他们而言是享受、是乐趣。童话以其特有的文学特质成为最受儿童喜爱的文学体裁之一。在童话中,学生们往往是放松的,呈現出无比愉悦的心理和思维状态。因此,在教学中,笔者尝试将课堂与童话相关联,在童话般的课堂情境中唤醒儿童的想象热情,解放其天生的创造力。
(一)儿童诗里的情境化体验
儿童诗蕴含着奇妙而有趣的想象,一首儿童诗往往就是一个微型童话。在教学中,一首《我的梦想》童诗能够引领儿童进入自由、奇妙的学习情境。在课堂上,学生们个个陶醉地聆听,体验着儿童诗所带来的美妙感。“我的梦想,坐到弯弯的月亮上,摘一颗小星星,与白云一起飞……”如此童趣化的语言再配以舒缓的背景音乐,一下子就为儿童进入奇妙的想象王国设置了触发点。课堂上,伴随着儿童诗的朗诵,学生们的身心是放松的,他们的灵感在儿童诗所创设的情景化体验中开始萌芽,开始慢慢生长。这种由儿童诗所带来的满是童趣、满是乐趣的情景化体验,牵引着儿童走进了习作例文的学习,走进了铅笔的童话世界。
(二)铅笔梦想中的角色化沉浸
角色沉浸是阅读者把自己想象成作品中的人物,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并代入自己的情感,从而深入理解文本的过程[2]。在《一支铅笔的梦想》儿童诗中,铅笔这一童话形象生动而鲜明,他因为老憋在抽屉里而无聊至极,萌出了想去外面看看的想法。在教学中,笔者引导学生把自己想象成一支支小铅笔,通过角色沉浸,真正与铅笔这一童话角色融为一体,引发情感共鸣。学生们有的想象自己变成跷跷板可以与朋友一起玩耍;有的想象自己变成了海里的海草,扭动着腰肢,在水里自由自在地跳舞;有的想象自己变成了学校门前的斑马线,从帮助小朋友们过马路中感受到了快乐和满足。
(三)感官联觉下的活跃化状态
多重感官的刺激也有助于儿童的思维呈现活跃的状态。儿童在感知觉的调动下,以积极的状态参与到课堂中,在关联童话的课堂情境中,想象热情得以唤醒,创造力得以解放。在教学中,笔者运用多媒体技术,将铅笔动态化地呈现在儿童眼前,再配以画外音,让铅笔在课堂上与学生聊起了天、对起了话。这支铅笔在课堂伊始,能对着儿童倾诉内心的不快,能让学生们猜一猜他的梦想;在课堂结尾,能对儿童传达感谢,还能为学生们总结习作的方法:“小朋友们,真谢谢你们!给我编织了这么多的梦想,希望课后你们还能用上今天课上学到的三大法宝:自然合理、生动有趣、有条有理,给我编织更多的梦想。”
二、解码图文,聚焦想象特征
在想象类习作教学中,我们还可以尝试将思维导图与文本解读相结合,让儿童在解码图文的过程中,解锁藏在语言文字背后的想象特征。如此图文共生的习作方法指导,能够让儿童更好地聚焦例文中“自然合理、有条有理、生动有趣”的想象特征,为之后的习作织好“创意之网”。
(一)以助想图为媒,让想象特征可视化
陶行知认为,要解放儿童的眼睛,使他们去看、去观察,用自己的双眼去发现、去探究世界。因此,在课堂上,笔者尝试将例文的想象特征,以助想图的形式直观地呈现在儿童眼前,让他们在细细观察中找寻文字背后的奥秘。
在习作例文中,诗人抓住铅笔和嫩芽儿、豆角、丝瓜、船篙、木筏、撑竿以及标枪共同的外形特征——细细长长,进行形似想象,自然而又合理。在课堂上,笔者引导学生根据例文内容自由分享铅笔的五个梦想,在分享的过程中不断完成“梦想之花”助想图的拼贴(如图1)。当铅笔的五个梦想以“梦想之花”的形式横向地呈现在学生眼前,他们经过观察图片,一下子就发现了铅笔和嫩芽儿、豆角、丝瓜、船篙、木筏、撑竿以及标枪之间共同的外形特征,厘清了作者在想象的过程中并不是进行了“胡思乱想”,而是进行了一次次“自然合理”的想象,而这一想象特征也通过助想图的方式深深地烙在了学生的脑海中。在习作例文中,铅笔的五个梦想并不是乱序出现的,而是有着清晰的序列特征,从最开始的梦想是“到山坡上萌出芽儿”再到第五个梦想是“在运动场为小松鼠当撑竿、为小猴子当标枪”,铅笔的梦想在不断升华。作者正是在用不断升华的铅笔梦想,向儿童传递一种由“小我”到“大我”不断转变的价值观。因此,在教学中,笔者设计了“梦想之梯”助想图(如图2),将铅笔的梦想以纵向序列呈现。学生们用敏锐的观察力发现了助想图中的奇妙之处:这支铅笔梦想的外延在不断扩大,最终实现了从“拥有梦想是带给自己快乐”,到“拥有梦想是给予他人快乐”的“大我”价值观的表达与传递。